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周围的空气--空气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03583879 上传时间:2019-10-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们周围的空气--空气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们周围的空气--空气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我们周围的空气--空气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我们周围的空气--空气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我们周围的空气--空气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们周围的空气--空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们周围的空气--空气(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们周围的空气 -空气【教学目标】1、 掌握空气的成分,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性质和用途;2、 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分类;3、 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和分析,学习从混合气体中除去某种气体进而测定其含量的方法;4、 了解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及来源和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知识要点】加热加热1、拉瓦锡的实验: 汞 + 氧气 氧化汞 氧化汞汞 + 氧气 拉瓦锡的实验结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且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1)实验2-1:P27 现象:红磷继续燃烧,并且产生大量的白烟,打开止水夹后,水沿着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的水的体积约

2、占原瓶容积的1/5) 分析:这是因为红磷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同时消耗了集气瓶中的氧气,使瓶内气压小于外面大气压,大气压将水压瓶内。 反应文字表达式: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其它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氮气不溶于水,氮气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几种情况可能造成该实验结果不准确:小于1/5: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未待完全冷却就打开止水夹。 大于1/5:伸入点燃的红磷时,部分空气受热,从瓶口逸出;止水夹未夹紧,燃烧放热使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口逸出。(2)空气的成份按体积计算: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请你举例说明空气中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3

3、)纯净物:一(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如氧气、五氧化二磷、水等。 混合物:由不止一种(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如空气、稀有气体、海水等。(4)氧气的用途:1、支持燃烧(助燃性:、物质燃烧、炼钢、气焊、航天等);2、供给呼吸(如登山、潜水、宇航、医疗急救等) 氮气的用途:1、作保护气(食品袋内充气、灯泡内)2、工业制氮肥稀有气体又叫惰性气体;它包括: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氙气等它们的用途:1、保护气(如焊接时、灯泡) 2、人造小太阳(氙气、麻醉)(5)空气污染是:烟尘(可吸入颗粒)、有害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主要来自煤等矿物燃料的燃烧。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使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

4、天然气、氢气、水力发电等),绿化(植树、造林、种草)绿色化学:又叫环境友好化学。它的特点是无毒无害,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污染。包括绿色生产和绿色销毁(以回收代替焚烧)【经典例题1】空气的成分及空气成分探究根据空气成分填空。(1) 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2) 石灰水长期露置于空气中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 ); (3) 夏天,盛放冰棒的辈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 )。 【经典例题2】纯净物和混合物下列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经典例题3】空气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空气成分的微小变化都

5、会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你关注每天的空气质量报告么?在空气质量报告中一般不涉及( )A.二氧化硫C.氮氧化物(NOx)B.二氧化碳 D.可吸入颗粒物(TSP)【综合练习】一 选择题1有些汽车为增强安全性配有安全气囊。当汽车受到一定力量的撞击时,某些物质迅速分解,释放出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使气囊弹出并迅速膨胀,以保护车上人员安全。这种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2为使灯泡经久耐用,常向灯泡里填充的气体是( ) A空气 B稀有气体和氮气 C氧气 D氮气和空气3下列气体中会污染空气的是( ) A氮气(N2) B氧气(O2)C水蒸气(H2O) D二氧化硫(S02)4下列关于

6、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B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 C燃料的燃烧一般离不开氧气 D氧气可用于食品保鲜5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常常用到分类的方法。例如,自然界中的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利用分类的方法学习化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列有关纯净物和混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蒸馏水只含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B石油没有固定的熔沸点,将石油分馏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等,故石油一定是混合物 C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 D洁净、透明的液体一定是纯净物6下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7、 A实验时红磷一定过量 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C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D最终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7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某同学用下图装置进行验证,实验后发现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请你帮他找出两种可能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8一个成年人每分钟需要8L氧气,则一个成年人每分钟需要吸人的空气体积大约是( )A20 L B30 L C40 L D50 L9下列现象的产生,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无关的是( )A酥脆的饼干放置在空气中变软 B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糕冒“白气”C冬季的早晨看到窗户的玻璃上有“冰花”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干涸深井使人感到

8、气闷、头昏10.下列常见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 B蔗糖 C酱油 D加碘食盐11.下列情况:汽车排放的尾气;水蒸发的水蒸气;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煤燃烧产生的烟尘。其中,会使空气受到污染的是( ) A B C D12.今年3月21日,温州市区出现罕见的浮尘天气。环境监测中心报告,当天空气污染指数为270290,首要污染物为可吸人颗粒物。依据下表判断,当天温州的空气质量状况属于( )A优 B良 C轻度污染 D中度污染13.下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红磷的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 B 装置不漏气

9、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C红磷有剩余也得不到正确的实验结论 D集气瓶内气体的减少会导致烧杯中的水流入集气瓶14.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二 填空题1. 氧气是化学性质的气体,其主要用途:(1)(2)。2. 空气中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占21%,占78%, 占0.94%, 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空气的成分以为主,其中占空气体积的1/5,约占空气的4/5。3氮气的物理性质有(至少写三

10、点)氮气用作保护气、作灯泡内的填充气、作食品包装内的填充气以防止食物腐败等,是因为氮气三 实验探究题1.1777年,拉瓦锡推翻了“燃素说”,建立了“燃烧氧化说”。他认为空气是由两种气体组成的,一种是能够帮助燃烧的,称为“氧气”;另一种是不能帮助燃烧的,称之为“窒息空气”氮气。拉瓦锡对空气组成认识的不足之处是 。2.空气污染已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空气质量日报、周报是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的环境信息,可及时准确地反映空气质量状况,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下表为某日我国部分地区的空气质量日报。根据上表,完成下列问题。(1)当日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是(填序号)(2)想一想,空气主要污染物是从哪儿来的?(3

11、)为了防止空气的污染,保护美丽的蓝色天空,你有什么好的建议?3.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图甲所示的是小林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实验过程: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人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水面以上容积的1/5。请回答下列问题:(1)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水面以上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3)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乙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 。4.

12、 小明和小红对市场销售的一种真空充气包装的形如枕头的“巧克力派”产生了兴趣。他们查阅资料获知:这种充气包装技术,是将食品装入包装袋,抽出袋内空气,再充入某种气体,然后封口。它能使食品保持原有的色、香、味及营养价值,防止食品受压而破碎变形。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小红猜想是氮气,小明猜想是二氧化碳。(1)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判断小明的猜想是否正确,简要写出操作步骤(方法、现象和结论): 。(2)你认为食品充气包装,对所充气体的要求是:;。5用下图A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实验时,取下橡皮塞,点燃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皮塞,这时看到的现象是:(2)小倩设计了如图B所示的改进装置,其优点是(只写一点)。从理论上分析,玻璃管内液面最终将上升至处(填“1”“2”“3”或“4”),但实测结果液面往往偏低,其原因可能是(只写一条)。5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