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苏教国际杯获奖作文评析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03948148 上传时间:2019-10-0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苏教国际杯获奖作文评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5苏教国际杯获奖作文评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5苏教国际杯获奖作文评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5苏教国际杯获奖作文评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5苏教国际杯获奖作文评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苏教国际杯获奖作文评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苏教国际杯获奖作文评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苏教国际杯获奖作文评析 篇一:生活在别处 获奖作文 生活在别处 徐智宇 江苏省邗江中学 人们常说“一花一世界”,花之于世界犹如人之于生活,人之精神外寓于物并与之产生共鸣,便成就了“别处”的生活。 苏轼坦言:“此心安处是吾乡。”流寓于黄州的苏轼的心一端系着黄州,一端系着家乡。然而苏轼毕竟是宋人,能超脱感性一层,达到物我合一的知性境界。黄州又何妨?何必“把盏凄然北望”?仍旧“竹杖芒鞋轻胜马”,对月引觞,颓然就醉。这是别处的生活,亦是历代文人雅士梦寐以求的生活。 然而,“生活在别处”并没有想象得那样自如,琴棋书画诗酒花只能一时愉悦性情,柴米油盐酱醋茶才是真正的烟火人生。生活与人是无法割裂的,

2、生活的物质基础首先是人的肉体,客观上来讲,无论是人的生活抑或人的思维注定要围绕物质层面展开,这便构成了哲学中的一对矛盾。 很多在自然领域唯物的思想家,一旦跨入人类社会就不免走上唯心的道路,这固然受哲学家个人素质的影响,但我想更多地与人的意识紧密相关。人的社会意识决定于社会存在。我们亦不能低估意识的能动作用,“生活在别处”或许只是在两种极端间寻找中庸。 马丁路德作为宗教改革的先驱,如是看待生活: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对问题的逃避固然无济于事,但对“别处”的生活的追求则是对人类精神的珍视和关怀。 “生活在别处

3、”与唯物主义的矛盾又存在同一性。在物质充裕的基础上,精神的转移不失为人生的拔节,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中华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或许就因于古代文人士大夫阶层“别处”的价值观念。 曲水流觞,兰亭修禊是文人们的“别处”;昆腔咿呀,别离惊变是富贾们的“别处”;薄幸荒唐,雅俗共赏是凡夫俗子们的“别处”。“生活在别处”是一种可贵的生活态度,不是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而是一种普世的精神向往,这是人类社会意识发展的至善境界。 然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活在别处”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它如同镜中花,虽仍可窥其一斑,却再难静嗅其芬芳。 失却“别处”的生活是可悲的。这意味着人将碌碌无为,终其一生

4、。洪应明曾言:忙处事为,常向闲中先检点;动时念想,预从静中密操持。我们的生活应是快慢有致,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我们时常可以看到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摆弄着手机,电子书、电视剧充斥着日常生活。这不是别处的生活,我们看到了文明的进步,也看到了精神的颓丧,这样的“文明”无异于锦衣夜行。 展望未来,我们不希望“生活在别处”被嵌在石头、裱在画框里。“人人皆可为君子”应当生生不息地燃烧在每个人的心中,上升为时代的精神标杆,作为青年人,这样的责任不容推卸,我们的使命业已明确。青年人必须义不容辞地扛起时代大旗,引领精神的自我完善。 费孝通曾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观点,其目的就在于引领整个

5、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如今,“生活在别处”无异于从微观层面阐释了个人精神追求的新方向。作为青年社会中的个体,难道没有责任与义务去“抚壮弃秽”,怀着湘累之莲佩,再次寻找那颗遗世之珠吗? 于是,“生活在别处”,却又不在“别处”,就在你我之间。 点评:这不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有随笔的自由,有杂文的思想,接近“漫谈”之类。但小作者对“别处”的认识、对“生活在别处”的思考,既开阔,又辩证,甚至比较深刻。尤其可贵的是小作者的高度的责任感,让评委老师感动:“青年人必须义不容辞地扛起时代大旗,引领精神的自我完善。” 触摸一个词语 陈熙南 镇江第一中学 雨是多样的。烟雨也许是朦胧的,它蕴含着水与火的交融,火成了烟

