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的街道名地区名由来12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372571 上传时间:2017-10-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6.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原的街道名地区名由来12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太原的街道名地区名由来12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太原的街道名地区名由来12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太原的街道名地区名由来12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太原的街道名地区名由来12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太原的街道名地区名由来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原的街道名地区名由来12(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太原的街道名地区名由来大东门 明太原城东南门,初名来春,后改宜春,清代亦称大东门。后演化为地区和街巷名。以大东门而名的街巷,清代称大东门街,民国时有大东门街、大东关街。1980 年大东门街并入府东街。今有大 东关街及派生街巷 2 条。小东门 明太原城东北门,名迎 晖,清代亦称小东门。后演化为地区和街巷名。以小东门而名的街巷,清代称小东门 ,民国以来称小东门街。今有派生街巷 2 条。大南门 明太原城西南门,初名朝天,后改迎泽,清代亦称大南门。后演化为地区和街巷名。以大南门而名的街巷,清代称大南门街,民国时有大南门街、大南关中街、大南关东街、大南关西街。大南门街于 1955年并入解放路,大南关中街

2、于 1956 年并入解放南路。大南关东、西二街已消失。大南门外尚有小南关。以小南关而名的街巷,民国时称小南关,今名小南关街,并有小南关西街及派生街巷 5 条。以迎泽 而名的街巷有迎泽大街、迎泽西大街、迎泽南街。新南门 明太原城东南门,初名太平,后改承恩,清代为别于大南门(迎泽门)而称新南门。为纪念辛亥太原举义,民国时称首义门。以新南门而名的街巷,清代称新南门街,民国初年因改称首义门街。新南 门外民国时有首义关街、自新路、正太街、桥东街,及新南头条、二条、三条、四条,自新 头条、二条诸巷。1955 年首义门街并入五一路。1954年首义关街并入并州北路。今有派生街巷 4条。水西门 宋太原城西门,名

3、金 肃。明扩展太原城后沿用作西南门,初称 阅武,后改振武,清代亦称水西门。后演化为地区和街巷名。以水西门而名的街巷,清代有水西门街,民国时有水西门街、小西关街、水西巷。今有水西门街、水西关街、水西关南街及派生街巷 18 条。旱西门 明太原城西北门,初名通汾,后改阜成,清代亦称旱西门。后演化为地区和街巷名。以旱西门而名的街巷,清代有旱西门街,民国时有旱西门街、旱西关街,今有旱西门街、旱西关街及派生街巷 9 条。大北门 明太原城西北门,初名 镇朔,后改镇远,清代亦称大北门。后演化为地区和街巷名。以大北门而名的街巷,清代有大北门街及派生头道巷、二道巷、三道巷。民国时有大北门街及其派生的东头道巷、 东

4、二道巷、东三道巷、西二道巷、西三道巷,上关街及其派生的上关头条、上关二条,以及阁外街、土门街。1956 年大北门街并入解放路。派生的东头道巷、东二道巷、东三道巷和西二道巷、西三道巷仍存。土门街、上关街、上关头条、上关二条,1957 年并入解放路。今有上关西街。小北门 明太原城东北门,名拱极,清代亦称小北门。以小北门而名的街巷,清代称小北门,民国称小北门街、小北关街。小北门街今名小北门,小北关街今名小北关。旧城街、新城街 清顺治六年 (1649 年),在太原城内原大南门街西侧修筑城堡, 驻扎八旗兵,称满洲城。光绪十二年(1886 年) 满洲城被洪水淹没,又在小五台另筑新城,时称新满城,原满洲城称

5、为旧满 城。以旧 满城而名的街巷民国时有旧城街及头道、二道、三道、四道巷,为妓院集中的地方,并驻有妓寮所。今仍称旧城街,并有派生街巷 6 条。以新满城而名的街巷民国时有新城东、西、南、北四条街,今有新城街、新城东街、新城西街、新城南街、新城北街。古城街 古城,位于太原城北 2.5 公里古城村。传为春秋晋大夫窦鸣犊 所筑。今以古城命名的街巷有古城东街、古城西街、古城中街及派生街巷 6 条。半坡街 处宋建太原城内子城的西城墙遗址。宋、元时期子城被毁,西城墙圮为土坡,称半坡,形成街巷,以半坡而名。清末称半坡街,民国有半坡东街、半坡西街,并派生有半坡北巷、半坡南巷。今有半坡东街、半坡西街及派生街巷 6

6、 条。韶九巷 处 解放路两侧。 商书:“箫韶九成,凤凰来仪。 ”箫韶为虞舜之乐;九成(九读音“大”)即大成,意思为能继承光大 尧之道。今韶九巷处在宋太原府城内子城南门外位置。子城内,有宣诏厅,为宋代宣读皇帝诏书的地方。韶九名称,当源于此。意为皇帝声音、九重之声从这里传出。源于作坊集市之地名米市街 分东米市、西米市。清代称东米市街、西米市街。民国时称东米市、西米市,西米市街又派生西米南巷。1958 年东米市街并入开化寺西街,西米市街并入水西门街。但人们习惯上仍称东米市、西米市。活牛市街 旧为买卖牛的市 场,北接麻市街,南接南市街。清代、民国称活牛市街。1955 年并入解放路。南市街 北接活牛市,

