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档立卡交流材料.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4128102 上传时间:2019-10-08 格式:DOC 页数:79 大小:1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档立卡交流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建档立卡交流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建档立卡交流材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建档立卡交流材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建档立卡交流材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档立卡交流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档立卡交流材料.doc(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现场会交流材料国务院扶贫办二一一年八月 陕西商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及全国、省、市纪委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ources, protection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rural areas by the end of the delimitation of the scope of protection, complete with warning signs

2、, isolating network protection facilities目 录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扎实推进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吉林省扶贫开发办(1)2、全面部署,精心组织,让政策在阳光下运行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办(9)3、科学运筹,稳妥推进,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扩大试点工作成效显著河南省扶贫办(16) 4、“瞄准”与“衔接”,比资金更迫切的扶贫基础工程湖北省扶贫办(23)5、加大工作力度,构建长效机制,扎实推进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湖南省扶贫办(29)6、全力以赴抓好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扎实推进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广东省扶贫办(36)7、规范程序,大胆创新,六大举措惠及贫困农民重庆市扶贫办(

3、44)8、加强领导,严格程序,扎实推进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陕西省扶贫办(51)9、认真开展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扩大试点工作,科学识别扶贫工作瞄准对象甘肃省扶贫办(59)10、强化领导抓协调,积极探索求实效,全力推进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扩大试点工作青海省扶贫开发局(66)11、瞄准贫困农户,加快减贫步伐中共商洛市委市政府(73)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扎实推进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吉林省扶贫开发办去年2月国务院扶贫办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总结会后,我省对扩大试点工作高度重视、高位推进,在全省所有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下简称重点县)开展了试点。8个重点县的86个乡镇、950个村全部开展了试点工作,扶贫对

4、象信息录入低收入农户管理系统并上传了数据。目前,已录入贫困农户12.9万户、32.6万人,识别出纯扶贫对象22.9万人,无劳动能力的低保人口7.6万人,扶贫和低保交叉对象1.99万人,五保户1747人。组织协调各方资源,已对部分扶贫对象落实了帮扶措施。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做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实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是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扶贫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是确保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到2020年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奋斗目标的重大举措。为把这一战略部署组织落实好,我们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深刻领会文件精神,研究讨论有关政策,学习借鉴兄弟省市的试点经验。 (一)两项制

5、度有效衔接是提高我省扶贫开发工作成效的重要保证目前,我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0.6万人,占全省农村人口的8.6%,扶贫开发任务仍然艰巨。农村扶贫工作的重点转向提高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贫困人口识别问题更加突出。只有全面、客观、真实地掌握贫困群众的基本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落实帮扶措施,提高扶贫工作成效。(二)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是制定和实施我省新一轮扶贫规划的基础性工作两项制度衔接工作,是建立起与新阶段扶贫开发相匹配的战略体系和政策体系的平台,是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和质量的保障,是完成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奋斗目标的基础,必须抓好落实。(三)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是构建我省大扶

6、贫格局加快实施富民工程的关键所在2010年,吉林省委九届十次全会通过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富民工程”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促进中低收入群众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社会收入增长幅度,到2015年实现现有110万农村贫困人口基本脱贫。实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完善农村贫困人口识别机制,建立贫困人口资源共享的管理系统,是搭建“大扶贫”工作平台的有效途径,对稳定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加快富民工程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二、加强领导,建立机制,合力推进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是扶贫开发的一项全新的、重要的工作。领导重视、部门支持、高位推进,是搞好试点工作的根本保证。(一

7、)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工作机构成立到村国办201031号文下发后,王儒林省长作出了批示,省发改委(扶贫办)牵头制定了国办发201031号贯彻意见和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实施方案。成立了吉林省两项制度衔接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省政府领导担任组长,省发改、民政、财政、统计、残联等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发改委,从省发改委、民政厅、财政厅、统计局、残联和国家统计局吉林调查总队等部门分别抽调工作人员组建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工作指导和实施。各试点县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成立了县工作领导小组、乡镇监督小组、村实施小组。(二)建立工作推进机制,部门协调配合紧密我们建立了分工明确、定期协商、共同推进的部门协

8、调工作机制。具体工作中,相关部门相互协调沟通,就试点工作的具体事宜反复协商,直到形成一致意见,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一是在人口规模上与省民政、统计部门反复研究,明确两项制度有效衔接人口规模控制原则。二是在识别程序上与民政部门搞好衔接。三是在资金保障方面与财政部门协调。省财政将省级试点工作经费列入部门预算,并要求各试点县(市)财政将试点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四是在贫困人口识别上与残联协调。省残联主动提出参与群众申请、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公示监督、审核确认等工作。(三)周密研究部署,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指导试点工作推进过程中,省扶贫办多次赴各试点县进行调研,解读政策,协调解决问题,加强调

