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新农村建设情况报告.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4336901 上传时间:2019-10-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曲靖市新农村建设情况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曲靖市新农村建设情况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曲靖市新农村建设情况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曲靖市新农村建设情况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曲靖市新农村建设情况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曲靖市新农村建设情况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曲靖市新农村建设情况报告.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宣威市落水镇落水村新农村建设情况报告宣威市落水镇落水村土地面积2.89万平方公里, 3个村民小组, 16户,耕地面积474.3万亩,人口576万人。2006年,全村实现粮食总产0公斤、农业总产值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0元,贫困人口近0人,人均市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均低于全市人均水平,城镇居民与农民收入比为4.4:1,高于全国的3.2:1。村容村貌整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改厕、改路、改电等工作是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和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渠道,是发展农村社会经济的重要途径,是凝聚广大村民共同承担社会责任的有效措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当前,全市村容村貌整

2、治等新农村建设正处于发展的新阶段,总的来看,我市两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从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高度和为农民办实事的高度去认识农村改厕和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大力推进农村改路、改水、改电、改房、改厕、改厨、改厩等工作,把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健康水平、改善农村农民居住环境作为中心工作来抓,改变了部分农民居住的卫生环境,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现将村容村貌整治等基本情况向调研组领导汇报如下:一、近两年来村容村貌整治工作情况2005年的实施,初显成效。实施“三村四化”建设试点村委会198个,各试点村全部进行了新农村建设规划,共硬化村庄道路529公里,拆除和改造农村私厕81

3、56个,新建村内公厕550个,新建改建以沼气池为主的能源设施8064个(件),新建垃圾池4780个,粉刷农村房屋外墙面196万平方米,按照规划新建住宅6330户;在墙上绘制文艺宣传画1769幅,在村内种植各类绿化植物102万株;新建改建幼儿园(托儿所)62个,新建改建图书文化室158个,新建改建体育场地140个,新建改建村卫生所(室)84个,新建改建敬老院(福利院)44个;以提高农民科学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为目标,以农村实用技术、务工职业技能、公民道德建设等为主要培训内容,共对农民进行知识培训73313人次、技术培训58483人次,有效提升了农民群众的素质;在校学生已达6893

4、2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升初中升学率达100%,初中阶段教育生入高中阶段升学率达63%,文盲率降至1.4%;新建修建学校93所,文化广场144个,开展各类农民文艺活动1286次,农民参加与村务民主管理活动34292人次。至2005年底,通自来水村达7627个(自来水已入户数户),通电自然村达15890个,有路的自然村468个,已通公路的自然村11877个,全市村内主干道已硬化自然村2369个,建有沼气池的自然村3773个、农户数户,以沼气为主的洁净能源建设达87286个,有砖混结构住户的农户数达户,农民人均居住面积23平方米,建有公厕的自然村804个,有垃圾集中堆放场地的自然村68

5、1个,建有村内生活排水设施的自然村1301个,还有人畜混居的农户数户,有学校2311所,文盲率达1.4%,有图书文化室的村989个,有图书文化室1274个,通有线电视的自然村3960个,有线电视入户数户,已编制规划的乡镇109个、自然村3508个,卫生室1368个,敬老福利院119个。2006年村容村貌整治工作进一步推进。2006年,全市计划启动“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的村委会261个。至2006年4月,启动了151市级重点扶持建设村,所辖村民小组1546个,总户数个,总人数人。至今为止,全市各级政府共计整全投入“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的资金达17946万元,其中省以上资金1151万元,市县乡三级

6、财政投入5460万元,市县有关单位义务投资1435万元,社会捐资4541万元,群众自筹2592万元,银行贷款335万元,群众义务投工投劳120.3万人次。已建成通水的自然村达972个,通公路的自然村1202个,建设村共硬化村庄道路981公里,通电的自然村1444个,通电话的村达1377个,通广播电视的村达1117个,拆除和改造农村公厕24872个,新建村内公侧500多个,建厩510个,新建沼气池13843口,节能灶27307个,新建垃圾池2152个,有6330户农民按照规划新建了住宅,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各地新农村建设热情高涨。师宗县2006年有20个村开展了“三村四化”建设,群众

7、累计投工投劳20余万个,自筹资金444万元、县各级财政累计投入1012万元、县直单位捐资300余万元和捐助水泥1500吨,用于新农村建设,2006年,全县硬化村庄道路130余公里,改侧4087个,包装房屋50万平方米,新建沼气池3859个,改造危旧房1626间,改水5875户,改灶807个,绿化面积15。4万平方米,给制宣传画121幅,新建改奸文化室17个,体育场17个,卫生室12个,敬老院13个,文化广场16个;沾益县龙华村委会许家山、娄家山村,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两村540多名群众人均自愿出资200元,主动投工投料、自拆自建,建成一批花台绿化带、娱乐悠闲场所;师宗县雄壁村委会实施了绿化、亮

8、化、净化、硬化和畅化工程,清理“三堆”建设门球场、篮球场、地掷球场和修闲娱乐场所。其次,很多社会人士和企业主支捐资参与新农村建设,如师宗县友清建筑有限公司董事长梁永辉捐资577万元,建盖学校和老年活动室4000多平方米,硬化村间道路3000多平方米,会泽县者海镇企业家龙志刚个人捐款60万元,硬化者海村1800米长、6米宽的村组道路2条,市烟草公司投资200万元支持富源县古敢乡、富村镇开展“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东恒集团投资350万元帮助富源慕乐村改造村庄道路、安装自来水和修建学校,无偿提供水泥1500吨,为中安镇多乐村兴修农业灌溉沟渠1500米,水泥路面640米,投资178万元为十八连山岔河村

