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喷粉生产线前处理槽液控制管理工作程序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042054 上传时间:2017-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喷粉生产线前处理槽液控制管理工作程序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年整理】喷粉生产线前处理槽液控制管理工作程序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年整理】喷粉生产线前处理槽液控制管理工作程序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7年整理】喷粉生产线前处理槽液控制管理工作程序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喷粉生产线前处理槽液控制管理工作程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喷粉生产线前处理槽液控制管理工作程序(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喷粉生产线前处理控制管理规定(第一版)2009.3.12编制: 王少波 审核: 批准: 十堰市金海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涂装分厂预脱脂、脱脂槽液控制规定1、槽液技术参数:(1)、槽液浓度 1.52% 游离碱度 58pt(2)、温 度 5070(3)、喷淋压力 0.51.8bar(4)、喷淋时间 13 min2、槽液配制:(第一次配槽)在工作槽内:先加 2/3 容积的自来水,再按照每 1000 升加入脱脂剂 1520kg,在加药剂时要打开循环泵边循环边加药剂,待搅拌溶解后再加水至规定液位。经化验员测试合格后即可投入使用。3、槽液控制:(1) 、工作液检测取 10mL 搅拌均匀的溶液于 250mL

2、三角烧瓶中,加适量蒸馏水,加 23 滴酚酞指示剂,用 0.1N 盐酸标液滴定到红色消失为终点,所消耗盐酸标液的毫升数即为游离碱度点数。(2) 、槽液调整:对 1000 升槽液,每提高 1.0 点游离碱度,需加入 18kg 脱脂剂。4、槽液维护:(1) 、每班在生产开始时必须有化验员对工作液进行检测并记录,确认合格后才可开线生产。若发现槽液参数不符合要求必须立即进行调整,游离碱度高加水稀释到规定的指标,若游离碱度低则需根据计算加入适量的脱脂剂即可。(2) 、在日常生产过程中要不定时检查工作液的液位,清除液面漂浮的油污。(3) 、每班不定时检查喷嘴的喷射情况,每 2 周对喷嘴进行一次疏通。(4)

3、、每班在生产开始由班长对循环泵、循环管路、槽液温度、液位、喷嘴喷射情况等进行检查并做记录。(5) 、每 1 个月对预脱脂槽、每 2 个月对脱脂槽进行一次槽液更换,并清洗槽体、过滤网、喷嘴,并做记录。水洗槽液控制规定1、槽液技术参数:(1)、水洗 1 PH 8.59.5 (2)、水洗 2 PH 78 (3)、水洗 3 PH 56(4)、水洗 4 PH 67 (5)、各槽温度 常温2、槽液检测:用 PH 试纸在水中浸 1 秒左右,提起试纸,检查浸湿的试纸颜色与 PH 试纸板上的色卡进行对比,确认槽液的 PH 值。3、槽液维护:(1) 、每班在生产开始时必须有化验员对工作液进行检测并记录,确认合格后

4、才可开线生产。若发现水洗 1、2 槽 PH 值高,则打开溢流水即可,若 PH 值低于标准,则可直接生产;若发现水洗 3、4 槽 PH 值高则直接生产,若 PH 值低于标准,则打开溢流水洗。(2) 、在日常生产过程中要不定时检查工作液的液位,清除液面漂浮的油污。(3) 、每班不定时检查喷嘴的喷射情况,发现喷嘴不能雾化时及时疏通。(4) 、每班在生产开始由班长对循环泵、循环管路、槽液温度、液位、喷嘴喷射情况等进行检查并做记录。(5) 、每 1 个月对水洗槽进行一次槽液更换,并清洗槽体、过滤网、喷嘴,并做记录。表调槽液控制规定1、 槽液技术参数:(1) 、PH 值 89.5(2)、温度 常温(3)、

5、时间 30 秒(4)、浓度 0.2%2、槽液配制:(第一次配槽)在工作槽内:先加 2/3 容积的自来水,再按照每 1000 升加入脱脂剂 2kg,在加药剂时要打开循环泵边循环边加药剂,待搅拌完全溶解后再加水至规定液位。经化验员测试合格后即可投入使用。3、槽液维护:(1) 、每班在生产开始时必须有化验员对工作液进行检测并记录,确认合格后才可开线生产。若发现 PH 值高,可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至规定指标,若 PH 值低于标准,则需加入一定量的表调剂至规定参数指标。(2) 、在日常生产过程中要不定时检查工作液的液位,清除液面漂浮的油污。(3) 、每班不定时检查喷嘴的喷射情况,发现喷嘴不能雾化时及时疏通

6、。(4) 、每班在生产开始由班长对循环泵、循环管路、槽液温度、液位、喷嘴喷射情况等进行检查并做记录。(5) 、每 1 个月对水洗槽进行一次槽液更换,并清洗槽体、过滤网、喷嘴,并做记录。磷化槽液控制规定1、槽液技术参数:(1)、槽液浓度 总酸度 1822 游离酸度 0.61.0 促进剂 1.53.5(2)、温 度 3045(3)、磷化时间 3 min2、槽液配制:(第一次配槽)按 1000 升槽液:先在槽内加入四分之三的水,加热至工作温度,加入以下化学药品:(1) 、先加 A 组分(磷化剂) 50L 并搅拌均匀(2) 、在搅拌状态下缓慢加入 B 组分(中和剂)7L ,并搅拌至絮状物完全溶解为止。

7、(3) 、再在搅拌状态下慢慢加入 C 组分(促进剂)3L 。(4) 、加水至 1000 升的液位,并充分循环。(5) 、检查工作液点数,如工作液总酸度,游离酸度不符合处理条件,则应按工作调整方法进行调整。3、槽液检测:(1) 、游离酸度检测移取 10 ml 槽液至锥形烧杯中,加蒸馏水 50mL,加入 23 滴溴酚蓝指示剂,用 0.1N NaOH 滴定,直至颜色从黄色转变成浅蓝色。(2) 、总酸度检测用移液管将 10毫升槽液移入锥形烧杯中,加入 23 滴酚酞指示剂,然后用 0.1N 的 NaOH滴定,获得稳定的粉红色。消耗的 0.1N氢氧化钠的毫升数即为槽液的点数。(3) 、促进剂点数将磷化液加

8、到发酵管内,加 25g 胺磺酸,按住管口迅速倒置一下,然后静置 2 分钟,气体的空格数即为促进剂浓度的点数。4、槽液调整:在 1000 升工作液中,每加磷化剂 2.5kg,可提高总酸度 1 点。提高液离酸度 0.2 点。每加 2.4kg 中和剂,可降低游离酸度 1 点。每加 0.6kg 促进剂,可提高促进剂点数 1 点。5、槽液维护:(1) 、每班在生产开始时必须有化验员对工作液进行检测并记录,确认合格后才可开线生产。(2) 、在日常生产过程中要不定时检查工作液的液位,清除液面漂浮的油污。(3) 、每班在生产开始由班长对循环泵、循环管路、槽液温度、液位、槽液循环情况等进行检查并做记录。(4) 、每 1 周对槽液进行一次槽液转移沉淀,并清洗槽体、过滤网、喷嘴,并做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