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课件6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4418000 上传时间:2019-10-09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89.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知心理学课件6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认知心理学课件6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认知心理学课件6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认知心理学课件6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认知心理学课件6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认知心理学课件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知心理学课件6(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认知心理学课件认知心理学课件 40 图示:第 N 个字母转换任务;附:实验法中新兴方法简介内隐联想测 验法(Im;举例:自变量类别维度方面:Rose,Bee; ;二、自我观察 法:出声思考法;1、提出者及时间:德国心理学家 K.Duncker;2、设计 原理;3、支持证据:1972 年 A.Newell&;4、评价:出声思考法可以揭示 一些高级认知过程的阶;三、计算机模拟法;1、模拟法简介:模拟的历 图示:第 N 个字母转换任务 附:实验法中新兴方法简介内隐联想测验法(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IAT) 提出者是 H.Greenwald(格林沃尔德,1998,200

2、1) ,倡导 者是 De Houwer(德豪沃,2001) 。这是一种在内隐认知领域研究个体认知 结构中特定的概念(类别)与属性之间联系时采用的一种研究方法。IAT 采用两个维度的刺激材料(如文字或图形) ,即类别维度,选取的是特定 的群体集合,如花/昆虫、男人/女人、黑人/白人等;还有属性维度,选 取的是评价性词汇(积极/消极)或者描述性词汇(外向/内向) 。因变量 采用行为表现或者反应时指标,具体可用两个联合任务中个体平均反应时 之差,通过对平均差值的显著性检验来推断认知结构中概念与属性的关 系。 举例: 自变量类别维度方面: Rose, Bee; 属性维度方面: Peace, Rotte

3、n; 因变量对两维度联系的反应时 RT。 实验过程: 分配任务, 任务 A: Rose Peace 联合,记录二者联合的 RT1;BeeRotten 联合,记录二者联合的 RT2。任务 B:RoseRotten 联合,记录二者联合的 RT3;BeePeace 联 合,记录二者联合的 RT4。然后进行统计检验:若 RT3-RT10,且在 P0.5 水平时,就认为 Peace 是 Rose 的属性;同理,Rotten 是 Bee 的属性。若 RT3-RT10,且在 P0.5 水平时,则认为类别与属性的关系应反过来,即 认为 Rose 是 Peace 的属性;同理,Bee 是 Rotten 的属性;

4、若 RT3-RT1=0, 则两个维度之间无内在联系。 二、自我观察法:出声思考法。 1、提出者及时间:德国心理学家 K.Duncker1945 年提出(On Problem Solving) 。Newell 和 Simon1972 年在问题解决研究中加以运用。它又称为 “口述记录法” 。 2、设计原理。在完成慢速的认知任务(如思维、问题解决等)时,无法 得知人们的内部操作, 通过让操作者利用外部言语进行思考, 即出声思考, 来观察记录他的认知过程。和“内省法(introspection) ”的比较: “内 省”在德文中原意是“自我观察” ,可理解为“眼睛向内看” 。出声思考法 和内省法都是对内

5、部认知过程的一种感知和观察,但内省法是解释思维过 程,而出声思考法是利用外部语言报告正在做什么;前者主观成分要多一 些,后者侧重客观成分。内省法带有回忆的性质,出声思考法则具有即时 反应的性质。 (传统内省法是一种经验性的思辨的内省,实验内省使观察 者能控制一般情况,做到陪伴某认知过程的意识状态几乎不变。而 R.E.Nisbett & T.D.Wilson1977 年认为内省法对认知研究基本上没有价 值。Nisbett, R., & Wilson, T. (1977). Telling more than we can know: Verbal reports on mental proces

6、ses. Psychological Review, 84, 231-259) 3、支持证据:1972 年 A.Newell & H.A.Simon 的实验问题解决实验 (Human Problem Solving) ,实验设计中,自变量为问题类型和性质;因 变量为问题解决的策略与方法。实验假设:出声思考能让人直接观察到问 题解决者的思维过程,并可将其思维过程划分为若干阶段。由知识状态和 操作构成的行为框图可显示操作过程(参见 P15) 。 4、评价:出声思考法可以揭示一些高级认知过程的阶段(慢速过程) ,它 所采用的方式并不影响思维的正常进程,具有客观性。不足之处:需要被 试进行出声思考训练

