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及建议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354756 上传时间:2017-10-0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40.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锡市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及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无锡市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及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无锡市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及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无锡市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及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无锡市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及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锡市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及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锡市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及建议(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锡市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及建议文章出处:网责任编辑:作者:论文发表人气:24 发表时间:2013-06-17 13:25:00 摘要:本文在对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和特点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在无锡应用推广中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发展;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案通俗地说,新能源汽车是指除传统汽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包括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新能源汽车较之传统汽车所具有的优点不言而喻,尤其在石油等能源日益紧缺、地球环境不断恶化的今天,发展新能源汽车显得尤为重要,越来越受到我国各级政府的重视。

2、近年来,随着国家相关扶持政策的密集出台,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新能源汽车在我国呈现出“爆发式” 增长的态势。地处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传统工业强市无锡在这一领域的作用尤为突出:2010 年上海世博会的专用电动车就是由无锡生产提供的,前不久无锡市下属的江阴市还启动了某品牌年产 2 万辆新能源客车的项目开工仪式,连续成功举办几届的中国无锡国际新能源大会暨展览会上,新能源汽车也尤其受到人们的关注。新能源汽车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门类,有着较高的技术要求和准入门槛,新能源汽车产业之所以能落户无锡并取得较快发展,并不是偶然,而是有着多重复杂的客观原因。而正确地认识到这一点,对于下一步推进无锡市新能源汽车产

3、业的发展,甚至是调整我省及我国相关领域的产业规划、布局设计,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无锡市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产业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无锡市在新能源领域具有深厚的产业积淀。无锡市是苏南地区经济强市,也是我国著名的科技型城市,近年来通过产业的更新换代,已经在新能源领域获得了较为深厚的积累,很多技术都处于全国领先位置。例如提供给世博会的电动汽车所采用的是无锡市独家开发的晶胶电池,寿命较之普通电池长 23 倍,其应用性、环保性更为凸显。此外,无锡市在太阳能光伏领域,一向居于我国的产业龙头位置,其光伏产品的综合应用能力最高、出口量最大,如果将相应技术运用到太阳能汽车领域,则必会出现强强联

4、合的集聚优势。其次,无锡市具有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配套优势。据统计,无锡市目前拥有新能源汽车企业 20 余家,涉及客车整车生产、新能源汽车研发及设计、动力电池及材料等多个领域;拥有汽车零部件及相关配套材料生产企业 2000 余家,形成了以博世、威孚、康明斯等为代表的一批世界领先的汽车零部件重点生产企业群。第三,无锡市的市情特点有利于发展新能源汽车。江苏为发达地区,尤其乡镇为甚,那里的居民有独家院户,有自己的停车地方,有独立的电源,若电网企业能为之增加 35个 kW 的容量,就能做到为私家电动汽车充电。一般市民上下班代步路径固定,里程不远,速度快,对公用充电系统要求依赖不大。他们是电动汽车的未来

5、用户,那里的市场前景广阔。但是,我们在看到无锡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优势同时,也要正视目前行业群体所面临的诸多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从技术支持上看,无锡在新能源汽车的基础研究、车型开发能力、试验验证的技术水平等与传统汽车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新能源汽车的许多核心技术还没有完全突破,再加上单个企业规模较小,很难承受偏高的研发成本。2)从人才供应上看,目前,无锡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在研发、生产方面的专业科技型人才相当匮乏。同时,随着未来新能源汽车的示范推广,相关管理营销人才也将出现大量缺口。3)从产业集聚上看,无锡新能源汽车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产业规模小、布局分散、专业配套能力不强,缺乏龙头旗舰

6、企业,尚未形成产业集聚和基地化发展。同时,相关企业间未能形成知识共享、人力资源和技术优势互补的协同效应。4)从销售现状上看,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新能源汽车的统一标准、政策,电动汽车一旦上路后还涉及到上牌、维修等问题。新能源汽车在无锡的投放规模非常有限,一般都是采取购买保险的形式,且大部分都是在一些乡镇上,销售受众面比较单一狭窄。今年,国务院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江苏省也颁布出台了江苏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指导意见。借着国家、部省陆续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的东风,笔者对于下一步无锡市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提几点建议:第一,从政府层面上讲,强化政策扶持,注

7、重规划引导,加强示范应用,完善配套设施。加快出台无锡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积极安排项目争取国家、省科技专项资金的支持,落实配套政策;设立产业发展专项引导基金、资金补贴、项目补助及优惠办法;研究制定应用推广支持政策,积极争取列入下一轮全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城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配套设施建设,构建新能源汽车服务平台。第二,从行业层面上讲,合理规划布局,突出发展重点,引导要素集聚,构建产业集群。全力推进项目建设,选择专业产业园区,加快培育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基地;进一步做大做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骨干企业,发挥龙头企业优势;积极引导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加快转型,以招商引资扩大产业规模,形

8、成一批以先进技术为支撑、资本与技术紧密结合,具有高速成长能力和鲜明专业特色的成长型企业;通过政策支持、要素集聚和资源整合,加快构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集群。第三,从企业层面上讲,加强集中研发,突破技术瓶颈;依托人才引领,增强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加强关键零部件、关键技术的研发。建立关键零部件、关键技术的研发联盟;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力度,大力引进新能源汽车产业急需的研发机构、高层次人才和专业化人才,包括项目团队、技术团队和管理团队,为未来新能源汽车的示范推广夯实基础。从发展趋势上看,新能源动力车肯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电动汽车在乘用车、城市公共交通的普及上将大有可为。笔者相信无锡凭借在中国长三角

