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复习历史练习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03703487 上传时间:2019-10-0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复习历史练习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复习历史练习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复习历史练习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复习历史练习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复习历史练习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复习历史练习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复习历史练习 Word版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历史期末单元检测(专题八九十)一、单选题1.如图示描绘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下列与之相关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 “2”阶段的发展为维新运动提供了经济基础B. “3”阶段发展最为迅速的是制造业和采矿业C. “4”阶段的萧条主要是欧洲列强又卷土重来D. “5”阶段的发展得益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19世纪末,中国资本主义获得了初步发展,为维新运动提供了经济基础,所以A的说法是正确的,但不符合题目要求,故可排除;在一战期间,中国的资本主义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其中面粉业和纺织发展最快,所以B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故选B;一战于1918年结束,欧洲列强又卷土重

2、来,使中国民族工业又迅速萧条,所以C的说法是正确的,但不符合题目要求,故可排除;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开展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使得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所以D的说法是正确的,但不符合题目要求,故可排除。点睛:解此题的关键是把握住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依据所学知识,对每一阶段的发展原因进行分析即可得出正确答案。2.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了一组历史图片,该组图片体现的最恰当的主题是A. 经济结构的变动B. 列强的经济侵略C. 民族工业的兴起D. 自强求富的探索【答案】A【解析】【详解】通过材料可以看出,在中国传统经济基础上,外资企业,洋务企业

3、,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说明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故A正确;图二顺丰砖茶厂体现外国经济侵略,其余未体现,排除B;图四体现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其余未体现,排除C;自强求富是洋务派的探索,只有图三体现,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学生理解近代中国不同经济成分,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能力和运用能力。3.下图是19341936年中国对外贸易变化示意图。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A. 实业救国兴起B. 国际局势稳定C. 社会性质改变D. 政府政策推动【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的数据信息可知,19341936年中国对外贸易中出口额越来越多,入超额越来越少。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国民经

4、济建设运动”和“币制改革”带来的结果,故D项正确;实业救国兴起是在甲午战后,故A项错误;此时的国际局势阴云密布,并不稳定,故B项错误;此时中国社会性质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C项错误。4.张謇自称兴办实业可谓是“幸而利,幸而成”,却又“至于钝,几于败”,感叹自己“不幸而生中国,不幸而生今之时代”。造成张謇不幸的根源是A.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B.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C. 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D. 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答案】A【解析】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艰难,遭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压榨和阻挠,这是由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的。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一定

5、的影响,但不符合题干中“根源”的要求,排除B、C、D项。5.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解体,这种“解体”是指A.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B. 外国资本主义控制中国市场C. 自然经济被资本主义经济取代D. 封建农业、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工业品的输入,家庭手工业破产,打破了手工业与小农生产的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与市场联系密切,同时也出现了自由劳动力,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据此分析,自然经济“解体”指传统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C正确;AB分别属于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和影响,排除;近代中国自然经济一直牢固存在,D不符合史

6、实,排除。6.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荣氏企业发展的一些史料,来探究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其中将时代环境与发展状况对应错误的同学是A. 甲同学B. 乙同学C. 丙同学D. 丁同学【答案】B【解析】甲同学所列举的时间是1900年,对应的时代背景正是甲午战后列强对话资本输出,所以甲同学是正确的;乙同学所列举的时间是1915年,这个时期清政府已经不存在了,所以时代背景不应是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而是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丙同学所列出的时间是1917年,当时的背景正是抵制洋货,所以丙同学正确;丁同学列举的时间是1936年,对应的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所以丁同学正确。7.罗荣

7、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等各个领域。”由此产生的重大影响是A. 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 刺激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C. 清政府从此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D. 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等各个领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强资本输出,加紧经济侵略,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A正确。刺激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不符合投资、生产、销售、金融等各个领域,故B排除。清政府从此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在辛丑条约,故C排

8、除。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鸦片战争后,故D排除。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马关条约8.1882年9月申报记载:“即如公司一端,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骛,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票为幸”。据此可以看出A. 洋务企业已经完全脱离政府控制B. 民间筹资成为洋务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C. 民族工业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D. 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骛,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可知洋务运动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9、,选项D正确;选项A表述错误,排除;材料中新建立的公司不属于洋务企业,因此选项B排除;材料中体现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并未凸显出这是第一个发展高潮,选项C排除。【点睛】解题关键是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中各种经济因素之间关联性的掌握,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受到洋务运动的影响。9.“列宁发现广大农民群众不是自觉地而是本能地在情绪上反对我们。换句话说,农民反对布尔什维克党的活动是感到切身利益受到损害。”农民“反对我们”是由于当时实行A. 余粮收集制B. 固定粮食税制C. 农业集体化D. 工业化政策【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列宁认为农民反对布尔什维克的原因是利益受损,根据所学可知余粮

