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残疾人社区康复活动自查报告(同名42138)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3707989 上传时间:2019-10-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展残疾人社区康复活动自查报告(同名42138)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开展残疾人社区康复活动自查报告(同名42138)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开展残疾人社区康复活动自查报告(同名42138)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开展残疾人社区康复活动自查报告(同名42138)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开展残疾人社区康复活动自查报告(同名42138)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开展残疾人社区康复活动自查报告(同名4213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展残疾人社区康复活动自查报告(同名4213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威残工委发【2010】12号威远县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关于开展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培育活动的自查报告四川省残联:自省市残联将我县列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以来,我们按照相关标准,积极开展培育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 威远县位于四川省中南部,隶属内江市。全县幅员面积1289平方公里,辖20个镇、323个行政村、48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75万(农业人口60万),有各类残疾人23218人,占总人口的3.1%。其中办证残疾人15878人:视力残疾2753人、听力残疾623人、言语残疾99人、智力残疾985人、肢体残疾9089人、精神残疾1250人、多重残疾10

2、79人。 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约1.6万人,康复需求筛出率2.1%,残疾人康复服务建档人数近2万人,建档率85%。 我县已建县级残疾人社区康复技术指导中心5个;依托各镇卫生院建立镇级残疾人社区康复技术指导分中心20个、残疾人康复室20个,设置率100%;建立村(社区)残疾人康复站371个,并分别配备1名康复协调员,建站率、配备率均为100%,其中配置康复器材的社区4个。二、培育措施 (一)加强领导,统一部署 一是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培育工作,成立了分管副县长任组长,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培育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培育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各项培育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查,并明确了培

3、育工作的总体思路、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全县各镇都建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培育工作领导班子。二是明确任务,责任落实。我县将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县政府年度工作考核目标,县政府以威府办发20107号文件下发了威远县开展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培育活动实施方案,并及时召开培育工作动员大会,全面进行部署落实。 三是强化宣传,营造氛围。为推动培育工作的深入开展,争取全社会对培育工作的支持,我县通过报纸、电视、宣传资料等各种途径,大张旗鼓地开展宣传,全力营造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氛围。在全县上下形成了家喻户晓、人人参与的培育工作局面。 (二)着重实情,创新发展 一是确立了以农村为主的

4、康复工作总体思路。我县人口大部份分布在农村,全县共有各类残疾人2.3万余人,其中农村残疾人约2万人,占87%。为此,我们确立了社区康复重点在农村的总体思路。依托广大农村,进行政策倾斜,进一步构筑完善残疾人康复组织管理、技术指导、服务体系三大网络,积极探索一条富有农村特色的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新路子。 二是构建了覆盖全县的康复服务平台。针对农村残疾人康复意识比较淡薄、农村康复设施条件较差的实际,不断加大基层康复站的建设投入,力求实现就近就便为残疾人提供各类康复服务。依托县人民医院和中医院建立了规范的五类残疾人社区康复技术指导中心;依托全县各镇卫生院建立了残疾人社区康复技术指导分中心;依托各村(社区

5、)卫生站布点设置了残疾人康复站。在各镇残疾人社区康复技术指导分中心(镇卫生院)设置了残疾人康复室,由市残联出资3万元,县残联匹配3万元,为一个康复室、4个康复站配置康复训练器材50余件及编印了通俗易懂的康复宣传单3万份。全县统一实行县、镇、村和中心、分中心、站(室)分级管理的行政领导和业务指导体系。在各级康复机构做到了牌子、制度两上墙,人员、职责、报酬三落实。三是形成了社会积极参与的康复助残模式。采用社会化手段,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助残扶残,多渠道筹集康复资金,增强民众的助残意识。 (三)强化措施,突出结合 我县在开展社区康复示范县培育活动中,始终把为残疾人康复服务作为培育工作的落脚点和重头来抓,

6、具体做到了四个结合。 一是机构康复与社区康复相结合。加强对全县医疗、民政、老龄、教育、文化、社保等资源的整合,为残疾人康复所用。在县级医院建立了全县五类残疾人康复技术指导中心和康复医疗专家指导组,在开展社区康复业务指导的同时,着力抓好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 二是重点康复与一般康复项目相结合。一手抓“助听、助行、助明、启智”等重点康复工程。近年来,共完成白内障手术1745例,其中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手术350例,白内障手术复明率达90%;由县残联负责为肢体残疾人免费安装大(小)腿假肢55支,安装率达90%;为聋儿免费安装助听器30只,为低视力残疾人配置助视器48副,配置率达40%。盲人定向行走

7、训练率达80%。完成聋儿语训47人,训练率80%。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36人,训练率达80%;成年智残人康复训练率达到50%;肢体残疾人康复训练达90%。一手抓基础性康复。依托全县社区卫生医疗机构,全面开展康复医疗、功能训练、心理疏导、知识普及、辅助用品选购、转诊转介及精神病康复等七类基础性康复服务,建立指导医生、康复员上门服务制度、残疾人签名制度和功能评估制度。全面开展精防工作,对需要服药的精神病患者都建档立卡,送药上门,并要求亲属做好监护工作。按需为残疾人配置辅助用品,近年来共赠送轮椅188辆、盲杖20支、腋杖35副、座厕椅10把、其它辅助用品500多件。 三是上门服务与站(室)服务相结合

