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魏晋南北朝风俗演变及趋向陈华文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4467747 上传时间:2019-10-0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魏晋南北朝风俗演变及趋向陈华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魏晋南北朝风俗演变及趋向陈华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论魏晋南北朝风俗演变及趋向陈华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论魏晋南北朝风俗演变及趋向陈华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论魏晋南北朝风俗演变及趋向陈华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魏晋南北朝风俗演变及趋向陈华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魏晋南北朝风俗演变及趋向陈华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师大 学报?社会科学 版? ? ? ? 年第 ? 期 论魏晋南北朝风俗演变及趋向 陈华文 提 要 本文在分析魏晋南明 的时 代特征及独有的特性基拙上 , 从整 体 角度去把握 和论述 这一历史 时期风俗演 变情况及其特征 , 揭示了其习俗所表现的独有的发展个性 , 风俗演 变 的趋向以及此期叛古 、 趋时 、 突变 、 珠异等的 明显特点 , 显示了这一特休朝代 风俗所具有承上启下 的历史价值 。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一 个极其 特殊的朝代 , 这一 时期 , 由于社会处于大 动荡状态而使一切都具有鲜 明 的时代个性 。 许 多学者对这一时期的风俗进 行过研 究 , 但那往往限 于这一时期的具

2、体习俗即个案的 研究 , 忽略了这个朝代更替频繁 , 以及南北对峙 、 等级 森严社 会的背后同样存在具有共性的习俗和历史的 趋向性 。 本文试图从魏晋南北朝整体角度去把握和论 述它的风俗演变情况 及其特征 , 从而揭示魏晋南北朝 习俗不仅具有时代特征而且具有鲜明个性 , 具有承 上 启下的历史价值 。 魏晋南北朝起自公元? ? ? 年曹魏立国至公元? ? 年 隋文帝重 新统一中国 , 历时 ? ? 年 , 其 中由于 民族 迁 徙 , 政权交替更换 , 它的 民族和文化 交融是 中国历 史上最为频繁和活跃的 , 因此 , 此期的历史具有 鲜明 的时代特征 , 表现出自己独有的特性 。 首先

3、, 政权更替颇繁 。 这是历史上少 有 的朝 代更 替 、 国家易姓 频仍时 期 , 从三国 开始到隋朝统一 , 三个半世纪 中 , 在整个中 原大地 , 大江南北先后建立过? ?来个不同的政权 , 长 的一二百年 , 短 的只有数年 , 皇帝象走马灯一样地 轮 换 。 频繁的政权 更替 , 带来了政招阴谋 、 谋杀 、 篆位以 至战乱和动荡 , 极大地影响甚 至制约 了社会生产 力的 发展 ? 同时 , 也给人们的思想观 念 、 思维方式 、 价值取 向以极 大的冲击 。 亲先于君 、 孝先于忠 的思想便是当 时士大 夫视政权更替为家常便 饭而形成的特有观念 , 否则人们便很难立身处世 ,

4、服务于不同的政权 ? 其 次 , 门 闷 制度处于黄金 时 期 。 魏晋南北朝的整个时期 , 可以说都是在 门阀制度 ? ? ? 的阴影下 生存的 。 九 品中正制的发展极其完善 , 但也 开始走 向僵化 , 使品评乡党人物不 重才能只重门弟 , 高门势族掌握着政权和国家经济及政治走 向 , 寒门庶 族受到严重排挤 , 出现了 “ 上品无寒门 , 下品无 势族 ” 的崎形政权结构 。 正是这种在门阀制度基础上建立起 来的封建法权 , 由于它的个性即势族的特权被过 分强调 , 从而对社会生 活 的各个方面产生强 大的 、 连 续不断的与政权不断更替正好相反的影响 。 这些影 响 表现在 姓氏等级

5、制 、 婚姻讲究门阀出身 , 即士 庶不通 婚以及其它的特权 、 等级观念等方面 ? 尤 其是南北 朝 之后门阀制度绝 对化 , 九品中正制 衰落 , 成了例行的 公事 , 已不再重要 , 士进完全讲究 血统 , 人们 辨别 姓 氏 , 防止士庶混淆 , 谱谍 学极其发达 , 在用人时重 视的 只是先人的名位等等 ? 这一切与门阀制度 密不可分 , 成为当时治理国家和社会生活的主流 。 第三 , 民族处于大触合时期 。 所谓 “五 胡乱华 ”, 就是 匈奴 、 鲜卑 、 揭 、 氏 、 羌等五 个民族在迁徙和战争中先后进人中原 , 在晋朝统治者 内部争斗时 , 利用不同的方式 , 建立自己的政

