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面积单元教学设计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3550501 上传时间:2019-10-0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面积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面积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面积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面积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面积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面积单元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面积单元教学设计(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面积单元教学设计 金塔县建新路小学 魏菊萍(电话:15097236588)一、单元教学要素分析:1、数学分析:“面积”是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学习面积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平面图形,认识了厘米、米等长度单位,认识了周长,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安排的相关知识。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学好这一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为以后学习组合图形及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把握度量的数学结构,为体积及其他相关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2、课标分析: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

2、”的“第一学段”中提出“结合实例认识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2、分米2、米2,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估计给定简单图形的面积”。在课程实施中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理解含义,建立概念,形成常用面积单位表象,并积累丰富的直观经验和生活经验,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应用意识。3、学情分析:面积的学习,对于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而言,虽然知识是新的,可孩子们在平时的生活积累中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比如家里住房的面积,我们国家领土的面积等等。但这些经验都是零散的、不确定的,大多数学生对面积的含义都没有确切的概念,别说面积单位

3、即单位之间的换算,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所以,让学生直观地认识面积的含义,掌握简单的平面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有必要拉回到原始起点进行教学。教学方式分析:在教学中充分放手,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并理解。渗透“提出问题解决验证”的数学思维方法。体会假设、判断后,寻找合理方法加以实践验证的缜密数学学习态度。二、本单元知识框架 面积单位统一的必要性感知面积的含义面积单位的换算认识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认识面积单位面积面积的简单应用三、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已学过的内容 本单元内容 后续要学的内容一年级下册:1. 认识厘米和米。2. 简单的估测和测量二年级下册

4、:1.认识分米,毫米,和千米三年级下册。1. 认识周长。2.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四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五年级上册:1.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面积的计。2。组合图形的面积。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和面积1. 什么是面积2. 面积单位3.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4. 面积单位的换算5. 面积的简单应用四、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的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2、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感受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1平方千米等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会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换算。3、探索并掌

5、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重点:1、理解面积含义,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2、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会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换算;3、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六、教学难点:1、正确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这些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2、理解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3、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六、单元评价要点1、知道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等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并能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行面积单位的换算。2、记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

6、实际问题。七、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本单元计划课时数:9节教学内容学习目标计划课时授课日期什么是面积1、结合具体实例及画图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2面积单位1、结合具体的测量活动,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2、认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积单位,并感知这些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3、初步学会用面积单位测量物体的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2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1、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形成过程,发展形象思维。2、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应用公式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渗透“实验

7、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2面积单位的换算1、结合解决问题的情景,体会面积单位换算的必要性。2、掌握面积单位间的换算关系,能正确进行面积单位间的换算。3、初步培养实际操作、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2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简单应用1、通过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单位及计算方法的比较,进一步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概念和熟练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出这两种图形的面积。2、培养分析、比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单元复习1、知道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等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并能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行面积单位的换算。2、记住

8、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单元测试及测试情况反馈检测本单元的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查漏补缺。2合 计12八、各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什么是面积 【教材简析】 “什么是面积” 是北师大版第六册面积的第一课时。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掌握好这部分内容,能为他们后续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整个数学几何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对物体表面大小的认识,学生在生活中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和体会,为了直观认识面积的含义,教材在安排上分三个层次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和体会。第

9、一层次通过比较 数学课本与语文课本、硬币、手掌、树叶四个实物面积比大小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对面积的感性认识。第二层次让学生用不同方法比较一个 正方形与一个长方形的面积,通过比较,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概念,又使学生体验比较面积大小策略的多样性,特别是感知正方形进行测量、比较的优点,更为后面学习面积单位作好铺垫。第三个层次是通过在方格纸上画图的活动,进一步认识面积的含义,并体验一个 数学事实,即面积相同的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状。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特征,知道了图形的周长,并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而且已经具备了初步观察、评估、验证的能力,具有摸一摸、比一比等

10、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目标】 1. 参与认知过程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2. 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 在活动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以 及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教学难点】 探索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认知冲突教学法 【学法指导】让学生在探究、合作、操作中获取知识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1平方厘米的硬纸片、剪刀、尺子、单位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方格纸、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教学流程】(一)理解什么是面积1、从生活入手,操作感知

11、师:(出示数学书和文具盒)同学们都熟悉吧!它们什么是不一样的?(学生会说大小不一样。)追问:什么大小?指的是哪里?(学生会尝试说出是面不一样大,或是会用手摸书和文具盒的表面来解释。)然后,请两名学生(一男一女)把书和文具盒的表面描画在黑板上。其他学生也把自己的书和文具盒的表面画在一张白纸上。(1)描一描:请同学们描出它们的周长。(由周长:认识封闭图形)(2)涂一涂:涂上不同的颜色。(通过涂色认识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3)摸一摸:用手摸一摸数学书和文具盒的表面,与同桌述说自己的感受。【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出发,经过描一描,涂一涂,摸一摸的过程,水到渠成的感知周长和面积的不同,从而加深对

12、面的初步认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探究新知做铺垫】 2、呈现问题,比较感知:谁的表面大?【设计意图:让学生比较物体表面的大小,渗透了面积大小相对性的数学思想,为学生学习“面积”建立了感性认识,同时体现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3、 设疑实践中认识: 黑板上出示提前画好的三个图形,其中一个是角。请学生上台涂出它们的面积。预设1在开口处假想有一条边,错误地涂出角的面积。预设2:涂不出角的面积,因为他不是封闭图形。师引导:利用角和三角形的对比,使学生明确角不是封闭图形,涂不出面积。 4、 跟踪测评:这里有9 种图形,你能准确地判断出它是不是封闭图 (生汇报,学生判断错误的教师强调) 小结:也就是

13、只有封闭图形才有面积。师完成板书: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设计意图:在“涂一涂”的矛盾冲突中引出封闭图形,从而引导学生,只有封闭图形才能涂出面积】 5、小结:通过观察、操作与比较,我们知道了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有大有小。我们就说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二)多种策略比较面积大小。1、出示一大一小三角形,让学生比较谁的面积大?谁的面积小?(观察法)2、两张长方形纸的大小;(重叠法)3、两个不同形状(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的图形的大小;(剪拼法,摆图形,画格子法,数格子法)(小组合作完成3题的比较,学生用自己准备的学具完成,也可以在电脑上完成)4、展示成

14、果。(1)猜一猜,哪个图形面积大些? (2)验证:A、想一想:到底哪个结论是正确的?用什么办法验证? B、做一做:个人尝试 C、说一说:先小组内交流,再全班展示。 (3)优化策略:A、你认为哪种方法更好?(圆片有隙,正方形最能接近图形面积,但存在误差,数方格最准确) 5、师小结: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但验证过程必须科学、认真。当我们手中没有别的工具时,我们可借助手中的笔和尺子划出方格,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到面积的大小。 【设计意图:通过亲自操作,学生获得了自己去探索数学的体验,培 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多种比较方法( “观察法” “剪拼法” “摆图形” “数格子” “统一标准” ) ,让学生参与了合作与交流的活动,在交流中学生认识到比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要“统一标准”,从而顺利验证猜一猜的答案,体验了比较策略的多样性。学生上台交流展示自己的办法,不仅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教师和同学的肯定,使自身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关注了学生的情感、 态度、价值观。】 三)、拓展练习 巩固提升1、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 面积最大的打“”,最小的打“O”) ( ) ( ) ( )2、说一说每种颜色图形的面积是多少个小方格。3、每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个小方格。4、在方格纸上画3个面积等于18个方格的形状不同的图形 【设计意图】让学生及时巩固新知并渗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