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露天煤矿作业规程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039657 上传时间:2017-05-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露天煤矿作业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7年整理】露天煤矿作业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7年整理】露天煤矿作业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7年整理】露天煤矿作业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7年整理】露天煤矿作业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露天煤矿作业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露天煤矿作业规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保存单位:得宝煤矿 编 号:2010-01 宝清县得宝煤矿 100# 煤层露天开采 作业规程 作业性质: 拉沟、扩邦 作业地点: +100 +200 水平 设 计: 孙喜文 审 核: 编制日期 2010 年 6 月 23 日 开工日期 2010 年 7 月 1 日 编制说明 本规程为得宝煤矿一采区 100#煤层露天开采作业规程,为保证安全生产,指导生产而制定的,施工队组人员要严格按照该规程施工作业。 该规程在编制过程中,严格结合双鸭山地质勘探队提供的地质说明书,并依据开拓开采工程平面图进行考虑,在采煤工艺选择、设备布置及管理、地板及边坡管理、生产系统(运输、排水、供水、供电、通讯与监测系统)

2、、综合防尘、防灭火以及各种安全技术措施进行了综合考虑,为指导施工队组生产提供操作依据。 施工队组要认真的学习和贯彻该规程的各项措施和要求,安全、高效的生产,最终实现生产目标。 宝清县煤炭管理局审批意见生产科: 副总工程师: 总工程师: 公司总工程师: 目 录 第一章 工作面概况 第一节 工作面位置与交通 1.矿区位置及交通 得宝煤矿位于宝清县朝阳乡境内,在朝阳乡政府南 10km,在宝清县城东南方直线距离 30km。行政区划隶属宝清县朝阳乡管辖。地面均是八五二农场农田或次生林地,矿区中心位置处于东经1322751,北纬 460746。 从宝清县通往八五二农场的高等级公路,途经朝阳乡政府,从朝阳乡

3、政府通往得宝煤矿由八五二农场各连队之间沙石公路相连,交通较为便利。 2.采面位置及交通 本采面位于 F2 断层西侧,开采北部与北外排土场相邻,南部为矿工业广场,西部有西外排土场,东部边界为 F2 断层。平均走向长度 711m,平均倾向长度 251m。 本采面交通较为便利,南部有排土场,工业广场西部为临时储煤场。 第二节 工作面区域内地质状况 一、自然地理 1.地形 因矿区位于完达山北坡与三江平原交界处,处于山区边缘地段,区内地形属丘陵,该区域地形较为简单,地势总趋势属北高南低。南部地形比较陡峻,往北基本属于平缓的丘陵或者平原。矿区被茂密的杨树林和灌木林所掩盖。本矿位于山坡上。井田内最高标高+2

4、23.83m,最低标高+180m ,相对高差 43m。 2.水文及水系 本矿处于丘陵坡地,往南 300m 处有一条由东向西北的小索伦河,雨季存水旱季干涸,雨水可顺沟及时排泄,沟谷与煤层露头的高差为 50m 左右。根据该矿区过去开采经验,正常涌水量为 15m/h,最大涌水量为 25 m/h。 3.气象气温 矿区处于中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据宝清县气象站历年资料,最低温度-36.8,最高温度 36.7,年平均温度 3.5,无霜期 100-110 天。7、8、9 三个月是雨季,年平均降水量 575mm,最大降水量 827mm,最小降水量 324mm。每年 10 月下旬开始封冻,到翌年 4 月下旬

5、解冻,封冻期长达 6 个月,冻土层最大厚度 2.0m。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 4.地震 区域内地震烈度在 6 度以下,区域无历史地震记载。 二、地层、构造 1.地层界 系 统 组 代号 厚度(m) 新生界 第四系 Q4 0.53.0 第三系 始新统 渐新统 虎林组 E23h 1540.0 古生界 石炭系 上统 珍子山组 C3z 550 泥盆系 中统 上黑台组 D2s 200 下黑台组 D2x 150 下元古界 跃进山群(兴东群) Pt1yj 7000 2.构造 本区属南北走向,向东倾斜的单斜构造。地层走向成 SN 向到 N20方向,向东倾斜 1525地层产状比较稳定。没有很大变化。根据露天坑所