6、来包容的水,和火同存了。雨有时是润泽的喜悦,有时勾起了愁思。烟雨应当是一种愁思吧。我捉摸不定它,触摸不及它。 我并不喜欢淋漓的雨,但十分享受浸在小雨中,感受水利万物。它与我交心,予我启迪。它将我包围在一个独有的天地之间,它的气息抚触着我,我留不住它,但难道只有留住的才是美好吗? 烟雨是小雨,但它比小雨更有温度,就像有一颗搏动的心一样。我能感受那份温存,能听见那颗心的起伏。只不过那层烟的距离,我触摸不及。但距离亦是一种美好。 青少年转向青年的那几年岁月,常被形容为“雨季”,因其独有的一段情感时期。就像置身雨中才能理解雨是何种感受,雨季的印记是那样清晰,所以我更能理解烟雨是何种性情。 挚友喜欢城南

7、旧事这一类书,其间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便是雨日中的悲伤。英子单薄的心上一定是飘着雨的,但我想那伴随她的一定是烟雨,这样温和,令她的忧伤也变得有温度。这份温和的忧伤也许会在雨季后的“晴天”里消失,所以即使是在忙碌的时光里,也弥足珍贵。 能够和雨有一次美妙的邂逅,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其间音律犹有高山流水之美,抚琴而知琴声冷暖。遇雨又当遇此烟雨,触其灵魂亦是触吾灵魂。 只因我的心头也飘着那迷蒙烟雨。我将那迷蒙烟雨,不管何物,只视为有温度的雨。触摸的不仅是它心的一部分,也是我心的一部分。我将留不住的、美好的、心伤的时光都视为同等的珍贵,因为人生他处再难觅。 人生数载,当遇不同晴天雨日,不是一份晴朗才是一

8、次快意的收获;不是一份忧伤仅是一种痛心的悔恨。我相信凡是其中抵及心灵的领悟,都意义不凡。就像挚友用“烟雨”二字直面自己一样。 “应当珍惜还会忧伤的岁月。”因为有这样单纯的冲动,我才毫不犹豫地去触摸它,我更想借着它去直面自己的徘徊。 我终于牵起它共舞了? 点评:这是一个敏感的孩子,因为挚友喜欢的城南旧事,使得自己与“烟雨”有了一段复杂的心灵触摸。从单纯冲动到毫不犹豫地触摸,进而“直面自己的徘徊”,最终与“烟雨”共舞。行文在紧扣“烟雨”时,又与淋漓之雨、小雨进行比较,凸显烟雨是有温度的雨;继而又与青少年成长的“雨季”进行比较,感受着忧伤的意义,心灵的意义。虽略显单薄,但依然充满情趣。 触摸一个词语

9、 孙逸凡 海安县立发中学 起初,我是害怕在词典里遇上这个词的。 “死亡”这个词,太恐怖也太悲痛。恐怖至极,我害怕那些由“死亡”这个词联想到的一切灵魂、鬼怪的传说;悲痛至极,我担心日子慢慢过去,太阳上山又下山了,我的身边会开始少掉一些珍贵的人。 伤心到极点,会流泪。 所以我是拒绝触摸这个词语的。也是由于岁月流逝,春秋轮回,一次死亡却让我对“死亡”这个词有所触摸,有所了解。至此,也多了一些坦然,一些对“死亡”的领悟。 是2013年的11月28日。 我奔跑着到了那家迎来我出生的医院,爷爷已快不行了。我奔跑着,和死神比谁快。我若快一步,那我便可以见爷爷最后一面,再久久地看着他,也看着他看我。死神若快一

10、步,那么迎接我的只有那冰凉的、面色如黄土的尸体。 很遗憾,我是慢的那一方。到了医院,我听见病房内那良久未断的哀哭,哭声拔凉,凉到刺痛着我的骨。 我蹲在医院的走廊上,空气里,酒精气味与药水味交织在一起,弥漫着恐怖的气息。我们不是神,无法预知下一个死去的是哪一个病房的病人。在死神面前,我只想说,每一个人都低到尘埃里。哭泣不是向死神求情的苦肉计,每个人只是等待审判和处决的罪人,死神是最大的判官。我们是无力反抗的。 无力反抗,那又何妨? 死亡是每个人都要迎接的,我终于意识到。既然万物有生,则必有死。我不知道这世上是否有所谓的平行空间,这世界是几次元的,我们不得而知。 与其说死亡可怕可悲,不如说成是那种

11、未知性的神秘。与其害怕死亡,不如敬畏死亡。 这世上最失败也是最成功的事,便是死亡。每个人来到这世上,又匆匆走了。历史总是一页又一页地翻着,更新着。百年前这世上没有我们,百年后这世上也没有我们。我们出生时,来到这谜一样的世界,死了,又何去何从? 肉体深处是否又有灵魂掩藏?谁知道呢?谁知道时间到了,我们去了,那意识是否真的会毫无载体地永世长存着? 大千世界里,我们都是渺小的,低到尘埃里,各活各的精彩。有人害怕死亡,死亡意味着离别,有离别必有眼泪。感性的人其实也是害怕掉眼泪的,眼泪是心在流血的证明。谁又曾喜欢心痛呢?所以多数人是害怕死亡的。 死亡却也被人所坦然敬畏着。有些人,认为人生在世,便是渡河,

