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评审标准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3749820 上传时间:2019-10-08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199.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保护区评审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自然保护区评审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自然保护区评审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自然保护区评审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自然保护区评审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保护区评审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保护区评审标准(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ICS 13.020 Z 06 深 圳 市 标 准 化 指 导 性 技 术 文 件 SZDB/Z SZDB/Z 522012 自然保护区评审标准 2012-01-13 发布 2012-02-01 实施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SZDB/Z 522012 I 目目 次次 目 次. I 前 言 II 引 言.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评审指标与赋分 1 5 深圳市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 2 6 申报建立市级自然保护区的申报、评审和报批程序 3 7 申报市级自然保护区调整的审查和报批程

2、序 4 8 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申报与论证 6 9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申报与论证 6 10 申报省级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的论证和报批程序. 6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 自然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评审指标及赋分 8 附 录 B(规范性附录)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评审指标及赋分 10 附 录 C(规范性附录)自然遗迹类自然保护区评审指标及赋分 12 附 录 D(资料性附录)深圳市市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审批流程 14 参 考 文 献. 15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SZDB/Z 522012 II 前前 言言 本标准是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 中华人民

3、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 则 (GB/T1452993)和广东省自然保护区评审标准 (粤环200253 号) ,为规范我市自然保护区 评审与管理工作,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叶有华、吴瑾、林石狮、邹剑锋、李洁、吴锋、梁永贤、颜敏、彭胜巍、朱高 洪。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SZDB/Z 522012 III 引引 言言 自 1956 年我国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起,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蓬勃发展,保护区管理不断完善, 先后出台了一系

4、列自然保护区管理法律法规、 标准和政策, 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标准 (环发199967 号)和广东省省级自然保护区评审标准(粤环200253 号) 。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法律法规、政策和标 准极大地促进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壮大,有利地保护了我国自然生态系统、野生生物和自然遗迹。 目前,我国已发布了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评审标准,但尚未制定市、县级自然保护区评审标准。为 加快推动深圳市自然保护区建设, 规范深圳市自然保护区评审与管理工作, 最大限度保护存留的自然资 源,维护深圳生态安全,有必要在参考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相关标准基础上,结合深圳地区特色,制 定深圳市自然保护区评审标准。 PDF

5、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SZDB/Z 522012 1 自然保护区评审标准自然保护区评审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市级自然保护区评审的具体指标和指标的赋分标准, 规定了深圳市自然保护区评审委 员会组织与工作制度。 本标准适用于深圳市自然保护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452993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

6、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市级自然保护区 本标准所称市级自然保护区, 是指在本市内有典型意义、 在科学上有较大影响或者有特殊科学研究 价值、对全市生态安全和物种保护有重要意义,由市政府批准建立的自然保护区。 深圳市市级自然保护区包括陆地和海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类型 与级别划分原则 ,深圳市市级自然保护区分为自然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 自然遗迹类自然保护区三类。 3.2 自然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 本标准所称自然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 是指具有一定代表性、 典型性和完整性的生物群落和非生 物环境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作

7、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一类自然保护区。 3.3 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 本标准所称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 是指以野生生物物种, 尤其是珍稀濒危物种种群及其自然生境 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一类自然保护区。 3.4 自然遗迹类自然保护区 本标准所称自然遗迹类自然保护区, 是指以特殊意义的地质遗迹和古生物遗迹等作为主要保护对象 的一类自然保护区。 4 评审指标与赋分 4.1 市级自然保护区的评审指标由自然属性、可保护属性和保护管理基础三个部分组成,其下又细分 为相关具体指标。 4.2 评审指标每个部分总分为 100 分,并根据其具体指标的重要程度,分别赋予一定分值。 4.3 凡有一个部分总得分小于 60 分时,具

8、有否决意义。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SZDB/Z 522012 2 4.4 根据所评审的自然保护区所属类型,市级自然保护区评审标准采用三套评审指标,分别用于评审 自然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和自然遗迹类自然保护区。 4.4.1 自然生态系统类市级自然保护区评审指标及赋分 自然生态系统类市级自然保护区评审指标包括自然属性、可保护性和保护管理基础,各占 100 分, 共 300 分。其中,自然属性包括典型性、脆弱性和生物多样性,三者权重比例为 30:30:40;可保护性 包括面积适宜性和社会效益与科研价值,二者权重比例为 60:40;保

9、护管理基础包括机构设置、人员配 备和建设管理工作,二者权重比例为 40:60。每个指标的赋分方法见附录 A。 4.4.2 野生生物类市级自然保护区评审指标及赋分 野生生物类市级自然保护区评审指标包括自然属性、可保护性和保护管理基础,各占 100 分,共 300 分。其中,自然属性包括物种珍惜濒危性、种群结构和生境自然性,三者权重比例为 60:20:20;可 保护性包括面积适宜性和社会效益与科研价值,二者权重比例为 60:40;保护管理基础包括机构设置、 人员配备和建设管理工作,二者权重比例为 40:60。每个指标的赋分方法见附录 B。 4.4.3 自然遗迹类市级自然保护区评审指标及赋分 自然遗

