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井下作业监督工作提高井下作业质量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04011508 上传时间:2019-10-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井下作业监督工作提高井下作业质量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加强井下作业监督工作提高井下作业质量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加强井下作业监督工作提高井下作业质量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加强井下作业监督工作提高井下作业质量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加强井下作业监督工作提高井下作业质量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强井下作业监督工作提高井下作业质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井下作业监督工作提高井下作业质量(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黄志伟 孟 林 陈 超加 强 井 下 作 业 监 督 工 作 提 高 井 下 作 业 质 量 (新疆油田分公司采油二厂, 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8摘 要:井下作业是提高油水井单井产量及维持油水井正常生产, 保持油田稳产的重要及必备的手段, 加强井下作业监督对提高 作业施工质量, 降低作业成本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井下作业监督 井下作业质量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 地层及井 况等因素日趋复杂, 井下作业的难度也越 来越大 。 大量的返工井既影响了产量, 又 浪费了资金, 还污染了油层, 直接影响了 采油厂整体效益的提高 。 几年来, 我作业 区在加强井下作业监督管理, 提高井下作 业质量

2、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进一步提高 了井下作业质量水平, 同时降低了井下作 业成本, 提高了经济效益, 确保了油田老 区稳产 、 高产 。 具体作法及途径如下: 1. 提高措施设计水平措施设计的合理性是井下作业质量 的关键, 所以提高措施设计的水平是提高 井下作业质量的首要保重 。(1 考虑到措施设计和监督工作的紧 密联系, 我作业区将措施设计岗位纳入了 修井监督岗, 加强了监督与设计人员的交 流与联系,提高了设计人员设计的合理 性 。(2 严把设计审批关 。 在设计审批上 实行三级审核, 对重点井重点作业实行四 级审核 。 即由设计人员编写标准格式, 经 过作业区工程总监审核,把好工艺关 ;

3、经 地质所井下室审核, 把好施工所需液体的 配方及井下机具关 ; 最后由地质所井下室 主管进行全面的工艺把关 。 对重点井及新 工艺试验工艺再由主管工艺的老总或生 产副厂长审核 。(3 强化了设计执行过程中的更改程 序 。 由于井下情况的复杂性, 在作业中不 可避免的会出现工序的变动, 要求措施设 计人员必须现场确认后下达措施变更设 计, 使得措施设计在落实过程中不断的完 善, 科学性 、 有效性不断提高 。(4 强化了施工后的效果评价 。 每施 工完一口井, 我们及时对施工后的效果进 行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 :施工质量 、 周期 、 效果 、 资金投入 、 有效期等 。 坚持完井后 10天内

4、天天跟踪井下作业效果,这样可 以对我们措施设计的可行性进行验证, 让我们更好的认识油田, 以便找出更适合的工艺, 提高措施设计的质量 。(5 建议和配合厂相关部门, 不断探索适应我区油田发展的新工艺新技术, 来提高井下作业质量 。2. 加强技术培训, 提高质量意识井下作业名目繁多, 工序复杂, 所使用的技术涉及面广,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 其作业工艺技术将更为复杂 。 如果井下作业监督自身不具备精湛的专业技术水平, 不熟悉 、 不掌握先进的工艺技术水平, 做作业监督工作, 就无从下手, 监督起来也会非常被动 。 因此, 我作业区对每一位井下作业监督都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和学习:(1 井下作业

5、监督在上岗前都从业务技术 、 技术标准 、 职业道德 、 职责 、 规章制度 、 监督程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培训 。(2 要求修井监督都要参加厂里及油田公司的培训学习, 加强井下作业监督专业理论知识学习, 学习井下作业的基础理论 、 大修工艺技术 、 特殊井 (水平井 、 分支井 、 侧钻井等 的工作原理 、 防砂堵水调剖等理论知识, 学习压裂 、 酸化等进攻性增产措施 。 使每位修井监督都取得 “ 三级(或四级 井下作业监督证 ” 及 “ 井控证 ” 。(3 在作业区开展 “ 师徒结对子活动 ” , 每年进行一次学习评比 。 要求每位修井监督都要向实践学习, 不放弃每一次实践的机会 。 多到施

