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43124 上传时间:2017-05-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中语文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中语文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初中语文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初中语文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初中语文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摘要】: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自学能力,改进教学方法,注重知识与技能并举。代写教育论文可采取重点阅读、词语更换、语句变换、角色替换、情景再现、演讲辩驳等方法,让学生有端正的态度,明确的目标, 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智力品质和非智力素养。 【关键词】: 中学生阅读理解自学能力培养 德国启蒙运动思想家莱辛说过一句话:“如果上帝一手拿着真理,一手拿着寻找真理的能力,任凭选择一个的话,我宁要寻找真理的能力。”在中国也有类似的说法,“宁可要点石成金的手指,也不要被点成的黄金。 ”同理,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自学能力也尤为重要, 它是提高

2、语文教学效率, 减轻师生负担的根本保证。语文阅读自学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学习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养成品质的快慢。笔者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感到,要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自学能力,与其“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形成一种自我学习的能力,这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一、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自学能力的方法 1重点阅读法。阅读能力是语文自学能力中极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它可以根据时间的长短,内容的多少对文字进行快速处理,重点突破。它分两个阶段,一是泛读, 即对文字作快速阅读,认准字音、理解词义,2了解课文大意,理清文脉, 抓住中心,遇到有价值或有所

3、需的内容时作好圈注。二是精读,就是精细地读, 反复读。认真推敲词句,准确地把握中心与材料的关系,文章的结构, 领会写作意图,体会思想感情, 理解作者的构思和主要表现手法等。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对句、段、篇、章的理解能力,以学以致用。如春一文,在泛读时,读准“酝酿” 、 “蓑” 、 “笠”等字的读音,理解“欣欣然” 、 “酝酿” 、“宛转” 、 “应和” 、 “嘹亮” 、 “烘托” 、 “静默” 、 “呼朋引伴”等词的含义, 初步了解全文通过描写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等五幅画面, 写出了春回大地、万物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了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

4、情。之后,其阅读理解的注意力就要集中到文章的局部,如第三段:“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草软绵绵的。 ”精读时品味出动词“ 钻”的表达效果:“钻”既表现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又用“偷偷地”修饰,状其不知不觉地出现, 生动地表现了春草的活力。品味出第一、二、四句直接写草,中间第三句突然插入写人的活动,似乎句与句之间语意不贯通。原来第三句表面上在写人,实质是通过人的活动感, 人的体验去写草。第一、二句由近到远,从点到面, 从视觉的角度写草,第三句则是通过写草地上人的活动来写春草给人的舒适感,第四句写微风中春草柔软轻绵,写出了草给人的质感。可见四句均是写草,句意也是贯通的,构思极为巧妙!本文的其他几幅图景

5、也都类似,安排上既放得开又收得拢,这是作者对散文“形散神不散”艺术特点的熟练驾驭。另外,还品味出本文的语言生动活泼得益于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如: 比喻、排比、引用、拟人等。3最后通过归纳、总结全文,达到阅读理解全文的目的。 2词语更换法。它是学生在自我阅读理解过程中, 针对遣词精妙的词语给它更换一个词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来品味更换前后的表达效果,从而深刻领会遣词的妙处。它是学生在语文阅读理解的自学过程中,积累领会并运用词语使其自学能力提高的重要体现。它可以使学生的阅读变得更主动,对词的积累与运用这种方式就更认同,学来就更有信心。如北京喜获 2008 年奥运会主办权一文,全文紧扣“喜”字选材,安排

6、结构 ,表达主题。全文以 “喜”字贯穿始终,写出了全中国人民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梦想成真的喜悦之情。在文中体现“喜”的句子很多:“把所有的矜持都抛掉, 让热泪尽情地流淌。 ”“聚集在莫期科世界贸易中心的中国人眼睛湿润了。 ”“该轮到北京办奥运了。 ”“风度翩翩的何振梁噙住了泪水”等。若把这个“喜”字用“荣”字代替,看它能否有如此的表达效果, 学生一更换,一品味, 感觉自然还是用“喜”字好。 3改变句式法。就是将运用特殊句式的句子改成一般性语句, 将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变成不用修辞手法的一种学习方法,例如:他也躲在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 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句中“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是一个

