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四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中图版必修3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03529034 上传时间:2019-10-07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2.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四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中图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2018-2019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四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中图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2018-2019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四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中图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2018-2019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四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中图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2018-2019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四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中图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四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中图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四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中图版必修3(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课程标准,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鲁尔区的位置及区位图,描述鲁尔区经济辉煌的优势区位条件。2.联系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衰落现象,从内因、外因归纳鲁尔区衰退的原因,并说明鲁尔区衰退的表现。3.结合图文材料,归纳鲁尔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基础知识梳理,教材梳理1 鲁尔区的区位条件 阅读教材P58P59“鲁尔区的区位条件”,填写下列知识。,煤炭,铁矿,十字路口,德国及西欧,【图表解读】,1.读教材“图2-4-2 1900年鲁尔区景观”,据图分析图示景观反映的问题。,提示 图示厂房、烟囱林立,说明当

2、时鲁尔区工业繁荣,处于快速发展期。同时,也造成了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2.读教材“图2-4-4鲁尔区优越的区位”,据图分析鲁尔区优越的区位条件。,提示 图示说明鲁尔区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欧洲东西和南北交通要道的交会处,交通便利;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等天然河流及4条运河相互沟通,形成区内完整的内河运输网络,并通过莱茵河河口的鹿特丹港与海外联系;鲁尔区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网;鲁尔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水源,图中还显示,虽然本区缺乏铁矿,但西南部临近法国的铁矿产地,便于铁矿输入。,教材梳理2 鲁尔区的衰退,阅读教材P59P60“鲁尔区的衰退”,填写下列知识。,(1)产业结构_。 (2)“煤炭危机”:

3、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_。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降低,世界煤炭_下降。煤炭开挖深度的增加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使所产煤的价格在市场上缺乏_ 。 (3)“钢铁危机”:世界性_过剩。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5)用地紧张, _严重。,单一,逐渐减少,需求量,竞争力,钢铁,环境污染,【图表解读】 读教材“图2-4-6鲁尔区煤层深度的变化”,据图分析鲁尔区煤层深度的变化特点及其影响。,提示 鲁尔区煤层埋藏浅,易于开采,一开始露天开采,后转为地下开采,随着埋藏深度加大,开挖难度也增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下滑,从而加剧了煤炭工业的衰落。,教材梳理3 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探索,(1)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

4、产业转型:改造_。发展_。重视发展_。 (2)依托科研机构和高校推进_。 (3)建立发达的_网络。 (4)大力开展_。,阅读教材P60P62“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探索”,填写下列知识。,传统工业,新兴产业,第三产业,产业转型,交通,环境保护,【图表解读】,提示 图示煤炭基地和炼钢高炉个数锐减,煤炭就业人数和钢铁就业人数急剧减少。可见,从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末,煤炭、钢铁企业数量大为减少,从业人员大幅削减,加上规模扩大,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1.读教材“图2-4-7鲁尔区煤炭、钢铁工业的变化”,据图分析鲁尔区煤炭、钢铁工业的变化。,2.读教材“图2-4-8鲁尔区工业的变化”,据图分析鲁尔区工

5、业的变化特点。,提示 工业门类的变化:20世纪50年代的鲁尔区工业部门主要是煤炭、钢铁、化学工业三大类;20世纪90年代的鲁尔区除煤炭、钢铁、化学工业外,又增加了汽车工业、电子工业、石油加工工业、电力工业、机械工业等。工业数量的变化:鲁尔区煤炭企业数量减少,钢铁工业、化学工业企业数量也有所减少。电力、机械、汽车、电子和石油加工企业数量明显增加。,3.读教材“图2-4-9鲁尔区的工业旅游”,据图分析鲁尔区的工业旅游的措施。,提示 炼钢车间改建成大剧院,绿化后的矿渣堆成为新“地标”,废弃的地下矿石仓库开辟成了攀岩场所,这样既利用了工业废弃物(或厂房、场所),节约了投资,又创造了经济效益,增加了就业