6、工现场, 多向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师傅 、 专家技术人员学习, 掌握现场施工要领, 注意现场施工的每一个环节, 并认真录取每项资料, 做好记录, 对不懂的问题, 要反复推敲, 不耻下问, 直至弄懂弄通, 使自己的现场施工经验和现场组织协调能力不断提高 。3. 加大监督力度, 提高修井作业质量井下作业过程是一个多环节 、 多个单位之间相互合作才能完成的一个系统工程, 要保证最终的措施效果, 单纯的依靠作业队自觉的对各工序质量进行自检 、 互 检是不够的, 所以应对施工全过程进行全 方位的监督 。(1 要 求 作 业 井 次 监 督 率 达 到 100%, 总工序监督率达到 80%以上, 关键 工序

7、、 重点工序监督率达到 100%。 细化 监督资料, 对监督资料进行了规范, 要求 作业区建立健全:监督人员职责 ; 月度 、 季 度 、 年度监督总结 、 分析报告 ; 监督现场日 志 ; 费用结算台帐 ; 井下作业质量调查表 等 。(2 要提高修井质量, 必须把握住重 点井 、 重点工序质量 。 作业监督应重点加 大对补层 、 调剖 、 堵水 、 防砂 、 注灰封层 、 管 柱试压等监督力度, 协调解决作业施工中 出现的问题, 确保一次成功率 。(3 特别是高产油井, 占井比例虽 小, 但占产量比例很大, 一旦出现质量问 题将会动摇油田稳产基础, 造成难以挽 回的经济损失 。 对这类井,

8、作业监督要高 度重视, 尽可能实施全过程驻井监督, 以 便杜绝质量问题的发生 。 强化工序质的突 击抽查, 严防私自简化作业工序现象的 发生 。(4 对于修井占井时间较短的, 作业 监督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易出现质量问题 的作业班组进行经常不定期的突击抽查, 对发现不合格的工序质量, 要及时令其 返工整改, 对隐瞒问题和私自简化作业 工序的现象, 发现一起严惩一起, 除扣罚 施工作业费外, 还应将抽查结果向修井 作业公司通报, 引起修井公司领导重视, 加强对职工的教育, 以便杜绝弄虚作假 、 偷工减料现象的发生, 提高工序作业质 量 。(5 定期向领导汇报井下作业监督及 预结算情况, 严格控制修井

9、材料发放, 认 真审核修井劳务费, 做到廉洁自律, 有效 控制修井成本 。(6 及时处理好与施工方及相关部门 MANAGEMENT 综合管理 249管理观察 2009年 5月 吴成达生 产 力 概 念 的 历 史 考 察(徐州师范大学, 徐州 221116摘 要:生产力概念在马克思之前就被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广泛使用, 本文系统地考察了配第 、 魁奈等人对生产力概念的界定和使 用, 以期更好地理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关键词:生产力 概念 考察信息反馈问题 。 建立实物取样制度, 把修井过程中每口井录取砂样, 垢样, 断脱管杆材料, 进行化验分析, 为措施提供设计依据, 提高措施有效率 。

10、(7 正确处理好作业井的质量问题, 明确责任, 总结教训 。 井下作业监督人员 定期组织有关专家对不合格井召开质量 鉴定分析会, 由专家集体会诊仲裁, 明确 责任 。 对于一时不能明确责任及有怀疑的 油水并, 及时另安排一个作业队上修, 查 找真正原因, 并做好全过程监督, 总结教 训 。 无论何时, 监督工作不能马虎, 对出 现的质量问题, 该返工的要坚决返工, 该 扣罚的必须扣罚 。4. 效果分析(1 自运作井下作业质量监督以来, 平 均 每 年 监 督 600多 井 次 , 覆 盖 面 100%。 发现和解决影响质量的问题 200多个, 有效地控制了无功低效作业 。 平均 每年减少作业返