7、被动句式,若将此句变为“他也躲在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但父亲终于把他带走了”, 表达的意思虽未变,但强调的对象变了,句意上也不连贯。将修辞方法去掉,例如:“他种的甜瓜,几十里以外,就闻到瓜香了。 ”句子采用夸张手法,极言甜瓜香味浓,飘出很远。若改成:“他种的甜瓜很甜”, 语句平淡,表达效果远不如原4句好。 4交叉语句法。就是把一段文字中的某些语句或一篇文章中的某些段落相互交换,改变原来的语序, 然后来品味原语句、语段安排上的妙处。因为文章的句与句、段与段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它们衔接自然,讲究过渡。例如济南的冬天一文有这样一节:“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 微微露出点粉色。 ”这节描写共有

8、四句话,作者按空间顺序由上而下依次写了山上、山尖、山坡、山腰上的雪景, 语意连贯, 条理清晰 ,层次分明;学生读来朗朗上口 ,记起来得心应手。若把第一、三句对调,第二、四句对调, 即由山坡、山上、山腰到山尖,整个语段层次混乱,句与句不连贯了。 5角色替代法。就是读者本人或身边的人替代作品中所描述的角色, 使读者成为作品中的人或与作品中的人的距离更近,来体验作品中所展示的人物的心理活动、情感。如背影一文,可以让学生与父亲替代文中的“我”和“父亲”:当目睹父亲戴着黑布小帽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体验之后谈感受。通过这样的角色替代

9、体验,学生对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及父子情深的主题把握就容易多了。其他如童话、寓言等作品尤为适用这种自学方法。 6情景再现法。就是在读者的脑海中再现作品描述的过程、场景、人物形象,然后运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一情景描述出来。这种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深刻地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如范进中举一文。学生读了全文后,可再现这样的情景:中举前,范5进生活窘迫,以至无米下锅, 到街上去卖鸡,胡屠户对他是又训又骂; 众邻居对他是不闻不问,甚至百般奚落。中举后,生活富足,衣食无忧; 胡屠户对他是又敬又畏,阿谀奉承、令人肉麻;众邻居则是又拿鸡蛋又拿白面, 又背米又送鸡。通过这样的情景再现,小说中人物的形象、

10、情节、对比手法运用及主题的表现,学生们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领会,在临摹与借鉴时就信手拈来罢了。 7演讲辩驳法。它是针对演讲、辩驳性的议论文而言的一种自学方法, 学习这类文章, 可以自己确定演讲题目,确定辩题, 摹拟情景进行演讲辩论,从而更好地把握文中论点的提出,论据的运用,论证的方法与过程,以及准确严密、富有逻辑性的语言。例如为人民服务一文, 可以将此文作为一篇演讲, 首先是摹拟情景;再组织学生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话题的现实意义展开辩论,联系实际,各抒己见。通过这种方法的培养,学生从情感上对张思德的行为是一种敬佩,从思想上认识到一个人的一生应怎样度过才有意义,同时,对文章的观点,如何论证,

11、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论证的结构、语言、逻辑性等问题,学生们就迎刃而解了。 二、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理解的自学能力关键在教师 1要重视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明确的学习目标的培养。在教学中, 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重视培养语文自学能力的观念。要向学生灌输“方法的学习是最重要的学习,学会自己学是最根本的学习”观念。通过讲道理及列举古今中外名人学会自学的事例来反复启发学生自6学, 让这种观念牢牢地扎根并作为学生的自觉要求,自觉行为,使学生有端正的态度。与此同时还需有明确的目标。歌德曾说过:“把精力集中在有价值的东西上面,把一切对你没有好处和对你不相宜的东西抛开。 ”因为语文能力包含诸多能力,明确自己要养成的是阅