6、人口。,鲁尔区是德国最大的工业区,也是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工业区之一,有近200年的历史。“二战”前,鲁尔工业区以煤矿开采、钢铁生产和机械制造而闻名于世,是德国的能源基地、钢铁基地和重型机械制造基地。据此回答12题。,1.下列属于鲁尔区发展的有利条件的( ),预习效果自测,A.丰富的铁矿资源 B.便利的交通运输 C.丰富的石油资源 D.丰富的劳动力资源,2.鲁尔区传统工业部门有五大类,正确的是( ),A.煤炭、石油、钢铁、电力、机械 B.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工 C.煤炭、钢铁、电力、纺织、化工 D.钢铁、电力、机械、化工、有色冶金 解析 丰富的煤炭资源和便利的交通运输是德国鲁尔区发展的基础

7、,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成以煤炭、钢铁、化工、电力和机械制造等为核心的世界著名工业区。 答案 1.B 2.B,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德国鲁尔区相继遇到了产品滞销的“煤炭危机”和“钢铁危机”。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开始实施综合整治的总体规划。据此回答34题。,3.“煤炭危机”和“钢铁危机”的出现,主要原因不是( ),A.能源消费从“煤炭时代”进入了“石油时代”,世界对煤炭的需求量明显下降 B.煤炭开挖深度的增加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使得鲁尔区所产煤的价格在市场中缺乏竞争力 C.钢铁出现了世界性的供过于求的状况,鲁尔区的钢铁工业受到他国钢铁产品低价格的冲击 D.鲁尔区

8、铁矿资源主要来自法国西南部,运输成本不断提高,4.20世纪70年代以后,鲁尔区在实施可持续发展过程中( ),A.旅游、商业、金融和保险业等“无烟经济”受到重视,经济地位不断上升 B.很多工厂变成农田,农业的地位不断提高 C.煤炭和钢铁企业的数量都在不断增加,以增强对外竞争力 D.开发本区铁矿资源,减少进口铁矿石数量 解析 第3题,鲁尔区的铁矿石早期来自法国东北部的洛林,现在炼铁高炉建在荷兰的海边,就近获得通过鹿特丹港进口的铁矿石。第4题,综合整治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B项叙述明显不正确;C项应是质量在不断提高,规模在不断扩大,数量则在不断减少;D项鲁尔区铁矿贫乏。 答案 3.D 4.A,5.鲁尔

9、区钢铁工业布局时,从环境因素考虑,图中所示最合理的模式是(阴影部分表示工业区,非阴影部分表示居民区)( ),解析 鲁尔区位于北半球盛行西风带,常年盛行西南风。钢铁工业大气污染严重,应布局在盛行风下风向。 答案 A,探究点一 鲁尔区的区位条件,【案例探究】 鲁尔区是德国最大的工业区,也曾经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工业区之一,被誉为“德国工业的心脏”。,结合材料探究: (1)由图中可以看出,鲁尔区哪种自然资源丰富? (2)由图中可以看出,鲁尔区的铁矿石主要来自哪里? (3)由图中的河流、铁路、公路的分布,可以看出鲁尔区的交通有何特点? (4)鲁尔区的发展,得益于自身优越的区位条件,除上述因素外,从图中还可

10、以得出哪些区位条件?,提示 (1)煤炭资源丰富。 (2)鲁尔区的铁矿早期主要来自法国的洛林,后来主要来自瑞典等国。 (3)鲁尔区水陆交通便利。由图中可以看出,鲁尔区处在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优越。这里有发达的铁路、公路运输网,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等天然运河以及人工运河,不仅连成一体,而且都可通航,并能直通海洋。 (4)河流众多,水源充足;周边国家经济发达,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反思归纳】 鲁尔区发展的区位优势,【即时巩固】 读德国鲁尔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四个城市与图中钢铁工业生产相比,区位因素最为相似的是( ) A.鞍山 B.攀枝花 C.伯明翰 D.宝山 (

