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吨的认识教案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3560136 上传时间:2019-10-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吨的认识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吨的认识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吨的认识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吨的认识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吨的认识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吨的认识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吨的认识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新课标三年数学上册吨的认识教学设计执教人: 蔺先柱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上册第11页吨的认识。二、教学准备学生:感受1千克物体的质量;了解自己的体重;了解在什么地方见过吨。教师:5袋,每袋10千克的大米;多媒体课件等。三、教学目标与策略的选择(一)、目标确定吨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质量单位千克、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物体的质量已经有一定的体验与感受,然而吨是个非常大的质量单位,远远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怎样将抽象的1吨以具体的、可感知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建立1吨的概念。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根据以上的分析本课时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使

2、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在亲身体验和经历中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2)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3)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数学兴趣。(二)、教学策略选择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为了让学生感受和体验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质量单位吨,通过让学生搬一搬、抱一抱、算一算、跳一跳等体验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吨的概念。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应用所学吨的知识解决小动物过桥、货车、电梯的载重量等生活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

3、中创设小动物过桥的情境,在搬一搬、抱一抱等活动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教学流程一、导入1、创设情境(课件)教师创设一个生活情境:一天小熊、小马、小牛和小鹿相约要去森林公园玩。路上有座桥,上面写着:限重1吨。(根据教师的描述逐步出示课件)。从而引发学生提出问题:吨是什么?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小动物们能过桥吗?2、了解学习起点师:关于吨的知识,同学们已经有哪些了解?(根据几个班的教学实践,每班都有少数学生知道:吨是一个很大的质量单位;在货车的车门上、有的电梯上看到吨;还知道1吨等于1000千克。)3、谈话揭题师:同学们对吨的知识有不少的了解,那么1吨到底有

4、多重?吨与千克又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吨的认识。二、展开(一)、亲身体验,建立1吨的概念师:1吨到底有多重呢?1、看一看,想一想。(出示课件)(1)师提出1头牛500千克,两头牛呢?向学生介绍。(2)每组发给1袋10千克的大米,从前往后传一轮,并说说感受。(有的学生说轻,有的说重)(3)让学生选出一名大力士来搬大米。(学生站着,教师一袋一袋的递加,直到搬不动。要求其他学生喊加油,并认真观察大力士的表现。搬后请大力士说说感受。)(4)想象推算。(让学生想象如搬2袋、3袋感觉如何?引导推算100袋共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板书:1吨=1000千克)2、抱一抱。(1)同桌互相抱一抱,

5、抱后相互交流各自的体重和感受。(2)想象:如一起抱2个人、3个人有什么感觉?(3)推算:如果按每人25千克计算,小组4个人共重多少千克?那我们全班同学加在一起有没有1吨重啊?一位高个的男生喊道。这时我抓住时机,先引导推算出40位同学约1吨重,再请40位同学起立,一起跳一跳。(感受一下1吨物体落地的感觉)。3、小组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重量约1吨呢?介绍用字母T来表示。4、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重量要用吨作单位?为什么?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吨做单位呢?(1)很多物体重量的总和;(如100袋大米;50桶水等)(2)很重的物体的重量;(如大象的体重,鲸的体重;坊门街的铜像,公园的石头雕像等。)(3)交通工具的载重量(出示课件)师:看一看图,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师:货车1吨500千克也可说成 。成年大象约重 吨。一人25千克, 人就是1吨。5、 巩固练习(出示课件)3、 联系生活,内化认知师:看一看下面几幅图,想一想,小组内讨论交流。(出示课件)4、 小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上你对“吨”有了那些了解?能说给大家听听吗?可举手发言,比一比:谁说的最全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