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双流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03611023 上传时间:2019-10-0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双流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四川省双流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四川省双流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四川省双流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四川省双流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双流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双流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棠湖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下期高一期末模拟历史试卷注意:本堂考试政治历史地理为同堂分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每科100分,共300分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下图呈现的是我国古代各个时期的生产工具,其中涉及动力革新的有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我国古代各个时期的生产工具,其中涉及动力革新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牛耕涉及农业动力由人力到畜力,故正确;花耧机未涉及动力问题,故排除;翻车仍然用人力,故排除;水排,以水力为动力,故正确。故组合错误,故A排除。组合错误,故B排除。组合错误,故C排除。组合正确,故D

2、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工具;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工具2.南宋初期农学家陈敷说:“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元代农学家王祯说:“凡人家营田,皆当量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明末江南农学家沈氏说:“作家第一要勤耕多壅,少种多收。”材料表明从南宋到明朝的农业生产中A. 集约经营的出现B. 精耕细作的传承C. 单位产量的提高D. 勤俭精神的发扬【答案】B【解析】据材料“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凡人家营田,皆当量”、“作家第一要勤耕多壅,少种多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主张都属于农业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说明精耕细作的代代传承,故B项正

3、确;中国古代以小农经济占主导,不是集约经营的方式,故A项错误;重视单位产量,这也属于精耕细作的生产,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到勤俭精神,故D项错误。故选B。3.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宗庙之牺(指宗庙中用来祭祀的牛)为畎亩之勤”“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机户出 资,机工出力”最早出现于明朝中后期, “宗庙之牺(指宗庙中用来祭祀的牛)为畎亩之勤”开始于春秋战国,“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出现于宋代,“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描绘的是唐代

4、的越窑,故正确的顺序是,排除ABC,选D。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国古代的商业经济宋代的商业;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经济瓷器;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井田制4.江泽民同志强调,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就是坚持A. 以公有制经济主体B. 计划和市场相互结合C. 计划经济的基础作用D. 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答案】A【解析】由市场经济可知BD错误;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知C错误,因为资本主义也有市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公有制,坚持社会主义就是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故选A。5.198

5、0年10月邓小平在广东视察时说:“特区不是仅仅指深圳、珠海那几块地方,是指广东、福建两个省。单搞那一点地方不行,中央讲的是两个省。你们要充分发挥这个有利条件。对于搞特区,你们要摸出规律,搞出个样子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几块地方”指的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岛B. “有利条件”包括中央给予的特殊政策和高度的自治权C. “单搞不行”体现中央政府对上海浦东开发的高瞻远瞩D. “摸出规律”希望搞好特区对全国发展有重要战略意义【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从特征上讲,经济特区是我国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吸引外部资金、特别是外国资金

6、进行开发建设的特殊经济区域;从功能上讲,经济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窗口、排头兵和试验场。80年,经济特区是指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故A项排除,B项错在“高度自治权”;C项不符合题干时间,上海浦东1990年开放,故选D。考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经济特区6.据下列中国基本建设投资分配表数据分析可知,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结论正确的是时间195319571958196219631965196619701971197519761980农业7111317710798104工业425604498555554526其中:重工业364540459511496459A. 逐步建立了高

7、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B. 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C. 主要依靠对重工业的投资来推动经济发展D. 实现了农、轻、重的协调发展【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可知,1953年到1980年,重工业投资一直占主导地位,这反映了主要依靠对重工业的投资来推动经济发展,故C项正确。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在50年代已经建立,且计划经济不仅仅指工业结构,故A项排除。社会主义工业化还未实现,故B项排除。重工业主导不能说明农、轻、重的协调发展,故D项排除。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经济结构7.十八大以来中国实施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

8、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这表明当今中国A. 致力于加强亚洲各国的合作B. 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C. 主导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D. 极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全面合作【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十八大以来中国实施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可知当今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故B项正确。AD两项与材料中的亚太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不符,排除。亚太经合组织奉行自主自愿