7、;容易受主体因素的影响,很难摆脱主体的态度、情 绪等因素的影响;受主体注意特征的制约;运用范围比较狭窄,它最适合 能将观察到的主观意识用语言或文字加以描述的正常成人。它不能揭示某 些无意识进行的认知任务。 三、计算机模拟法 1、模拟法简介:模拟的历史相当长久,它以系统工学和计算机为基础, 以模型研究为媒介而展开的。 (1)它把某一事物当作一个系统来看待,根 据一定的目的加以模型化, 以这种模型为媒介, 揭示该事物的功能与特点, 解决有关问题,加以理论化的手法; (2)根据一定目的,将客体的系统特 性,用具体形式模型化。前者称为“模拟实验” ,后者称为“模拟器” 。 资料:模拟(哲学条) :美国

8、内格尔用语。科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成分,它 在建立科学理论的基本假设以及在扩充这些假设的应用范围方面发挥重 要作用。他把模拟分为两类:(1)实体的模拟。具有某些熟悉的属性的分 子系统被当作模型来建立关于第二个系统的理论。许多原子论的物质理论 采用这种类型的模拟,例如,气体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假设成为模拟像弹 子这样的宏观弹性球体的运动的已知定律。(2)形式的模拟。在创立一种 理论时当作摸型的系统是某些熟悉的抽象关系结构,数学家常用这种形式 模拟来发展数学中的某些分支。但是,不论模拟在科学研究中起多么大的 作用,模拟并不能取代对应规则。 模拟法指人们通过模仿某一事物的形态、特点,用来解决某一问题和创造

9、 某一事物的方法。计算机模拟方法是利用计算机来模拟、检验和发现人的 认知活动及其行为表现的规律的方法。 2、设计原理:人和计算机的物质构成不同,但它们的机能是相似的。根 据某种心理学理论编写出清晰、有序的计算机程序,如果计算机能以类似 人的认知方式,达到类似人的活动结果,那么此理论就得到证实。 3、实施过程: (1)把人的认知操作过程编制成计算机程序,这种程序要 求具有层次性、逻辑严密性和可运行性; (2)在计算机上进行实验验证, 从中观察和了解人的认知过程在辨别、比较、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上的 心理活动过程。 4、评价:计算机模拟可以研究人的高级认知过程(如逻辑推理) ;它克服 了心理学理论

10、在语言描述上的模糊性,使心理学家对其理论更加明确。 R.Cooper(1996)等人认为“心理学理论根本就不应该用自然语言来描述, 而是应该用特定的形式语言, 这种语言应该是相当精确的, 就像逻辑一样, 可直接作为程序而运行” 。计算机模拟可以发现尚未发现的认知活动问题, 从而增强对人的认知过程的了解。 不足之处: 有些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没有必要采用计算机模拟;心理学对计算机能否真正模拟人的认知过程存 在着分歧。 第一次作业: 1、 (学号为单号的学生)查资料,从历史的角度论述影响认知心理学产生 的某一种外部因素,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2、 (学号为双号的学生)查资料,从历史的角度论述影响

11、认知心理学产生 的内部因素,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第二章 知觉 第一节 概述 一、感知觉概述 12004 版) 。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各个属性、某种具体特征的直接反映 (哲学界定) 。感觉是一个人接受外界信息的过程,也是一个人觉察和获 取刺激信息的重要渠道,是人们关于世界一切知识的重要源泉。知觉则是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反 映。由于实际上不存在纯粹的感觉,常与知觉合称为感知觉。 2、认知心理学中的含义:感觉所得到的信息,主要是滞留在感觉器官上 的、未经整合的各种具体信息;而知觉所得到的则是有组织的信息,包括 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并赋予意义。I.Roth(1

