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与函数性质基础练习题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0442020 上传时间:2017-10-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合与函数性质基础练习题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集合与函数性质基础练习题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集合与函数性质基础练习题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集合与函数性质基础练习题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集合与函数性质基础练习题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合与函数性质基础练习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集合与函数基本性质基础练习题1.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 自我检测(时量:5 分钟 满分:10 分)计分: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个村子里的高个子组成一个集合B所有小正数组成一个集合C集合 1,2345和 ,321表示同一个集合D 60.这六个数能组成一个集合2. 给出下列关系: 12R; 2Q; 3N;3.Q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3. 直线 1yx与 y 轴的交点所组成的集合为( ).A. 0, B. (0,) C. 2 D. 24. 设 A 表示“中国所有省会城市”组成的集合,则:深圳 A; 广州 A. (填或 )5. “方程 23

2、0x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用列举法表示为_.1.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2) 自我检测(时量:5 分钟 满分:10 分)计分:1. 设 |16AxN,则下列正确的是( ).A. 6 B. 0C. 3 D. 3.5A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等式 2x的解集表示为 4xB.所有偶数的集合表示为 |2kC.全体自然数的集合可表示为自然数D. 方程 240实数根的集合表示为 (,)3. 一次函数 3yx与 yx的图象的交点组成的集合是( ).A. 1,2 B. 1,2xyC. () D. 3()|x4. 用列举法表示集合 |510AZ为.5.集合 A x|x=2n 且 nN, 2|65

3、0B,用或 填空:4 A,4 B,5 A,5 B.1.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自我检测(时量:5 分钟 满分:10 分)计分:1.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A B. 0C. 1,2Z D. ,12. 设 ,xBxa,且 AB,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1 D. 13. 若 2,|0xbc,则( ).A. 3b B. 3,2C. , D. 4. 满足 ,daA的集合 A 有 个.5. 设集合 ,BC四 边 形 平 行 四 边 形 矩 形 ,正 方 形,则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并用 Venn 图表示.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1) 自我检测(时量:5 分钟 满分:1

4、0 分)计分:1. 设 5,1,AxZBxZ那么B等于( ).A 1,234B 2,34C D 1x2. 已知集合 M( x, y)|x+y=2 , N=(x, y)|x y=4,那么集合 M N 为( ).A. x=3, y=1 B. (3,1)C.3,1 D.(3,1)3. 设 0,234,51,369,78ABC,则 ()BC等于( ).A. 0,1,2,6 B. 3,7,8,C. 1,3,7,8 D. 1,3,6,7,84. 设 |xa, |03x,若A,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5. 设 2 230,56B,则 B= .2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2) 自我检测(时量:5 分钟

5、满分:10 分)计分:1. 设全集 U=R,集合 2|1Ax,则 UCA=( )A. 1 B. 1,1C. D. ,2. 已知集合 U= |0x, |02Ux,那么集合 A( ).A. |2或 B. |或C. D. 3. 设全集 0,12,34I,集合0,1M,34N,则 IMN().A B 3,4C ,2 D 4. 已知 U=xN| x10, A=小于 11 的质数,则 = .5. 定义 AB=x|x A,且 xB,若M=1,2,3,4,5, N=2,4,8,则 NM= .1.1 集合(复习)1. 如果集合 A=x|ax2 2x 1=0中只有一个元素,则 a 的值是( ).A0 B0 或 1

6、 C1 D不能确定2. 集合 A=x|x=2n, nZ, B=y|y=4k, kZ,则 A 与 B 的关系为( ).A AB B AB C A=B D AB3. 设全集 1,2345,67U,集合 1,35,集合 ,5,则( ).A B ()UCC ()U D B4. 满足条件1,2,3 M 1,2,3,4,5,6的集合M 的个数是 .5. 设集合 2|3yx,2|1Nyx,则 N .1.2.1 函数的概念(1) 自我检测(时量:5 分钟 满分:10 分)计分:1. 已知函数 2()1gt,则 ()g( ).A. 1 B. 0 C. 1 D. 22. 函数 fx的定义域是( ).A. ,)2