12、每个人都是人生长河的摆渡人。人生长河偶尔波涛汹涌澎湃不定,这是难免的。挫折坎坷都挺过了,死亡又算什么呢? 我现在最敬畏的就是死亡了。也许在死亡面前,我会流泪,会心痛。难过至极,也许我也会睹物思人,翻看老照片,念念旧。不过泪水却是暂时的,流泪之后,我会对着蓝天白云思考:也许,也许他们去了天堂。 也许,也许他们在另一个空间流浪。 我是真切地敬畏死亡,我对这些很好奇。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我可以坦然地看见“死亡”这个词语,我不会总把死亡归于消极的一面,我不会盲目地害怕了。 或许有天,当我老了,皱纹也爬上了眉头。在经历过许多大风大浪以后,我可以对死亡又多几层了解与领悟。“死亡”这个词语,太神秘太神秘。

13、 当我坐在阳光下,微风扬起我耳边的碎发,我终于可以坦然翻着词典,到写有“死亡”这个词的那一页。我也可以像个历经万事看透尘世的老者,平静地看着“死亡”,也平静地触摸着“死亡”? 当然,也敬畏地,看待死亡。 点评:触摸“死亡”是需要勇气的,更是需要理性与底气的。孙逸凡同学做到了,用她与“死亡”触摸的本能拒绝不得不触摸坦然与敬畏的独特经历,完成了这篇让评委专家称道的现场决赛作文。勇气不只体现在她的抉择上,也体现在她的冷静、平静的“触摸”中,理性体现在她的联想的广度与思考的深度和辩证上,而底气使得她的感性描写细腻到位、理性推演多元从容,而广泛扎实的阅读一定是此文成功的重要保证。篇二:话题作文-度-讲评

14、范文 作文题: 七、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度。待人处世要不要讲究“度”?有人说,讲究“度”是中庸,是圆滑;有人说,讲究“读”是智慧,是艺术;有人说,讲究”度”会影响效率;有人说,讲究“度”可促进和谐? 请以“度”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标题自拟,文体自选,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阅卷印象: 本次作文为周考作文,所用卷子作文题为“心灵的空间”,与前面作过的作文题有些相重,临时换用这个作文题。周考为任课教师各自阅所任教班级的卷子,这里所选为本班试卷。 本次作文为高三第一次写“话题”作文,限制较小,学生发挥空间较大,整体水平似乎高出平

15、常,佳作也似乎多一些,一个班一类中档以上(56分以上)的卷子也有十来篇。特别让人欣喜的是,在事理通达、结构圆合、文脉清晰顺畅、语言率性自然等方面似都有提高。 不知是否因为阅本班试卷含有太多情感因素而评分过高,欢迎指正。 世故之度 湖南师大附中05级 莫天成 世故,大概是人类发展过程中其自身逐渐磨合创造出的一种心照不宣的法则。因为要在社会这个大圈子里交往,便由于利益问题或仅仅是人类的思维习惯而催生了这样一种交往定势。愤世嫉俗之人必然会把这东西视为痌毒,然而它既肆虐了这么几千年却仍在滋行,大概也“存在即合理”吧。 世故现象俯拾皆是。暂举个典型的例子,是在鲁迅的话中找到的。他曾这样谈论如何听高人讲话

16、:“与名流学者淡,对于他之所讲,当装作偶有不懂之处。太不懂被看轻,太懂了被厌恶。偶有不懂之处,彼此最为合宜。”此言甚是精辟,世故之理大约也可从中体会出些许道道来。或许大家也曾有过这样些世故的经历。都近二十岁的人了,谁没有见过唯唯语诺,谁又不曾对别人的虚伪客套燃起鄙视之火?而谁又敢说自己一直坦坦荡荡打出世起便有了“出世”之念?世故已存,而于我们好戏仍在后头。我们不能否认我们生活在世故的现实中。 然而世故也是该有度的。这度在不同年龄段的人中必是有所不同的。 正如前面鲁迅所述,也不知他是为讥讽还是按着左胸实话实说。如是后者,那么我也不能担保自己不对他的伟人形象大打折扣了。去年春节,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放了胡锦涛总书记探望钱学森、吴文俊等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