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 写出真情——对当前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思考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44501 上传时间:2017-05-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归生活 写出真情——对当前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回归生活 写出真情——对当前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回归生活 写出真情——对当前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回归生活 写出真情——对当前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回归生活 写出真情——对当前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回归生活 写出真情——对当前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归生活 写出真情——对当前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思考(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回归生活 写出真情 对当前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思考一、困惑 作了 20 余年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深知农村中学的学生作文水平的确差,他们见识不广,阅读面窄、量少,写作技法欠缺,思维的灵敏度和深广度均低于城市学生,许多孩子未受过系统的写作训练。 针对这些问题,我也曾带领他们春日踏青、冬天赏雪,感受大自然之神奇;也曾循序渐进教授作文技法,从片段练习到篇章布局到语言创新;也曾介绍过许多高考、中考的满分作文以资借鉴;也曾写前细心指导,写后精批细改 可是,还是有大多数学生作文时无话可说,只会东拉西扯,胡编乱造,行文漏洞百出,毫无真情实感;教了许多写作技法,学生要么不用,要么乱用,牛头不对马嘴;语言干瘪,别

2、说文采,连准确的要求都达不到;绝大多数学生谈作文色变,将写作视为痛苦不堪的事。 二、分析 我们的作文教学怎么啦?学生的写作热情哪儿去啦?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在整理旧书时,翻出了自己读师范时的几本日记。我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将那尘封已久的往事看完,有了两个很惊讶的发现:那些日记很真实,很直白,有的语言甚至很贫乏、2稚拙,却让我有流泪的冲动;刚开始的日记记的很短,很客观,间隔很长,慢慢地记得较细了,既有事实,又有情感,评判,而且几乎天天记,有的甚至长达十几页。 那一瞬间,我顿悟:真实,才有感人的力量;真实,才有长久的活力;真实,才是进步的阶梯。 由此,我想到了 写作的本质:写作是生命个体情感活动的

3、表达,永远是一种精神体验,一种生命活动;写作是一种与精神的发展、生命轨迹的变化同步的文字化表现。写作是成长的珍贵日记,写作是性灵的自然流露;写作是反复不断的思想对话,在写作中认识生活,发现自己,在写作中明白社会,写作的过程就是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对话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写作者会充分发现自身的价值,积累思想,升华自我。写作更是一种创造,就象蜜蜂酿蜜一样把作者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感悟向读者倾诉,是作者掏出的一颗心。有位作家说:“我写作蘸的不是墨水,而是我的心血。 ” 再看看发达国家制定的写作教学目标吧: 美国语文课程标准:应该帮助学生了解写作的价值所在,作为一种记忆、交流、组织和发展自

4、己思想和信息的工具,写作还是一种享受,学生应学习独立地就自己感兴趣的和一些重要的题目进行写作。为了进一步加强为自己写作,美国有鼓励学生进行有美学意义和富有想象力的写作,从自己经历中虚构幻想,以解决取材问题。 法国的语文课程标准:把优良的写作技能看作是享受有人情味的3有创造性的生活时必备的能力。 澳大利亚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也提出:我们必须让学生做到有信心地使用写作经验。 这些国家的规定告诉我们:学生写作已经不再仅仅是被动地按照教师的要求,机械地进行写作能力的训练,以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而是一种既按照教师的教学目标进行的学习行为,有时学生运用自己的思想独立创造的行为。通过写作,培养的是学生的思想和生

5、活意识。 我国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要求语文教师“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的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 这一切,让我们明确“作文教学只有回归生活,书写真情,才能焕发出生机与活力,才能达到记录生活、记录成长、记录思想成熟过程的目的;才能最终实现创新。 三、对策 怎样才能让学生回归生活,书写真情呢? 1.思想意识方面。 (1)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 现在的学校讲封闭式管理,家长害怕学生混入社会,沉重的课业负担把学生关在教室里,没有时间了解社会,所以学生作文时就只有瞎编乱造,无病呻吟,甚

6、至抄袭剽窃。 4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点焦点,了解时事动态,引导学生评论大众话题。具体来说,可以:每天坚持收看或收听新闻联播 ;利用板报、墙报开设“每周热点纵览”专栏,把从个渠道收集的热点焦点向学生介绍;利用每节课上课的前五分钟,让学生讲述身边的热点故事并发表评论;利用周记、日记记录生活、点滴感受。(2)引导学生审视自我. 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文如其人,学作文与学做人是密不可分的,引导学生审视自我,就是教学生做人,自我意识增强了,作文的思想性和人文性就提升了。 学习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 中学生守则 ,对照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敢做批评与自我批评。 树立良好的榜样,让学生从身边的

