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 专题练习3 卤代烃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04007225 上传时间:2019-10-08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 专题练习3 卤代烃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 专题练习3 卤代烃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 专题练习3 卤代烃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 专题练习3 卤代烃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 专题练习3 卤代烃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 专题练习3 卤代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 专题练习3 卤代烃(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届化学二轮总复习 卤代烃专题练习3,A,【解析】卤代烃在KOH醇溶液中加热发生消去反应,应满足的条件是与卤素原子相连的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有氢原子存在,据此应有能发生消去反应。 【答案】A,2. 冰箱制冷剂氟氯甲烷在高空受紫外线辐射时产生Cl原子,并能发生下列反应: ClO3ClOO2,ClOOCl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将O3转变为O2 BCl是总反应的催化剂 C氟氯甲烷是总反应的催化剂 DCl起分解O3的作用,C,【解析】总反应为O3O=2O2,Cl参与反应,但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说明Cl起催化剂的作用(ClO是中间产物),反应的结果是将O3转变为O2。 考点:

2、催化剂的作用。 答案】C,3. 能够证明某卤代烃中存在氯元素的操作及现象是( ) A在卤代烃中直接加入稀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B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后,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C加入NaOH溶液,加热后加入稀硝酸酸化,然后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D加入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后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C,【解析】卤代烃是非电解质,不能电离出卤素离子,属于要首先通过卤代烃的水解反应,然后再和硝酸银反应。由于卤代烃的水解是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的,而卤素离子的检验需要酸性条件,所以再加入硝酸银溶液之前,要先加入稀硝酸酸化,因此正确的答案选C。 考点:考查卤代

3、烃中卤素元素的判断,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实验方案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规范实验操作以及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题需要学生熟练记住常见离子的检验原理和相关的试剂。 卤代烃是非电解质,不能电离出卤素离子,属于要首先通过卤代烃的水解反应,然后再和硝酸银反应。由于卤代烃的水解是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的,而卤素离子的检验需要酸性条件,所以再加入硝酸银溶液之前,要先加入稀硝酸酸化,因此正确的答案选C。 考点:考查卤代烃中卤素元素的判断,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实验方案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规范实验操作以及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题需要学生熟练记

4、住常见离子的检验原理和相关的试剂。 【答案】C,C,【解析】分子中,连有羟基(或卤原子)的碳原子必须有相邻的碳原子且此相邻的碳原子上,并且还必须连有氢原子时,才可发生消去反应。故选C。 考点:考查卤代烃与醇的消去反应,难度不大,注意醇类和卤代烃能发生消去反应。分子中,连有羟基(或卤原子)的碳原子必须有相邻的碳原子且此相邻的碳原子上,并且还必须连有氢原子时,才可发生消去反应。卤代烃在在碱的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在碱的水溶液共热,发生取代反应。 【答案】C,5. 卤代烃能发生下列反应:2CH3CH2Br + 2Na CH3CH2CH2CH3 + 2NaBr。下列有机物中,可合成环丙烷的是( )

5、 ACH3CH2CH2Br BCH3CHBrCH2Br CBrCH2CH2CH2Br DCH3CHBrCH2CH2Br,【解析】卤代烃能发生下列反应:2CH3CH2Br + 2Na CH3CH2CH2CH3 + 2NaBr,这说明了Na可以增长碳链,所以要合成环丙烷可以用BrCH2CH2CH2Br ,故C为本题的正确答案,CH3CH2CH2Br 、CH3CHBrCH2Br 、CH3CHBrCH2CH2Br与钠反应均不能得到环丙烷。 考点:本题考查了有机合成的知识,该考点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难点,本题要根据题干的信息才能选择出答案,该题难度适中。 【答案】C,C,A,【解析】卤代烃水解时,卤素原子

6、被羟基代替,则被破坏的键时,选项A正确,B不正确;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脱去HX,生成烯烃,试题破坏的化学键是,选项CD不正确,答案选A。 考点:考查卤代烃消去反应和水解反应原理的判断,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紧扣教材基础知识,旨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难度不大。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和水解反应的原理,特别是断键的位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答案】A,7.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用新制的银氨溶液可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 B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区分己烷和3-己烯 C用水可区分苯和溴苯 D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解析】A、甲酸甲

7、酯中含有醛基也能与新制的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镜,所以不能用新制的银氨溶液可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错误;B、己烷不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己烯可以使其褪色,可以区分,正确;C、苯的密度比水小,溴苯的密度比水大,所以加入水后,一个是油层在上层,一个油层在下层,可以区分,正确;D、乙醚与金属钠不反应,而乙醇与钠反应产生气体,可以区分,正确,答案选A。 考点:考查物质的鉴别 【答案】A,A,8. 下列实验中,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苯、浓溴水、溴化铁混合制溴苯 乙醇和30%的硫酸共热到170制乙烯 用溴水除去混在苯中的己烯,分液得到纯净的苯 敞口久置的电石与饱和食盐水混合制乙炔 将电石与水反应产生的乙

