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谋规划引领内强规范管理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04053025 上传时间:2019-10-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谋规划引领内强规范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外谋规划引领内强规范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外谋规划引领内强规范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外谋规划引领内强规范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外谋规划引领内强规范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外谋规划引领内强规范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谋规划引领内强规范管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外谋规划引领 内强规范管理杨建忠2012年,围绕“精细化管理”这个目标,经报市政府批准制订出台了城乡规划管理实施办法等六个规范性文件,启动了多项规划编制研究工作,并着手开展城乡规划信息系统等基础支撑体系建设,拉开了城乡统筹发展新的序幕。但与此同时,我们在工作中也遇到一些困难,发现一些薄弱环节,这都需要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改进完善。一、存在的薄弱环节及建议总结近年来工作,规划工作在以下两方面还有待提升和完善:1、规划编研工作有待提升一是规划编研目标任务不够清晰。规划编研是城乡规划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体现规划“龙头”引领作用的核心手段,服务于全市城乡经济建设。就目前而言,现在我们开展的一些规划编制研

2、究任务是被动式的,是因为某个地区要建设了,才去围绕这个地区开展规划编制;或是因为省市有规划编制要求,才去开展规划编制,规划编研未真正起到主动谋划、引领的作用。这归根结底,是对规划编研工作缺乏系统的谋划,缺乏对规划编制工作的研究。城乡建设发展需要规划,规划编研工作同样也需要规划。二是规划编研组织不健全。目前规划编研的具体组织工作缺少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承担,工作效果不明显。今年的多项规划任务采取由分管领导牵头,各科室负责人、业务人员分别承担组织工作,虽分工明确,但各个规划之间在进度安排、内容衔接方面存在不协调;另外由于是由各科室业务人员兼着做,受日常工作的影响,不能一心扑在规划编研上,导致组织推进

3、不快,对方案的研读和意见反馈不够深入。三是规划编研内容不够协调。首先,城乡建设规划涉及多方面,包括发改部门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部门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交通部门的公路交通、客运体系规划,水利部门的防洪规划,环保部门的环保规划等等,这些规划都与全市城乡规划有关,在编制过程中虽也征求意见,但缺乏一个机构来统一协调相关规划内容,统一组织协调反馈意见的整合,导致各个规划成果内容各自为主体,存在不一致性;其次,目前开展的专项规划编制研究中,缺乏对涉及民生规划的关注。例如,教育设施规划、卫生医疗设施规划、文化服务设施规划、农贸市场规划、城市商业服务设施规划等,由于缺乏这些专项规划的支撑,导致一些民

4、生项目没法落地或布局不合理,城市功能不够完善。针对上述规划编研工作的不足,有如下建议:一是研究制定城乡规划工作近期工作计划,尤其要针对当前及未来城乡发展的需求和热点,列出编研计划,包括每年需完成哪些规划研究和编制工作及具体内容,并在今后每年及时调整完善,使规划编研工作按计划有序推进。二是成立编研中心来承担具体规划编研组织工作。了解周边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大都有规划编研中心或类似的机构来组织协调编研工作。当然,该机构需得到市里批准,在此之前,建议先由规划设计院为载体承担规划编研的组织工作。三是加大规划编研工作内外协调力度,利用城乡规划委员会这个平台,与各相关专项规划主管部门紧密联系,并重点关注民生

5、规划,利用新一轮城乡总体规划编制契机,推进相关专项规划编制。2、规划管理工作有待深化规范一是程序不够规范。按照城乡规划法和省规划条例的规定,控规是法定规划,规划条件必须依据控规并符合控规要求,但由于多方面原因,城市、各镇区大部分建设区域未能做到控规全覆盖,而规划条件又是城乡建设土地出让的前置条件。因此,按规定无控规不能出规划条件,即使救急编制控规,其编制审批程序复杂周期也长,势必会让各镇区及相关单位产生不满意的意见,影响全局对外的关系,考核打分也会受影响;若出条件又存在违反规定,特别是若后期项目有矛盾纠纷产生行政复议或诉讼,会产生很大被动,真是左右为难。 二是执法监管力度不强。现在很多工业在建

6、设过程存在违章建筑,给竣工规划核实带来难度。从支持工业企业发展角度来讲,我们也会从宽处置,但这种现象却越来越多,越来越普遍,各镇区政府管委会都帮助企业来打招呼,这个给我局规划管理带来很大被动。另外,也表现在批后监管不力,由于科室人员较少,对批后监管跟踪不够,使很多违章未能在萌芽状态就及时处置,导致违章建筑成为事实,给后期规划核实、规划处罚带来较大压力。三是难点问题破解不力。农居民建房管理是目前管理中碰到的难点、热点问题。从农村方面来说,由于农村居民住房实行规划集中发展,每个行政村大约有一个居民集中点,而关于如何引导农村居民住房向居住保留点集中,一直未有配套政策,且镇村也不积极谋划相关规划编制、

7、政策等事宜,导致农村建房问题困难重重,不能落到实处,而矛盾最终延伸到我局。又或者农村镇村放任不管,存在擅自翻建、新建住宅现象。而城区农居民建房冻结已有十多年,也一直未有有效的解决办法,管理压力也越来越大。针对上述情况,有如下建议:一是强化规范管理引导。首先要加强与各镇、区的沟通,取得镇区政府部门的理解支持;其次加大市区、镇区控规编制力度,争取做到控规全覆盖,同时规范程序,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针对工业、企业违建现象,在发工程证时,发放温馨告知书,提前提醒,并督促各镇区责任部门加强监管,同时,对局执法监管科增配人员,加大批后监管力度,并积极协调各镇区城管部门,形成联动机制,预防并及时处置违

8、章建设。二是积极破解城乡农居民建房问题。金坛市城乡规划管理实施办法对农居民建房已作了相关规定,下一步督促各镇区开展规划保留村庄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做到有规可依,同时提请市成立领导小组,研究出台农村规划保留点集中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对城区开展城中村规划研究,明确哪些城中村可保留整治,在此基础上联合国土局、各镇区,研究出台相关整治建设政策,化解疏导农居民建房矛盾。二、2013年城乡规划工作思路总体思路是“外谋规划引领,内强规范管理。” 金坛目前正处于发展的“十字路口”,具体表现为:十八大报告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思路,意味着金坛这样的中小城市将成为未来中国城镇化、经济建设的主

9、战场。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将金坛列为两个“点状发展区”中的城市之一,对金坛的发展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常金一体化”战略的实施,给金坛主动融入“苏锡常”都市圈带来发展后劲;新的省域城际轨道交通规划的调整,给金坛改善交通条件快速融入长三角带来际遇。在此重要时期,恰逢市委、政府对城乡规划工作又十分重视,所以我们应抓住这个历史际遇,主动积极开展各层次规划研究和编制工作,充分发挥规划龙头作用,引领金坛城乡一体化发展,当好市委、政府的“参谋”,树立规划新形象。所以规划编研工作应是13年工作重中之重,具体编研内容在现有开展的工作基础上应增加教育、卫生、商业、环卫、绿色交通等涉及民生幸福的规划,同步增加控规编制力度。在六个规范性文件指导下,结合“精细化”管理的初步成果,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重点在“规范”上下功夫,一是细化管理审批程序,做到“步步为营”。二是明确岗位职责,强化责任意识。三是加大信息化支撑。制定城乡规划工作五年计划;将精细化管理成果进行培训,并按此执行;建立并运转城乡规划信息系统。(作者系 住建局副局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