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上学期考文综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03613887 上传时间:2019-10-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上学期考文综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届高三上学期考文综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届高三上学期考文综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届高三上学期考文综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届高三上学期考文综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届高三上学期考文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上学期考文综(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执信中学2012届高三10月月考文科综合第一部分 单项选择题(1-11地理,12-23历史,24-35政治。35题,每题4分,共140分)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1下图为世界经纬网示意图,若此刻F点为太阳直射点AD地昼长比A地长BA地此刻地方时为8时CE地此时为多雨季节 DB地正午太阳高度比A地高 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WHC)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于巴西利亚当地时间2010年8月1日上一致通过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捆绑”申报的“中国丹霞”列为世界自然遗产。读图回答第2题。2丹霞地貌经历了一个不一般的地质作用过程,期间孕育了绚丽多姿的丹霞地貌。以下地质作

2、用过程正确排序的是( )红色砂砾岩固结成岩;流水侵蚀搬运;重力崩塌;差异风化;地壳抬升运动;变质作用;冰川作用A BCD读我国某河流流域图,回答34题。3造成流域内两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气温 C降水 D植被4关于、两河段的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河段的外力作用一定表现为冰川搬运作用B河段的外力作用仅有沉积作用,没有侵蚀作用C河段以流水侵蚀为主使河床剖面呈“V”字型D河段表现为南岸沉积,北岸侵蚀读右图(天气系统图),回答56题。5下列有关图中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的城市此时天气晴朗,被高气压控制B图中a地此时有大风降温天气,并可能有降水C图中a、b、c、d四地中,此时b地气温

3、最高D图中的c地未来几天,有沙尘暴或扬沙天气6图中沿甲乙线所作的天气系统垂直剖面示意图正确的是( ) 读下图,回答78题。7图中区域所示的板块个数为A3 B4 C5 D68以下对图中事物描述正确的是A之间地震发生概率高于之间 B板块挤压处的地层年龄较轻C板块消亡边界附近地多石灰岩矿 D附近的海域有岛弧链9下图中甲闭合曲线的数值及影响因素分别是A.30 纬度位置B.28 海陆位置C.26 地形D.28 洋流10.通常情况下,全球风浪最大的海域是A赤道附近海域B南北纬30附近海域C4060N海域 D4060S海域 材料: 每年的三、四月份,广东沿海地区一些室内的墙壁、地面会“冒水”,称为“回南天”

4、。 “回南天”一般是由于长时间低温后天气突然变得暖湿而形成的。阅读并分析回答11题。1下表是“佛山市2011年3月份部分天气数据”,据表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日期18日19日20日21日22日23日天气状况小雨小雨小雨晴天阴天阴天平均气温()12.314.616.923.51714.7相对湿度(%)3493909570956294598747-64A相对湿度与平均气温呈正相关 B21日至23日期间,佛山可能有冷锋过境 C21日比20日夜晚大气逆辐射更强D19日佛山最有可能出现“回南天”现象12.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物,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

5、遣军情重视及创动管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A与中央权利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C行政长官不在由朝廷任命 D权利不再受到中央节制13.新的经济重心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特征:经济中心、政治中心和时间长久。按照这个标准来判断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可能是在A魏晋南北朝时期 B隋唐时期 C北宋时期 D南宋时期14.西方人把科举制看作是“中国第五大发明”。下面有关科举制的说法错误的是A科举制推动了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向贵族政治的转变B科举制的发明,摒除了权力的干扰,保证选拔的公正、公平C科举制是维系儒家意识形态和儒家价值体系的正统地位的重要手段D

