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模拟电子技术(模电)部分概念和公式总结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041273 上传时间:2017-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模拟电子技术(模电)部分概念和公式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7年整理】模拟电子技术(模电)部分概念和公式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7年整理】模拟电子技术(模电)部分概念和公式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模拟电子技术(模电)部分概念和公式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模拟电子技术(模电)部分概念和公式总结(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特性:热敏性、光敏性、掺杂性。2、 本征半导体:完全纯净的具有晶体结构完整的半导体。3、 在纯净半导体中掺入三价杂质元素,形成 P 型半导体,空穴为多子,电子为少子。4、 在纯净半导体中掺入五价杂质元素,形成 N 型半导体,电子为多子、空穴为少子。5、 二极管的正向电流是由多数载流子的扩散运动形成的,而反向电流则是由少子的漂移运动形成的。6、 硅管 Uon 和 Ube:0.5V 和 0.7V ;锗管 约为 0.1V 和 0.3V。7、 稳压管是工作在反向击穿状态的: 加正向电压时,相当正向导通的二极管。 (压降为 0.7V, )加反向电压时截止

2、,相当断开。加反向电压并击穿(即满足 UU Z)时便稳压为 UZ 。8、 二极管主要用途:开关、整流、稳压、限幅、继流、检波、隔离(门电路)等。9、 三极管的三个区:放大区、截止区、饱和区。三种状态:工作状态、截止状态、饱和状态,放大时在放大状态,开关时在截止、饱和状态。三个极:基极 B、发射极 E 和集电极 C。二个结: 即发射结和集电结。饱和时:两个结都正偏;截止时:两个结都反偏;放大时: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三极管具有电流电压放大作用.其电流放大倍数=IC / IB (或 IC= IB)和开关作用.10、当输入信号 Ii 很微弱时,三极管可用 H 参数模型代替(也叫微变电路等效电路)

3、。11、失真有三种情况:截止失真原因 IB、 IC 太小,Q 点过低,使输出波形正半周失真。调小 RB,以增大 IB、 IC,使 Q 点上移。饱和失真原因 IB、 IC 太大,Q 点过高,使输出波形负半周失真。调大 RB,以减小 IB、 IC,使 Q 点下移。信号源 US 过大而引起输出的正负波形都失真,消除办法是调小信号源。1、放大电路有共射、共集、共基三种基本组态。 (固定偏置电路、分压式偏置电路的输入输出公共端是发射极,故称共发射极电路) 。共射电路的输出电压 U0 与输入电压 UI 反相,所以又称反相器。共集电路的输出电压 U0 与输入电压 UI 同相,所以又称同相器。2、 差模输入电

4、压 Uid=Ui1-Ui2 指两个大小相等,相位相反的输入电压。 (是待放大的信号)共模输入电压 UiC= Ui1=Ui2 指两个大小相等,相位相同的输入电压。 (是干扰信号)差模输出电压 U0d 是指在 Uid 作用下的输出电压。共模输出电压 U0C 是指在 UiC 作用下的输出电压。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Aud= U0d / /Uid 是指差模输出与输入电压的比值。共模放大倍数 Auc =U0C /UiC 是指共模输出与输入电压的比值。 (电路完全对称时 Auc =0)共模抑制比 KCRM=Aud /Auc 是指差模共模放大倍数的比,电路越对称 KCRM 越大,电路的抑制能力越强。3、 差分电

5、路对差模输入信号有放大作用,对共模输入信号有抑制作用,即差分电路的用途:用于直接耦合放大器中抑制零点漂移。 (即以达到 UI =0,U 0=0 的目的)4、电压放大器的主要指标是电压放大倍数 AU 和输入输出电阻 Ri ,R 0 。功率放大器的主要指标要求是(1)输出功率大,且不失真;(2)效率要高,管耗要小,所以功率放大电路通常工作在甲乙类(或乙类)工作状态,同时为减小失真,采用乙类互补对称电路。为减小交越失真采用甲乙类互补对称电路。5、 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有:直接耦合:既可以放大交流信号,也可以放大直流信号或缓慢变化的交流信号;耦合过程无损耗。常用于集成电路。但各级工作点互相牵连,会产

6、生零点漂移。阻容耦合:最大的优点是各级工作点互相独立,但只能放大交流信号。耦合过程有损耗,不利于集成。变压器耦合:与阻容耦合优缺点同,已少用。1、 射极输出器特点:如图 F-a(为共集电路,又称同相器、跟随器) 电压放大倍数小于近似于 1, UO 与 Ui 同相。 输入电阻很大。 输出电阻很小,所以带负载能力强。反馈是指将输出信号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一定的方式回送到输入端。1、 反馈有正反馈(应用于振荡电路)和负反馈(应用于放大电路)之分。2、 反馈有直流反馈,其作用:稳定静态工作点。有交流反馈,其作用:改善放大器性能。包括:提高电压放大倍数的稳定度;扩展通频带;减小非线性失真;改善输入输出电路

7、。3、 反馈放大电路的基本关系式:A f =A /(1+AF ) ,其(1+AF)称反馈深度,当(1+AF)远远大于是 1 时为深度负反馈,其 Af =1/ F,即负反馈后的放大倍数大大下降,且仅由反馈网络参数就可求放大倍数,而与运放器内部参数无关。4、 负反馈有四种类型:电压串联负反馈;电压反馈可减小输出电阻,从而稳定输出电压。电压并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电流反馈可增大输出电阻,从而稳定输出电流。电流并联负反馈。串联反馈可增大输入电阻。并联反馈可减小输入电阻。5、 对集成运算放大器反馈类型的经验判断方法是:当反馈元件(或网络)搭回到反相输入端为负反馈;搭回到同相输入端为正反馈。当反馈元件

