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堂实录-亲爱的爸爸妈妈-语文-初中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3528527 上传时间:2019-10-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堂实录-亲爱的爸爸妈妈-语文-初中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堂实录-亲爱的爸爸妈妈-语文-初中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堂实录-亲爱的爸爸妈妈-语文-初中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堂实录-亲爱的爸爸妈妈-语文-初中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堂实录-亲爱的爸爸妈妈-语文-初中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堂实录-亲爱的爸爸妈妈-语文-初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堂实录-亲爱的爸爸妈妈-语文-初中(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亲爱的爸爸妈妈山东寿光圣城街道一中 赵建霞教材内容:亲爱的爸爸妈妈学习目标:1.借助朗读,理解文章内容。2.借助朗读,感悟作者情怀。教学过程:上课。师生问好!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美国华裔作家聂华苓的一篇散文亲爱的爸爸妈妈,我想请一位同学来黑板写下这个文题,请自告奋勇。生:黑板板书文题师:我想问一下,当你在写这个题目的时候,你的心情是如何的?生:高兴、温馨师:那现在你能不能把你的高兴,寄托在朗读中,读出这份温馨的感情。生:读题目师:是啊,在最无助的人生路上,爸爸妈妈就是我们最持久的动力,给予我们无私的帮助和依靠;在最寂寞的情感路上,妈妈爸爸是我们最真诚的陪伴,让我们感受到无比的温馨和安慰。聂

2、华苓的这篇散文是在讲述这份与爸爸妈妈之间浓浓的情吗?带着这份好奇,我们一起去品读这篇文章。师:这节课,我们有两个目标。(投影出示教学目标:1.借助朗读,理解文章内容。2.借助朗读,感悟作者情怀。)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标注出你认为重要的生字词,并做好批注。生:默读课文师:阅读中有没有不认识的字,需要老师帮助你。(若有,老师回答,没有转入字词提示幻灯片)(投影字词:聂华苓 呵护 杀戮 悼 念 朝 圣 蜿 蜒 屹立 恍惚 荒谬 憧憬 间断 明赫白 赤裸裸 )师:我想请一位同学们用洪亮的声音读给大家听。生:读生字词(若有错误,老师请其他同学更改,没有,则表扬:同学们的字词基础特别 的扎实,为你们点赞

3、。)活动一:添加小标题,概括文章内容。(投影出示:文章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以四个小标题的形式,记述了纪念活动的四个片断,请你给这四部分各拟一个标题,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师:请先依靠自己的力量,如果有难度可以借助小组的力量。 (小组合作,概括文中主要内容)生:我们来到纪念地。生:我们看纪念演出。生:我们参加座谈会。生:我们参观纪念馆。师:请同学们把大家的智慧结晶写在课本上。师:我们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了四个片段的标题,现在我们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生:我(人物)参加克拉库耶伐次(地点)悼念活动的见闻和感受(事件)。师:以后我们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时候,不妨借助记叙文三要素,可以

4、采用人物+地点+事件的模式。师:你们说文中的“我”在参加了这次悼念活动后,她的感受会如何的?生:悲痛 生:生气生:痛恨师:现在我们带着这份感受再来读文题,你会怎么读?生:读文题(师随机提问学生内心的感受,同时询问是否读出了内心的这份感情。若有,很好,若无,再请其他同学读。)活动二:了解背景,借助朗读体会情感。师:是的,这是“47年前300个孩子发出最后一声呼唤”,为什么是“最后一声呢?”(投影出示背景资料:1941年10月21日,在南斯拉夫克拉库耶伐次小城,纳粹想要灭种,便丧失人性的将满腔的怒火发泄在塞尔维亚的中心克拉库耶伐次城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和孩子身上。一天之间,德国纳粹匪徒杀死了7000

5、人,其中有300个五年级的孩子被纳粹从课堂拉出,在一个青青的山坡上被集体残杀。)师:300个孩子就这样被纳粹从课堂上拉出来,他们可是手无寸铁的,他们或许瞪着无辜的眼睛,就这样不明不白的被集体残杀了。(投影出示图片)师:万人坑里累累的白骨呀,是历史的见证,是罪恶的控诉,“将半个世纪前的残酷历史呈现在我们眼前。”(投影:浏览课文,从文中找出描写纳粹灭绝人性杀戮的句子,试着读出你的感情。)生: 生:生:师:大家在读这些句子的时候,你的内心充斥一种怎样的感情?你们觉得自己的朗读读出了自己的内心吗?师:我们在朗读时,可以借助重音处理法来宣泄自己的真实感情。譬如,在读(投影出示:他们杀孩子、老师、也杀牧师