7、B. (,)2C. 1( D. 13. 已知函数 ()3fx,若 ()fa,则 a=( ).A. 2 B. 1 C. 1 D. 24. 函数 2,0,y的值域是 .5. 函数 x的定义域是 ,值域是 .(用区间表示)1.2.1 函数的概念(2) 自我检测(时量:5 分钟 满分:10 分)计分:1. 函数 ()131fxx的定义域是( ).A. 3, B. , C. R D. 2. 函数 2yx的值域是( ).A. 1(,)(,)3 B. 2(,)(,)3C. 2 D. R3. 下列各组函数 ()fxg与 的图象相同的是( )A. 2(),fxg B. 2()1C. 01,fx D. ()|()

8、xg()4. 函数 f(x) = + 12x的定义域用区间表示是 .5. 若 21f,则 ()f= .1.2.2 函数的表示法(1) 自我检测(时量:5 分钟 满分:10 分)计分:1. 如下图可作为函数 ()yfx的图象的是( ).3A. B. C. D.2. 函数 |1|yx的图象是( ).A. B. C. D.3. 设 2,(1)() ,xf,若 ()3fx,则x=( )A. 1 B. 3 C. 2 D. 4. 设函数 f( x) ()x ,则 (1)f .5. 已知二次函数 ()f满足 2fx,且图象在 y轴上的截距为 0,最小值为1,则函数()fx的解析式为 .1.2.2 函数的表示

9、法(2) 自我检测(时量:5 分钟 满分:10 分)计分:1. 在映射 :fAB中,(,)|ABxyR,且:)f,则与 A 中的元素(1,2对应的 B 中的元素为( ).A. 3)B.(1,3 C.(,3)D.(,1)2.下列对应 :fA: ,0,:;Rxfx *,:1;NBf 2,:.Rf不是从集合 A 到 B 映射的有( ).A. B. C. D. 3. 已知0()()1xf,则 (1)f=( )A. 0 B. C. D.无法求4. 若 1()xf, 则 )(xf= .5. 已知 f(x)=x21, g(x)= 1则 fg(x) = .1.3.1 单调性与最大(小)值(1) 自我检测(时量

10、:5 分钟 满分:10 分)计分:1. 函数 2()fx的单调增区间是( )A. , B. 1,) C. R D.不存在2. 如果函数 fkxb在 R 上单调递减,则( )A. 0k B. 0 C. 0 D. 0b3. 在区间 (,)上为增函数的是( )A 2yx B 2yxC | D 4. 函数 31的单调性是 .5. 函数 ()|2|f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单调递减区间是 .1.3.1 单调性与最大(小)值(2) 自我检测(时量:5 分钟 满分:10 分)计分:1. 函数 2()fx的最大值是( ).A. 1 B. 0 C. 1 D. 22. 函数 |y的最小值是( ).A. 0 B. 1

11、C. 2 D. 33. 函数 x的最小值是( ).A. 0 B. 2 C. 4 D. 24. 已知函数 ()f的图象关于 y 轴对称,且在区间(,)上,当 1x时, ()fx有最小值 3,则在区间 上,当 时, 有最 值为 .5. 函数 2,1,2y的最大值为 ,最小值为 .1.3.2 奇偶性 自我检测(时量:5 分钟 满分:10 分)计分:1. 对于定义域是 R 的任意奇函数 ()fx有( ).A ()0fx B 0C D f2. 已知 f是定义 (,)上的奇函数,且()fx在 ,上是减函数.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4A. (5)f B. (4)3fC. 2fD. 8f3. 下列说法错误

12、的是( ).A. 1()fx是奇函数B. |2|是偶函数C. ()0,6,f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D.31x既不是奇函数,又不是偶函数4. 函数 ()|2|fx的奇偶性是 .5. 已知 f(x)是奇函数,且在3,7是增函数且最大值为 4,那么 f(x)在-7,-3上是 函数,且最 值为 .1.3 函数的基本性质(练习) 自我检测(时量:5 分钟 满分:10 分)计分:1. 函数 2yxbc(,1)x是单调函数时,b的取值范围 ( ).A B C D 2. 下列函数中,在区间 (0,2)上为增函数的是( ).A 1yx B yx C 245 D3. 已知函数 y=2abxc为奇函数,则( ).A. 0 B. 0 C. c D. 4. 函数 y x 21的值域为 .5. ()4f在 ,3上的最大值为 ,最小值为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的概念(复习) 自我检测(时量:5 分钟 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