11、工井 48井次, 见表 1。(2 经济效益 。直接经济效益:4年共计减少无功低 效作业井 142井次, 每井次作业费用按平 均 5万元计算, 则:1425=710万元 。 间接经济效益:平均每口井减少修占 井周期 3天,按每天每口井可产原油 3T 计, 这又是相当大的一笔经济效益 。 参考文献:1沈琛 井下作业工程监督 北京:石油工 业出版社 20052吴奇 井下作业监督 北京:石油工业出 版社 2003作者简介:黄志伟,男, 28岁, 新疆油田 公司采油二厂第六作业区助工 。时间 2005200620072008返工井数 (口 15056128表 1近几年井下作业返工井数统计表综合管理 MA

12、NAGEMENT生产力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范畴, 但研究生产力问题和使用生产力概念, 都 不是从马克思才开始的 。 在他之前, 许多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为了研究财富的来源 及增长的原因,就提出了多种生产力概 念 。 本文通过系统地考察生产力概念的历 史演变过程, 以期更好地理解和发展马克 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一 、 古典经济学派的生产力理论 1. 威廉 配第的劳动价值论和早期的 分工思想配第在其 赋税论 中提出了财富的 两个生产要素, 他说:“ 所有物品都是由 两种自然单位 即土地和劳动 来 评定价值, 换句话说, 我们应该说一艘 船或一件上衣值若干面积的土地和若干 数量的劳动, 理由是, 船和

13、上衣都是土 地和投在地上的人类劳动所创造的 。” “ 土地是财富之母, 劳动是财富之父 。” 是配第的名言, 也就是说, 任何物品都 是由土地和劳动生产的, 把财富和价值的源泉归于劳动, 从而奠基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 。配第认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促进财富增长的主要因素,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因素有两个, 一个是分工的水平和规模, 第二是科学和技术的发明 。 对于第一个因素, 他认为分工越细, 劳动生产率就越高, 产品成本就越低, 利润就越大 。 “ 譬如织布, 一人梳清, 一人纺纱,一人织造, 又一人拉引, 再一人整理, 最后又一人将其压平包装,这样分工生产, 所花的成本一定较低 ” 。 对于第二个

14、因素, 他认为科学和技术发明会使财富得到成倍的增进, 因此他提出国家应该重视普及普通教育和选拔技术人才 。 配第较早地提出了生产劳动对于财富增长的重要性,并且看到分工对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作用, 这对后来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影响极大 。2. 弗朗斯瓦 魁奈第一次使用 “ 生产 力 ” 概念在经济学史上第一次提出 “ 生产力 ” 概念的, 当首推法国古典经济学家 、 重农 学派的创始人魁奈 。 他的生产力概念实质 上强调的是 “ 土地生产力 ” 和 “ 人口生产 力 ” , 他从重农主义的立场出发, 在说明农 村状况恶化的原因时指出:“ 和庞大的军 队会把土地荒芜相反, 大人口和大财富可 以使生产力

15、得到很好的发挥 。 ” 不难看出:魁奈所指的生产力是 “ 土地生产力 ” , 他把 社会生产力等同于土地, 认为土地是财富 的唯一源泉, 只有农业能够增加财富 。 同 时, 魁奈特别强调人在财富增加和生产发 展中的作用, 他在 人口论 中指出:“ 构成 国家强大的因素是人 ” “ 人们本身就称为 自己财富的第一个创造性因素 ” 。 魁奈虽 然没有明确提出人是生产力中的一个因 素, 但从他阐述的基本思想中可以看出他 把人在生产中的作用提高到第一位 。 这对 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三要素理论的形成有 重大影响 。3. 亚当 斯密论劳动生产力和社会 分工斯密把对生产力的研究提高到了很 重要的地位, 他明确把人们在各个生产部 门的劳动总和看作社会财富的源泉, 把财 富的增长归结为社会劳动总量的增加, 一 方面是从事生产力的劳动者数量的增加, 另一方面是已经在业的劳动者的生产力 的提高 。 他认为, 劳动生产力的提高, 主要 是通过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分工实现的 。 他 说:“ 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 以及运用 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 、 技巧和判断 力, 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 。 ” 他举出著名的 制针手工场的例子, 这个工场由于实行了 分工, 生产效率提高了四千八百倍 。 斯密 得出结论说:“ 凡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