8、炔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证明乙炔和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 将溴乙烷和NaOH乙醇溶液混合共热,生成的气体直接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有乙烯生成 A B C D,D,【解析】应用苯、液溴、溴化铁混合制溴苯;应用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到170制乙烯;溴水与己烯反应产物可溶解在苯中,无法分液除去;敞口久置的电石易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而变质;将电石与水反应产生气体除乙炔外还有SO2、H2S等杂质,也可与溴水反应;将溴乙烷和NaOH乙醇溶液混合共热,生成的气体可能含有乙醇,乙醇也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考点:考查有机化学实验等相关知识。 【答案】D,9. 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9、) A检验乙醛中的醛基:在一定量CuSO4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然后再加入乙醛,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B分离提纯苯:向苯和苯酚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浓溴水,静置后分液 C比较CH3COO和CO32结合H+的能力:相同温度下,测定浓度均为0.1molL-1的Na2CO3和CH3COONa溶液的pH D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向某溴乙烷中加入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滴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C,【解析】A、在制备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时氢氧化钠应该是过量的,否则不能氧化醛基,A不正确;B、苯酚与浓溴水反应生成的三溴苯酚溶解苯中,应该用氢氧化钠溶液,B不正确;C、酸越弱相应的钠盐越容易

10、水解,溶液的碱性越强,pH越大,因此比较CH3COO和CO32结合H+的能力:相同温度下,测定浓度均为0.1molL-1的Na2CO3和CH3COONa溶液的pH即可,C正确;D、卤素离子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是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的,因此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向某溴乙烷中加入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先加入适量的硝酸,然后再滴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D不正确,答案选C。 考点:考查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答案】C,10. 为鉴定卤代烃中所含卤素原子,现有下列实验操作步骤:加入AgNO3溶液;加入少许卤代烃试样;加热;加入5 mL 4 mol/L NaOH溶液;加入5 mL 4 mol/

11、L HNO3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 A B C D,【解析】检验卤代烃中所含卤素原子,应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最后加入硝酸酸化,然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以及沉淀的颜色,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为,答案选C。 考点:考查卤代烃的性质;卤素原子的鉴别 【答案】C,C,11. 要证明溴乙烷中溴的存在,下列各操作步骤:加入AgNO3溶液;加入NaOH水溶液;加热;加入蒸馏水;加稀硝酸至溶液呈酸性;加入NaOH醇溶液。顺序正确且操作最简单,化学药品选用最少的是( ) A B C D,【解析】证明溴乙烷中溴元素的存在,先发生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NaBr再发生加入稀硝酸至溶

12、液呈酸性,最后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淡黄色沉淀,则证明含溴元素,即操作顺序为,故选择D。 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溴乙烷的化学性质 【答案】B,B,12. 为鉴定卤代烃中所含卤素原子,现有下列实验操作步骤:加入AgNO3溶液;加入少许卤代烃试样;加热;加入5 mL 4 mol/L NaOH溶液;加入5 mL 4 mol/L HNO3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B C D,【解析】检验卤代烃中所含卤素原子,应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最后加入硝酸酸化,然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以及沉淀的颜色,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为,答案选C。 考点:考查卤代烃的性质;卤素原子的鉴别 【答案】C,C,1

13、3. 以2-溴丙烷为原料制取1,2-丙二醇,需要经过的反应是 ( ) A加成消去一取代 B取代一消去加成 C消去取代一加成 D消去加成取代,D,B,【解析】卤代烃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加热发生消去反应,而醇的消去反应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并加热,A正确;B中和羟基相连的碳原子是没有氢原子,不能发生催化氧化,不正确;C正确,例如1溴丙烷和我2溴丙烷的消去反应产物都是丙烯;卤代烃分子中,连有卤素原子的碳原子必须有相邻的碳原子且此相邻的碳原子上并且还必须连有氢原子时,才可发生消去反应,据此可知选项D正确,答案选B。 考点:考查卤代烃、醇的性质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和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该题的关

14、键是明确醇、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以及醇发生催化氧化的条件,然后结合题意和结构简式灵活运用即可。 【答案】B,C,【解析】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或几个小分子(如水、卤化氢等分子),而生成不饱和(碳碳双键或三键)化合物的反应,叫做消去反应,卤代烃分子中,连有卤素原子的碳原子必须有相邻的碳原子且此相邻的碳原子上,并且还必须连有氢原子时,才可发生消去反应,据此可知选项ABD都可以发生消去反应,而选项C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答案选C。 考点:考查消去反应的有关判断 点评:该题的关键是明确消去反应的原理,然后结合有机物的结构简式灵活运用即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

15、力。 【答案】C,B,【解析】该题可以采用逆向推理,即1,2丙二醇1,2二氯丙烷丙烯2氯丙醇,所以答案选B。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合成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各种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然后灵活运用即可。 【答案】B,17. 下列过程中,发生了消去反应的是 ( ) A. C2H5Br和NaOH溶液混合共热 B. 一氯甲烷和苛性钾的乙醇溶液混合共热 C一溴丁烷与KOH的丁醇溶液混合共热 D氯苯与NaOH溶液混合共热,【解析】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或几个小分子(如水、卤化氢等分子),而生成不饱和(碳碳双键或三键)化合物的反应,叫做消去反应,据此可知选项C是消去反应,A、D是卤代烃的水解反应,也是取代反应,B中卤代烃只有1个碳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答案选C。 考点:考查消去反应的判断 点评: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各种有机反应类型的含义以及判断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