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挑战,加快亚洲次区域经济合作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0387658 上传时间:2017-10-0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对挑战,加快亚洲次区域经济合作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应对挑战,加快亚洲次区域经济合作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应对挑战,加快亚洲次区域经济合作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应对挑战,加快亚洲次区域经济合作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应对挑战,加快亚洲次区域经济合作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对挑战,加快亚洲次区域经济合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对挑战,加快亚洲次区域经济合作(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应对挑战,加快亚洲次区域经济合作 卢国正【摘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中国和亚洲国家经济造成明显的影响,但亚洲国家经济的基本面没有受到破坏。金融危机加快了中国等国经济进入调整期,为亚洲各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中国和亚洲国家的中小企业应抓住机遇,争取在困境中融入亚洲次区域的经济一体化,为克服金融危机贡献力量,并使自身得到最大的提升和发展。【关键词】金融危机;次区域合作;中小企业一、金融危机对亚洲经济造成的影响1.金融危机的确对亚洲造成明显影响亚洲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基本上是以出口导向,经济外向型特征十分明显,对美国和欧盟市场的依赖性较大,因而,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

2、起的金融海啸所造成的世界经济衰退,对中国和东盟成员国的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加工制造业发展、金融市场稳定等方面均造成较明显的影响,而且这些影响在短期内可能不会消失。中国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是沿海地区的出口加工业,涉及轻工、纺织、钢铁、有色、汽车、石化、船舶、电子、通信等 9 个行业。这些行业受到的影响从中国对外贸易统计中可以看出来,从 2008 年 11 月起,中国对外贸易连续4 个月呈下行趋势,情况比 10 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还严重。据中国海关统计,2008 年 11 月、12 月和 2009 年 1 月,中国进出口金额分别下降 9%、11%和29%,2009 年 2 月进出口下降已成定局。从

3、中国同亚洲贸易增长情况来看,2008 年全年中国同亚洲国家的贸易同比增幅低于中国对外贸易的平均增幅约 3 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幅比其他地区低0.6 个百分点,进口增幅比其他地区低 5 个百分点。 通常所说的亚洲,并不是单纯的地理概念,而是一个地缘政治概念。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机构公布的文件提到的亚洲,实际上还包括大洋洲。而在这样一个大区域内,又包括东亚、东北亚、南亚、中亚、西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若干个次区域,或称为小区域。本文受篇幅所限,所论述的区域特指东亚次区域,即中国和东盟成员国。- 2 -从次区域来看,2008 年全年中国同东北亚地区各东盟成员国的贸易增长幅度均低于中国对外贸易的

4、平均增长幅度(分别低 3.2 和 3.8 个百分点) ,而对南亚和西亚的贸易增长幅度却比中国外贸平均增长幅度高 9.5 个百分点;从出口看,中国对上述 3 个次区域的出口增长幅度均高于中国对世界出口的增幅;从进口看,中国自东北亚和东盟的进口增幅均大大低于中国自世界各国进口的增幅,但自南亚和西亚的进口增幅比中国进口增幅高一倍。图 1:2008 年中国与亚洲其他国家贸易增长情况 单位:%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全 世 界 亚 洲 东 北 亚 东 盟 南 亚 西亚进 出 口出 口进 口数据来源:中国海关统计。但是,从 2008

5、年 11 月起中国的对外贸易发生急剧变化。特别是 12 月份情况特别严重,该月中国同亚洲的贸易同比下降幅度比中国同全世界的贸易下降幅度多 5.5 个百分点,其中出口下降幅度多 3 个百分点,进口下降幅度多 3 个百分点。从次区域看,中国同东盟、同南亚和西亚的贸易下降的幅度最大。图 2:2008 年 12 月中国与亚洲其他国家贸易下降情况 单位:%- 3 -50.0%-45.0%-40.0%-35.0%-30.0%-25.0%-20.0%-15.0%-10.0%-5.0%0.0%全 世 界 亚 洲 东 北 亚 东 盟 南 亚 西 亚进 出 口出 口进 口数据来源:中国海关统计。受欧美等发达国家经