8、(或网络)搭回到输入端为并联反馈,搭回到输入端的另一端为串联反馈。当反馈元件(或网络)搭在输出端为电压反馈,否则为电流反馈。而一般的判断方法:若反馈信号使净输入减少,为负反馈,反之为正反馈。 (用瞬时极性判断)若满足 Ui=Uid+Uf 为串联反馈,满足 Ii=Iid+If 为并联反馈。若反馈信号正比输出电压,为电压反馈,反馈信号正比输出电流,为电流反馈。(A) (B)如(A)图,经验判断:反馈元件搭回到反相输入端,所以是负反馈;反馈元件搭回到输入端,所以是并联反馈;反馈元件搭在输出端,所以是电压反馈,所以图是电压并联负反馈。如(B)图,由瞬时极性判得电路有两级的电流并联负反馈。反馈元件为 R

9、f(因 Rf 搭在输入端,所以是并联,但不是搭在输出端,所以是电流反馈,即 If 是正比于输出电流 IC2)A、 半波整流:U 0=0.45U2 (U2 为输入电压的有效值 )B、 半波整流滤波:U 0= U2C、 桥式整流:U 0=0.9 U2D、 桥式整流滤波:U 0=1.2 U2E、 桥式整流滤波:U 0=1.4 U2 (空载) 补充知识: 三极管由两个 PN 结组成。从结构看有三个区、两个结、三个极。 (参考 P40)三个区:发射区掺杂浓度很高,其作用是向基区发射电子。基区掺杂浓度很低,其作用是控制发射区发射的电子。 集电区掺杂浓度较高,但面积最大,其作用是收集发射区发射的电子。两个结

10、:集电区基区形成的 PN 结。叫集电结。 (J C)基区发射区形成的 PN 结。叫发射结。 (J e)5、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指输出电压 UCE 与输出电流 IC 的关系特性) 有三个区:饱和区: 特点是 UCE0.3V,无放大作用,C-E 间相当闭合.其偏置条件 JC, Je 都正偏.截止区: 特点是 UBE 0, I B=0, IC=0,无放大. C-E 间相当断开.其偏置条件 JC, Je 都反偏.放大区: 特点是 UBE 大于死区电压 , UCE1V, I C= IB. 其偏置条件 Je 正偏 JC 反偏.所以三极管有三种工作状态,即饱和状态 ,截止状态和放大状态,作放大用时应工作在放大

11、状态,作开关用时应工作在截止和饱和状态.6、当输入信号 Ii 很微弱时,三极管可用 H 参数模型代替(也叫微变电路等效电路)(参考图 B)7、对放大电路的分析有估算法和图解法估算法是:先画出直流通路(方法是将电容开路,信号源短路,剩下的部分就是直流通路) ,求静态工作点 IBQ、I CQ、U CEQ 。画交流通路,H 参数小信号等效电路求电压放大倍数 AU 输入输出电阻 RI 和 R0 。(参考 P58 图 2.2.5)图解法:是在输入回路求出 IB 后,在输入特性作直线,得到工作点 Q,读出相应的 IBQ、U BEQ而在输出回路列电压方程在输出曲线作直线,得到工作点 Q,读出相应的 ICQ、

12、U CEQ加入待放大信号 ui 从输入输出特性曲线可观察输入输出波形, 。若工作点 Q 点设得合适, (在放大区)则波形就不会发生失真。 (参考 P52 图 2.2.2)8、失真有三种情况:截止失真:原因是 IB、 IC 太小,Q 点过低,使输出波形后半周(正半周)失真。消除办法是调小 RB,以增大 IB、 IC,使 Q 点上移。饱和失真:原因是 IB、 IC 太大,Q 点过高,使输出波形前半周(负半周)失真。消除办法是调大 RB,以减小 IB、 IC,使 Q 点下移。信号源 US 过大而引起输出的正负波形都失真,消除办法是调小信号源。练习:1、射极输出器又称跟随器,其主要特点是电压放大倍数小

13、于近似于 1、输入电阻很大、输出电阻很小。2、三极管放大电路主要有三种组态,分别是: 共基极电路、共集电极电路、共发射极电路。 3、了解差分电路的结构特点,掌握电路的主要作用:抑制零点漂移,R E 的作用及共模信号、差模信号、共模抑制比KCMR 等概念。K CMR 越大,电路的抗干扰能力就强。4、直流负反馈的作用是稳定工作点,交流负反馈的作用是改善放大器的性能:如减少非线性失真;提高电压放大倍数的稳定度;扩展通频带。电压负反馈还可减少输出电阻、稳定输出电压;电流负反馈可以提高输出电阻、稳定输出电流;而串联负反馈可以提高输入电阻;并联负反馈可以减小输入电阻。其 1+AF 称反馈深度。5、完全纯净

14、的具有晶体结构完整的半导体称为本征半导体,当掺入五价微量元素便形成 N 型半导体,其电子为多数载流子,空穴为少数载流子。当掺入三价微量元素便形成 P 型半导体,其空穴为多子,而电子为少子。二、分析计算题1.会画固定偏置电路、分压式偏置电路,射极输出器等交流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和微变等效电路。会求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和输入输出电阻。 2.会求各种电流源的基准电流和电流IO 。3.会分析基本差分析电路,乙类功放电路工作原理。4.会计算集成运放组成反相比例器、同相比例器,跟随器、反号器、反相加法器、减法器、积分微分器等的输出电压 U0及电路特点。5.会分析单门限比较器、画传输特性。6 会分析由集成模拟乘法器组成的乘法、除法、平方、开方运算。7.会分析各种整流、滤波、稳压电路及 U0 、I 0 、I D URM 的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