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池县大石乡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汇报材料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378146 上传时间:2017-10-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4.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池县大石乡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汇报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岳池县大石乡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汇报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岳池县大石乡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汇报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岳池县大石乡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汇报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岳池县大石乡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汇报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池县大石乡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汇报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池县大石乡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汇报材料(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http:/;http:/。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 铸就和谐教育特色大石乡迎接省市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汇报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们: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大石乡 1.6 万人民、代表大石乡人民政府对各位领导、专家的光临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下面,我就我乡的教育工作做如下汇报:一、大石乡基本情况大石乡位于岳池县东部,距离县城 8 公里,全乡辖 15 个行政村,94 个居民小组,1.61 万 人,幅员面积 19.86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784 公顷。2008 年全乡 GDP 收入 6060 万元,财政收入 287 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实现 750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4023 元。2009

2、年全乡 GDP 收入 6909 万元,财政收入 337 万元,固定资产投资 880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4323 元。2010 年全乡 GDP 收入 7966 万元,财政收入 365 万元,固定资产投资 1200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5107 元。全乡有九年一贯制学校 1 所,下设 2 个基点校,2 个村民办小学。目前,全乡有初中在校学生 481 人,在校小学生 910人;全乡公办教职工 74 人,其中专职教师 71 人;民办教师 5人。教师学历合格率 100%;在岗人员全部经过岗位培训,并取http:/;http:/。得合格任职资格。二、强化政府职能,实施“科教兴乡”战略近年来,我乡

3、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乡”战略,确保教育优先发展地位,统筹发展各类教育,全乡教育事业步入健康发展快车道。(一 )加强领导。乡上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乡党委书记为教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工作的决定等文件,进一步理顺了教育管理体制,优化了教育发展环境。乡党政主要领导把教育工作放在首位,经常下村下校调研教育工作,深入学校走访慰问、调查研究、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强化了各级领导的教育责任,增强了全乡的重教意识,营造了浓厚的教育氛围,全乡上下重教、支教、乐教蔚然成风。 (二)完

4、善制度。大石乡积极建设一套党政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党政协调机制和工作运行机制,将教育发展责任纳入全乡惠民工程总体规划和专项目标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全乡上下形成了尊师重教的工作格局。一是建立了教育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要求各级各部门在教育经费筹措、控流保学、危房改造、办学条件改善等方面履行好职责。二是定期议教制度。乡党委会、政府常务会定期专题研究教育工作,党政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专题教育现场办公会,有针对性http:/;http:/。地解决教育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三是教育工作年度考核制度。乡上把教育工作指标纳入全乡工作目标管理范畴,年终组织考核,对不合格的部门及个人取消评先评优资

5、格。四是联点支教制度。乡领导班子每人联系一个教育点,工作中把教育工作与经济工作同等看待、同步指导,优先解决教育问题。(三 )统筹各类教育,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稳步推进义务教育的发展,实行拉网式劝学、扶贫助学、依法促学等多种有效措施,不断巩固提高“普九”成果。全乡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三类残疾儿童和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小学毕业生升初中比例均达 100%。 努力推进幼儿教育发展。加快了示范性幼儿园的建设,重点扶助中心幼儿园的建设,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园。三、全乡教育特色明显,办学效益显著1、全乡已形成“学前教育小学初中”的教育格局,为科教兴乡、文化强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三年来,大石小学先后被县委、

6、县政府评为“四强”党组织、平安校园、安全示范学校、继续教育先进单位等。“双高普九”成效显著。2008 年全乡小学入学率 100%,巩固率 100%,毕业率 100%;初中入学率 99.35%,巩固率 99.56%,辍学率为 0.44%,毕业率99.56%;学前教育卓有成效,学龄前儿童入园率达 100%。 2009 年全乡小学入学率 100%,巩固率 100%,毕业率 100%;http:/;http:/。初中入学率 99.84%,巩固率 99.61%,辍学率为 0.39%,毕业率99.61%;学前教育卓有成效,学龄前儿童入园率达 100%。2010 年全乡小学入学率 100%,巩固率 100%

7、,毕业率 100%;初中入学率 99.75%,巩固率 99.65%,辍学率为 0.35%,毕业率99.65%;学前教育卓有成效,学龄前儿童入园率达 100%。乡内教师素质高能力强,学校教育科研成绩显著。近三年来,全乡教师有 20 多篇论文在国家、省、市、县刊物发表。有县优秀教师 5 人,市、县学科带头人 12 人。在这一大批名师带领下,全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高,业务能力强,教育质量名列全县乃至全市前列:在历年的小学毕业质量检测和期末质量检测中,各科成绩均名列全县及石垭片区前列。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各校基础设施完备,功能完善。校园内绿荫如盖,文化长廊、名人名言、传统文化吊牌等,无不散发着浓郁的

