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七年级生物下册 3.2.1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新)济南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03775778 上传时间:2019-10-08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6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七年级生物下册 3.2.1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新)济南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7-2018七年级生物下册 3.2.1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新)济南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7-2018七年级生物下册 3.2.1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新)济南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17-2018七年级生物下册 3.2.1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新)济南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17-2018七年级生物下册 3.2.1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新)济南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七年级生物下册 3.2.1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新)济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七年级生物下册 3.2.1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新)济南(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一 呼吸系统的组成 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系统来完成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器官,它们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1.呼吸道: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1)气体被吸入时经过呼吸道的先后顺序: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呼出气体时过程则相反。,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2)呼吸道的功能,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2.肺的结构与功能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肺的功能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支气管入肺后反

2、复分支,愈分愈细,细支气管再分支到呼吸性细支气管时,形成许多树枝状的分支,其管壁的某些部分向外突出形成肺泡。肺泡是肺的功能单位,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肺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有:,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1)肺泡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如下图所示)。 (2)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弹性纤维,弹性纤维具有弹性,保证了呼气时肺泡能回缩到原来的状态。 (3)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4)肺泡数量极多,大大增加了气体交换的面积。,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二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呼吸运动 (1)概念: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

3、缩小,从而完成吸气和呼气,这就是呼吸运动。当胸廓扩大时完成吸气,当胸廓缩小时完成呼气。 (2)原理:气体的压力差。 (3)结果:实现了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2.呼吸运动的全过程 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 (1)平静吸气:肋间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排出,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归纳总结 (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2)肺内压和外界大气压相等,既不呼气也不吸气。,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三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1.分组实验: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的差别 (1)实验原理:二氧化碳能使

4、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2)实验过程:,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拓展 呼出气体与吸入空气的异同:无论吸入空气还是呼出气体中,含量最高的都是氮气,氧气的含量都高于二氧化碳的含量。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收集的呼出气体一定要用毛玻璃盖好,尽快完成实验。 倒入的澄清石灰水要适量,如果量太多,实验现象不明显。,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2.气体交换的原理:气体具有扩散作用。一种气体总是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至达到平衡状态。 3.气体交换的过程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两个过程。,知识点一,

5、知识点二,知识点三,(1)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过程:由于肺泡中氧气的浓度高于血液中氧气的浓度,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于肺泡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二氧化碳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 结果:从肺流出的血液中氧气浓度升高,二氧化碳浓度降低。,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2)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发生在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过程:由于组织细胞不停地消耗氧气并产生二氧化碳,因而组织细胞内氧气的浓度低于血液中氧气的浓度,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于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氧气就由血液不断扩散进入组织细

6、胞,而组织细胞内的二氧化碳不断扩散进入血液。这样,组织细胞所需要的氧气就源源不断地得到补充,产生的二氧化碳则被及时地运走。 结果: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氧气浓度降低。,考点二,考点一,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一 呼吸系统及肺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 【例1】 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组成的,其中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下列有关肺泡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肺泡数量很多 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肺泡分布广泛 A. B. C. D. 解析 在人体的呼吸系统中,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构成肺结构和功

7、能的基本单位是肺泡。肺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是肺泡数量很多,气体交换的效率高;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利于进行气体交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 答案 A,考点二,考点一,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二 呼吸运动的实验、原理及过程 【例2】 (2017江苏连云港中考)右图是人体在平静状态下呼吸运动的部分示意图。有关图示运动状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膈肌呈舒张状态,膈顶部上升 B.肋间肌呈收缩状态,肋骨下降 C.胸廓的容积缩小,肺也随着回缩 D.此时肺内的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答案 B,考点二,考点一,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二,考点一,考点三,考点四

8、,考点二,考点一,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三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例3】 (2016山东威海中考)下图为肺泡与血液间气体交换的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不同的血管,a、b表示不同的气体,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或气体进出的方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和b分别表示二氧化碳和氧气 B.甲内二氧化碳浓度高,丙内二氧化碳浓度相对降低 C.与甲相比,丙内的血液含有更丰富的营养物质 D.乙和肺泡的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解析 当血液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网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氧气浓度升高。所以与甲相比,丙内的血液氧气增加,而营养物质并没有增加,C项错

9、误。 答案 C,考点二,考点一,考点三,考点四,考点四 人体呼吸的全过程 【例4】 哮喘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的会导致肺泡的弹性回缩减弱,此种情况将直接影响( )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 C.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D.胸廓的扩张与回缩 解析 哮喘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的会导致肺泡的弹性回缩减弱,因此影响了肺泡的收缩扩张功能,使肺内气压变化较小,影响了肺的通气,即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答案 A,考点二,考点一,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二,考点一,考点三,考点四,教材问题详解 教材P23观察思考 1.提示 呼吸系统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其中,肺是最主

10、要的呼吸器官。 2.提示 因为鼻腔内的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的灰尘,对空气有清洁作用;鼻腔内黏膜分泌的黏液,能黏住灰尘和细菌,并使空气变得湿润;黏膜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对吸入的空气还有温暖的作用。口腔则不具备这些功能。 3.提示 肺的功能单位是肺泡。肺泡是肺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数目很多,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各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肺泡的这些结构特点都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教材P24演示实验讨论 1.提示 肋间肌收缩,肋骨和胸骨向外、向上运动,胸廓的左右径和前后径扩大,胸腔容积增大;肋间肌舒张,肋骨和胸骨自然下垂,胸廓的左右径和前后径缩小,胸腔容积缩小

11、。 2.提示 膈肌收缩,膈的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胸腔容积增大,肺随之扩张;膈肌舒张,膈的顶部上升,胸廓的上下径变小,胸腔容积缩小,肺随之回缩。 教材P26分组实验讨论 1.提示 甲集气瓶中的石灰水无明显变化,丙集气瓶中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2.提示 乙集气瓶中的细木条继续燃烧,丁集气瓶中的细木条很快熄灭。说明空气中,氧气含量较多,二氧化碳含量较少;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氧气含量减少。,教材课后巩固提高详解 1.(1)提示 肋间肌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2)提示 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由大变小。 (3)提示 B点;肺内气压等于大气压。 2.(1)提示 乙瓶。 (2)提示 与甲瓶相比,乙瓶内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因为经过人体组织细胞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并通过气体交换呼出体外。 3.提示 氧气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肺泡血液组织细胞,组织细胞将氧气利用,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按“原路”返回,通过呼气排出体外。(开放题,答案合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