9、度检查,对具体试点工作给予经常性指导。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的工作责任,加强本系统的工作落实和推动。各试点县(市)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专门研究部署,明确领导责任和部门分工,制定了具体工作方案,组织精干队伍做好关键环节工作。三、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做好关键环节的各项工作(一)强化培训,提高素质我省先后组织8个试点县(市)有关人员参加了国务院扶贫办举办的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会、培训会和贫困农户信息管理系统使用培训班,特别对各项登记表的录入和指标解释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培训。针对前期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下半年联合六个部门举办了全省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培训会。 我省的通榆、龙井、靖

10、宇、大安等县(市)对从外部门抽调的人员和“三支一扶”大学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短期强化培训,确保了参加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人员全面、准确掌握相关政策和方法。(二)加强宣传,广泛动员我们把宣传工作的主战场放在试点县的最基层。通过广播电视、宣传栏、印发政策宣传单、业务骨干培训等方式,强调开展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的重要性,解读有关政策。我省的镇赉县在开展试点工作之前,印制了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宣传单5万份,发放到乡村贫困群众手中,下派干部面对面宣传达1200余人次。安图县建立了试点工作QQ群,开通两项制度有效衔接业务咨询热线和投诉热线,及时在网上解答相关问题,把握关键环节,跟踪指导工作,接受群众投诉

11、,充当基层政策解释和业务指导的后盾。(三)科学识别,力求公正2010年,我省低保人口开始进行重新确认,实行“两级管理、三级联审”的低保管理制度。与民政厅认真协商研究后,确定了我省的对象识别程序与低保人口的识别程序相一致的原则。各试点县(市)扶贫办与民政局密切协作,在认清各自工作对象的同时,弄清两类对象交叉部分的农户。主要包括6个方面的步骤:贫困户申请。由贫困户本人直接向乡(镇)政府申请,一改以往向村申请的程序,排除了村里大户的影响,实现了识别过程中的公平公正。信息比对。试点县(市)扶贫、民政和残联对申请家庭的财产收入信息进行比对,初步判断其是否符合贫困和低保条件。联合入户。对于经初步判断符合条

12、件的申请家庭,扶贫和民政部门对乡镇和村联合初审家庭进行100%入户复查,并对初审结果进行确认,存在不实情况及时进行纠正。资格评议。由试点县(市)扶贫和民政部门主持,入村召开公开评议会,成立“联合审查组”,通过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初步确定申请家庭是否符合条件。公开评议过程中适当征求参与旁听的村民意见。资格公示。试点县(市)扶贫和民政部门委托行政村将资格评议结果和申请人信息张榜公示7天,公开征询群众意见。资格审批。经公示无异议、符合帮扶条件的贫困人口,由试点县(市)扶贫办核发扶贫证,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人口由试点县(市)民政部门核发低保证。在试点中,各县(市)能够针对本县的情况灵活掌握方法步骤。我省的

13、和龙市在农户申报过程中,严格按照个人向乡(镇)申请,并依据贫困农户申报条件进行筛选,确定了“一报二评三查四审五公示”的程序,坚持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区分识别对象,将好事办好,确保稳定。汪清县严格操作程序,坚持以户为单位识别确定扶贫开发对象和农村低保对象,杜绝部分农户将老年人分立户头进入的现象发生;坚持按照家庭收入标准,杜绝优亲厚友的现象发生;坚持以民主评议方式确定识别对象,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四)瞄准对象,落实措施对已确定为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的扶持对象,制定落实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对农村低保对象,按照民政政策规定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享受国家低保政策。对农村扶贫对象,通过资金扶持、技术培

14、训、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惠农政策优先倾斜、社会扶持等方式实行差异化扶持,做到扶持规划到户、扶持项目实施到户、扶持资金落实兑现到户。安图县明确要求以工代赈项目50%以上资金要投入到贫困程度较深的边远地区,产业扶贫资金的60%要用于识别出的贫困对象上。2010年,试点对象的收入明显增加,在严重的洪涝灾害面前仍能保证生活水平不下降。四、认真总结,强化落实,不断深化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一)总结先期试点工作按照我省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方案,去年上半年我们先在每个试点县选择了有代表性的3个村开展先期试点。9月份在通榆县召开了吉林省两项制度衔接试点工作总结暨现场会,省两项制度衔接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各

15、试点县(市)民政、扶贫(发改)、财政、统计(统计调查总队)、残联和先期试点乡镇参加,总结交流了各县(市)试点经验,实地考察了通榆县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扶贫和民政部门对下一步扩大试点工作作了具体部署安排,提出了明确要求,试点工作转入全面展开阶段。(二)研究政策落实按照“低保维持生存、扶贫促进发展”的要求,对认定的低保对象、贫困户,坚持分类扶持,确定具体的、看得见的、摸得着的帮扶措施。省里已明确在连片开发、扶贫贴息贷款、产业化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科技扶贫、互助资金等方面对扶贫对象优先扶持。对于既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又是扶贫对象的农村贫困人口,可同时享受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扶持政策。(三)深化试点工作总的看,我省的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扩大试点工作进展顺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国家确定的我省贫困人口数与我省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数差距很大。二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