9、、协商一致的合作原则,C项“主导”说法错误,故C项排除。8.随着唐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传统社会发生了重要转变,享有特权的世族贵族不存在了,奴婢、部曲等“贱民”和佃农都进入国家户籍管理,成为国家法律意义上平等的编户齐民,整个社会朝向“等齐化”发展。这一转变A. 不利于封建国家赋税的征收B. 反映了国家对民众的控制削弱C. 反映了社会等级制度的消除D. 促进了契约普遍化趋势的出现【答案】D【解析】奴婢、部曲等“贱民”和佃农都进入国家户籍管理,具有法律的地位,说明当时契约普遍化趋势的出现,D正确;该措施有利于封建国家的收税,A错误;材料中编户齐民有利于控制百姓,B错误;C中消除明显用词绝对。排

10、除。9.“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按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的话,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A. “重农抑商”政策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B. “重农抑商”政策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必然选择C. “重农抑商”政策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D. “重农抑商”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史【答案】B【解析】材料强调的是“重农抑商”政策是帝王们受到“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这个客观条件的制约而必然的选择,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只是强调要追求效用最大化而未明确指出实现了效用的最大化,选

11、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错在“始终是”,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题意,排除;“重农抑商”也并未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史,选项D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10.哥伦布到达美洲时,新旧大陆唯一相同的作物是棉花,唯一共有的家畜是狗。欧洲人给美洲带来了马、牛羊、猪等牲畜和一些禽类,以及各种麦类、甘蔗、咖啡等。美洲则向世界贡献了玉米、马铃薯、西红柿、菠萝等。材料表明,早期殖民扩张A. 扩大了洲际贸易的范围B. 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C. 推动了洲际物种的交流D. 促进了种族交流及其重新分布【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看到“欧洲人给美洲带来了马、牛、羊、猪等牲畜和一些禽类,以及各种麦类

12、、甘蔗、咖啡等。美洲则向世界贡献了玉米、马铃薯、西红柿、波萝等”说明早期的海外扩张有利于不同大洲之间物种的交流,故C项正确。材料显示洲际物种交流看不出扩大了洲际贸易的范围,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种族交流信息,D错误。【点睛】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世界市场联系之路:导致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世界市场锥形开始出现(2)人类文明交流之路:世界各大洲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3)殖民掠奇之路:西方国家对外殖民扩张,最终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4)思想震撼之路:证明了“地圆学说”正确性,冲击了宗教神学理论。11.全球通史中提到:“各强国,尤

13、其是英国、法国和德国,对外国进行了大量投资。例如英国,到1914年,已在国外投资了40亿英镑,等于其国民财富总数的四分之一那时,法国也已在国外投资了450亿法郎,约合其国民财富的六分之一德国虽然是后起者,一直将其大部分资本用于国内工业发展,但也在海外投资了220亿至250亿马克,约合其国民财富的十五分之一因而,到1914年,欧洲已成为世界的银行家”。材料表明A. 西方列强的侵略方式发生重大转变B. 工业革命加速资本原始积累C. 世界开始从孤立走向一个整体D. 世界金融秩序陷入混乱【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西方列强的侵略方式的重大转变,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根

14、据材料“各强国,尤其是英国、法国和德国,对外国进行了大量的投资”,这表明西方国家对外侵略,逐渐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这表明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方式发生重大转变,A项正确;此时已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不是处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B项错误;世界开始从孤立走向一个整体是新航路的开辟,排除C;材料未体现世界金融秩序陷入混乱,D项同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12.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哥氏(指哥伦布)维氏(指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指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没以倶逝?”下列哪一句话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A. 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B. 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

15、存在着巨大差异C. 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D. 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透过现象把握本质是考生在高考中必备的能力,通过对东西方航海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二者出现不同结局的根本原因在于当时社会经济状态的不同。支撑郑和下西洋的经济形态是封建自然经济,而哥伦布的航行虽然是封建王室的支持,但支撑其远航的社会经济形态则是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故选B。考点: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点评: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比较:郑和下西洋和新航线开辟都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二者有共同之处,但也有明显的不同:从背景看,西欧在 15世纪已处于资本主义的前夕,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得到快速发展;而同期的中国君主专制加强,实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从目的看,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