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经济统计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3689614 上传时间:2019-10-08 格式:PDF 页数:47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能源经济统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能源经济统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能源经济统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能源经济统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能源经济统计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能源经济统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源经济统计(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T h e C h i n a S u s t a i n a b l e E n e r g y P r o g r a m 中 国 可 持 续 能 源 项 目 中 国 可 持 续 能 源 项 目 可持续能源发展财政和经济政策研究 参考资料 2005 能源数据 王庆一 编著 2005 年 10 月 前 言 能源是中国崛起的动力。中国能源数据已经成为国内、国际高度关注的重要信息。 能源数据的功能是:为政府能源管理以及政策法规和规划的制订、实施提供信息支持; 为能源生产者和消费者制订计划和投资决策提供依据;为学术界、公众研究和了解能 源问题提供信息;用于国际交流与合作。 产生数据的能源统计是一

2、门与能源技术经济学、能源管理学相交叉的统计学科, 其特点是涉及面广,专业性、系统性和综合性强。本专辑在广泛收集国内外信息的基 础上,按照国际通行的能源统计指标体系、定义、方法和规则,进行加工整理和综合 集成,特别是在一些综合性统计数据(如终端能源消费、能源费用开支、可再生能源 开发利用量、节能财税激励政策等)和国际比较(如人均指标、物理能源效率、产品 单位能耗等)的数据收集、分析和计算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数据来源包括国内外 政府机构、行业协会、企业、学术团体、国际组织的出版物(含电子版) 、相关报刊以 及专家咨询。内容涉及能源与经济、能源供应、消费、节能、贸易、价格、科技、环 境等领域。 需

3、要说明的是,我国能源数据的可获得性差,特别是能源消费、产品单耗、价格、 环境等数据。有些重要的基础数据,由于缺乏必要的调查,只能估算,统计误差大。 我国能源指标体系陈旧,与国际通行体系有很大差异,给统计分析特别是国际比较带 来困难。中国能源平衡表中,终端能源消费未扣除能源工业自用量,公路运输用油只 统计交通部门运营车辆用油,未统计其他行业、部门和私人车辆用油,等等。而本项 目作为一项国际合作项目,统计数据应该和国际接轨。编者根据相关行业统计、专项 调研、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和专家咨询进行测算修正。此外,有些引自国外出版物的 中国数据不准确或过时,例如中国煤炭可采储量,英国石油公司世界能源统计评论

4、采 用的数据多年未变,这里作了更正。 本专辑所有数据均来自公开信息源。 限于编者水平和条件,不当、错误之处请批评指正。 编 者 2005 年 10 月 1 常用能源计量单位 tce 吨标准煤(吨煤当量) 。标准煤是按煤的热当量值计算各种能 源的计量单位。1 公斤标准煤=7 000 千卡=29 307 千焦 Mtce 百万吨标准煤 kgce 公斤标准煤 gce 克标准煤 toe 吨油当量。油当量是按石油的热当量值计算各种能源的计量单 位。1 公斤油当量=10 000 千卡=41 816 千焦 Btu 英热单位。1 英热单位=252 卡=1 055 焦 kcal 千卡 Mt 百万吨 st 短吨。1

5、 短吨=2 000 磅=907.185 公斤 MW 千千瓦(兆瓦) GW 百万千瓦(吉瓦) TW 10 亿千瓦(太瓦) kWh 千瓦时 GWh 百万千瓦时 TWh 10 亿千瓦时 2 目 录 一、能源与经济6 1、中国近 2 年能源与经济增长6 2、中国能源和电力消费弹性系数6 3、人均化石燃料储量和能源消费量的国际比较(2004 年)7 4、单位产值能耗和油耗的国际比较7 5、中国终端用户支出的能源费用及占 GDP 比重(2003 年)8 6、美国能源与经济主要指标8 二、能源供应8 7、世界一次能源产量前 3 位(2004 年)8 8、世界化石燃料可采储量和储采比(2004 年末)9 9、

