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务员制度分析.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4194773 上传时间:2019-10-0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公务员制度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我国公务员制度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我国公务员制度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我国公务员制度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我国公务员制度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公务员制度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公务员制度分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与发展1(一)我国公务员制度建立的背景1(二)我国公务员制度发展的历程2二、我国公务员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4(一)我国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存在的问题4(二)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5三、我国公务员制度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6 (一)经济体制性原因6(二)法律法规制定过程的原因7四、健全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方法8 (一) 坚持推行公务员制度的指导思想8 (二)健全与完善公务员制度的机制8(三)健全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法规体系9(四)公务员努力提高自身素质10参考文献12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分析【内容摘要】随着公务员制度的建立,考任制已在中国全面起步。老百姓对此无不拍手称快。

2、他们说:“卷子总比条子好,赛马总比拍马强。”的确,从“伯乐相马”到“赛场比马”确是一种质的进步;建立和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是中国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到目前为止,通过考试进入国家政府机关的各类人员已超过数万。其中不仅有一般政府工作人员,而且还包括一些司局一级的政府高级公务员。尽管在公务员考录工作中目前仍有许多问题存在,如干部队伍笼统庞杂、管理权限过于集中、管理方式陈旧单一、管理制度很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等,但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这些问题多表现于技术和操作层面,随着执行经验的不断积累和公务员制度的整体完善,相信那种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良性环境一定会逐渐形成。【关键词】 公务员考试 问题 解

3、决措施 重大意义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一)我国公务员制度建立的背景任何一种制度的建立,都有其政治、经济、文化的原因,经济与政治、文化相互交融,一定的经济制度决定一定的政治制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出了新任务。作为上层建筑的国家公务员制度,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而建立的,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随着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向着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方向深化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开始逐步改革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1984年党的十

4、二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公务员制度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在这种的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实现从适应计划经济体制到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必然会成为一个趋势。1993年10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了国家公务员制度,国家公务员制度作为人事行政的一种科学的管理制度,它的实施标志着我国人事干部制度的重大改革,同时它的建立标志着我国逐步走上了科学化、法制化的轨道。 (二)我国公务员制度发展的历程从我国公务员制度建立的历史来看,已有20多年。主要经历了调研准备、决策阶段、试点运行、推行实施、健全完善

5、五个阶段。 1、调研准备阶段 (1984一1986年) 主要是以调查研究和起草条列为工作重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过后,为落实邓小平同志关于“要打破老框框,勇于改革不合时宜的组织制度、人事制度”的思想指导下,1984年下半年,中央决定加强干部人事立法,将干部的升迁、选拔、考核、奖惩等环节用法律规定下来。1984年11月,中央组织部和劳动人事部开始组织力量进行相关法规的研讨起草工作。1986年,干部人事制度作为一项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开始进入综合研究、总体规划阶段。 2、决策阶段(1987-1988年)主要是党和国家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决定推行公务员制度。1987年,国家公务员制度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

6、一项重要内容,在党的的十二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随后1988年3月召开的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进一步提出要“抓紧建立和逐步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 并决定组建国家人事部,负责这项工作。 3、试点运行阶段(1989-1993年)在这一阶段,根据边实践、边探索、边修改条例的精神,从1989年初开始,首先在国务院六个部门即审计署、海关总署、国家统计局、国家环保局、国家税务局、国家建材局进行国家公务员制度试点。1990年,公务员制度的试点从中央扩大到地方,经批准,在哈尔滨市和深圳市进行试点,在两地的地方政府推行公务员制度,试点工作的实践进一步完善了条例的内容。 4、推行实施阶段 (1993一1999年)

7、1993年4月24日,国务院第二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并于1993年8月19日公布于世,规定自1993年10月1日起施行。之后,国家人事部又陆续制定并出台了多项公务员管理的规章,如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方案、国家公务员暂行考核规定、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等。推行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国家人事部从人事变化的大局出发,要求全国从中央到地方,采取了“整体推进,突出重点,分步到位”的方法,展开推行公务员制度的工作。他们根据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两个根本性转变,提出了人事工作的“两个调整”,把适应计划经济的人事管理体制调整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匹配的人事管理体制上来,把传统的人事管理调整调

8、到整体性的人才资源开发上来,并把这个决定贯彻到推行公务员制度和对企事业的人事管理的改革中去。到1998年底,国家公务员制度入轨工作基本到位,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务员制度在中央和省、地 (市)、县、乡(镇)五级政府机关基本建立,公务员制度显示了蓬勃的生命力。 5、健全完善阶段 (1999一) 1998年的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转变了政府职能,为逐步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健全公务员制度,为新世纪公务员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2003年5月23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人才工作会

9、议,提出要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着力建设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等;2006年公务员法开始,推行这些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公务员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的方向。2007年,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这是为加强公务员管理机制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公务员制度的各项细则化,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我国的公务员制度还需进一步健全与完善,在我国正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二、我国公务员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存在的问题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是公务员制度建立的基础.公务员都担任一定职务、并有一定级别。公务员依据职务履行职责,一定的职务不仅蕴含着一