10、收集制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因此选项A正确;固定的粮食税对农民有利,因此这不会造成农民反对布尔什维克,选项B排除;农业集体化和工业化是斯大林时期的政策措施,不属于列宁时期内容,选项C、D排除。【点睛】解题关键是对余粮收集制和固定粮食税具体内容和对农民影响的区分。10.国内战争时期,苏俄实行余粮收集制;1921年,苏俄实行固定的粮食税,规定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所有;1927年,苏联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建立集体农庄。这表明苏俄(联)政府A. 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始终不高B. 充分认识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C. 依据国家战略调整农业政策D. 制定经济政策存在随意性倾向【答案】C【解析】【详解】国内战争时期,

11、苏俄实行余粮收集制,1927年,苏俄实行固定的粮食税,苏联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建立集体农庄,说明苏俄(联)根据不同时期的战略需要,不断调整农业政策,故C正确;1921年,苏俄实行固定的粮食税,规定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所有,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A错误;苏联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牺牲农业发展工业,造成农、重、轻比例失调,没有充分认识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排除B;苏俄(联)根据不同时期的战略需要,不断调整农业政策,并非随意制定经济政策,排除D。11.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25日辞职演讲中说道:“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

12、差的多,越来越落在他们的后面”导致这种现象的决定性因素是A. 经济基础极其薄弱B. 东欧剧变的直接冲击C. 高度集中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D. 西方国家长期的经济封锁【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导致苏联在占有自然资源优势和科技人才前提下,人民生活水平却较低,其根源在于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选项C正确;根据材料可知苏联的经济基础并不薄弱,选项A排除;东欧剧变不是造成苏联人民生活水平较低的原因,排除选项B;西方对苏联的封锁不是苏联人民生活水平低的决定性因素,排除选项D。12.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史实结论A19511955年,苏联对农业的投资由年均200亿卢布增长到40

13、9亿卢布苏联工农业发展失衡的局面得以改变B赫鲁晓夫时,苏联谷物年均产量与19451953年相比增加了62%苏联已经解决了农业生产问题C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军事实力与美国相匹敌苏联的国民经济总水平已经超过美国D戈尔巴乔夫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苏联实际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A项史实反映的是1951-1955年,苏联对农业的投资资金增加,并不能说明苏联工农业发展失衡的局面得以改变,其实1951-1955年苏联的工农业发展失衡现象并没有改变,故A项错误。B项反映的是赫鲁晓夫时,苏联谷物年均产量与19451953年相比增加了62%,只能说明农业

14、有所发展,不能说明已经解决了农业生产问题,故B项错误。C项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军事实力与美国相匹敌,说明苏联军事实力增强,但是不能说明苏联的国民经济总水平已经超过美国,故C项错误。D项戈尔巴乔夫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说明实际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故D项正确。13.斯大林说:“我们之所以采取新经济政策,就是因为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当它不再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时候,我们就把它抛开。”苏联取消新经济政策是因为该政策A. 不能迅速为工业化积累资金B. 不能使苏联过渡到社会主义C. 发展了资本主义D. 发展了小农经济【答案】A【解析】新经济政策是为了克服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的消极后果,摆脱面临

15、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它巩固了工农联盟,调动了广大工农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列宁根据俄国经济落后、生产力低下的国情,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新方法的伟大实践。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新经济政策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第原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调整,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新经济政策被取消,需要有新的政策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新的途径。C、D说法错误,B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选A。14.据统计,到1921年2月,苏俄工人的工资中实物工资占到了工资总额的93.7%,国家银行也被取消。出现这一现象是因为当时A. 推行实物配给制度B. 流通货币严重短缺C. 国内金融危机严重D. 采取了新经济政策【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战时共产主义。依据材料可知,此时期苏俄工人的工资中实物工资占有绝大多数比重,国家银行被取消,这是因为当时废除了货币关系,取消了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度。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废除了货币关系,取消了自由贸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