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观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0390388 上传时间:2017-10-07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构主义观下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建构主义观下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建构主义观下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建构主义观下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建构主义观下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构主义观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构主义观下(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 北 师 范 大 学教 育 硕 士 专 业 学 位 论 文题目:中学数学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的实验研究作 者: 郝 旭 岚 指 导 教 师: 杨 春 宏 专业及方向: 学科教学数学 完 成 日 期 :2003 年 3 月 12 日目 录中文摘要 . 21Abstract .31.问题的提出 .41.1 建构主义的理论概述 .41.2 本问题研究的意义 .72.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 境的 创设 .72.1 创设数学问题情境的意义及特征 .72.2 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原则 .92. 3 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教学环节 .102.4 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教学策略 .113.实验 研究 .163.1 实验

2、目的 .163.2 实验过程 .164.讨论 .234.1 问题情境创设对学生数学态度、兴趣的影响 .234.2 问题情境创设对学生主体意识、数学能力的影响 .244.3 问题情境创设 对学生数学成绩的影响 .265.结束语 .27参考文献: .29附录 .312中文摘要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是:学习并非学生对于教师所传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以其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并且建构活动要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中进行,具有社会性。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必须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本研究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深入研究中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的教学环节和策略,包括创设引入课题的情境,自

3、主探索的情境,纠错辨析的情境,反思评价的情境以及作业与操作的情境,并进行了教学实验。研究结论表明:在课堂教学中加强问题情境创设的教学,对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主体意识,探究能力,以及成绩等方面有明显的提高作用。关键词:建构主义 课堂教学问题情境教学策略实验研究3The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Question Environment Innovationfor the Mathematical Teaching in the Middle SchoolAbstractThe theory of Constructivism focuses on that study i

4、s not the passive reception of knowledge which is taught by teachers, but the activ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learnt by students on the basis of their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Furthermore, the activity of construction must be done in special teaching environment and bears the characteristic of social

5、ityThe teaching method of mathematics teachers must be available to promote the mathematics cognitive construction of which is constructed by students actively With implementing the theory of constructivism, this paper brings to study deeply the teaching procedure and strategy of mathematic class te

6、aching under question environment in middle school, innovating in the environment of question instruction, independent exploration, analysis and correction, reflective comments and homework assignation, as well as makes the teaching experimentThe result of the experiment follows that innovating the

7、question environment in class teaching obviously increases and improves the study interest of mathematics, self-consciousness, mathematics exploration abilities and mathematics quality in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Key Words:Constructivism Class teachingQuestion environment Teaching strategyExperimen

8、tal research4中学数学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的实验研究1.问题的提出美国的贝克教授指出,数学教学思想最普遍的变化是:过去把教学看成是一种处理,把学习看成是教学的结果;现在把学习看成是积极的建构活动,在活动中,学生被看成是教学的建构者。进入新世纪以后,各国纷纷推出新的课程标准,其主调是,让大众接受更适当的数学教育。素质教育与大众数学是当前数学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素质教育着眼于全体公民的基本素质,着眼于长期起作用的基本品质的培养,追求全面发展。所以,数学教育必须重视一个合格公民对数学的要求,使每个人都能从数学教育中获得提高,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教育机构的学校是这一工程的主体,而教师则是这

9、一工程的建筑师。为此,有必要以建构主义的理论为指导,对中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进行研究,并进行教学实验。1.1 建构主义的理论概述学习理论基本是沿着“行为主义 认知主义 建构主义”的轨迹发展的。行为主义的基本主张有三点:(1) 客观主义 分析人类行为的关键是对外部事件的考察;(2)环境主义 环境是决定人类行为的最重要的因素;(3)强化 人们行动的结果影响后继的行为。认知主义的信息加工理论改变了行为主义的不谈内部过程的做法。它强调内部的认知结构在学习中的作用,把研究中心集中在认知活动的信息流程上,探究人对信息的选择、加工和存贮过程等。但是,信息加工理论的前提是假定信息或知识事先以某种预定的

10、形式而存在,个体必须首先接受它们,然后才能进行认知加工,在这一点上,信息加工的学习理论与客观主义传统相一致。建构主义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它虽然承认事物的客观存在,但强调事物的意义却不是独立于我们之外而存在的,对事物的理解更主要取决于个体的内部建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5过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正如美国数学教育家戴维斯(RDavis)所指出的:“建构主义的思想 在一些年前几乎无人提及 现今在数学教育界中引起了极大的重视,许多人对这些进行思考并撰文加以论述。 尽管人们的意见并不完全一致,但是,在这些争论背后我们则又可以看到有关学习的性质

11、、数学的性质,以及适当的教学方法的实质性一致。 ”1 1.1. 1 建构主义理论的心理渊源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 )也称结构主义,其最早创始人可追溯至瑞士著名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 ) 。他认为,儿童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形式 同化( assimilation)与顺应(accommodation)。认知个体(儿童)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equilibrium):当儿童能用现有图式(scheme)去同化新信息时,他是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现有图式(即结构)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