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五化工作模式.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4265950 上传时间:2019-10-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行五化工作模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推行五化工作模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推行五化工作模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推行五化工作模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推行五化工作模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行五化工作模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行五化工作模式.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推行“五化”工作模式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一、“五化”工作模式诞生的时代背景去年以来,全区各级党组织按照中央关于社区党建工作“三有一化”的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20102012年湖北省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不断加大领导和投入力度,扎实推进社区党组织“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当前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既面临难得机遇,又面临新的挑战。机遇:中央和省、市、区委对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工作越来越重视。去年下半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前不久,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的意见,明确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市委、区

2、委从去年开始已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重视和支持。尤其是新一届区委提出在今后五年要突出抓好三项重点工作(经济发展明显提速、城乡一体化稳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形成特色),把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摆在了重要位置。挑战之一:重心转移。社会管理的重心在社区,改善民生的依托在社区,维护稳定的根基在社区。从我区的区情来看,将近一半的人口集聚在城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区在服务大局、促进发展,凝聚人心、促进和谐,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凸显。近年来,区委以创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示范区为目标,以“三有一化”为重点,社区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组织设置不科学、工作人员素质偏低、

3、服务设施薄弱、管理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影响了城市社区建设的整体推进。正是基于这一现状,区委、区政府已逐步将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转移到了社区管理服务上了。但真正把街道社区党组织的中心真正全部转移到社区管理服务上,还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挑战之二:理念转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首先是理念的创新。中央提出要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多方参与、共同治理,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统筹兼顾、协商协调,依法管理、综合施策”的管理理念。街道社区党组织要履行好社会管理服务的职责,必须转变党建工作理念,与社会管理理念相契合,与开放、动态、信息化的社会环境相适应。一要强化统筹的理念。社区党建是社区建设、

4、社会管理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是社区各项工作的灵魂。没有社区党建的引领、保障,社区建设、社会管理就会迷失方向;没有社会管理创新,社区党建就会失去活力。二要强化服务的理念。任何社会管理部门都是为群众服务的部门,任何社会管理工作都是为群众谋利益的工作。党是服务群众的工具。如果不为群众服务,党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必须把服务的理念贯穿街道社区党组织活动始终,着力打造服务型党组织,着力建设服务型党员干部队伍,把群众满意作为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实现由防范、控制型管理向人性化、服务型管理的转变,使居民群众在接受服务中切实感受到权益得到保障、秩序安全有序、心情更加舒畅。挑战之三:破解社

5、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中的难题。当前,我区社区工作者队伍素质总体上是比较好的,但面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这张“新考卷”,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还表现为“三个不适应”。一是能力素质不适应。二是工作力量不适应。三是待遇保障不适应。现在社区承担着计划生育、社会治安、城建卫生、劳动保障、文明创建、工会、残联等十几个方面的具体工作,另外还有一些部门临时性的统计、调查、检查等任务。社区干部任务重、压力大,而工作报酬又很低,向上发展的空间十分有限,直接影响了社区工作者队伍的积极性和稳定性。如何应对新形势新变化,不断提高社区党组织在组织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方面的能力,培养造就一支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高素质社区工作

6、者队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二、“五化”工作模式的目标要求通过1-2年的努力,在所有城市社区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组织、群团组织、共驻共建组织,形成职责明确、相互协调的社区组织体系;选优配强社区“两委”领导班子成员,抓好社区专职工作者、社区党员、社区志愿者“三支队伍”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以城区办事处大工委、社区大党委为主导,充分发挥各类组织的功能作用,构建面向广大居民的公共服务、物业服务、关爱服务相互配套的多元化社区服务体系;强化党组织在社区管理中的领导核心地位,整合各类资源,理顺各种关系,实现管理一体化;加大人、财、物等各类资源下沉到社区并有效统筹的力度,建立健全社

7、区党建工作保障体系,不断增强社区党建工作的生机和活力。三、“五化”工作模式的具体内容(一)组织设置网络化1、完善党组织体系。建立“办事处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各类党支部楼栋党小组楼门党员中心户”的五级组织架构,实现党组织在城市社区范围内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动态延伸、全面覆盖。城区办事处大工委实行专职委员兼职委员制,即在保持城区办事处党工委现有专职委员不变的基础上,吸纳影响力较大的驻区单位党组织、社区党组织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为党工委兼职委员,共同讨论、决定事关辖区建设与管理等方面的重大问题。社区大党委,实行专职委员兼职委员制,兼职委员由辖区内有一定影响力的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小

8、区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党员负责人、驻社区党员民警担任。其下一级党组织主要有四类:第一类为公共服务站党支部。第二类为物业服务企业党支部。第三类为网格党支部。在社区行政区域不变的前提下,将社区划分为若干网格状的管理单元(一般为300-500户、1500人左右),每个网格单独建立党支部。第四类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支部。辖区内规模较小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成立的党支部纳入社区大党委直接管理。2、完善自治组织体系。按照“社区居民委员会居民小组(网格)楼栋长楼门信息员”四个层级建立居民自治网络。社区党组织和社区自治组织成员实行交叉任职,即社区党委委员兼任社区居委会委员,网格党支部书记兼