10、迹类市级自然保护区评审指标包括自然属性、可保护性和保护管理基础,各占 100 分,共 300 分。其中,自然属性包括典型性和自然性,二者权重比例为 60:40;可保护性包括面积适宜性和社 会效益与科研价值,二者权重比例为 60:40;保护管理基础包括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建设管理工作, 二者权重比例为 40:60。每个指标的赋分方法见附录 C。 5 深圳市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 5.1 职责 深圳市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简称“评审委员会” )负责对申报市级自然保护区进行评审,对申 报建立省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论证,对省级和市级自然保护区的撤销及其性质、范围、界线、功 能区调整或改变进行审查,分

11、别提出评审(论证、审查)意见。 5.2 组成 评审委员会由各类型自然保护区市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综合管理部门(简称“评审委员会成员单 位” )的代表和评审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常任委员 14 名,由 1 名主任、3 名副主任和 10 个成员单位 (包括市人居环境、城市管理、农业渔业、规划国土、发展改革、住房建设、科工贸信、水务、交通运 输和财政部门)的代表组成。其中市人居环境委员会 1 名委领导任评审委员会主任、市城市管理局 1 名局领导任第一副主任、市农业和渔业局 1 名局领导和 1 名专家代表任副主任。 评审委员会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市人居环境委员会, 并由市人居环境委员会代表兼任办公室主

12、 任。 评审委员会成员任期一般为 5 年,可以连聘连任。 评审委员会成员名单报市政府审定。 评审委员会成员单位变更代表, 应函告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备案。 5.3 评审委员会办公室 评审委员会办公室为评审委员会的日常办事机构,具体工作由市人居环境委生态环境保护处承担。 其主要任务是: a) 承办评审委员会的日常事务。 b) 对自然保护区申报材料的规范性进行审查或视情况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SZDB/Z 522012 3 c) 根据需要,会同申报保护区的市级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评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专家对申报点进 行实地考察。 d)

13、 组织评审委员会会议。 e) 建立和管理评审工作档案。 5.4 评审委员会成员条件 a) 遵守执行国家各项法规和方针政策,作风正派,办事公正,实事求是,工作负责。 b) 评审委员会成员单位的代表应是主管自然保护区或相关业务的负责人;专家应具有与自然保 护区建设管理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称。 c) 熟悉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科研、技术和管理或相关业务工作。 d) 身体健康,能正常参加自然保护区的考察、评审等工作。 5.5 评审委员会专家库 评审委员会设自然生态、生物、自然遗迹、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等专业专家库。专家可由评审委员 会成员单位推荐和向社会征集,由评审委员会办公室核定;根据需要,专家库实行不定期

14、的更新。评审 专家从专家库中抽选。 5.6 评审委员会会议 a) 评审委员会根据实际情况召开自然保护区评审(论证、审查)会议;评审会议由主任委员或 由主任委员委托副主任委员召集和主持。 b) 参加评审会议的人员由评审委员会的 14 名常任委员和相关专业专家(3-7 人)组成,专家按 所评审自然保护区的类型从专家库抽选。 c) 参加评审会议常任委员人数不少于评审委员会常任委员总数的三分之二(含提交了书面评审 意见者或委托的代表) 。 d) 评审意见以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确定,参加评审会总人数(含提交了书面意见者)三分之 二以上同意为通过。 e) 会议根据表决结果形成评审委员会评审意见。 6 申报

15、建立市级自然保护区的申报、评审和报批程序 6.1 申报 申报单位应组织对拟建市级自然保护区的资源情况进行综合科学考察, 按照 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 考察规程 (试行) (环函2010139 号)要求编写综合科学考察报告和预建自然保护区规划建设方案, 征求所占地人民政府(管理委员会)意见,并召开专家论证会,然后向市人居环境委提出申请。在通过 市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评审后,市人居环境委向市人民政府提出申请。 拟建自然保护区范围跨两个以上行政区的, 需经市级行政主管部门或有关区人民政府 (管理委员会) 协商一致后再申报。 6.2 申报材料 a) 建立市级自然保护区申报书。 b) 拟建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和自然保护区规划建设方案及两者的专家论证意见。综合 科学考察报告应按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规程要求编制、规划编制单位应具备相关 规划编制资质。 c) 自然保护区规划建设方案需含拟建自然保护区地理位置图、地形图、功能区划图、主要保护 对象分布图、植被图、生态旅游规划图等图件资料。相关图件应以最新的行政区划图为底图,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SZDB/Z 522012 4 必须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