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1.7个人收入的分配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04483067 上传时间:2019-10-09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3.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1.7个人收入的分配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1.7个人收入的分配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1.7个人收入的分配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1.7个人收入的分配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1.7个人收入的分配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1.7个人收入的分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1.7个人收入的分配(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 收入与分配,-2-,平衡或不平衡,促进社会公平, 改善人民生活,促进资源 合理配置,促进国民 经济平稳运行,-3-,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5-,-6-,-7-,-8-,1,2,3,4,1.(2015江苏)据统计,2014年全国居民新增财产性收入40%来自房地产,17%来自银行理财,16%来自存款,12%来自股票,其他来自信托、基金、保险等。对该经济现象的正确解读是( ) 体现按生产要素分配 居民投资风险不断降低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居民财产配置趋向多元 A. B. C. D. 解析:材料中的各种理财方式均为按生产要素分配,应选;材料中多种理财方式表明居民投资理财方式多样化,应选;材料

2、没有涉及投资风险的变化,也没有涉及再分配及公平,不选。答案为B项。,B,-9-,1,2,3,4,2.(2014海南)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下列举措中能够通过扩大财产权利而使农民增收的是( ) A.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的抵押、担保和转让 B.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 C.改革农业补贴制度,完善粮食生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 D.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进行确权登记 解析: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的抵押、担保和转让,既扩大了农民的财产权,又能够增加收入,A项符合题意;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土地仍然归集体所有,并没有扩大财产权,

3、B项不符合题意;改革农业补贴制度,完善粮食生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能够增加农民收入,但没有扩大财产权,C项不符合题意;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进行确权登记,不会改变土地所有权,更不会直接增加农民收入,D项不符合题意。,A,-10-,1,2,3,4,3.(2014四川)M村在确认村民的土地经营权等权属后,将1 000亩土地的经营权流转给T公司,用于种植蔬菜和花卉,每户村民按850斤大米(约1 400元)/亩年的标准领取租金。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村民获得租金是因为土地与资本和劳动结合创造了价值 土地所有权在土地向专业公司流转后仍归每户村民所有 村民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所获收入属于非农业劳动收入 土地经

4、营权流转能使市场有效发挥配置土地资源的作用 A. B. C. D. 解析:流转土地经营权获取非劳动收入按土地、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分配。村民获得租金属于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所得,观点是错误的,观点是正确的;农村的土地流转后,所有权仍属于集体,观点是错误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后,土地进入市场,能使市场有效发挥配置土地资源的作用,符合题意。,D,-11-,1,2,3,4,4.(2013重庆)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9962010年初次分配中居民收入分配份额变化情况图 注:1.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绘制; 2.居民收入分配份额为劳动报酬占国民总收入比重。,-1

5、2-,1,2,3,4,(1)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体现了国民总收入在政府、企业、居民三者之间的分配比例关系。根据图,概括19962010年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居民收入分配份额的整体变动趋势。 (2)从2010年到2020年,若在国民总收入实现倍增的同时,居民收入所占份额从45%逐步增加到65%,居民收入年均增长率应 (小于、等于或大于)国民总收入年均增长率。 (3)如何通过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促进社会公平?,-13-,1,2,3,4,答案:(1)答案示例一 整体来看,居民收入分配份额呈下降趋势。 答案示例二 19962007年,居民收入分配份额呈下降趋势;2007年以后,居民收入分配份额有所增长和

6、波动,但仍低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水平。 (2)大于 (3)答案示例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14-,1,2,3,4,解析:本题依据“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这一热点主要考查读图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归纳分析材料的能力。第(1)问,在阅读图标时应注意看三部分:标题、数据、注释。要求学生注意对相关信息进行归纳,而不要简单复述图表中的具体数据。第(2)问,国民总收入实现倍增的情况下,若居民收入所占份额仍为45%,那么居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与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基本持平。现在居民收入所占份额要提高到65

