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明胶的生产工艺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040921 上传时间:2017-05-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明胶的生产工艺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7年整理】明胶的生产工艺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7年整理】明胶的生产工艺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7年整理】明胶的生产工艺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7年整理】明胶的生产工艺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明胶的生产工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明胶的生产工艺(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明胶的具体生产方法有 4 种:即碱法、酸法、盐碱法和酶法等。国内外普遍使用的是碱法生产。现将工艺过程叙述如下:原料整理:将不同种类的原料进行分类整理,如牛皮与猪皮;湿皮与干皮等应分开,拣出不合规格的皮另行处理。带毛皮可用 5%石灰乳或 0.51%的硫化溶液浸泡,将毛脱去。鲜猪皮的脂肪层应刮去。干皮要泡在清水中浸软。石灰水预浸:将整理好的皮原料放入 1%左右的石灰水中浸渍 12d,然后切成小块。水力除污:将皮块与水连续地加入水力除脂机内,利用水力的冲击作用和高速铁锤的机械作用,清洗除脂肪和污物。石灰水浸渍:将去脂的皮块放入浸渍池中,用 24%的石灰水(比重1.0151.035)浸渍。湿皮与水的比

2、例为 1: 34,pH 值为 12.012.5。温度最好在 15 ,时间为 1590d。气温高时石灰水浓度可低些,气温低时其浓度可增大。此工序称“发皮” ;是明胶生产的关键工序之一。洗涤中和:待皮块膨胀后,捞出用水充分洗涤,经过多次洗涤,最后 pH为 9.09.5.洗涤后,用酸中和剩余的石灰,先加水使原料浸没,在不断搅拌下用水洗净,一般需 812h 内完成。熬胶浓缩:先在胶锅内放入热水,然后将原料倒入,注意不要让皮块粘结成团,同时缓慢升温至 5565,热浸 68h 后放出胶汁;再向锅内加入热水,使水温较前次提高 5100继续熬胶,依此类推,进行多次,每次温度也相应地逐步升高,最后一次可以煮沸。

3、将所得稀胶汁在 600左右用过了滤棉、活性炭或硅藻土等作助滤剂,以板框式压滤机过滤,得澄清胶液,胶液再用离心机分离,进一步除去油脂等杂质。再将胶液放入减压浓缩罐中,控制温度 65700进行蒸发浓缩,当胶液变浓时,可改为 60650继续减压浓缩。根据胶液质量和干燥设备条件掌握胶液浓缩的浓度,如用冷热风空调干燥时,胶液浓度比重1.0501.080(500 )含胶量为 2333%即可。凝胶干燥,经浓缩的胶液,乘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亚硫酸或尼泊金,既漂白又防腐。将浓胶液在滴在冷辊上,即形成细细的胶条,在刮在容器内运到烘床上烘干。以冷热风干燥至凝胶水分为 1012时,再经粉碎即为成品。亦有将浓胶液滴于

4、滚筒后,干燥即得半圆球形胶粒。 此即是明胶的生产工艺。主要原料:制取明磁的主要原料是猪、牛、羊等动物的皮,包括鲜皮和干皮。皮产主要来自两方面。第理制革厂制革时割下的边角皮,零碎破以及不适合制革的皮;第二是肉类加工厂、食品厂剥下的鲜猪皮。皮料种类、性状及用途种类 性状 用途鲜皮类、牛皮、上剖皮:制革厂机械剖下的牛皮中心层,两面光洁不带皮下层。下剖皮:一面光洁,一面略带皮下层。制上等明胶、制一般明胶。牛块皮:制革厂不用的牛头,脚皮和边角零料皮 ,制上等明胶。重鲜皮:制底革时剖下来的碎牛皮,制工业明胶。猪剖皮:制猪革时剖下的两面光洁的皮。制上等明胶。鲜猪皮:肉类加工厂和食品厂供应的新鲜、冷藏猪皮,制

5、上等明胶。鲜羊皮:制羊革时剖下的碎皮,制一般明胶。鲜杂皮:制其它革时丢弃的皮,如马、驴皮、制皮胶。干皮类干皮类不适合制革的毛牛皮,制一般明胶。干牛剖皮:已晒干的鲜牛皮,制上等明胶。生牛皮:制生皮件时丢弃的边、角皮,制上等明胶。毛猪皮:制革时割下的边、角料,制一般明胶。干猪剖皮:晒干的鲜猪剖皮,制上等明胶。碱法制取明胶除皮料外,还需要石灰、盐酸、硫酸、双氧水、硫酸锌等原料。以鲜猪皮为原料制取明胶的消耗如下表(以生产 1 吨明胶汁)。原料 名称 消耗皮料 鲜猪皮 56t石灰 含氧化钙 90% 3t盐酸 工业品,30% 150Kg双氧水 工业品,30% 6Kg硫酸锌 工业品,8Kg。主要设备:1、配

