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9春高中地理第三章第1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检测精练新人教版必修3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104291868 上传时间:2019-10-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2019春高中地理第三章第1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检测精练新人教版必修3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课标2019春高中地理第三章第1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检测精练新人教版必修3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课标2019春高中地理第三章第1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检测精练新人教版必修3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标2019春高中地理第三章第1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检测精练新人教版必修3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2019春高中地理第三章第1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检测精练新人教版必修3含解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组能源中,全部属于非可再生能源的是(A)A煤炭、石油B天然气、生物能C核能、水能 D潮汐能、太阳能【解析】煤、石油、天然气都是非可再生能源。读我国某省区示意图,回答23题。2该省区成为我国能源基地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是(B)交通运输便利农业基础好能源资源丰富劳动力素质高A BC D3该省区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应采取的措施有(C)提高能源外运能力尽量减少能源加工转化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加强能源综合利用A BC D【解析】第2题,该省区为内蒙古自治区,煤炭等资源丰富、交通比较便捷,故可以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第3题,该省区要将资源优势转化

2、为经济优势可以通过增大能源外运量,精加工、深加工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等措施来实现。香港将在近海区域修建一座全球最大的海上风力发电厂,届时风电会通过一条25千米长的海底电缆,接入香港电网,预计可为8万户家庭提供电力。读海上风力发电设施示意图,回答46题。4欧洲多个国家已建立了多个海上风力发电厂且规模巨大。大力发展海上风力发电,可以(A)A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B减少赤潮的发生概率C增加洋流的速度 D增加附近海岸的降水量5在我国西北,风力发电常被称为“垃圾电”,其原因可能是(C)A成本低 B占用耕地C发电不稳定 D污染环境6在我国东南沿海投资海上风力发电有较大的风险,主要是因为(B)A海上环

3、境复杂,建造海上风力发电设施成本较高B东南沿海台风多发,会对海上风力发电设施造成破坏C东南沿海其他能源丰富,会造成海上风力发电没有市场D海水的腐蚀性强,会对海上风力发电设施造成破坏【解析】第4题,大力发展海上风力发电,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A对。赤潮是由水体富营养化导致的,与发电方式无关,B错。海上风力发电,与洋流速度、附近海岸的降水量无关,C、D错。第5题,风力发电成本高,A错。风力发电厂主要在荒地上建设,一般不会占用耕地,B错。风力发电由于风向及风力大小的变化,发电量不稳定,所以常被称为“垃圾电”,C对。风电属于清洁能源,一般不会污染环境,D错。第6题,海上风力发电

4、有较大的风险与风力发电设施成本较高无关,A错。东南沿海地区台风多发,会对海上风力发电设施造成破坏,B对。东南沿海常规能源缺乏,风力发电市场广阔,C错。海水腐蚀性强,可以采取技术手段加以克服,这不是有较大风险的主要原因,D错。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基合成油示范项目已在山西潞安集团正式“出油”,16万吨煤基合成油是我国煤间接液化自主技术产业化的第一个项目。读下图回答78题。7上图是“煤变油”工艺流程示意图。目前,我国在山西启动“煤变油”工程,其布局理由是(B)A山西石油资源十分短缺 B山西煤炭资源十分丰富C山西科技力量强大 D山西输油管道密集【解析】山西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启动“煤变油”工程可以充

5、分发挥其资源优势。8从图示信息看,山西“煤变油”工程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是(C)A工艺流程复杂 B环境污染严重C水资源短缺 D消费市场狭小【解析】从“煤变油”工艺图可以看出,该工艺需要大量的水,而山西水资源短缺。二、综合题9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阴影区域是我国21世纪重点建设的能源基地,说明该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2)图乙为能源基地某产业链示意图,填出E、F处的工业部门。此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请说明理由。(3)与20世纪初期的鲁尔区相比较,该能源基地所在地区面临哪些不同的主要环境问题?简要分析导致这些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因素。【答案】(1)煤炭、天然气能源资源丰富;煤炭质量好,开采条件好;地形开阔平坦,靠近水源;交通便利,临近能源消费区。(2)E:电力工业,F:建材工业。理由:充分利用废弃物;综合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3)主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主要人为因素:不合理垦殖,超载放牧,过度砍伐,乱挖滥采矿产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