9、建造了红白理事馆,硬化了乡村道路,投资590多万元帮助大河乌猪养殖场、众达养殖公司、帮助十八连山岔河村81户养殖户、中安镇多乐村120户村民改造猪舍,建立大河乌猪养殖示范村等。再次,至目前为止,我市省级财政扶持的70个村容村貌整治项目700万元的资金已下拔到“整治村”,各项工作开始启动。通过项目的示范带动,必将推进我市村容村貌整治工作迈出更大步伐。二、采取的主要措施和做法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市新农村建设启动后,各县(市)区均把村容村貌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内容来抓,组织干部认真学习,特别是结合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及中央1号文件精神,全面理解和贯彻“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

10、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针,充分认识村容村貌整治的重大意义。各级领导及干部认为:新农村建设,就必须加强村容村貌的整治,改善乡村的人居环境,做到整洁优美、设施完备配套,没有良好的环境,谈不上新农村。如沾益县组织五班子领导、“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各牵头领导先后到成都、昆明、襄樊等地考察学习,同时召开“三村四化”建设工作动员会、培训会、情况汇报会、“实施方案”审定会、现场推进会等多层次的方式方法,全体领导和干部,统一了思想、深化了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职责。为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各县(市)区成立了以县(市)区委书记任组长的“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织下设办公室,分别由县(市)区委常委、县

11、(市)区办公室主任、政策研究室主任、农业局长等任办公室主任,并抽调有关部门人员负责具体业务工作。同时,各县(市)区明确了“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牵头责任人,做到包括“村容村貌整治”等的每项工作由一名常委或副县(市)区长负责,各部委办局持钩示范(实施)点建设的共建领导小组,各乡镇相应也成立领导小组,建立目标责任制,形成了人人参与、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制定方案,明确目标。各县(市)区试点均制定了“方案”,在方案中明确了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措施等,同时,在制定科学实施方案的基础上,认真开展了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如曲靖市小康村建设领导工作组制定了曲靖市小康村建设实施方案。沾益县在制定实施方案

12、的基础上,采取了首先由各乡镇主要负责人从建设目标、工作计划、方案措施、资金投入等方面进行陈述演讲,最后由县(市)区“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本着实事求是、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进行综合考察评估后确定建设示范点,形成了级级有组织、层层有方案,环环有措施的工作格局。整合资金,发挥优势。曲靖市按照“渠道不变、捆绑使用”的原则,整合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在资金、项目、政策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及其它各种社会资金的投入建设,市、县财政确保国民收入再分配重点向农村和农业倾斜,2006年市级财政已对151个市级重点扶持建设村每村下拔30万元建设补助费,同时要求县级财政也按每个建设村不低于10万元的标准配套补助。

13、到2006年6月止,全市各级政府共计整合投入“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的资金达17946万元,其中省以上资金1151万元,市、县、乡三级财政投入5460万元。为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共曲靖市委、曲靖市人民政府2006年3月下发了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强调了我市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坚持的原则、落实的措施等,从政策上对全市新农村建设给予支持。各县(市)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充分整合了资金、项目、政策等方面的优势资源,扎实推进了“村容村貌整治”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广泛动员,全民共建。为充分发协群众参与和支持新农村建设,全市各县(市)区依托支部党校、农民技校

14、和文明公民学校等阵地,召开党员代表会、群众代表会、户主会和发放宣传单、贴宣传标语等,广泛发动各个层面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彻底打破了部分干部群众“一等、二看、三干”不良现象,形成了“自己动手粉墙壁、大家齐心建村庄”的良好局面。多措并举,实施“整治”。全市在实施村容村貌整治过程中,发动群众切实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有效地改善了村容村貌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重点首先是实施“65421”工程(60万口沼气池、50万个小水窖、建设400万亩高稳产农田、新建或改建2万公里乡村公路、抓好省扶持的1500个贫困村建设),实现大多数自然村“五通”(路、电、电话、广播、电视)、户“五有”(1口沼气池、1个水龙

15、头、1个小水窖、1幢人畜分居住户房、1条硬化道路)目标。二是大力实施素质工程,培训新型农民,据统计,全市启动建设的151个市级重点扶持村共对农民进行科技教育培训74391人,公民道德培训75607人次。三是实施万元增收计划,按照“千个支部帮千村,万民干部下基层”的工作要求,4月17日市、县、乡三级机关万余名科技、行政干部深入新农村建设第一线,对农村生产生活、村容村貌整治等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了解,部分结果为实施村容村貌整治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三、村容村貌整治等新农村建设取得初步效果 经济发展明显加快。目前,粮油籽种、马铃薯等六大产业不断壮大,农产品加工率分别达到13%、48

16、%,建设试点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389元,高出全市平均数321元。坝区的沾益县西平镇太平村2005年人均纯收入达4200元,山区的会泽县金钟镇乌龙村人均纯收入3799元,民族地区的富源县古敢水族乡人均纯收入达2000元。村容村貌明显改善。通过两年的工作,试点自然村通水、通路(硬化村庄道路上千公里)、通电、改厕、建厩、建垃圾池、建沼气池、用节能灶,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 农民群众精神面貌明显改观。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试点村农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基层干部作风明显转变。基层干部深入调查,研究措施,增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涌现出一批埋头苦干的优秀基层干部。近一年来,全市没有一起因“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引发的群体上访事件。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加强。许多基层政权为使家乡群众脱贫致富,出钱、出力、出物参与村容村貌整治等新农村建设,耐心细致地做群众思想工作,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充分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