6、揭露的煤层断面看,煤层有时受挤压力产生小褶曲或沿走向产生逆断层,在断层附近产生一些局部性拱曲现象,使煤层加厚或倾角局部变陡,显示煤层走向方向没有遇见断层。F1 号断层属深部境界,断层方向 N30E 向西倾斜;F2 号断层,N25E,向东倾斜正断层,落差 100110m;F3 号断层,此断层没有实际控制。 本区受岩浆岩活动的破坏特别剧烈,本煤层基本属于被岩浆岩包围和穿插、吞蚀、残余的零星露头。 三、水文、工程地质 1.水文地质 本区处于丘陵坡地,东高西低,地表标高最高 230m,最低 150m。本地区地表无其他水体。本地区含水层(带)为第四系空隙含水层,煤系地层风化裂隙含水带及构造裂隙含水导水带

7、。本矿从开采情况看,正常涌水量15m/h,最大涌水量 2515m/h,所揭露的断层均不导水。 2.工程地质 矿区地形地貌条件简单,有利于自然排水,地层岩性较单一,块状或层状结构为主,第四系易融陷,煤层顶底板岩层在冻结状态下坚硬稳定,但在融化状态下松软破碎,稳定条件差。因此在季融季节作业中,必须做好工作面的排水工作,采取措施防止采掘设备、运输设备陷入泥泞,并对局部垮塌边坡进行清理。 四、煤层情况 1.煤层特征 本区煤层为 100#煤层,是夹在含煤地层中部结构极为复杂,厚度在 2.229.36m,煤层倾角 1015。本煤层内部分层很多,80 号钻孔煤厚 2m 左右,据肉眼分 250 多层。每一层还

8、可细分出 12cm 厚度小层。 煤层结构复杂,且不稳定,各孔之间只做到分段对比,分段或分层之间除以深度或厚度以外没有明显可靠的标志。但因煤层赋存较浅,且覆盖层硬度不大,易于剥离。 2.煤质 本区煤属块状硬煤,颜色纯黑,呈金刚或绢丝光泽,一般随灰分增加硬度增大,光泽由丝绢光泽渐变暗淡、乌黑。煤层的灰分都比较高,一般在 35%以上,最低 25%左右,但数量较少,平均灰分 33.47%;挥发份的极值为 2.210.0 之间,一般都在 3.55.5 之间,平均4.5;煤中硫、磷含量较高,分别为 0.36%、0.26% ;原煤的地位发热量一般在 4700 大卡/kg5200 大卡/kg(19.6521.

9、74MJ/kg) ;胶质层及焦油含量均为零。只能适合于发电或民用。3.煤的物理性质 本区煤属块状硬煤,颜色纯黑,呈金刚或绢丝光泽,解理发育。块状硬煤,开采爆破后,大部分成直径 5cm 以上的煤块。 4.煤层岩石情况 该煤层的上覆岩层为珍子山组上段地层,以中、细粒砂岩为主,夹薄层粉砂岩、炭页岩、劣质煤(高灰煤,灰分 41%50%)及闪长岩体。 下部岩层为珍子山组下段地层,由极薄煤层、泥岩、劣质煤、炭页岩等组成。开采的煤层中夹矸以劣质煤、炭页岩、泥岩夹煤为主,夹有少量侵入岩浆岩及粉砂岩。 第二章 采煤工艺 第一节 工作制度及生产能力 1.工作制度 根据本煤矿实际情况,矿区冬季较寒冷、生产规模小,采

10、用三八工作制,年工作日 300 天。 2.生产能力 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和资源赋存条件综合考虑,设计年生产能力 6 万吨,日均产量 200t,班平均产量 67t。 第二节 开采工艺 1.工艺的选择 因煤层赋存较浅,剥采比不大,附近有排土场,选择采用“液压液压反铲卡车”开采工艺。 2.主要穿采运排设备 设备名称 型号与规格 单位 数量 液压液压反铲 DH300LC-5(1.3m) 台 4 自卸卡车 20t 台 12 推土机 T-220 台 2 洒水车(兼坑内防灭火) 141 台 1 油罐车 日野 ZB212 台 1 平路机 PY220 台 1 指挥车 丰田 4500 台 1 兼杂作业车 解放 141