6、灰池:用于配制予浸、浸灰用的石灰水。一般为圆形水泥池,带搅拌。配灰池的大小一般为浸灰池的 2 5 倍。2、预浸池一般为方形或长方形水泥池,池高应小于 1.5 米,底部有排水阀门,阀门前应设置栏栅。设计时按每立方米浸泡 200 公斤左右鲜皮计算,一般设置 24 个。3、浸灵池一般为方形或长方形水泥池,高度不超过 1.5 米,底部有排水阀门,阀门前应设置栏栅。设计时按每立方米浸泡 250 公斤左右鲜皮计算,根据皮原料的不同,可设置 3050 个。4、中和池为带搅拌圆锥形水泥或钢制容器,上部为圆形,下部为锥形,内壁应做玻璃钢防腐。锥形部分上面应有一我孔的滤网,可用不锈钢制成,以便使水流出而皮料留下,

7、设计时按每立方米处理鲜皮料 100 公斤左右计算。一般设置 24 个。5、熬胶锅熬胶锅为铝或不锈钢制夹套加热容器,上部为圆形,下部为锥形,锥形上面置于有长条形孔的网板,锅子中心置一有孔管,以利于胶液对流。为了使熬胶时原料不致压紧及利于快速出胶,熬胶锅通常设计成直径大而高度小,直边高和直径之比约为 11.82。按每立方米处理鲜皮料 500 公斤左右设计。6、过滤器用有锈钢制成的圆锥形抽滤器,锥部上面有多孔筛板,筛板上放滤布,滤布上面放置过滤棉,过滤棉厚度一般为 35 毫米左右,上层再放过滤布。过滤棉厚度为 35 毫米,则按每平方米每小时处理 650 升左右淡胶液计算。7、蒸发器一般可采用有锈 钢

8、制的真空浓缩锅,如能用双效真空蒸发器效果更佳,可比单效蒸发器降低能耗 50%左右。8、烘房采用长燧道式烘房,烘房内有若干辆小车,车上有多层底部分尼龙筛网的木柜。在烘房的出口端装有空气过滤器,鼓风机和散热片,空气过滤后进入鼓风机,经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和胶片逆方向进入烘房。烘房的进口端上部应有排气口。烘房的进出口门应密封。由于明胶干燥时一般分为两个阶段,风速和温度都不同,故烘房宜分力两段制成两个烘房。9、切皮机可采用圆刀、横刀联合切以机进行,小型工厂也可用人工切皮。10、冷冻机浇盘冻胶一般需一台冷冻机和一只盐水箱,小型明胶厂冰棒机也可以用。11、粉碎机通用型锤击式粉碎机。其他设备还有空气压缩机、贮罐

9、、真空泵、泥浆泵等。生产过程:一、碱法工艺流程方框图皮料 石灰 盐酸整理 预浸灰 切碎 浸灰 退灰 中和 水洗熬胶 过滤 浓缩 防腐 冷冻切胶 干燥 水洗 成品二、工艺过程1、皮料整理皮料整理的目的是使同一批号的原料质量均一,以便浸灰时间一致有制备同一级别的明胶。皮料整理应注意以下几点。(1)不同种类的皮料(如干皮和鲜皮、牛皮和猪皮、黄年皮和水牛皮、厚皮各薄皮,上剖皮和下剖皮、头皮、脚皮等)要分开,不同部位(臀部、背部、腹部)的皮也要分处理。(2)去油:如鲜猪皮上油较多,应用刀刮去。(3)毛猪皮应先用 5%浓石灰水或 0.51%的硫化钠溶液浸泡,将毛除去。(4)大块的皮要切成 10 厘米宽的条

10、状。(5)干皮投料前应泡软。盐皮要先去除盐,在清水中泡软。为了防止细菌侵蚀,应每日换水,泡 3 天左右即可变软。(6)干、鲜皮混杂时,应将鲜皮先行处理,以免变质。经整理分类后的皮料,计理后分批分池浸泡。2、配灰生石灰先加水配成厚浆,一般 1 公斤石灰加水 1.21.5 公斤,然后存放15 天左右,加水稀释,过滤去掉粗颗粒,备用。配灰在配灰池中进行,按所需浓度加水和厚浆,在不断搅拌下,用泥浆泵将石灰水打入预浸灰池或浸灰池。3、预浸灰预浸灰的作用是使初步膨胀,除去皮上的血污、脏物和臭味;另外由于皮和石灰作用使皮变得硬挺,切皮时较易切断。预浸灰在预浸池内进行。用含约1%氧化钙的石灰水浸泡皮料 2 天

11、左右。4、切碎切碎的目的是加快浸灰和熬胶的速度。一般用切皮机或人工将皮料切成小于 1010cm2 的块。切皮时应注意尽可能切得小一些,但应以浸灰水洗时不致流失为限;同一批料要切得大小说相近,使浸灰效果一致。5、浸灰用石灰水浸泡皮原料的过程称为浸灰,浸灰是明胶生产的关键工序,对提高产品质量有极大的影响。浸灰时,石灰水内年头化钙含量一般控制在 24%(比重 1.0151.035)。气温高时采用低浓度,气温低时采用高浓度,浸灰时石灰水量应是湿皮的 4 倍左右,PH 值控制在 1212.5,最适宜的浸灰温度为 10 度左右,最高不能超过20 度。温度过高影响明胶的产率和质量。浸灰时间长短由原料种类和产