7、活生生的例子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同时也促进同学间的竞争、进取意识的形成。 要特别告诫学生,在家、在校、在社会上要言行一致,不能为了表扬在家一个样,在校一个样,要学习古人“慎独”的品德,在有人监督与无人看见的情况下,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固守真善美的思想领地,严防假丑恶的入侵。 对社会上出现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无聊蹉跎度日、沉溺于虚拟世界而不思进取等消极思想,要有充分的认识,要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去抵制和消除。这应是与政治、历史课老师以及所有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共同完成的课题。 5要求显示走向社会生活,塑造美好心灵。学校不是象牙塔,不是真空,不能因为怕学生沾染坏思想、养成坏习惯而将他们禁锢起来,相反

8、,更应该让他们在与现实的碰撞中明确是非、美丑、善恶。“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在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冲突中,学生的情感才会一天天丰富,思想也才会一天天成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才会逐步提高。 2作文指导 (1)要有系统的作文训练体系 初中阶段是学生生理、心理不断发展成熟的一个关键时期,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变化产生质的飞跃的时期。因此,作文教学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到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否则,过高的要求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使之对写作产生畏难恐惧心理,要求过低又达不到训练目的。那么,恰当的标准是什么呢? 我认为:不妨让学生自己参与作文题目的设计,或者让他们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一般说

9、来,初中三年的作文训练,由低到高地进行:初一阶段可侧重于记叙文写作训练,从片段作文、口头作文练起,打好基础;初二则可与中考接轨进行训练,侧重写作技巧、写作方法、写作模式的训练,告诉学生,作文可以不拘一格地写,不妨把初一写过的文章拿来,尝试用新的方法,加入新的认识再写。初三则可以进行文学作品的训练,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和个性特色,侧重于语言运用、思想创新等方面的训练。 6(2)要教必要的写作技巧 古人说:“言而无文,行之不远。 ”在内容真实,情感真实的基础上,加强文本的规范意识,把章法、结构、手法、语言等方面的技巧传授给学生,待学生熟练掌握后,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学习写作小小说、寓言、书信、日记、戏

10、剧、说明书、病历药方等。 (3)要培养学生的写作个性 语文新课标要求“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 这实际上是强调学生要写出自己独有的、独到的、独特的真实情感。 冰心说:“这个世界是个性化、自然的,是未经人道的,是充满了特别的感情和情趣的,是心灵的笑语和眼泪。 ”鲁迅说:“自己思索,自己做主。 ”,郭沫若说:“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做, ”都在强调写作者尽情地写“我”自得之见、自然之情、自在之趣,把作文看成是一种为自己、为生活、为人生、为创造的自我的本能冲动。 因此,鼓励学生勇敢地表现自己,提倡选择个性化的题

11、材,运用个性化的思维,个性化地抒情、议论、描写,书法个性化的感受,才是一种真正有意义、有生命力的写作,才是自己的创造。 在这方面,可以引导学生从心底最真实的心灵体验出发,真实地再现生活,把握生活的真谛; 引导学生自觉追求创造性思维,屏弃大众化的选材,不作泛泛空7论,选取最小的切入口,言人所未言、所不能言,或在寻常的故事、材料中发现新观点、得出新结论; 解除语言的桎梏,让学生用与好友聊天时那种生动活泼的语言,用与自己心灵交流时那种直白真诚的语言来写作。 (4)要不断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 周国平说,文章是为思想而写。王国维说:“有境界则自成高格。”没有正确的、震撼人心的、启人心智的思想,再华丽

12、的语言,再精美的包装、再新颖的形式也总有一天会失去光泽。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让岳阳楼记传诵千古;深刻的思想性使鲁迅在现代文学大家中鹤立鸡群。这些都昭示一个真理:只有与见地的文章才值得一读。 要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除了前边所谈到的外,我以为加强课外阅读,接纳各式各样的美好情操、新颖的观点必不可少;聆听音乐,陶冶宁静、澄澈的心灵必不可少;感悟自然,怜惜一草一木,培养悲天悯人的惬怀必不可少。 3作文评改 长期以来,人们提倡对作文“精批细改” ,但真正的好作文不是改出来的,至少不是教师改出来的。 教师不能用成人的标准去衡量学生的作文,要了解学生的生活,珍视他们的情感体验,尊重他们的言说方式,尽量发掘作文中的优势和特长。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智慧在于教师出来不伤害学生的8自尊心,而经常激发他要做好学生的愿望。 ”我们对学生的习作多肯定,多鼓励,就会培养起他们的写作兴趣,写作难题差不多就解决了一半。 所以,给习作下评语时,应多说优点,多提建议,多批几个好,多圈几个优,请不要吝啬笔下的分数。 最后,我呼吁:考试时,请多出贴近生活,让学生有真话可说,真情可诉的作文题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