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优化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初探.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4412177 上传时间:2019-10-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理念下优化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初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课程理念下优化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初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课程理念下优化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初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课程理念下优化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初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课程理念下优化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初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程理念下优化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初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理念下优化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初探.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理念下优化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初探南城县株良镇中心小学 罗国华一、课题的提出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同时又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使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成为学生的重要学习方式,学生知识的获取应是多元化的。然而,当前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是,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受传统教育观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

2、束缚,基本上仍是教师讲,学生听,或打乒乓球式的“一问一答”的教学方式。学生仍然是教学中的被动接受者。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是灌输-接受,学生的学习基本方式是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学生缺少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教师缺少对学生学习中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及个体差异的关注。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学生的自主发展。要解决这一问题,在教学中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探究性学习方式,以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合作精神,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与实践活动,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形成在做中学数学、探究中学数学、合作交流中学

3、数学的多样化学习方式。除了帮助教师彻底更新教育、教学观和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将新课程理念切实落实到农村小数课堂教学过程中,改革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二、研究目标1、转变教师的观念,优化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提高教师素质。2、注重学生的发展。让学生经历自己发现问题,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互动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学习数学,利用自己的经验、通过合作交流学习数学。让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富有个性的过程。让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教师通过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做数学、用数学,

4、让学生在数学活动的情境中,借助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感受,去经理自己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4、关注学生的个性和情感体验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存在差异的,有个性,需要理解的人。教师要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建立自信(特别是对数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为学生创设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的学习环境,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儿童获得什么样的既定结果,同时还要关注儿童是否经历了获得经验的全部过程,获得了对数学价值

5、认识的体验。只有让学生亲历数学的探究发现与实践过程,学生才有可能真正理解数学在自己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才有可能有效的回避那种灌输式的学习,才有可能学生自己主动获得和创造数学。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是新课程理念下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的终极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在数学学习中发现和掌握学习方法,立足不断超越自己,超越教材,培养学生标新立异,富有创新精神,并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中实践能力得到发展。三、理论依据1.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

6、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2.依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探求的欲望强烈,具有探索的潜能。3.符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既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也是它的归宿。4.认知心理原理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种认知的建构。他认为建立认知结构是一种能动

7、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小学生对客观现实的认识来自对外界尝试和探索性的活动,而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探究新知,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方法。5.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每个人或多或少拥有不同的九种智力,这九种智力代表了每个人不同的潜能,这些潜能只有在适当的情境中才能充分发展出来。6.思维活动原理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认为:数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数学教学除了传授数学知识,还包括数学思想和方法。四、实验的基本原则1、主动性原则。是指学生对数学学习有兴趣,有明确的目的,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2、活动性原则。强调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

8、反思等活动。3、合作性原则。让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彼此交流与合作,使自己的见解更加全面。4、过程性原则。注重学生思维的过程。是学生在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的基础上,理解并掌握其内容。5、开放性原则。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开放探索活动的实践与空间。6、生成性原则。随着数学活动的进行,学生能不断的生成新的问题和目标。7、自主性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8、体验性原则。是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体验探究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另外还须遵循创造性、全体性、差异性、实践性、建构性、互动性、和谐性等原则。五、研究内容本项实验着重研究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优化农村小

9、学数学教学过程,体现教师作为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让学生积极地探索,充分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发现过程,其表现形式是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搭建一个以学生已有的数学基础为背景的舞台,提供有效的探究材料,引导学生亲历提出问题、猜想预测、动手实践、分析解释等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基本模式:创设情境 激趣引探-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质疑释疑 实验验证)-实践应用 评价总结 1. 创设情境 激趣引探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为此我们把培养学生提问质疑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给予高度的重视,在学习一个新知识点时的,教师要创设认知需要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学习背景中

