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连铸保护浇注总结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038609 上传时间:2017-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连铸保护浇注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年整理】连铸保护浇注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年整理】连铸保护浇注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7年整理】连铸保护浇注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连铸保护浇注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连铸保护浇注总结(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连铸保护浇注总结连铸保护浇注包括五各环节: 大包液面的保护(钢包覆盖剂);夹杂物吸附到渣子里 大包至中包间注流的保护(钢包长水口);形状;密封垫; 中包液面的保护(中包覆盖剂); 中包至结晶器间注流的保护(浸入式水口);氩气保护, 结晶器液面的保护(结晶器保护渣)。全程保护浇注又称无氧化保护浇注,钢水经钢包处理后,钢中总氧含量可由 130ppm 降到 20ppm。仅钢包至中包注流不保护或保护不良,则中包钢水中总氧量又上升到 60100ppm,恢复到炉外精练前的水平,使炉外精练前功尽弃。保护浇注的最大好处是减少了钢坯中的夹杂物含量,是生产洁净钢的重要手段。对铝镇静钢及不锈钢而言,可减少 Al2

2、O3、AlN 或 TiN 的形成,较少水口絮死的几率,为此增加了连铸机所能生产的钢种。一、钢包长水口保护管保护浇铸钢包长水口保护浇铸,就是用一个长的耐火套管与钢包滑动水口的下水口啮(nie)合连接,在连接处通入氩气密封,防止空气吸入,耐火套管的下部浸入中间包的钢液中,使钢包到中间包的铸流全密封好,可有效地防止二次氧化。1、长水口形状和材质长水口(或称保护套管)安装在钢包滑动水口下水口的端部,其结构形式主要有两种:(1)带有吹氩沟槽的长水口。在长水口保护管与钢包下水口接触部有一条环形沟槽,氩气通入环形沟槽后形成氩气幕,并形成正压,防止空气吸入。(2)带有弥散透气环的长水口。在长水口上端镶有一个透

3、气环,氩气通过透气环而形成氩气幕,保持正压,防止空气进入。目前普遍使用两种耐火材质的长水口:1) 铝碳质长水口。铝碳质长水口对钢水适应性强,耐冲蚀,是多炉连浇的好材质。但由于使用前往往需要烘烤,而烘烤中要防止石墨的氧化,通常在长水口表面涂上防氧化材料,该材料主要由长石、石英、粘土等原料组成,通过湿磨制成釉料,这种材料的熔融温度较低,可以在 700900 范围内形成釉层,从而保护石墨不被氧化或氧化极少。2) 熔融石英质长水口。这种水口以熔融石英为原料,采用泥浆浇铸法成型,高温烧成。这种水口具有导热系数小和热稳定性好的优点。熔融石英长水口可不经预热即使用,但其缺点是不宜浇铸含锰量较高的钢种。2、长

4、水口的安装操作通常按如下程序进行:(1)第一炉的操作程序。连铸第一炉钢水,当钢包进入浇铸位时,即可将长水口同钢包下水口连接,然后打开钢包滑动水口。如果钢流能自动流出,即可挂上配重或液压助力设备。一旦钢流不能自开时,则需要将长水口脱离下水口,将滑动水口全开,用氧气将钢包水口烧开后,待中间包内有一定量的钢水时,即可关闭钢包滑动水口,迅速地将长水口与钢包下水口连接,并打开滑动水口,使钢流正常浇铸。(2)非第一炉的操作程序。待上一炉钢包的钢水浇完后,应将长水口和钢包下水口脱离,并检查长水口水口碗部分是否有残钢将氩气口堵塞,并进行清理和冷钢清洗,待第二炉钢水进入浇铸位后,且中间包钢液面已降至长水口的下口

5、以下,即可安装长水口,打开滑动水口,其程序同第一炉操作相同。3、长水口的密封检查因高速流体附近会产生负压,会将其周围的空气吸入,从而造成二次氧化和“增氮 ”。通过吹氩将保护管接缝周围的氧气含量应控制在 1以下,最好低于 0.5(空气氧气含量约为 21),若长水口保护浇铸密封不好,其二次氧化比不保护浇铸还有可能严重,通常检查如下:(1)检查各连接处的接头及阀门是否漏气,管道是否破损;(2)要保证长水口和钢包下水口连接处通入氩气,并保证正压不允许有空气进入;(3)要检查通入氩气的量和压力不要太大和太小,中间包液面有少量氩气吹入且不要暴吹为宜。4、长水口在中包液面的插入深度通常情况下,长水口在中包液

6、面的插入深度 100250mm 较为合适,插入深度过 深,造成长水口太长增加成本,同时也不利于后续炉次的安装,因为安装长水口时,都希望中包液面稍低于长水口的下口,这样开浇后,长水口内的空气可以从下口排出,不会造成钢水上窜事故,可避免长水口和钢包下水口焊死的事故。5、下次使用前水口碗的清洗及处理多数作法是用氧气清洗水口碗部的残钢,这样做很容易将碗部烧坏。因此,增加一个密封垫圈在水口碗部,以便保证该处的完好性,是保证水口碗部密封良好的措施之一。大包下渣判断及控制因转炉渣氧化性较强,流入中包内,会造成中包内的钢水的二次氧化;若大包下渣较多,会造成中间包覆盖剂变性,吸附夹杂的能力降低,钢水纯净度降低,易出现生产及质量事故;而且,渣层过厚,中包内的钢水净深降低,严重时,会在浇注过程中造成结晶器内下渣的恶性事故。一、下渣判断:根据每一炉大包的浇注时间,估计剩余钢水量,提前做好下渣准备。根据大包电子称的显示,对每一个钢包的空包重量进行记录(转炉钢包与精练钢包的重量不一样), ,对于对应钢包号的大包再次上台时,可参考其空包重量,及时关板换包。同时要考虑钢包盖是否盖好及钢包盖的重量。钢流下渣时,大包电子称显示值减小幅度变慢;可观察到注流变软变散;注流由白亮变红;通过炼钢镜可发现注流上蓝色火焰变短和消失;冲击区渣面冒泡;溅起的钢渣射程短、无钢花。经常测量中间包内的渣层厚度,实行中包满液面浇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