6、权 。 这些 政权大都建立在原来汉民族 传统聚居区 , 从而加强了 异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 值得注意的是 北魏孝文帝的迁都和改制 , 使鲜卑族的 汉化不断加 强 ? 尤其是提倡鲜卑贵族与汉族士族之间建立婚姻关 系 , 对于民族的融合起了催化剂 的作用 。 从十六 国到 北魏统一北方一直到 北魏分裂被北齐 、 北周取代 , 民 族间的杂居和融合便是社会发展的主流 。 由于各民族 间文化背景 、 传统观念 、 生产 方式的不同 , 给社会发展 提供了更多 的抉择机会 , 尤其是民族文化的碰撞和交 流 , 使魏晋南北朝的 文化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色调 , 加 速了其学习 、 变异的速度 。

7、 许多旧的文化样式 被淘汰 , 而许多新的文化 样式则被创造 、 被流行 。 这是一 个民 族融合的时代 , 也是一个碰撞 、 交流 、 学习 , 异彩纷呈 的时代 。 第四 , 宗教兴 盛 。 不断变更的政权 、 战乱 , 使人民 生活 在动荡不定 的社会 之中 , 人生 、 命运 、 朝 代 、 政权 , 如变幻 的万花 筒 , 瞬间即逝无法把握 。 人们为寻求解脱便浸淫于宗 教信仰 , 企望得 到神的启示和来世的幸福 安宁 , 即使 是 统治 者 , 也非常明白利用宗教来治理平民 百姓 , 使 他们能从无常的生命感受中得 到神不灭 的心理平衡 , 这 无疑推动了宗教信仰的发展 ? 魏晋南

8、北朝时期宗教发展 , 成 为道教 、 佛教传布 弘扬的兴盛时期是有其 自身道理的 ? 道教讲究修炼服 药 , 认为修炼服药可使人成仙 ? 长生不 死 。 因此 , 从魏 晋开始 , 服散成风 ? 隐居修炼成了一 种崇尚 ? 而佛教则 渲染极乐世界 , 那些脑满肠肥 ? 荣华享尽 、 坏事做绝的 人只要立寺 造像布施财物便可立地 成佛 、 往极 乐世 界 ? 对于统治者士大夫又何乐而 不为呢?因此 , 凿石 佛 、 建寺庙一时大兴 , 教煌 、 云岗石窟倒成了 人类宝贵 的文化遗产 , 但也是当时统治者俊佛 的见证 。 而这一 切又无不深刻地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活 , 过节增添了 浴佛 、 盂兰盆

9、 , 人死要做斋七 、 百日等 , 受佛教影响 , 梁 朝时小到正月初一 吃 一只鸡蛋 的习俗也被改掉 , 原因 是不茹荤 。 第五 , 南北差异很 大 。 这种差异一方面来源于地域环境的 不同 , 另一方 面来源于民族族源 , 而其 中不同政权 的建立以及人为 的隔 阂是南北差异形成 、 加大的重要原因 。 东晋 与十 六 国的对峙 , 主要 的差异 是民族政权 的不同形成的 , 南北朝时期 , 当时南方轻薄奢淫 , 北方则斗 狠劫杀 则是主要趋势 。 试 想在优游的生活和玄谈风气的影响 下 , 能不轻薄奢淫 吗?而在弱肉强食 ? 倡导武功的影响 下 , 又岂能不斗狠劫杀?其实 ? 南北差异

10、是多方面的 , 它们在衣食住 行诸方面 , 都 有极其明显的碰 撞和交 锋 , 如裤摺与袍衫 , 茗饮与 酪浆 , 席地与胡床 , 骑马与 乘车等等都显示了南北差异 , 是政权 的差异 , 有时是 政治的差 异 。 这种 差 异后来都融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 展中 , 成为南北多彩文化的一部分 。 魏晋南北朝 时期 的风 俗习惯 就是在这样 一个大的背景下按照自身的 规律生存 、 发展 、 变异 , 并形成自己的历史个性的 。 而 且 , 从本质上说 , 历史背景的大趋势 , 决定了魏晋南北 朝的风俗习惯的发展和演变 。 魏晋南北朝 的风俗习惯 , 大致是承继了秦汉的主 流而 不断发展形成的 ,

11、因此 , 大部 分风俗习惯的内容 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痕迹 , 证明它们的传承关系 。 但 是 , 正像魏晋 南北朝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历 史 阶段 一 样 , 风俗习惯也表现出自己独有 的发展个性 , 尤其是 民族的融合 、 社会 的动荡 、 政权的更替 、 统治者 自我标 榜的正风辨俗等等原因 , 使魏 晋南北朝 的许多风俗习 惯义项发生巨大的变化 , 并对隋唐之后风俗习惯的发 展产生长远的影响 。 因此 , 下面几个方面的风俗 演变 趣向是值得往愈的 。 首先 是风俗习惯 在民族文化的冲击和碰撞中发 生演变 , 这一点对于魏 晋南北 朝 时期 来 说是最 明显 的 , 而研究汉 民族风 俗在此