8、。经过严格挑选,全县组建落实了专(兼)职康复指导医生和社区康复协调员各371名。确定了康复医生重点抓重度残疾人康复,康复协调员抓一般残疾人康复的服务模式。规定每位康复医生定向挂钩8名重点康复对象,康复协调员联系12名以上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每月上门1-2次开展人性化与个性化的康复服务及家庭康复训练指导,填写上门服务记录表和康复训练档案。同时,康复室(站)给予残疾人提供免费体检、医疗护理、康复知识宣传、心理疏导、康复器具使用、训练指导等服务内容,广大残疾人不出村就可以到附近的活动室和康复站进行康复训练,接受康复服务。 四是训练指导与转诊转介服务相结合。对有固定工作或有劳动能力的肢体残疾人及其他功

9、能障碍者,帮助他们制订训练计划,尽力指导开展家庭康复训练。对盲人开展定向行走训练,提高盲人的独立行走能力,帮助他们走出家庭,走向社会,目前已培训盲人30人。2010年全县计划训练盲人定向行走50人。对基层难以开展的康复服务项目,如白内障手术、假肢安装、聋儿语训等,及时帮助转诊转介到上级医疗机构和专业康复机构,邀请有关专家来我县开展集中服务。今年,共转诊转介残疾人100人。 (四)加大投入,优惠优待 我县连续出台了一系列面向残疾人的优惠政策措施,不断加大康复资金投入力度,着力为全县残疾人构筑起三道保障线。县政府确定按县、镇、村逐级以辖区总人口每年每人不低于0.15元的标准落实工作经费,并做到逐年

10、有所增加,并作为长效机制专款专用。 一是医疗保障。对残疾人的医疗救助在纳入社会保障的基础上,实施倾斜照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残疾人的统筹费用均由县残联承担,残疾人参保率达100%。2010年发放残疾人医疗爱心卡1000张,其中每张卡含300元医疗费用,并且凭卡可到县协和医院享受门诊、住院优惠15%。各镇卫生院对残疾人就医也都落实了相应的优惠政策。 二是救助保障。对符合低保条件的残疾人全部列入低保救助范围,充分体现应保尽保和对残疾人家庭的重点倾斜。从2010年起,我县开展“阳光家园”重度残疾人居家托养项目,对一级重度残疾人实行了定额补助,2010年补助一级重度残疾人100人,补助资金达6万元。此

11、项目还将进一步扩大受助范围和补助金额。 三是康复保障。对残疾人康复实施资金补助。如对贫困家庭的白内障手术适应者,残疾人安装假肢,聋儿助听器验配一律实行免费,对贫困残疾人的辅助用品用具进行赠送,对儿童的抢救性康复实行重点补助,对精神病患者实行免费服药和家庭监护补助等。 (五)注重培训,提高素质康复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农村康复服务水平低下,是社区康复中的薄弱环节。针对康复工作的这一“软肋”,我县从业务培训入手,千方百计提高康复服务人员的业务知识和服务本领。今年来,对社区康复管理人员、康复指导医生、农村(社区)康复协调员等三支队伍,分别开展了康复业务知识培训、盲人定向行走培训、康复器材使用管理培训及手

12、语知识培训等比较系统的业务培训,培训后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县残联出资购买社区康复工作上岗培训教材160本,分发到各镇康复站(室)及指导医生与康复协调员。对全县五类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技术骨干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实行县、镇、村(社区)的逐级培训体系。达到和超过了对康复管理人员、康复协调员、镇卫生院康复技术人员、康复医生的培训要求。通过一系列的系统学习和培训,使全县广大康复工作者特别是农村残疾人康复员,比较系统地了解和掌握了社区康复的基本知识,提高了康复服务的工作水平,确保了残疾人康复服务的质量。 三、检查组检查情况8月2日省社区康复达标检查组长雷孔成率队,在内江市残联副理事长李文、康复科科长

13、张文奇的陪同下,对我县创建全国社区残疾人康复示范县工作进行了实地检查。检查组一行首先查阅了东联镇残联残疾人社区康复档案,查看了严陵镇建设社区残疾人康复站和城市花园社区残疾人康复站康复设备使用情况。随后,在县残联会议室召开了座谈会,会上县残联理事长聂应黔汇报了我县创建全国社区康复示范县开展情况和安排。检查组组长雷孔成对我县的社区康复工作表示满意,他指出:一是政府重视、支持有力。二是文件落实到位、机构设置规范。三是经费给予保障,基础工作扎实。并建议:一要重点抓好“五个中心”的建设。二要档案资料加紧完成。三要整合资源,同卫生部门协作,充分利用卫生资源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四要积极组建就业康复培训中心。

14、市残联副理事长李文和副县长林文分别表示要按检查组一行提出的要求和建议,加快工作进度,扎实做好工作,完善资料,改进不足,达到验收标准。四、努力方向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这一目标,我们今后将做好以下工作:一是重点抓好“五个中心”的建设,建立一支稳定、高素质的康复工作队伍;二是档案资料加紧完成,加大残疾人康复服务力度,满足残疾人康复需求;三是整合资源,充分利用卫生资源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积极组建就业康复培训中心;四是加快工作进度,扎实做好工作,完善资料,改进不足,达到验收标准。总之,做好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使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同奔小康,这既是政府的职责,全社会的义务,更是我们残疾人工作者的

15、光荣使命。我们将唱响“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主旋律,用实际行动满足残疾人的康复需求。 威远县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二一年八月十七日主题词:开展 社区康复 自查报告 抄 报:县委、县政府、政协、县委徐常委、县政府令鹏县长、 市残联 抄 送:县残工委各成员单位、县人民医院、中医院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及全国、省、市纪委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of accountability, redress of orders and prohibitions. Strengthening the honesty and self-discipline of leading cadres honesty in politics and education work, enhance 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