12、986)给出的定义为, “知觉是 把来自感觉器官的信息转化为对目标、事件、声音和味道等的体验的过 程” 。总起来说,认知心理学中,感觉是对刺激信息的觉察,知觉是感觉 信息的组织和解释,也就是获得感觉信息的意义的过程。一般说来,知觉 发生在感觉之后,但在时间上,感觉和知觉的活动过程经常是重叠在一起 的。 3、表征和图式。 现代汉语词典和文学术语中, “表征”指事物的外部 特征。心理学意义上的“表征”含义有二:第一,表征是信息记载或表达 的方式,对客观事物以表象、概念、图式等方式记载,表象为低一级层次, 概念为高一级层次;第二,表征是一种心理学结构或认知结构,此时是作 为知识及知识的组织方式使用的

13、,表征不单纯是事物的信号,而且是知识 的组织方式,组织完好的认知结构,可以控制信息、加工速度和准确性, 还可以有效地组织、 理解和记忆新输入的信息。 图式指有组织的知识结构, “是对范畴的规律性作出编码的一种形式,这些规律性既可以是知觉性的 也可以是命题性的。 ” (J.R.Anderson,1995) 二、知觉研究的简史 1、1879 年前,首先人们在哲学领域研究感知觉感性认识。德国教育 家、心理学家 J.Herbart(赫尔巴特)提出用“意识的阈限值”来说明感 觉的觉察(即注意) ;1860 年 G.Fechner(费希纳)以心理物理学来测量 感觉心理量值。 2、1879 年至 20 世纪

14、 50 年代末。莱比锡学派重视实验研究感知觉,经统 计,他们研究感知觉的内容竟占所有研究内容的一半左右。1890 年,奥地 利的 C.V.Ehrenfels(厄棱费尔)创办形质学派,主张形式和内容的分离, 将事物的个别属性剥离整体,但他们的观点并未能让大多数人所接受。 1912 年成立的格式塔学派重视研究知觉的形式, 重视整体反对元素式的分 析。莱比锡学派、形质学派的元素分析与格式塔学派的整体研究之对立, 也影响到当代对感知觉的研究。 3、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认知心理学重新对感知觉进行界定,对知觉的加 工方式也有了整体与部分之争。 第二节 知觉形成的理论 一、有关知觉形成的理论 关于知

15、觉究竟是怎样形成的问题,人们有不同的看法。一种强调知觉的直 接性, 有传统的完形学派和当代的生态学派观点; 一种强调知觉的间接性, 属当代的认知学派观点。 (一)强调知觉直接性的理论 1、传统观点:参考 P30。康德的先验论。 (1)知觉是在刺激作用下即刻产 生的,而且似乎是自动的; (2)人们常常意识不到知觉的各种过程; (3) 某些空间特性的知觉似乎是受先天制约的。不依赖于过去的经验或学习; (4)某些几何错觉甚至不依赖于人们掌握的有关概念。传统的观点主要 为格式塔学派所倡导。 2、 当代观点: 参考 P3637。 有吉布森的刺激物说 (当代称作生态学理论) 。 由 J.Gibson 于

16、1950 年提出,1966、1979 年加以完善的。主张知觉具有直 接性,不论已有知识经验的作用。人们通过共振的方式提取投射到眼睛的 视觉信息,刺激物的多种特征直接在大脑中形成印象,从而产生知觉。主 要论据来自空间知觉,如对距离的知觉、对空间梯度的知觉等。虽然视觉 能提供非常丰富的信息,但他低估了知觉加工的复杂性。 (二)强调知觉间接性的理论 1、主要观点:结构主义知觉理论、D.Marr 的理论和 I.Biederman 的理论 都属于间接性理论。 J.Bruner (1957) 、 U.Neisser (1967) 、 R.Gregory (1972) 等人认为知觉是一个积极的、构建的过程,知觉是刺激与内部假设、期望、 知识经验及动机情绪等因素交互作用 的结果。知觉涉及一个内部表征的形成过程(它被 J.S.Bruner 提炼为假 设考验说,认为知觉是一种包含假设考验的构造过程;人通过接收信息、 形成有关某事物的假设,再接收信息、检验原假设、修正原假设或验证原 假设,从而对事物作出正确的解释。其中假设的形成需要记忆中有关的间 接经验或知识的参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