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教育)冷胀热缩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03659176 上传时间:2019-10-08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教育)冷胀热缩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教育)冷胀热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教育)冷胀热缩(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冷胀热缩水在由0温度升高时,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现象。人们通过实验得到了t曲线,即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在温度由0上升到4的过程中,水的密度逐渐加大;温度由4继续上升的过程中,水的密度逐渐减小;水在4时的密度最大。水在0至4的范围内,呈现出“冷胀热缩”的现象,称为反常膨胀。水的反常膨胀现象可以用氢键、缔合水分子理论予以解释。冷胀热缩:我们知道,如果物体所受外界压力不变,大多数物体的体积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即热胀冷缩。与大多数物质的性质相反,在 0到4的温度范围内,水的体积却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这就是说,水在0到4之间是冷涨热缩。水的这一反常性质,对江河湖泊中的动植物的生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2、。当寒冷的冬天来临后,随着气温的降低,江河湖泊中的水温也随之下降。考虑某一湖泊,设其全部湖水处于某一温度如10,再设湖面上空气的温度为-10,于是湖表面的水就会变冷,比如说温度降到9,这部分水因变冷而收缩,其密度比底下较暖的水为大,因而沉入下面密度较小的水中,下面的 10的水上升。冷水的下沉引起一个混合过程,此过程一直持续到湖泊中的所有水冷却到4为止。但是表面的水还要被冷空气继续冷却降温,表面水的温度进一步降低,又比如降到3,这部分水的体积不但不缩小反而膨胀,即表面水的密度比下面小,因而就浮在水面上不再下沉。对流和混合此时都停止了(当然扩散不会停止),表面下的水基本上靠热传导散失内能.水是热的

3、不良导体,这样散热是比较慢的。表面水的温度,先于下面的水降至0、开始结冰。冰的密度比水小,所以一直浮在水面上而不下沉。冰下面的水,从上到下温度为0到4,从上到下逐渐结冰。由于通过热传导而向上散热,比较慢,并且有地热由底下向上传导,因此冻结的速度是缓慢的。若湖泊的水很深,湖水是不会被冻透的,湖泊中生存的动植物就可以在靠近湖底的4的水中安然过冬,免遭冻死的厄运。如果水的性质也像其它大多数物质那样,在全部温度范围内都是热胀冷缩的,那么温度较高的水不断升到水面,向空气散热,湖泊中水的冻结就会从底部开始,从而容易导致湖泊中的水全部冻结。这样一来,就毁掉了湖泊中的一切经不起冻结的生命。青铜、纯铁、锑、铋、镓都是冷胀热缩的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