6、济下滑的影响,2009 年亚洲外向型经济增长可能会放缓。实际上,从 2008 年下半年起中国和马来西亚、泰国、韩国等其他亚洲国家已经感受到北美、欧洲和日本订单锐减的寒冷,这无疑将导致产品出口下降。经济放缓使全球包括新兴市场国家纷纷降低对原材料的消费,并最终将使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在前几年暴涨之后发生暴跌。这种情况将对能源和粮食生产国十分不利。毫无疑问,金融危机的确已经明显影响了并将继续影响中国和亚洲其他各国。2.金融危机没有对亚洲国家经济造成破坏性损失迄今为止,金融危机对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并不一样,其中日本、韩国等国受到的影响最大,2009 年经济可能会有较大幅度的负

7、增长。但从全地区来看,包括中国、东盟大多数国家在内的国家和地区,其经济的基本面尚未受到破坏性的影响,金融行业遭受的直接损失也有限。这是由于亚洲新兴经济体的金融体系均较为独立,特别是在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后,这些国家大都采取较为审慎的金融政策,这为抵御金融危机设置了一道 “防火墙” 。这一事实得到国际普遍认同。菲律宾战略与发展研究所副主席诺埃尔莫拉达说,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支持了东南亚国家抵御经济危机的努力。中国与东盟已形成相互信赖、互相促进的友好关系,这是双方再次携手应对金融危- 4 -机的基础。法国开发署亚洲部经济学家让拉斐尔夏波尼埃尔也认为,所有亚洲国

8、家都吸取了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增加资金储备以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因而, “这场金融危机对亚洲国家的影响是轻微的” 。中国和亚洲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的另一个原因是,亚洲的经济增长一方面依靠出口,但更、重要的动力是依靠内需。投资和消费是这些国家经济主要的原动力。据法国经济学家让拉斐尔夏波尼埃尔认为,世界上大多数人口超百万的大城市都集中在亚洲,而且亚洲的城市化进程还在加快。这将需要规模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巨额投资。这种城市化进程还将伴随着中产阶级的壮大,他们的购买力促使汽车、电脑、手机等产品销量增长。虽然也遭受金融危机之苦,但是亚洲的主权基金很可能利用这次机会收购美国和

9、欧洲的资产。 可以说,经历过 10 年前亚洲金融危机洗礼的亚洲国家,在这次强烈的金融海啸的冲击下,并没有像欧盟那样受到严重影响。3.亚洲各国立场坚定,态度坚决,措施及时金融危机爆发后,亚洲各国几乎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迅速采取应对措施。首先是稳定国内局势,稳定抵御和克服外来影响的信心。以中国为例,2008 年以来,受经济自身周期的内在调整和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经济增速明显下滑,全年增长 9,比上年低 4 个百分点。因此,中国政府从 2008 年 11 月份起,陆续出台一系列重大措施保证增长。其目的就是要进一步坚定信心、鼓舞干劲,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中国和东盟等亚洲国家的经济

10、发展基本上依靠两个市场,即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而对外依存度都较高。面对金融危机的突然袭来,大家都关心会不会出现信心危机。因为根据经验,一旦信心发生问题,消费者就会不消费、投资者就会不投资、生产者也会不生产,经济就会陷入恶性循环。这就是各国政府迅速大力救市的原因。亚洲国家普遍关心的另一个问题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面对严重的金融危机,一些企业倒闭,失业人数增加,有些政客就会鼓吹贸易保护主义。这种以邻为壑的做法,既损人,又不利己,必须及时加以制止。早在“使用美国产品”- 5 -的论调出现之前,各国就已经对贸易保护主义有所警惕。在 2009 年 3 月 1 日结束的第 14 届东盟首脑会议上,东盟各国领

