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3548653 上传时间:2019-10-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桃花源记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桃花源记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桃花源记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桃花源记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桃花源记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桃花源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桃花源记(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桃花源记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朗读课文,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句式2.能力目标:研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桃源之美;理解作者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3.情感态度价值观: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激发学生向着更高更远的理想勇往直前。桃花源记课前预习案【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认真阅读课文,标出段序,划出准确节奏。结合注释和工具书,掌握文言词汇并疏通文意。2. 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用一句话写出自己的收获;完成 【预习自测】中的问题。3.完成所有练习需要的时间20分钟。【预习自学】1.桃花源记作者是_(朝代)大诗人_(人名),字_,著有_2

2、. 本文选自_。3.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豁然( ) 俨然( ) 阡陌( ) 怡然( )垂髫( ) 郡下( ) 诣太守( ) 刘子骥( )4.利用注解和工具书,疏通文意【预习自测】1.桃花源记作者是_(朝代)大诗人_(人名),字_,著有_2. 本文选自_ _。3.给以下句子的划出正确的节奏(1)明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4.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落英缤纷 (2)才通人 (3)屋舍俨然 (4)阡陌交通(5)皆叹惋 (6)便扶向路 (7)寻向所志 (8)欣然规往5.翻译下列句子(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

3、美,落英缤纷。 (3)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5)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6)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7)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8)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9)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10)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我的疑问和收获】我的疑问: 我的收获: 桃花源记课堂探究案(第一课时)环节设置导 学 步 骤预习反馈重申目标1.知识目标:朗读课文,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句式2.能力目标:研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桃源之美;理解作者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3.情感态度

4、价值观: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激发学生向着更高更远的理想勇往直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探究一听范读,修改预习时所划出的错误节奏,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合作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小组展示结果后,全体学生齐读。展示交流点拨释疑每组派代表展示结果,其他小组倾听后点评、质疑、修改、完善,得出最终结果。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探究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探究三:结合课文和预习案总结本课出现的重点文言字词1.通假字2.古今异义词 3.一词多义 4.词类活用1.解释句中通假字通假字:便要回家:2.一词多义捕鱼为业 便舍船 处处志之为 舍 志 不足为外人道也 屋舍俨然 寻向所志寻向所志 渔人甚异之 遂与外人间隔寻 之 闻

5、之 遂寻病终 处处志之 遂迷3.古今异义词鲜美 古: 交通 古: 今: 今: 妻子 古: 绝境 古: 无论 古: 今: 今: 今: 如此 古: 不足 古: 今: 今: 展示交流点拨释疑 每组派代表陈述本组讨论的结果,其他小组倾听后点评、质疑、修改、完善,得出最终结果。拓展延伸升华情感学生齐读课文,根据写作思路,复述故事。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完成课后训练案桃花源记课堂探究案(第二课时)环节设置导 学 步 骤预习反馈重申目标1.知识目标:朗读课文,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句式2.能力目标:研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桃源之美;理解作者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3.情感态度价值观: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

6、的大胆追求,激发学生向着更高更远的理想勇往直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探究一: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弄清作者的写作顺序。文章线索: 第1段: 第2段: 第3段: 第4段: 第5段: 展示交流点拨释疑每组派代表陈述本组最终答案,其他小组倾听后点评、质疑、修改、完善,得出最终结果。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探究二:品析语言,从文中找出具体说明桃花源美在哪里,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探究三:作者在这篇文章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不能变成现实?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展示交流点拨释疑 每组派代表陈述本组讨论的结果,每组只限一处。其他小组倾听后点评、质疑、修改、完善,得出最终结果

7、。拓展延伸升华情感阅读五柳先生传,感受陶渊明的性格特点。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yn)。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ho)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hu)意,便欣然忘食。性嗜(sh)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zh)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zng)不吝(ln)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b)风日;短褐(h)穿结,箪(dn)瓢(pio)屡(l)空,晏(yn)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p)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qin) (lu)之妻有言:“不戚(q)戚于贫贱,不汲(j)汲于富贵。”其言兹(z)若人之俦(chu)乎?衔(xin)觞(shng)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y)?葛天氏之民欤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完成课后训练案桃花源记课后训练案【基础知识检测】(每人必做,15分钟完成)一、文学常识填空。(8分)本文选自 。作者 ,又名 ,字 ,世称 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 (朝代)著名田园诗人。不满当时现实,弃官归隐。桃花源记、是传世名篇。我们还学过他的诗 。 二、文言实、虚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 (以注释为主)。【一般词语】(3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