8、文化气息,育人氛围浓厚。四、励精图治强化学校管理,办和谐经典教育(一 )以人为本,强化师德,精心打造精品师资队伍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工作思路,以建设一支“师德高、素质强、业务精”的师资队伍为目标,在全体教职员工中积极倡导“上下和谐,同心同德,真抓实干,着力创新”的团队精神,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1、打造一支讲正气、讲和谐、讲实干、讲奉献的干部队伍近几年来,学校坚持以提高领导干部队伍的“思想素质,http:/;http:/。管理能力,服务水平”为目标,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抓手,以加强行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为依托,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提高依法治

9、校的能力;以提高管理能力为宗旨,细化岗位责任制、目标考核制,促进行政执行力的提高;以增强服务意识为目的,倡导团结协作精神,讲效率,讲奉献。努力打造一支讲正气、讲和谐、讲实干、讲奉献的领导班子。2、构建一支师德高、素质高、业务精、讲合作、讲创新的教师队伍各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寻求多种渠道,为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构建成长平台,打造了一个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师德建设踏实求进。学校始终以师德师风建设为中心,经常性地开展各种师德教育活动,积极推进现代化师表工程,以此弘扬教育正气,规范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师表形象。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如教师工作规定、先进教师评选条件与办法、优秀班主任评选办法、教职工聘

10、任制实施办法等,以制度来引导人,以制度来规范人,以制度来激励人。强化校本教研。理论学习,结合研究课、公开课、汇报课、教学竞赛课以及教学录像课为中心开展讨论和研究。倡导“低重心、小专题”式的贴近教学的教育科研,践行“教师即为研http:/;http:/。究者”的新理念。大力培植“学习化校园”的氛围。(二)创新形式,注重实效,开创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诸育并举,德育为先。面对德育工作的新形势、新格局,学校认真落实“育人为主、德育为首”的要求,不断创新德育形式,注重德育实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1、建立健全德育工作组织领导机构学校建立了学校德育工作小组,坚持“一把手”负责制,同时健全了学校德育工作

11、管理网络,充分发挥少先队、共青团组织的作用,确保“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2、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家长学校的作用社区、学校、家庭整体联动、通力配合,积极营造三位一体、齐抓共管的德育氛围;通过召开家长委员会工作会议、家长学校开班、警校共育等活动,构筑学生健康成长育人环境。3、充分发挥“活动”载体的育人功能学校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留守学生关爱”活动、“抗震救灾捐助”活动、“感恩的心”主题教育活动、“感悟经典传承文明”主题教育活动、革命传统教育活动、校园阳光舞蹈比赛、五好小公民读书征文大赛等。活动中,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情感得到释放,心灵得到

12、净化,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4、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学校因陋就简,成立了广播站,定期向学生播放;还建立http:/;http:/。了学校网站,专门开辟了学生园地,展示学生的成果;学校橱窗、班级黑板报定时更新;“每周一星”、“每月一星”赫然在目丰富的德育形式与内涵,潜移默化的感染着学生。(三 )务实管理,深化课改,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立校之本,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把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作为工作重心,加大教育科研力度,务实教学常规管理,切实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1、抓学习,牢固确立新课改理念各学校认真组织教师学习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3、纲要、走进新课程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在加大课本培训的基础上,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新课程培训,以及学术交流,外出观摩等,促使广大教师牢固树立新课程理念,为课程改革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2、抓常规,规范教师日常教学行为学校乘新课改的东风,咬定质量不放松。首先向课堂要质量,教师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上足、上好每一门课,努力做到“减负增效”。其次,加强教学“六认真”的管理督查力度。做到备课深、讲课精、批改细、辅导勤。再次,实行“推门听课”制度。学校领导、教研组长经常深入课堂,掌握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不足,并做好交流、解惑等工作。3、抓习惯,规范学生的日常学习行为http:/;http:/。

14、学校极力在学生学习习惯上做文章,各班制定班级公约。要求教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关注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和学习状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班主任及时认真地做好家访工作。4、抓研究,提升教师的教学工作能力学校建立了教研活动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有理论学习,有教材分析,有集体备课,有观课议课评课。注重组织教师外出参加各种培训和教研活动,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抓好课题研究,坚持走“科研强校”之路,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三年来,有 10 余人次在县级竞教活动中获奖。(四)依法治校、民主兴校,谱写和谐篇章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大力实

15、施依法治校,发挥工会职能,全面推进校务公开,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进一步完善了民主管理机制,充分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维护了教职工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促进了学校的和谐发展。1、建立行政例会制度和党政工联席例会制度,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实现了管理决策法制化、民主化。2、完善校务公开制度,学校积极推进“阳光工程”。设立校务公开栏、意见箱,畅通民主管理渠道,增强学校工作的透明度,教师评优评先、年度考核、职务晋升等工作,做到了公http:/;http:/。开、公平、公正;经费管理自觉接受监督。3、完善竞聘上岗制度。学校中层干部实行竞聘上岗,规范操作程序,真正把工作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同志推向领导岗位,并借此进一步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4、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工文体活动,陶冶教职工情操;开展送温暖活动,给生病住院的教师送去温暖,给家庭困难的教师献上爱心,给退休教师送去慰问融洽了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增强了凝聚力。每一个教师节,大石乡党委、政府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