10、,让他们感到学习是解决新的问题的需要,产生一种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从而诱发“研究”的意识,激活“研究”的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设法根据教学内容并联系实际创设种种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知识冲突,形成悬念,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在新旧知识的边接点和生长点上提出问题;可以通过学生观察“研究”的具体材料产生问题;也可以以游戏形式、直观演示、设置悬念、动手操作、模拟实验和竞赛、讲故事、猜谜语等形式产生问题。例如:在教学图形的转换时教师先出示既富有图形旋转形成的图案,问学生:你知道这是怎样形成的图形吗?你想不想也创造出这样神奇的图形吗?在教

11、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先让学生说出几个能被3整除的数(学生说出3、6、9等),然后让学生猜想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学生受前面知识的影响说出个位上是3、6、9的数能被3整除。)接着教师出示了几个数(23、26、59),问学生这些数能不能被3整除呢?(不能)学生在认知矛盾冲突的情境中肯定会引发如此想探究的问题:(1)能被3整除的数跟什么有关系?(2)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在学生的讨论分析中产生了“研究”的问题,诱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激发学生迫不及待地去“研究”。2.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所谓自主探索,指的是在老师的引导下,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测,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

12、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有关数学知识的过程。其目的,不仅在于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更在于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教师在课堂中不断地提出富有挑战性的、思维含量比较高的问题,引导学生借助一定的学习材料,并通过对学习材料进行观察、操作、分析、归纳,不断的生成新问题,然后通过自主探究获小组内的合作与交流,互相启发,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1)让学生自己确定方法。例如在教学圆的画法时:教师指给学生提供了绳子、钉子、尺子、圆规等工具,由学生自己选择材料画圆,再比较得出怎样才能更好的画圆。(2)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如学习比的基本性质,在学生

13、通过计算得出34;68;1216的比值后,教师问:上面的比什么没有变?什么变了?是怎么变的?放手让他们观察思考,通过交流,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了比的前项、后项变化的规律。(4)让学生自己操作实验。如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先请学生用12个正方形(每个代表1平方分米)纸片摆成长方形,接着,要求同桌合作用24个正方形纸片摆成长方形,分别记录长、宽和面积的数据,问:长方形的面积跟它的长和宽有怎样的关系?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观察、归纳,发现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5)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例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在学生得出解决问题的计算方法时,就让学生自己探索3648的计算方法,学生可以自己独立解决也可以和

14、同桌讨论。3.实践应用 评价总结学生在探究成功后,教师设计不同程度的问题让学生解决(基本问题、变式问题、综合问题等),同时运用多元化的主体式的评价形式,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效果进行自评、生生互评、师生评价等形式,让学生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实践应用,说到底是一种学习策略学习方法的感受、体验、训练的过程。新课程提倡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这一环节主要是用学生自己的语言归结、整理新知识,并引导学生应用新学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进而去解决思考题、发展题和课后实践,使学到的知识延升发展。同时引导学生归纳学习方法,交流学习

15、体会,提高“研究”能力。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学中,当归纳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后,可以组织学生完成了课后的练习和课堂练习中的基础性的巩固练习后,设计几道实践性很强的练习。1、请你想办法把你的长方形的纸片拼或剪成正方形,把正方形拼或剪成长方形。 2、小张师傅要做一扇高2米,宽80厘米门的门框,要准备多长的木料?这样使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向课外延伸,将“知识巩固”与“应用研究”整合优化,学生能把课堂学习的成果应用于生活实际,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质和应用意识,增强自信心,体会了创造的乐趣。六、研究对象:脊江小学二年级;湖边小学五年级;双湖小学三、五年级;株良小学三、四、五年级。七、研究步骤:第一步:准备阶段(2004年3月2004年6月)学习培训并以调查性研究为主,选择实验学校、实验教师,开展调查摸底工作,调查实验学校课堂教学情况,写出调查报告重点查阅搜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确定并论证课题,制定实施方案,初步实施课题研究。第二步:研究实施阶段(2004年9月2008年6月) 以行动研究为主,辅以问卷调查法,边实践边研究,初步形成了一套符合农村小学实际的新课程理念下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模式。从不同班级实际出发,课题组成员各自制订每个小阶段的实施计划,边研究边积累资料,做好阶段小结,定时交流研讨。3、研究总结阶段(2008年6月8月)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