12、读理解的自学能力,有明确稳定的语文自学动机, 找准突破口,围绕自己的目标努力。2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心态,大胆相信学生。教师要坚定地树立教是为了将来不需教的教学思想,并把它贯彻到整个教学中去。教师要相信学生是可以通过教,学会自己学的;要克服学生不会学,怕一放就跌的心理障碍;要及时发现学生自学中的成绩,及时肯定、表扬。对于学生的失误,教师要帮助他们吸取教训,要让他们正确面对自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3营造良好的自学氛围,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理解的自学能力之初可以做个专题讲座,继而在各类活动中均可讲,让全体同学积极行动起来,组与组、个人与个人在自学效果上展开竞争,教师对自学方面做得好的同

13、学要鼓励、表扬。 4注重知识与技能并举。从教育学的观点看, 能力是在积累一定知识, 掌握一定技能的基础上形成的, 知识越多,技能越熟练, 就越有助于能力的发展。但是积累知识,掌握技能又要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能力的高低制约着知识的积累和技能掌握的快慢、高低、难易和巩固程度。能力是积累知识掌握技能的结果,又是积累知识掌握技能的前提。因此在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理解的自学能力时必须注重知识与能力并举。 75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智力品质和具备较完善的非智力素养。良好的智力品质包括识字、写字、阅读、作文、口语交际较专注集中,记忆较持久牢固;联想和想象较丰富多样; 判断、分析和综合较深刻严密;在知识和能力的应用方面

14、较正确较灵活,较能变通等。非智力素养包括有较明确的语文学习动机,有较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有较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有较高涨的语文学习热情; 有较坚强的语文学习意志,有一定的自我检测、自我调控的个性修养等。中学语文是促进学生情、理、智、知、能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很强的基础课。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学生智力培养和发展的过程;而智力的发展又为学习更丰富的语文知识,培养更高强的语文能力准备更好的脑力条件。所以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智力品质和具备较完善的非智力素养。 在学习过程中,创造平等的教学环境是自主学习的保证。平等本身是一种价值,它意味着一种地位或关系的对等,很多学生认为这是一种人格价值的体现。有专家说:“最好的

15、学习都包含有放松、行动、兴奋、情绪和乐趣” 。在实践中发现,平等的学习环境也最能体现放松、行动、兴奋、情绪和乐趣。然而在教学中往往有较多的不平等现象,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教师经常以“师尊”的姿态在学生面前,甚至学生只有服从的义务,在过去的教学中这种现象屡见不鲜;学生之间也存在不平等现象,如能力、身体、相貌、气质等差异,使学生感到一种莫明其妙的威胁(这是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现象) ,笔者认为这也造成了某种不平等的因素。在这种学习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意愿可能被扼杀,自主能力、探究和创造精神可能8受到抑制。因此,教师应积极营造一个平等的学习环境。第一,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课堂。和谐健康的课堂应是人际关系和

16、谐、个体独立、平等进取,让学生感到一个宽松的没有威胁的能体现自我价值的教学环境,在学习中成为自己的主人;第二,尊重差异,赏识差异。学生的差异是始终存在的,我们只有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才能逐步缩小差异。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比较注意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学中的示范、组织等都成为这部分同学的专有权,很多的同学似乎只能欣赏和模仿,这就在某种程度上给其他学生带来压力,或给其他学生找差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差异较大的学生,为他们创造机会,如像父母关注自己的孩子成长一样,孩子每前进一步,都给予赏识的目光和鼓励,那么,学生的主体意识必然会得到发展。教师的主导作用最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这种作用最好超前发挥,超前教给学习,在学习之前先教学法,使学生掌握方法、步骤,进而更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确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且要帮助学生自主地学,自觉地学,让学生潜能和创造精神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发挥,使课堂真正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