11、导人作出承诺,表示要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誓保商品、服务和投资的自由流动。二、金融危机对亚洲经济发展既是挑战又是机遇1.正确认识挑战和机遇的关系我国有学者说得好:危机既是危害,也是机会。如前所述,10 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对亚洲国家是坏事,也是好事。换句话说,亚洲国家把坏事变成了好事,经济发展的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这证明,在挑战中是可以抓住机遇的。亚洲国家经济这次之所以会受到较明显的影响,除了外部因素而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内在原因。以中国为例,从图 3 可以发现,2008 年中国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实际上从下半年起就开始显现。图 3:2008 年 112 月中国对外贸易增长趋势 单位:%-30-20

12、-1001020304050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进 出 口 总 值 出 口 总 值 进 口 总 值数据来源:中国海关统计。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72008 年,全国非金融领域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已连续两年呈负增长的态势,虽然实践使用外资金额仍然保持增长势头。图 4:2003 年以来中国利用外资趋势 单位:%- 6 -60%-40%-20%0%20%40%60%80%2003年1月2003年1-6月2003年1-12月2004年1-6月2004年1-12月2005年1-6月2006年1月2006年1-6月2006年1-12月2007年1-6

13、月2007年1-12月2008年1-6月2008年1-7月2008年1-8月2008年1-9月2008年1-10月2008年1-11月2008年1-12月2009年1月新 批 设 立 外 商 投 资 企 业 数实 际 使 用 外 资 金 额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统计。从全国宏观经济发展趋势来看,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字,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一直保持近 10%的增长年率,到 2007 年增速高达 13%。但进入2008 年后,中国经济增长已呈逐季度放缓的趋势。从理论上和规律上讲,中国经济也该进入一个调整期。图 5:1979-2006 年中国经济增长趋势 单位:%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14、 2007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对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来说,情况也大致一样。东盟大多数国家的经济高0 2 4 6 8 10 12 14 国 民 总 收 入 国 内 生 产 总 值 第 一 产 业 第 二 产 业 第 三 产 业1979-2006 1991-2006 2001-2006- 7 -速发展已有相当长时间了,特别是进入 21 世纪后,东盟多数成员国经济增长依然保持高水平,比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高近 70%,越南等国经济增长速度比世界经济增长速度高近 1.7 倍。虽然在 10 年前利用金融危机的机会进行过调整,但这些年来,世界又有许多新变化,特别是世界市场能源、粮食和其他原材料价

15、格成倍上涨,竞争加剧,就业形势严峻等,所以各国和地区都应该利用这次金融危机,调整经济增长的模式,制定新的发展政策,把经济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和水平。表 1:中国和亚洲部分国家/地区经济增长趋势20002007 2006 2007中国 10 12 12柬埔寨 10 11 10印度 8 10 9越南 8 8 8老挝 7 8 7孟加拉国 6 7 7菲律宾 5 5 7中国香港 5 7 6印度尼西亚 5 6 6马来西亚 5 6 6新加坡 5 9斯里兰卡 5 8泰国 5 5 5韩国 5 5 5中华台北 4 5 6日本 2 2 2世界 3 3.6 3.6数据来源:世界贸易组织,2008 年统计年鉴。注:按

16、实际 GDP 计算,2000 年=100。- 8 -所以,可以说,中国和其他亚洲新兴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是迟早的事,金融危机作为一个外部因素,不过是起了一个助推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金融危机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调整经济发展模式,的确是一个良好的机遇。2.应对外部影响的最佳途径是加强区域内部的合作区域经济合作是国际公认的并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保障经济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区域经济合作的指标之一是区域内贸易的发展程度。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2007 年亚太地区的区域内出口贸易占本地区出口贸易的比重为 49.7%,略低于北美地区(51.3%) ,比欧洲地区(73.5%)低约23 个百分点。单从贸易角度,区域内贸易因为方便、快捷,可以节省时间和运费,获得更佳的经济效益;可以更有利于区域内成员间的团结合作;可以更有利于降低外部风险造成的影响,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所以,进一步提高区域内贸易比重,不仅还有很大的空间,也应该成为亚洲各国今后的奋斗目标。图 6:2007 年世界各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