6、中国分品种能源产量9 10、中国能源产量居世界位次10 11、世界石油产量10 12、中国石油和天然气供应11 13、中国各油田原油产量11 14、中国原油加工量及主要产品产量12 15、世界天然气产量13 16、中国各油气田天然气产量13 17、世界煤产量14 18、中国原煤产量15 19、中国按煤矿所有制分的原煤产量15 20、中国年产 10Mt 以上矿区(2004 年)16 21、中国煤炭工业主要指标17 22、世界发电量17 23、中国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18 24、中国电力工业主要指标19 25、中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量(2004 年)19 3 三、能源消费20 26、世界一次能源消

7、费量及结构(2004 年)20 27、世界分地区、分部门终端能源消费结构(2002 年)21 28、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量及结构21 29、中国分部门终端能源消费结构21 30、中国农村能源消费22 31、世界石油消费22 32、中国分品种石油制品消费量23 33、世界天然气消费23 34、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及结构24 35、世界煤炭消费24 36、中国煤炭消费量及结构24 37、部分国家和地区电力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25 38、中国分部门终端用电量26 39、中国铁路、公路、民用航空运输周转量和汽车拥有量26 40、中国分品种交通运输能源消费量27 41、中国居民生活用能的变化27 42、中国政府机

8、构能源消费量及能源费用开支(2003 年)28 43、中国电光源在用量28 44、中国照明用电及其占终端用电量比重28 45、中国家用耗能器具普及率29 46、中国家用电器用电量29 47、日本居民家庭分品种户均能耗(2003 年)30 48、日本商用建筑分品种单位面积能耗(2003 年)30 49、日本商用建筑面积及能耗30 四、能源效率和节能31 50、单位产值能耗的国际比较31 51、中国物理能源效率31 52、主要能源密集产品能耗及国际比较32 53、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的国际比较32 4 54、日本家用电品能源效率33 55、日本制造业投资目的构成34 56、美国能源部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

9、源局预算34 五、能源贸易34 57、中国能源进出口量34 58、世界石油贸易35 59、中国石油进出口量35 60、世界煤炭贸易36 61、中国煤进出口量37 62、世界天然气贸易37 六、能源价格和税38 63、国际市场原油现货价格38 64、部分国家高级无铅汽油零售价和含税率39 65、中国部分省、直辖市汽油零售价40 66、国际市场天然气价格40 67、部分国家终端用户天然气价格40 68、中国“西气东输”门站价41 69、国际市场煤价41 70、中国国有重点煤矿煤炭平均出矿价41 71、中国煤炭流通费用42 72、部分国家终端用户电价42 73、中国电价43 74、国外工业节能财政激

10、励政策措施43 七、能源与环境45 75、中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45 76、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及燃煤排放比重45 77、中国化石燃料燃烧大气污染物和CO2排放系数46 5 一、能源与经济 表 1 中国近 2 年能源与经济增长 单位:% 2003 2004 GDP 增长率 9.5 9.5 一次能源消费增长率 15.3 15.2 煤产量增长率 20.8 17.3 发电量增长率 15.5 14.5 进口石油增长率 30.2 31.6 来源:国家统计局;国家海关总署。 表 2 中国能源和电力消费弹性系数 一次能源消费 电力消费 1991 0.55 1.00 1992 0.37 0.81 1993 0.2

11、1 0.70 1994 0.46 0.79 1995 0.66 0.78 1996 0.62 0.77 1997 0.55 1998 0.36 1999 0.86 2000 0.01 1.19 2001 0.47 1.15 2002 1.19 1.40 2003 1.65 1.77 2004 1.60 1.57 注:1、经济增长按国内生产总值计算,其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19971999 年能源消费负增长。 来源:国家统计局。 6 表 3 人均化石燃料储量和能源消费量的国际比较(2004 年) 中国 美国欧盟日本OECD 印度 世界 人口/百万 1299.9 293.7469.8127.61160.9 1090.0 6375.0 化石燃料可采储量 煤/Mt 188600 24664339460359373220 92445 983164 石油/Mt 2300 36002224810900 700 16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