7、南接大南 门街。清代称南市街。1955 年并入解放路。麻市街 旧为买卖麻及制品的市 场,北接府门前,南接活牛市街。清代称麻市街。1955 年并入解放路。估衣街 即今鼓楼街西端一段街道,东通帽儿巷,西通解放路。古为专卖旧衣服的集中地,因称估衣街。1963 年并入鼓楼街。羊市街 古为买卖羊的集市,分 东羊市、西羊市。清代称东羊市街、西羊市街。1958年,东羊市并入钟楼街,西羊市街改称羊市街,习惯上仍称西羊市。柴市巷 古为买卖柴薪的集市,清代以来称柴市巷。棉花巷 古为买卖棉花的集市,民国以来称棉花巷。麻绳巷 位于原钟楼街南侧、四岔楼 东。旧时住户多以编、售麻绳为业 ,故名。1956年并入柳巷南路,今

8、已不存。盘碗巷 位于今府西街南侧 ,与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庭相对。旧时以 销售盘碗等生活用品而名。1931 年并入府西街。砖瓦巷 位于今北司街西侧 。因古时为销售砖瓦等建筑用材的街巷,故名。1955 年并入北司街。纸巷子 位于今解放路西侧、韶九巷南,古时以出售纸张店铺多集中于此,故名。后合并于府东街。酱园巷 位于今柳巷北路西 侧,原副食品市场之后。旧时因制作面酱、酱油、酱菜的作坊和商号集中,故名。今仍称酱园巷。咸肉巷 位于今柴市巷北口 东侧。以加工熟肉的作坊集中而名。毡房巷 位于柴市巷内东侧 ,北与咸肉巷平行。以制作、销售毛毡作坊集中而名。靴巷 位于钟楼街北侧、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西。古时以制作

9、、销售靴子的作坊、商号集中而得名。牛肉巷 位于开化市街西段,原东米市南、北两侧。古时以加工出售牛肉店 铺集中而形成的街巷。按方位有南牛肉巷、北牛肉巷。馒头巷 位于解放路 (原南市街)西侧,西米市北。原称小弥陀寺街,以小弥陀寺在此而名。清代为制作、出售包子的集市,古时称包子为馒头,故称馒头巷。大、小剪子巷 位于鼓楼街、察院后之间。大剪子巷南与靴巷相接,巷内向西为小剪子巷,西通帽儿巷。古为制作、出售剪刀的作坊集中地,故名。清代称刀剪巷、小剪巷。民国二十三年(1934 年)太原指南载名大剪子巷、小剪子巷。豆芽巷 位于桥头街南侧,与宁化府斜对,折向西南与海子边街相通。地 处宋城东门之外,明建太原城时扩

10、入城内,并形成街巷,因制售豆芽者较为集中,故名。猪头巷 位于府西街南侧,北与三桥街斜对。明代,巷内居民多以加工、出售猪头肉为业,故名。炒米巷 北通开化市街,南通棉花巷。明代集中有加工制作炒米、炒豆的作坊、店铺,故名。猪耳朵巷 位于解放路东侧 ,西南与天平巷相接。明代开始,巷内居民多以加工、出售猪头肉为业,为与猪头巷区 别,名猪耳 朵巷。铁匠巷 位于解放路东侧。大铁匠巷西与旧城街相对;小铁匠巷北与棉花巷相通,南与大铁匠巷相连。明代,太原炼铁手工业比较发达,半坡街东侧原有镔铁 坑,相 传为明初焦驸马都尉锻钢作坊遗迹,后形成了 镔铁祠街。清代,形成了炼铁手工业作坊聚集的场所,称前铁匠巷、后铁匠巷。民

11、国时称后铁匠巷、大铁匠巷、小铁匠巷,并以此而派生了铁匠头条、二条、三条三个小巷。新中国建立后,后铁匠巷并入起凤 街,大 铁匠巷、小铁匠巷今仍存。茄皮巷 位于棉花巷西口南 侧。清代为饭店加工茄子(削皮)的场所,故名。锣锅巷 位于西羊市街南侧 ,东与都司街平行。清代为兵营制作锣、锅的地方,故名。铁菊巷 位于坡子街西侧,东与北仓巷斜对。明成化年间(1465 年1488 年),巷内曾住过铁匠、养菊花户,故名。民国时,有派生的铁菊东巷、西巷及头条、二条、三条五条小巷。今仅存铁菊巷。通顺巷 位于解放路与帽儿巷之 间,北通鼓楼街,南通钟楼街。原名鸡鹅巷,当为明代以前买卖鸡鹅的集市,故名。清时,巷内相继开设钱