10、定的职权与职责,也是确定公务员报酬和待遇的依据。目前我国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存在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公务员分类不合理,发展渠道过于单一,不利于对广大公务员形成有效的激励保障机制。 1、专业技术类职务设置存在的问题专业技术类人才,是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提高决策科学性和执行的准确性的中坚力量。政府需要稳定科技人才的队伍,不断吸引新的专业技术人员进入政府。根据公务员是否承担领导的职责,把公务员分为领导职务与非领导职务。这种分类不利于调动专业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后果就是造成专业技术人才流失。根据人事部一份调查报告统计,从1998到2002年,从21个中央部委中抽查,流失本科以上的公务员1039人,占同期公务员

11、人数8.8%。造成这个问题的具体原因在于:公务员分类制度缺乏适合各种公务员成长规律的多样化的职务系列,没有设置专业技术类职务,没有考虑到技术类公务员的特殊性。 2、基层公务员职务设置合理性存在问题我国公务员职务体制中,没有中央公务员与地方公务员之分,统一叫做国家公务员,这就决定了地方公务员职务设置先天就低。 (1)机构的规格限定了基层公务员职务发展的空间 公务员基层队伍越大,职业发展空间就越小。我国县乡两级公务员数目惊人,占全国公务员人数的58%,约有300万之多,其中大部分以科员身份退休。我国现行的职务设置为县乡基层公务员提供晋升的空间太小,这就决定了绝大部分基层公务员的职业生涯只有办事员和

12、科员两个台阶。职业的发展空间太小,自然缺少吸引人才、激励人才的手段,造成人才的流失。 (2)关于基层公务员级数偏低存在的问题行政职务中最多的是办事员,级数最多也就是6级。如一个基层普通的公务员,他可能一辈子就是办事员或者是科员,他的职业生涯设计可能最多就在15到19级别之间,一共有7个职级。职业发展台阶太少,职业发展空间太小,不可能对基层公务员产生动力和激励的作用,这对一个公务员的职业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二)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国家公务员激励机制是政府引导公务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以实现行政目标的过程,同时也是广大公务员实现共同的行政目标的重要保障,我国公务员制度正在走向成熟,公务员激

13、励机制的设计和运行也在逐步完善。但是,由于我国推行公务员制度的时间短,社会又正处于体制转型时期,公务员激励机制在某些地方、某些领域还存在许多问题,或多或少地限制了激励机制的效力,阻碍了激励机制的运行。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公务员工资制度中激励机制的缺失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公务员工资开始与市场接轨,经过多次公务员薪资的改革,我国公务员的收入也越来越具有吸引力。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在执行物质激励的时候,缺乏更多有效的经济手段选择,更多时候加薪似乎成为唯一的选择。我国公务员实行的是职级工资制,其工资主要由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构成,而在公务员的收入中,还包括奖金

14、、津贴等,这些构成的比例不合理。不同地区的公务员收入存在较大的区别,但在同一地区不同部门、不同职务、不同级别公务员的收入却没有明显差别。不同级别的公务员工资相差幅度不大,没有很好地体现责酬相符的原则。现行的工资制度不能很好地反映公务员的工作业绩与实际才能,难以通过工资来体现激励机制,奖勤罚懒,激励能干的、高效的、有才干的,调动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 2、精神激励流于形式我国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对公务员的精神激励,公务员被置于人民公仆的地位,法律也没有明确公务员不能追求个人利益,而是只能多讲奉献、少谈个人利益。这种不科学的人性假设在一定程度上否认了公务员首先是一个独立的物质存在,由此产生的政治宣传和

15、教育脱离了实际,千辛万苦树立的模范代表却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完人,时间一久,公务员对此产生怀疑,即使是确有其人、确有其事,也往往会被认为“又是吹捧出来的”,精神激励失去作用。三天两头的政治学习、精神传达成为公务员的一种负担,容易产生抵触情绪,难以达到精神激励的目的。表面化、形式化的精神激励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公务员对精神激励的认识,产生了负面影响,公务员队伍的精神面貌难以有较大改观。另一方面,在从传统的“官本位”体制向“官商二元”体制转变过程中,公务员的职业地位和经济地位有所下降,这种下降必然使得传统的精神激励机制失去其原有的强大激励作用。 3、竞争激励存在缺陷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公务员制度的完善,公务员竞争激励机制已初步确立,但是在实际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公务员的职业稳定性使公务员缺少竞争压力和居安思危的正确观念,使得公务员队伍“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转变。而正在全力推行的“竞争上岗”,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什么样的岗位应该拿出来竞争,什么样的人可以参加竞争,约束太多,操作不规范,“竞争上岗”有时沦为领导排斥异己的“正当”手段,在这种情况下,与领导关系的好坏成为竞争成功的关键。 4、道德激励作用的忽视 随着我国从一个传统的熟人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化,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