11、 台 1 3.开采主要流程 (1)表土剥离: 液压液压反铲剥离,20 吨自卸式卡车运输,推土机排土。 (2)采煤:液压液压反铲剥离、装车,采煤面沿煤层走向推进,到达矿区边界后折返。 (3)除尘、防灭火:洒水车对剥离作业引起的灰尘以及运输线路的灰尘进行洒水降尘;对有自燃倾向的区域洒水防灭火。 第三节 开采程序参数 1.设计开采方案 采用沿煤层走向开采,当采空区足够时,向下一水平开沟。 2.拉沟位置选择 由南部靠近排土场的位置挖开段沟及出入沟进入矿区。分两个工作台阶剥离+180 以上的表土、岩石。该水平以上的覆盖物玻璃完成后从靠近现有露天坑的矿区西侧挖开段沟及出入沟进行剥采。当采空区空间足够大时,

12、开拉下一水平台阶的开段沟和出入沟,依次反复进行。 3.台阶划分 工作面采用水平划分台阶,矿区共划分为 10各剥采水平,最高台阶标高为+200, 最低台阶标高为+100 4.剥离台阶高度 根据剥离物和煤的物理力学性质与其埋藏条件,依照采掘设备规格,设计剥离台阶高度 10m。 5.采煤台阶高度 因本煤层厚度为 2.229.36m,综合考虑生产设备能力,将煤层划分为一个台阶。 6.采掘带宽度 考虑液压液压反铲线性参数以及年推进强度,确定岩、煤台阶采掘带宽度为 10m。 7.采装工作平盘 为保证挖掘机、卡车及辅助机械能正常安全工作,确定平盘宽度为 29m。 、 8.端帮运输平盘 考虑边坡稳定及运煤、剥

13、离排土场的运输等因素,设计宽度 13.5m,出入沟底部宽度设计为 30m。 第四节 开采程序 一、开采主要要点 1.液压液压反铲将现在的西端帮+200 以上标高浮岩剥净,准备采煤工作面。 2.剥离作业从地势最高的区域向下剥离,台阶垂高为 5m,顺序向下剥离。 3.首先将该区域剥离至+230标高,然以后向下剥离,下一台阶标高为+225m,该区域剥离工作一次进行,直至剥离至+200m 标高。 4.剥离过程中在西侧形成运输通道,然后按照设计段高拉沟扩帮。 5.工作面煤与夹矸分采分装。排土场高度为 10m,台阶坡面角为 33 6.采煤遇夹层时先分层采,不能分层的夹层和矸石倒向液压液压反铲后面分别集中,

14、先装煤,后挖矸石。对煤面上少量剥离物用推土机清扫。 第三章 主要系统 第一节 开采主要系统 1.剥离运输系统 初期:剥离物经西端帮出入沟和南帮出入沟运往外排土场排弃。 达产:剥离物经西部移动坑线采区西南角入沟西排土场或南部移动坑线采区东南角出沟南排土场。2.采煤运输系统 初期:采煤工作面 西端帮出入沟地面运煤公路临时储煤场。 达产:采煤工作面采区西帮移动坑线采区西南角出入沟矿区道路临时储煤场。 3.其他运输 材料、人员矿山道路端帮固定坑线/采场移动坑线采场/排土场。 4.排土场 (1)外排土场:南排土场容量 14 万 m;西排土场容量 300万 m。 (2)内排土场:当露天开采到+140 水平

15、以下时,利用矿区南部的采空区进行内排。总容量 50 万 m。 第二节 排水系统 1.地面排水 矿区位于山坡上,地势较高,汇水面积较小,开采初期可以通过水渠自流排水。当无法自流排水时,通过最低平台的储水池储水,利用水泵将水排到排水渠。矿区范围内没有河流,不需要考虑河流对开采的影响。2.采掘场排水 利用矿坑底部设置的半固定式排水泵房排除采掘场内积水,并随采掘的延伸而移设泵房,泵房采用装配式活动木板房。为保证排水,设置双路排水管线,规格为300mm,自坑底泵房经东南端帮至地表,将坑内积水排到河沟里。通过排水使坑底 水仓内积水保持在最低水位。 第三节 供电系统 采场采用 10kv、380/220v 两种电压等级。在采场设 10kv 箱式变电站一座,由高压室、变压器室和低压室组成。变压器室装备KS7-5016 变压器一台。水泵其他动力及采场照明 380/220v 电源均引自该抵押动力配电柜,水泵供电设置双回路供电线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