12、品品种来决定,与皮的干鲜厚薄及浸泡时的温度有关。一般情况下鲜猪皮的浸灰时间为 30 天左右,鲜牛皮、干牛皮、干猪剖皮的浸灰时间约 2 个月左右。生产照相明胶时,浸灰时间更长。由于在浸灰时,石灰不断作用而减少,浸出的蛋白质、有机物在水中越来越多,为了加快浸灰速度必须更换石灰水。一般情况下可按下表的天数定期更换石灰水。如发现石灰水混浊或变黄,应提前更换。换灰时应先将旧石灰水放掉,用清水将皮料洗涤一次,再加入新石灰水。浸灰次数 1、2 、3、4 及以上换灰时间(天)1 2、47、1020、20 25在整个浸灰操作中,为了提高浸灰效率,缩短时间,间隔 8 小时左右应用压缩空气翻动一次,要求翻动彻底。数

13、字灰终点一般可根据以下四种方法来确定。(1)经验判断:根据皮的膨胀、松软、色泽等情况,通过手感目视凭实际经验来判断浸灰终点。(2)收缩温度:取一小块已浸灰的皮,用清水洗净,将其与温度计一道悬挂于同一烧杯内的冷水中,缓慢加热。当皮沿其纵向开始收缩蜷曲的温度即为该皮料的收缩温度。未经处理的鲜牛皮收缩温度为 65 度左右,浸灰完成时的收缩温度降为 40 度左右。(3)胶原 PH 值:皮料胶原 PH 值从 6 降至 4.75 时,表明浸灰完成。(4)出胶速度:取小样熬胶,按熬胶时间测定胶液浓度,如已达规定要求时则说明浸灰终点已到。浸灰至一定时候即要检查皮的收缩温度等,及时退灰,否则浸灰时间过长则影响产

14、率。浸灰终点到后,即将石灰放掉,将皮料转入中和池。6、退灰退灰的目的是去除皮料吸附的石灰和其他杂物(如溶解蛋白质等)。退灰在中和池内进行,在不断搅拌下,每 30 分钟换水一次,共 10 次左右。以后每1 小时换水一次。原料和水的比例每次应为 16 左右,一般 24 小时可完成退灰。退灰是否彻底,用酚酞试液检查,取一块皮,滴几滴酚酞指示剂于皮上面,当呈淡红色(PH 为 9.5 左右)时,即说明退灰可结束,否则需继续退灰。7、中和中和即用酸来去除皮中胶原和氧化钙结合的钙盐。先加水使皮料浸没在水中,开动搅拌,将已稀释一倍以上水的盐酸溶液慢慢加入水内,保持 PH 为 3 左右,中和开始时,每 30 分

15、钟加酸一次,4 小时后,每 1 小时加酸一次,约 8 小时可加完全部酸,继续搅拌 48 小时。中和用到量,鲜猪皮为湿皮重的 4%左右,湿牛皮、干猪剖皮用酸量为皮重的 8%左右。8、水洗水洗是用清水去除中和时多余的酸及生成的盐类。水洗时应不停搅拌,每1 小时换水一次数,共换 10 次左右。水洗后皮的 PH 值应符合熬胶时的要求,一般为 5.5 左右。9、熬胶将原料皮和水一起加热,胶原溶于水转达为明胶的过程称为熬胶。熬胶是明胶生产的关键之一,一般采用分道熬胶的办法。先放一定量的水至熬胶锅,加热至熬胶最低温度,然后将水洗好的皮料倒入熬胶锅,注意投井下石松,不使成团。然后再加水使皮料刚好浸没,缓慢升温

16、至所面熬胶温度。注意不能加过多的水,否则胶液太稀。熬胶时的 PH 应控制在 5.5.左右。熬胶到一定时间,当胶液达一定比重时,即从底部放出胶液,重新注入水进行一下一次熬胶,相应提高温度,一般较前次提高 510 度,最后一次可煮沸。放胶液时应注意不要放尽,且速度要慢,以免油脂混入胶液内。熬胶过程的条件控制,以鲜猪皮和鲜牛皮为例,见下表:(1)鲜猪皮道数:1 2 3 4 5 6 7温度():55 左右、 65 左右、75 左右、85 左右、95 左右、100 左右。时间(小时):约 4、约 5、约 5、约 6、约 6、约 3、适宜。占总胶的百分比(%):3035、20 28 、1823、812、58 、35备注:1、胶液比重为 1.0031.007。2、含胶量为 4.57%。3、13 道为照相或食用明胶,4 道为食用或工业明胶, 5 道为工业明胶。67 道为皮胶。(2)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