6、科举制的实行,在制度上使国家政权向社会各阶层开放,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15. “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秩序依次进入,直到人数到齐为止开庭审理前,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古雅典的这一制度A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 B体现了其民主的运作方式C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 D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16.史学家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统计,l8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9,西欧各国的总和占23.6,美国和日本分别占l.8和3.0。上述统计表明当时的中国A仍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 B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7、 D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17.近代有学者呼吁,青年人应该摆脱是非荣辱听命他人的奴隶地位,脱离无常识之思、无理由之信仰的蒙昧时代。由此他主张A求强求富 B变法维新 C民主科学 D共和革命18. 1911年12月26日孙中山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余一钱不名也。带回来的只是革命精神耳!”正是凭借这种革命精神,孙中山A亲自领导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等一系列武装斗争B颁布中华民国约法,限制袁世凯的权力C建立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就任正式大总统D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9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雉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

8、期。”对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表现的理解,错误的是 A根据国情,提出反帝反封反军阀的奋斗目标 B走“工农武装割据”的正确道路 C形成了独立自主解决本国革命实际问题的领导核心 D根据国内社会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20. 1949年夏某报刊要用下列诗句作为时事评论文章的标题,你觉得哪一个最好A.“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B.“战无不胜刘伯承,神机妙算邓小平”C.“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正忙”D. “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21. 1958年底,我国农村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劳动和统一分配的体制。这种体制产生的直接影响是A家庭经营形式被彻底打破 B所有

9、制结构发生根本改变C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D工业化的基础增强22.在1972年6月斯德哥尔摩召开的首次人类环境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发言:“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决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越南和印度支那,使用化学武器杀伤印度支那人民,破坏人类环境。”对中国的强烈谴责,美国没有迅速反应。此后,美国国务院要求其代表团对之进行淡化处理。美国这样做是因为:A迫予舆论压力,美国对在越南造成的灾难感到内疚 B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美国需要改善同中国的关系 C实行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 D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美国希望会议能顺利进行23每年的“”期间,中国政府的工作报告,盘点过去一年的收获,阐明未来一年的方向。

10、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报告中的词汇从“斗争”转向“和谐”,如,1978年前特别是“文革”期间往往有感情色彩强烈的词汇,比如恶毒、小丑、一小撮、倒行逆施等;90年代出现“依法治国”“服务”等词汇,“经济”高频率出现;进入21世纪,“科学发展观”“全面小康”等新词不断涌现。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有: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社会的发展进步 坚持改革开放政策A B C D24、某些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司,通过向世界各国输出产品、以产品为载体的文化和附加条件的科技等手段,在全球推行“软征服”,以达到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国民价值观的目的。该材料告诉我们( )文化与经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 和平与

11、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 跨国公司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A. B. C. D. 25、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大大丰富了,但人们的幸福感并未同步增长。专家认为,“幸福指数”的提升不能缺少精神的滋养和文化的浸润。这说明了( )文化影响人生,没有文化的人生是有缺憾的人生 经济的发展与幸福指数毫无联系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A. B. C D. 26、“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等成语皆体现了A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各种不同的人生观B一个人的高尚品行对他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C人的高尚行为比其他优秀思想道德意识更重要D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比

12、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27、“蚁族闹蜗居,神马驾浮云”,从虚拟世界到现实生活,网络热词成为了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真实地折射出时代的社会诉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这表明人们面临着文化消费的多重选择 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越来越大 大众文化对人产生深刻影响A B C D28、近年来,中国民乐在欧洲的主流音乐厅多次上演,为欧洲听众带去了充满中国韵味的音乐享受,受到了较高的评价。这表明A.不同国家文化各具特色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C.世界各国文化具有一致性 D.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29、文化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三年来,当地政府积极修复都江堰建筑群等一批文化遗产,重视培养羌绣、羌笛演奏等传统艺术的新传人,鼓励编排羌魂等原生态歌舞作品,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精华 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 B. C. D. 30、深圳30年的奋斗历程创造出“开拓创新、诚实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深圳精神”,这将激励深圳人再创辉煌。这说明( )A.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贯穿于改革实践的全过程 B.实践与文化创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C.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D.实践是检验文化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