9、经济圈中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近些年来科技创新能力的增强、产业结构的升级、相关领域配套能力的增加、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尤其是一大批优秀人才和优势企业的出现,都将为其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奠定坚实基础、创造良好条件。昨天记者从市公安车辆管理服务中心和交巡警大队获悉,2013 年,我市新增汽车 42773辆,汽车保有量达 290001 辆,其中私家车达 235584 辆2013 年,无锡市(包括江阴、宜兴)拥有车辆 145.20 万辆,比上年增长 5.9%。2013年新增汽车上牌量 17.7 万辆,比 2012 年的 15.5 万辆上牌量上升了 14.19%,全市汽车保有量已达 118.1 万辆;其

10、中,江阴新增汽车上牌量 42773 辆,汽车总保有量已达29 万辆;宜兴新增上牌量 2.9 万辆,汽车保有量已突破 18 万辆,达到 18.63 万辆。无锡私人汽车又有较快发展,年末达到 88.35 万辆,比上年增加 13.03 万辆无锡,区位优势独特,历史传承悠久,自然风光秀美,人文底蕴深厚,经济繁荣发达,是中国吴文化,近代民族工商业和现代乡镇企业的发祥地,素有太湖明珠的美誉。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无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2013 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70 亿元,位居全国第 11 位,江苏省第二位;人均生产总值 12.4 万元,位居江苏省第一位经济编辑概况2013 年,无

11、锡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12.4 万元 无锡市风光(16 张)。按照现行汇率计算,首次突破 2 万美元大关。2013 年,无锡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8070.18 亿元,同比增长 9.3%。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到 46%,比 2012 年年底提高了 0.8 个百分点。新兴产业全年总产值增长 14.1%,其中物联网和云计算产业增长了 47.2%。另外,民营经济、出口贸易均有提高,工业产值增速也回升。 12 农业2012 年,无锡市投入各类高效设施农业资金 1435 万元,项目 29 个,各级对上争取高效设施农业资金 2410 万元,项目 25 个。高效设施农业装备水平和设施标准提高

12、,高效设施农业(渔业)比重,从 11.2%提升到 19.65%;农户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比重,从 8.7%提升到 81%;高效设施农业保险保费占农业保险保费总额比重,从 13.9%提升到 30.6%;持专业证书农业劳动力占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从 12.9%提升到 21.5%。农业基本现代化 21 项指标体系中完成 6 项基本现代化指标,比上年增加 4 项。推进生物农业企业基础设施建设,无锡市生物农业产业平稳发展。2012 年,全市夏粮亩产 353.13 公斤,面积 53626.8 公顷,总产 28.39 万吨,比上年分别增加 0.66 公斤、580.29 公顷和 0.36 万吨。其中,小麦亩

13、产359.73 公斤,面积 52146.06 公顷,总产 28.12 万吨,分别比上年减产 0.47 公斤、面积增加 760.38 公顷和增产 0.37 万吨;油菜亩产 134.73 公斤,面积55921.28 公顷,总产 0.75 万吨,分别比上年增产 8.2 公斤、面积减少 613.64公顷、减产 0.07 万吨。全市实种水稻 55921.28 公顷,比上年减少 2347.84 公顷;亩产超 600 公斤,比上年增加 10 公斤;总产 50.8 万吨,比上年减少 1.4 万吨。全市果树面积 15537 公顷,果品产值 14.4 亿元。全市花卉苗木生产总面积13258 公顷。 13 工业20

14、12 年,无锡市规模工业完成产值 14499.66 亿元,工业总量继续在全国无锡位居第七。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 3056.9 亿元,比上年增长 7.1%。无锡市工业产值超亿元企业 1658 个,超 10 亿元企业 220 个。无锡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14161 亿元,实现利税 1183 亿元,实现利润 824 亿元。无锡市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25 万元/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60%。无锡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无锡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 39.1%,较上年提高 2.5 个百分点。新增高新技术企业 332 个,自 2008 年起累计认定1128 个。无锡市工业产值占

15、GDP 比重近 50%,占全市经济总量一半,工业企业就业人数超过 135 万人。无锡市工业企业上缴税收 597 亿元,占全市税收比重53.4%。 14 新兴产业2012 年,无锡市八大新兴产业总产值(营业收入)6043.66 亿元,比上年增长 9.3% 无锡城市建设(29 张)。物联网产业完成总产值 628.66 亿元,比上年增长 12.2%;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完成总产值 681.34 亿元,比上年下降 16.2% ,其中,太阳能光伏装备和太阳能利用完成总产值 487.38 亿元,比上年下降 20.6%;新材料和新型显示产业完成总产值 1725.16 亿元,比上年增长 8.8%;节能环保产

16、业完成总产值 551.78 亿元,比上年增长 1.2%,其中,环保制造业完成总产值 306.70 亿元,比上年增长 2.1%;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完成总产值 308.16 亿元,比上年增长 9.0%,其中,生物农业完成总产值 41.35 亿元,比上年增长 5.4%;微电子产业完成总产值 516.20 亿元,比上年增长 7.5%;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完成总产值 1223.55 亿元,比上年增长 34.4%;工业设计和文化创意产业完成总产值408.81 亿元,比上年增长 16.0%。 15 服务业2012 年,无锡市累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427.94 亿元,比上年增长14.4%。从行业看,住宿和餐饮业增速较快,实现零售额 187.56 亿元,比上年增长 18.3%;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 2240.38 亿元,比上年增长 14.1%。从城乡看,乡村市场增速领先。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 2103.63 亿元,比上年增长14.3%;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 324.31 亿元,比上年增长 14.6%。 16 对外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