11、2)从工业发展类型角度看,鲁尔区是以_型工业和_型工业为主发展起来的。,(3)鲁尔区衰落最为明显的部门是_部门和_部门。 (4)鲁尔区综合整治工作中有一项重要的内容是改造_工业、_工业,发展_工业和_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中_(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或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更应借鉴此经验。,(5)鲁尔区在经历了约一个世纪的繁荣之后,经济曾呈现一度衰落,其原因正确的是( ) A.世界钢材产量过剩,但鲁尔区产量下跌 B.鲁尔区煤炭资源消费殆尽,人才大量流失 C.20世纪60年代,世界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 D.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受到新技术革命的冲击,(6)鲁尔区的重新崛起对我国国

12、企改革的借鉴意义有( ) 调整传统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扩大大批量、标准化产品的生产规模 加大科技投入,研制新工艺、新产品 加大资金投入,发展资金与资源密集型产业 A. B. C. D.,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鲁尔区工业的发展条件、形成的工业部门以及鲁尔区传统部门改造措施的理解。鲁尔区发展工业的区位条件是丰富的煤炭资源,但本区内铁矿资源贫乏,所需铁矿石几乎全从邻国进口。鞍山、攀枝花的钢铁工业是在铁矿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宝山钢铁工业是依托于上海便捷的交通发展起来的。20世纪50年代后,鲁尔区经济开始衰退,其中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的衰落最为明显。鲁尔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

13、和产业转型,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改造传统工业部门,鼓励和引进新兴工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中,只有辽中南是重工业基地,和鲁尔区比较接近。我国国企大都是传统工业,企业规模庞大,技术落后,结构单一,与德国鲁尔区相似,改革措施主要是调整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加大科技投入等。,答案 (1)C (2)资金密集 资源密集 (3)煤炭工业 钢铁工业 (4)煤炭 钢铁 新兴 第三 辽中南 (5)D (6)C,探究点二 鲁尔区的衰退 【案例探究】 材料一 德国鲁尔区图。,材料二 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图。,材料三 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不断冒着黑烟,铸造厂也不停排出红褐色的污水,还有飘

14、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使得户外一切东西都蒙上一层黑灰。洁白的衣物穿出门去,不一会儿便成为灰色。红瓦白墙、绿草如茵的家园,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沿岸化学工厂林立的莱茵河,更有如一道被六万多种不同化学药品调成的鸡尾酒。 德国作家Heinrich Boll 1958年形容鲁尔区,结合材料探究: (1)将合适的工业部门填入空格内的序号旁,据图说明鲁尔区的产业结构有什么特点?这样的产业结构存在什么问题?,(2)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能源消费构成发生了哪些变化?这种变化对鲁尔区工业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鲁尔区环境恶化的原因是什么?存在哪些严重的环境问题?对鲁尔区工业的发展有何影响? (4)“树

15、没了,水干了,地陷了,矿枯了,人走了。”这是许多资源型地区的真实写照。请结合鲁尔区的发展历程,从内外因的角度来探讨资源型工业区衰落的原因。 提示 (1)煤炭工业 钢铁工业 机械工业 化学工业 产业结构的特点: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并高度集中于少数重工业部门。 影响:突出的问题是生产结构单一,某一工业部门生产的衰落,将会引起全区生产的衰落。,(2)20世纪50年代以后,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石油、天然气所占比重显著上升。 煤炭能源地位的下降,直接导致煤炭市场萎缩,作为以煤炭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鲁尔工业区在经济上受到很大的冲击。 (3)环境恶化的原因:鲁尔区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问题随之而来。 严重的环境问题: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热污染等,生态环境破坏。 严重的环境污染,加上用地紧张,使新兴企业不愿到此落户,致使鲁尔区的经济衰退。,(4)内因:区位优势的丧失,产业结构单一,导致传统产业衰落。 资源枯竭或开发成本上升;传统产业市场萎缩,竞争力下降;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劳动力、土地价格成本增加。 外因: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新技术的发展,使市场需求结构发生变化;新兴工业区的发展,以其低成本优势争夺传统产业的市场。,【反思归纳】 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两大问题及原因,(1)环境污染及其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