7、%,故居民收入年均增长率应大于国民总收入年均增长率。第(3)问考查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但要注意关键词“初次分配”,故应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等角度回答。,-15-,考点一,考点二,分配制度 1.是什么按劳分配的含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容 (1)按劳分配的含义: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容。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16-,考点一,考点二,2.为什么为什么实行按劳分配?为什么要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 (1)实行按劳分配的

8、必要性。前提条件:生产资料公有制。物质基础:生产力水平总体不高。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实行按劳分配的重要意义: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2)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这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17-,疑点微拨 1.按劳分配适用于公有制范围内,

9、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适用于非公有制范围内。(试判断 ) 点拨按劳分配只适用于公有制经济范围,但在公有制经济范围内却不仅仅存在按劳分配,也存在按生产要素分配。详见下表:,考点一,考点二,-18-,考点一,考点二,2.按劳分配所得都是劳动所得,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都是非劳动所得。(试判断 ) 点拨,-19-,考点一,考点二,-20-,考点一,考点二,典型示例 (2016天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强调,要鼓励各类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实施股权激励方式( ) A.是我国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 B.是生产要素按贡献

10、参与分配的体现 C.是我国按劳分配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D.保障了科研人员在企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答题规范:选B。该题是对我国分配制度的考查。在股权激励机制下实行的分配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按技术要素分配,不是按劳分配,也不属于分配制度的改革,排除A、C两项,选B项;劳动者在企业发展中处于主体地位,科技人员只是劳动者的一部分,D项说法错误。,-21-,考点一,考点二,广深视角 1.股权激励 随着公司股权的日益分散和管理技术的日益复杂化,世界各国的大公司为了合理激励公司管理人员,创新激励方式,纷纷推行了股票期权等形式的股权激励机制。股权激励是一种通过经营者获得公司股权形式给予企业经营者一定的经济权利

11、,使他们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从而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服务的一种激励方法。,-22-,考点一,考点二,2.社会分配结构 “橄榄型”分配格局指的是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相对较少,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收入分配结构。与“橄榄型”分配结构相对的是“金字塔型”分配结构,即低收入者占大多数的分配结构,这是一种两极分化的结构。,-23-,考点一,考点二,3.非劳动收入 非劳动收入是指劳动收入以外的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的各种收入,主要包括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其他收入等。其中,财产性收入是指各种投资收入,如投资所得股份分红和股息、购买国债所得债息、股票市场炒股所得、银行存款利

12、息收入,以及凭借各种知识产权、土地房产权(如技术发明成果、专利折合股份所得分红、商标商誉转让所得收入、稿费之外另付的版税、土地使用权转让所得、房租)等所得收入。,-24-,考点一,考点二,效率与公平 一、收入分配公平 1.是什么收入分配公平的表现、要求 (1)表现: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 (2)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为什么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原因 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25-,考点一,考点二,3.怎么办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一个“保证”,两项“举措”)

13、 (1)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2)重要举措一: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3)重要举措二: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要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

14、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26-,考点一,考点二,二、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1.是什么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二者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2)二者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又存在矛盾。 2.为什么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因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27-,考点一,考点二,3.怎么办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

15、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2)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收入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也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28-,考点一,考点二,疑点微拨 1.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再分配更加注重效率的体现。(试判断 ) 点拨最低工资标准虽然是政府规定的,但这个工资是企业发放的,因此提高最低工资属于初次分配,不属于再分配,是为了公平,不是为了提高效率。 2.初次分配强调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试判断 ) 点拨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无论初次分配还是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16、29-,考点一,考点二,典型示例 (2015山东)国务院决定,2015年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2014年的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下列选项中,对国务院的这一决定理解正确的是( ) A.提高医疗补助标准,优化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 B.健全初次分配机制,协调国家与个人的利益关系 C.加大再分配力度,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D.增加货币供应量,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水平,-30-,考点一,考点二,答题规范:选C。“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属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表现,有利于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C项符合题意,排除B项;A项中的“优化消费结构”不符合题意;这样做并不是为了增加货币供应量,D项是错误的。本题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问题为载体,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并考查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等易混易错点的辨别能力,以及正确认识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的影响,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