9、任居民小组长,楼栋党小组长兼任楼栋长,楼门党员中心户兼任楼门信息员。3、完善群团组织体系。辖区内所有的单位和组织全部建立健全工青妇等群团组织,推进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区域化建设。4、完善共驻共建组织体系。在社区组建党建工作联席会,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网络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中小型企业及新社会组织。(二)队伍建设规范化1、加强社区“两委”领导班子建设。实行社区“两委”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专职使用”,一般配备5至9人。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一肩挑”的社区,配备1名专职党委副书记。对社区“两委”成员实行定岗位目标、定工作报酬、定考核奖惩的“三定”管理。2、加强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采取社会化招

10、聘、契约化管理、专业化培训、职业化运作的办法,不断充实社区专职工作者力量,确保每个社区公共服务站专职工作者不少于5人。在此基础上,社区每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管理员,主要从事网格内的信息采集、综合治理、城市管理等工作。所有社区专职工作者(含网络管理员)以区为单位统一组织招聘,实行“一岗多责”,由社区党委负责对其进行日常管理和工作考核。3、加强社区党员队伍建设。推行社区党员分类管理,对居民党员实行“直管”,对在职党员实行单位和社区“双管”,对流动党员实行流入地与流出地“共管”,对离退休党员实行“协管”,对下岗职工、复转军人和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党员实行“接管”。深入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建立在

11、职党员向居住地社区党组织报到制度、在职党员社区表现评价制度。广泛开展党员服务承诺活动,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等,创新社区党员开展社区服务的载体和方式。4、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注重从驻区单位在职党员、有特长的青年、妇女和有发挥余热愿望的离退休人员中招募社区志愿者,不断壮大社区志愿者队伍。按照志愿者兴趣爱好、专业特长、居民需求等组建不同类型的志愿者服务队。建立社区志愿者注册制度,社区志愿者注册率达到居民人口的10%以上。(三)社区服务多元化1、公共服务。在城区办事处建立综合服务中心,在社区建立公共服务站,公开服务项目、服务流程、服务承诺、联系方式,由社区“两委”成员领班,社区专职工

12、作者面对面为居民提供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人口计生、城市管理、社区安全、法律援助、文化教育等“一站式”服务。2、物业服务。在城区办事处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的引领下,重点依靠社区物业服务企业和社区物业管理服务中心,为小区居民提供治安、保洁、绿化、维修等各类物业服务。同时,由社区党委牵头,打造“一刻钟”生活服务圈。按照步行“一刻钟”的半径辐射,整合辖区内的各类社会组织,统一制定服务章程,规范服务标准,为居民提供无偿、低偿、有偿等多样化的服务。3、关爱服务。以社区“两委”成员、社区专职工作者、社区党员和社区志愿者为主体,做好面向社区各类弱势群体、特殊群体、困难群体的服务。推行“三必到、五必访”

13、,即居民有突发事件必到、有不满情绪必到、有家庭纠纷必到;对困难家庭必访、住院病人必访、下岗失业人员必访、劳教释放人员必访、孤寡老人必访。依托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开办“老年大学”、“四点半”学校等,为“空巢老人”、农民工子女提供学习、娱乐、护理等服务。开展各种形式的送温暖活动,与贫困户、残疾人结对帮扶,组织他们参加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开展社区残疾人康复服务。组织社区居民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四)社区管理一体化1、建立健全社区党委领导下的工作协调机制。推行社区党委领导下的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四位一体”管理模式。社区党委统揽和协调社区管理工作,在建设文明和谐社区中发挥领导核

14、心作用。居委会依法履行自治职能,积极支持物业服务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服务,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主动接受居委会的指导和监督。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之间按照市场准则确立选聘与服务关系。2、建立健全社区党委引导下的民主管理机制。全面实行社区要事“制”决策,在社区党委领导下,对社区内的所有重大事项,均由党员大会和居民代表会议进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3、建立健全社区党委主导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城区办事处建立综治维稳中心,社区建立综治维稳站,网格建立治安巡逻队,形成矛盾纠纷调处组织网络。整合信访、综治、民政、司法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方面的资源,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

15、的大调解格局。建立城区办事处领导班子成员和社区“两委”成员“四访四包”制度,即“开门接访、主动约访、带案下访、上门回访”,“包掌握情况、包思想教育、包调处化解、包息诉息访”,努力做到诉求合理的解决问题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建立“有话就说”工作机制,实现小事不出楼栋、难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五)投入保障制度化1、加强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每个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面积不少于500平方米,按照“15个一”的要求,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即有一面国旗、一个公示宣传栏(橱窗)、一个文化体育活动场地、一个便民服务大厅(室)、一个服务指南、一个公共

16、服务电话、一个居民谈心(说事)室、一个多功能会议室(党员活动室)、一个文化娱乐室、一个图书阅览室、一个市民学校、一个档案室、一个超市(爱心)、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一个警务室。按照强化党务、规范居务、优化服务、拓展商务、协调事务“五务合一”的要求,拓展和整合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功能,使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真正成为社区管理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宣传教育中心、文体活动中心、矛盾调处中心、卫生医务中心。2、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整合社区信息资源,逐步建立集党的建设、行政管理、社会事务、便民服务为一体,覆盖所有社区的综合信息管理和服务平台,实现数据一次收集、资源多方共享、信息实时更新,区、办事处、社区三级信息互联互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及全国、省、市纪委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of rural d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