6、、工人、木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淳朴勤劳的普通市民。(第8段)这句时,我们不妨把“全是”一词重读,为什么呢?“全是”一词在这里有何深意?生:“全是”一词包含了作者对被残杀者的深切同情,对屠杀无辜平民的法西斯强盗的愤怒控诉。师:范读生读师:同样的,大家刚才发现的这些包含深情的句子,咱们也用重音处理法来朗读一下。生读师:(投影出示:一天之内,全杀光了!鲜血染红了三百五十多英亩的土地。纳粹要灭种呀!)生读师:能不能攥着拳头,狠狠地读。生读师:假如纳粹分子就在你的眼前,你又会怎么读呢?对,用手指指着戳点着读。生读师:大家自由朗读,采用你喜欢的方式。师:一天之内,全杀光了,纳粹要灭种呀!不管你是谁,也不

7、论你有多大,更不管你是不是他们的死敌。目的只有一个,灭种!(投影出示:纳粹在塞尔维亚的罪行 ) 首都贝尔格莱德的几万名犹太人几乎悉数死于纳粹保安警察的屠刀之下,男性在1941年下半年几乎悉数遭到机枪射杀,女性和儿童则于1942年纷纷葬身毒气车内,仅贝尔格莱德附近的泽蒙集中营内就有6000多名犹太妇女和儿童被毒气车杀死。在1941年月日,仅仅在纳粹空军实施的几个小时的织地毯似的轰炸中,首都各地就出现了5000具残缺不全、血肉模糊的尸体,全国的死亡人数高达17000多人。)(投影出示:请把我埋得浅一点 )师:陪着背景音乐讲这个真实又感人的故事。生听。师:孩子们,此时你最想说什么呢?生1:世间最纯美

8、的东西莫过于孩子的心灵,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让她那幼小的心灵布满了阴影。生2:孩子是战争的受害者,也是和平的开拓者。(师生鼓掌)生3:请放下你那沾满血腥的双手,扔下那凶残的武器,还无辜的孩子一片宁静的天空,还天真无邪的孩子一个宁静的家。(师:这是对纳粹说的。)生4:战争是剑,和平是犁,让我们铸剑为犁,还孩子们一个温馨快乐的家园。生5:孩子是祖国的花朵,花朵却因战争而凋谢,让我们杜绝战争,让花朵美丽绽放。师: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位学生,面对纳粹的屠刀,你发出了最后一声的呼喊。(随机拉起一位同学,同时出示大屏幕:亲爱的爸爸妈妈,最后一次了!)师:最后一次呼唤爸爸妈妈的稚嫩的孩子们,他们想对妈妈爸爸

9、说些什么呢?(投影出示:跳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介绍孩子们最后心愿的句子,试着读出你的感情。)生读师投影重点出示:他们临死之前,在小纸片上,或在身份证上,给亲人写下最后几个字。字迹模糊,句子也许不通,却表达了赤裸裸的爱,赤裸裸的心愿。(第34段) 那是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对生命的喜悦,对亲人的呼唤,对暴力的反抗和对自由的执着(第21段)。师:这些只言片语,流露出对生命的热爱,对暴力的反抗。我想他们一定有一个共同的心声:那就是“世界何时才能铸剑为犁!不要战争,要和平!”,同学们用我们全班的力量,凝聚起我们所有的悲愤,一起大声地朗读本文的文题亲爱的爸爸妈妈。师:(投影出示这饱含渴望的呼喊呀,传遍了全世

10、界,唤醒了所有的良知。为了悼念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贩子虐杀和毒害儿童,保障儿童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正式决定每年6月1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即国际儿童节。 )师:(投影出示:自从1945年起,每年10月21日,成千上万的人从四面八方来到克拉库耶伐次,悼念被纳粹杀死的300个孩子。(第4段)这个活动向全世界人类发出一种呼唤!呼唤什么呢?请用文中的话做出合理的解释。)生答师:重点投影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那样年年不间断地表达他们的历史感:没有仇恨,没有愤怒;只有悲哀,只有记忆,只有警告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第2

11、1段)我们这些大人应该对孩子负责:永远不要有战争了。(第26段)师小结:投影:文章以孩子们撕心裂肺的最后一声呼喊为题,让读者不由想起当年那场屠杀的情景,再现了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对生活的热爱,对法西斯的暴行的控诉。师:请大家用饱满的感情朗读: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师: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就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我们记住历史就是记住历史带给我们的教训。是啊,战争带给人们心灵的创伤,带给国家的苦痛,带给世界的灾难,是永远无法弥合的流血的伤口。虽然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但世界仍然还有很多的地方硝烟弥漫,母亲们痛苦的流泪,孩子们惊恐的哭叫,那一双双流露着悲痛和渴望的眼睛似乎在向我们呼喊:不要战争,保卫和平。同学们,希望我们都是和平的维护者,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珍惜我们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幸福。下课,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