12、庄、商号,为求生意顺利通达,改称通顺巷。民国至今仍称通 顺巷。兴隆街 位于解放路与庙前街之 间,并与之平行,北通西羊市街。宋代以后,随着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当时已成为商业中心,取买卖兴隆通四海之意,故名。又因与原大南门街(今解放路)并列,清代又名小巷子,民国时改称兴隆街。会锦店 位于府东街以南,解放路与帽儿巷之间。道光阳曲县志:“ 会锦店,忻州 卢家新创”,为较综 合的商业店铺,故名。又传说,科举年代,为参加太原府考试的文人学士聚会之地,故名。帽儿巷 原系宋代商业中心,又是帽子作坊和商店聚集的地方,故称帽儿巷。太原解放后并入都督北街(原督军前街 )。1978 年扩建为经营地方风味的食品街。巷南

13、、北口各有牌坊一座,上书“ 食品一条街”,因今俗称食品街。源于明代王府之地名东华门、西华门、南华门 明晋王府宫城为方形土城,辟有四门,按方位称东华门、南华门、西华门、后宰门。得名于华门的街巷,清代有东华门(今名东华门街)、南华门、西华门街(今名西华门)及以后派生街巷 4 条。得名于后宰门的街巷,清代有后宰 门街(今北肖墙附近),已消失。肖墙 围绕宫城的外墙叫肖 墙。肖墙四面开门,名同宫城名。肖墙,古作萧墙。三国何宴集解引郑玄曰:“萧之言肃也,墙为屏也。君臣相近之礼,至屏而加肃敬焉,是以谓之萧墙。 ”民国太原指南 在街巷的记载中“萧”已改作“肖”。得名于肖墙的街巷,始 见于清代的有东肖墙、西肖墙

14、、南肖墙、北肖墙、上肖墙。东、西夹巷 明晋王府前的 夹道。清代以来称东夹巷、西夹巷。典膳所 明晋王府管理膳食的机构“晋府典膳所”的简称。以典膳所而名的街巷,始见于清的有典膳所。民国有北膳所、东膳所、西膳所。今有东典膳所、西典膳所、南典膳所、北典膳所。晋府店 明代为供应王府生活用品的专门店铺。清代以晋府店命名的街巷,今仍称晋府店。南园子 明晋王府菜园,曾名西南园子。清末形成街巷,民国初年分称南园子东巷、南园子西巷。皇庙 又称万寿宫。始建于明,始为朱棡供奉朱元璋皇帝万岁牌的生祠。以皇 庙而名的街巷,清代有万寿宫巷,今名万寿宫;民国以后有皇庙东巷、皇庙西巷。上马街 明代通往皇庙的街道。得名于明代问世

15、的皇庙。皇庙是明晋王府奉祀已故皇帝、皇后的宗庙,是代表封建皇权的“圣地”。通往皇庙的街巷有三条,每逢祭祀,只有皇族诸王和晋省高官可直入庙宇。一般地方官员和武职,只能经上马街,在皇庙西巷北门下马、下轿,然后穿皇庙西巷入庙祭拜。拜毕则从皇庙东巷拐回上马街上马、上 轿离开,时称上马街、下马街。到清朝时,朝拜皇庙均可直入,于是两街即合称上马街。天地坛 为晋王府祭祀天地的地方。民国初年陆续修建有民宅,形成街道。以天地坛而名的街巷,民国时有天地坛 第一至第五巷,今有天地坛正街及其派生街巷 5 条。宁化府 明代为朱棡第五子宁化王朱济焕府第。得名街巷,清代称宁化王府,民国称宁化府、宁化东巷。今称宁化府正巷、宁

16、化府东巷。坊山府 定王朱济熺第五子方山王朱美垣府第。得名街巷,清代称方山府、方山府巷。民国时称方山府街、方山府巷,今名坊山府、坊山府巷。二府 亲化王朱表 府第。亲化王排行二,其府第亦名二府。亦为明太原府同知衙名,称二府衙门。得名街巷,清代以来称大二府巷、小二府巷。七府坟 朱棡第七子广昌王朱济熇与妃子刘氏、杨氏坟地,称七府坟。以七府坟而名的有七府园居民小区,街巷有七府坟西街、七府坟南街、七府坟北街。杏花岭 原为明“ 晋王府” 的花园。因地势较高,多植杏树,故清代取名杏花岭。杏花岭西段,明代为王府花匠孙氏住宅,清代称孙家园,今已并入杏花岭。以杏花岭命名的街道今有杏花岭、杏花巷。敦化坊 中庸:“ 小德川流,大德敦化。 ”意为以道德教化使民风淳厚。明晋王朱棡妃谢氏死后葬于宝山(今卧虎山),设孝堂。晋王府官员、亲眷前往祭奠,所乘马匹圈养之地称马片,后演化为东马坊。因谐音逐渐演变为较为文雅的敦化坊。据道光 阳曲县志建置图,享堂东、西两侧正有地名东马坊、西马坊,又载有敦化坊村。道光时张廷 所撰隆国寺碑云:“敦化坊村,当会城东北维,隆国寺峙其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