12、期的演变更 不得不注惫此 点 。 虽然从主流上来说是汉 民族风俗对少数民族风俗 在演变上 占主导地位 , 但是我们不得不看到在许多义 项 上 , 由 于 吸收了少数民族风俗而对后代产生久远的 影响 ? 如踞坐胡床 , 它不仅是坐具的改进或变革 , 更深 远地是它改 变了汉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席 地而 坐的 习俗 , 从而在礼仪 、 观念方面带来一种革命 , 为后来的 椅子 的产生提 供了思维支点 ? 又如胡服 ? 即裤摺之类 , 这 种满档 裤和更合体的服装 , 不仅给人以美感 , 而且 更适于劳作也更适于行伍 。 所以 , 胡服首先从军队中 盛行开来 ? 而胡饼即我们 现在所说的麻饼或芝麻饼

13、, 则盛行二千年而不衰 。 另外在婚俗 、 音乐器具 、 节日习 俗等方面都有相互促进而使风俗习惯 趋向变化的 。 其次 ? 魏晋南北朝时期还因 吸收历史教训而使风 俗发生演变的 。 如胡服便是因为战争需要从赵武灵王 开始采用的 , 魏晋南北朝时由于战争频繁 , 所以盛行 开来 , 并成 为居常服饰 , 后来发展为朝服 。 神灵信仰也 是如此 , 如那城城隆虽然它 的作用是源于某种神奇的 传说 , 但从心理 角度上看 , 客 观存在仍然是民众的一 种基于现实生命财产需要 的经验 , 所以 , 传奇 积 淀着 历史教训 。 最能说明问题的是魏晋南北朝的薄葬 。 历 史上厚葬总是被盗墓者挖掘 ,

14、暴尸荒野 , 尤其是魏晋 时 , 眼见战乱使汉氏诸 陵无不被挖掘 , 引起人们对厚 葬弊端的反 思 。 曹王曾说 ? “ 自古及今 , 未有不亡 之国 , 亦无不掘之墓 。 丧乱以来 , 汉氏诸陵无不发掘 , 至乃烧 取玉 匣金缕 , 骸骨并尽 , 是焚 如之刑 , 岂不 痛哉?祸 由 乎厚葬封树 。 心正是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 ? 从曹 操开 始的曹氏 皇族提倡薄 葬 , 一些权贵大臣也纷 纷响应 , 后来形成了在历史上少有的薄葬 高潮 。 再次 , 具有时代特征的士庶分明的阵营使习俗也 带上鲜明的时代个性 。 门阀制度的发展制造了大批凌 驾于平民百姓 , 甚至当时出身低微的皇帝 之上 的势

15、族 。 他们自我 封闭 , 不与庶族发生联系 ? 因此 , 使此期 的习俗许多演变 为畸形的禁忌 。 如在交往 中士庶不 同 ? 坐 , 太后之孙路琼之拜访王僧达 , 王 不仅语言傲慢 , 并 且 将 琼之坐过 的床烧掉川 ? 而这 仅仅因为路出身庶 族 。 又如士 庶不 通婚 , 为了不外嫁庶族 , 不惜 中表 结 亲? ? , 甚至将庶族认为 “ 非类 , ? ? ?拒绝结亲等 等 ? 在家 族乡里等习俗方面 , 也是以势族占主导地 位 , 因此 , 权 贵名士的风俗 行为 , 对民众产生极 大的影 响 , 像谢 安 兄弟居丧不 废乐 , 虽然是 违犯古礼的 , 但 “衣 冠效之 , 遂以

16、成俗 ”? ? , 可见对习俗的 演变产生的影响是不小 的 。 这种士庶分明而使习俗产生演变的主要心理依据 是 , 士族 占有绝对 的政治 、 经济 、 文化 的主导 地位 , 从 而 民众产生依附 、仿 效的 行为 ? 第四 , 奢华的风俗趋 向得到加强 。 这一方面是源 于当时贵族追求标新立 异 ? 一方面 是战乱 频仍 , 政权 更替频繁促使人们安于 眼前 现实 , 及时行乐 ? 还有一 方面则是人性的 弱点 , 即攀比消费 。 三 者的结合 , 促使 魏晋南 北朝 时期 , 崇 尚奢华成 为一 种 时尚 , 不仅衣饰 要华丽高 贵 , 坐车要别 致新颖 , 而且饮 食也要精良细 味 , 居室高屋大户 。 难怪周朗要感叹 “凡 厥庶 民 , 制度 日侈 。 商贩之 室 , 饰等王侯 ? 佣卖 之身 ? 制均妃后 。 一 见 车马不辨贵贱 , 视 冠服不知尊 卑 。巾简直 是不得 了 。 但是 , 其根源则在权贵和 士族 自己没有带好头 。 魏 晋时 , 石 祟与王恺斗富 , 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是个人的 比赛 , 而是一种崇尚奢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