民族理论与民族政治形成性考核册部分答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4500434 上传时间:2019-10-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治形成性考核册部分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治形成性考核册部分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治形成性考核册部分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治形成性考核册部分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治形成性考核册部分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治形成性考核册部分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族理论与民族政治形成性考核册部分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作业3答案一、 填充题(每题1分,共15分。写错别字不给分)1(民族发展规律)的研究,是民族理论学科中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研究。P22民族的分类,以(民族属性)和(民族特征)为基本依据。P173在民族形成以前,人们共同体只有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之分。P274民族关系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还是一种社会关系。P495民族发展的(利益、权利),是民族关系发展的核心问题。P546在阶级社会里,民族斗争,说到底,是一个(阶级斗争)问题。P737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P908我国陆地边境线的90%强在少数民族地区,有(1.

2、9万)公里。P909从民族平等的主客体条件来说:主体条件包括(提高民族素质),增强民族平等的主体意识、能力;客体条件包括强化和建设民主的政治环境和制度以及(民主的组织形式)。P104-10510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有两个基本问题:一是自治机关的(设立和建设);二是自治机关的(自治权的行使问题)。P110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问题的实质是民族社会要求(发展与进步)的问题。二、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1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的括号中。每题1分,共10分。)1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的是( B )。P4A政治发展 B经济发展 C文化教育发展 D社会发展2中国古代较普

3、遍使用的对民族共同体的特定称呼是(B )。P10A夷狄 B族类 C夷族 D蛮夷3使民族定义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从而彻底否定了“民族文化自治”论的是(D )。P12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4以地域关系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是(D)。P29A氏族 B部落 C部落联盟 D民族52005年党中央在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加入的一项重要民族关系原则是(D)。P52A平等 B团结 C互助 D和谐6私有制社会里产生民族问题的主要根源是(C)。P69 A自然因素 B文化因素 C社会因素 D经济因素7新中国成立前,有文字的少数民族只有(B)。P91A16个 B18个 C19个 D2

4、0个8少数民族居住的边疆地区与(C)个国家接壤。P100A7 B8 C10多 D20多9我们通常所说的民族文化主要是指(B )。P155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 C制度文化 D民俗文化10据2005年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 D )。(P188)A6千多万人 B7千多万人 C8千多万人 D1亿多人三、多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项以上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1民族理论的研究范围、内容,主要应包括( A B D E )。P2-3A 研究民族发展的一般规律B 研究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C研究民族问题解决的方法D 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纲领、民族

5、政策E 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2各民族的多种多样的发展过程,可以归纳为几种基本的发展模式,即( A B E )。P39-40A常态发展 B异态发展 C渐进式发展 D突变式发展 E跳跃式发展 3以下各项中,属于民族问题的共同特征的有( A B D E )。P77-79 A普遍性 B国际性 C不定性 D敏感性 E连锁反应性4 民族发展的基本条件,包括(A B CDE)等内部和外部条件。P34-38A 民族结构B 民族素质C 民族关系D 自然环境E 社会环境5.下列省、自治区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当地总人口的比例为33%以上的是(ABCD )P89A 青海B 贵州C 云南D 宁夏E 内蒙古

6、6.我国少数民族因其历史、人口、分布、文化等原因,具有很多特点,其中有(ABCE)。P106A 广B 多C 杂D 偏E 散7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原则是(ABCDE )。P116 A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 B坚持民族团结的原则 C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D维护国家统一的原则 E尊重民族自治权利的原则8.少数民族干部所占比例少于少数民族人口所占的比例数的自治区有(ABCE )。P133A广西B宁夏C新疆D内蒙古E西藏9.在发展和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要努力做到(ACD)。P147A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 B建立新型的生产关系C转变和调整经济增长方式、道路D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E发展

7、乡镇企业10民族语言文字的主要特点是(A B D E )。P160-161A民族性 B稳定性 C独特性 D发展性 E交融性四、辨析题1民族理论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对各个民族的特性进行研究,取得规律性认识和结论。P1答:错误。民族理论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民族和民族问题。目的是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正确认识与妥善处理民族发展与及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2民族是一种社会人们共同体,具有的属性就是社会属性。P16答:错误。民族作为一种历史现象、社会现象和人种的繁衍现象,具有自然(或族体)属性、社会属性和生物属性等多维属性。3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任用是体现民族平等团结的主要表现

8、形式,也是民族平等团结的主要标志。P127。答:错误。这只是表现形式之一,还有许多内容。4民族语言文字是历史的产物,最终将消亡。P161-162答:错误。民族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民族语言文字发展的最终结果是语言的融合和文字的统一。5即使对于某些落后的民族风俗习惯,也不能强迫命令少数民族予以改革。(P178)答:正确。改革必须尊重本民人民群众的意愿,改与不改,何时改和怎样改,均由少数民族干部和群众自己决定,别人不能越俎代庖,更不能强迫命令。6在我国现阶段,宗教信仰往往涉及政治问题。(P187)答:错误。宗教信仰是一部分信教群众对于生活的认识和态度,属于思想领域里的问题,不涉及政治问题。五、

9、论述题(25分)怎样理解民族问题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情?(教材P98-100)答:民族问题对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来说是关系到国家命运和前途的大问题。1.民族问题关系到人民团结和社会稳定(1)民族问题是人民团结的一个影响因素民族团结是人民团结的重要标志。民族问题的存在程度和解决状况,直接影响着民族团结和人民团结的程度和状况。(2)民族问题是社会稳定的一个影响因素社会稳定是一个国家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的重要保证。我国的社会稳定以稳固的民族大团结为前提、为基础。某一民族或某一地区发生的民族问题,会迅速影响到其他地区,波及影响面广,连锁反应大。特别是在当前信息和传播媒介现代化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10、2.民族问题关系到社会发展和民族发展(1)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影响因素社会的发展需要有一个安定的国内环境和有利的国际环境。民族关系状况是国内环境中的重要内容。民族问题影响社会发展是个普遍的社会现象。(2)民族问题是民族发展的一个影响因素民族发展是多民族国家社会发展的一部分。不加速少数民族的发展,就会影响和制约整个中国的社会发展,那么国家的现代化社会发展也是不完整的。3.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统一和边防巩固(1)民族问题是国家统一的一个影响因素国内各民族的团结、人民的团结,是国家统一的基础。要维护国家的统一,就必须同分裂民族、分裂国家的民族主义、民族分裂主义进行坚决的斗争。(2)民族问题是边防巩

11、固的一个影响因素我国2.1万多公里陆地边境线大都在少数民族地区。边防巩固需要有安定的时候环境、深厚的群众基础和雄厚的物质基础。解决好民族问题是边防巩固的必要条件。4.民族问题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1)民族问题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影响因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有在各民族人民的支持、拥护和参与下,才能取得丰硕的成果,也只有被各民族真正理解才能变为自觉的行动。如果处理不好民族问题,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将受到影响。(2)民族问题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也是一个影响因素从东欧演变和苏联解体的教训中可以看出,要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独立,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处理好民族问题

12、。总之,我国的民族和民族问题基本国情是我国制定和贯彻执行民族政策的基本依据。通过集中整顿,实现软弱涣散支部班子配齐配强、能组织带领党员积极开展党的活动,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党群干群关系得到改善;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不断扩大,各项工作制度得到完善和落实;基层基础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ources, protection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rural areas by the end of the delimitation of the scope of protection, complete with warning signs, isolating network protection facilitie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