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调研报告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3511854 上传时间:2019-10-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推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关于推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关于推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关于推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关于推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推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推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调研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推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调 研 报 告根据山西省、长治市政协关于开展助力民生领域改革事项落实情况同题调研的通知精神,潞城市政协宣教委深入教育系统就推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潞城市是长治地区唯一的县级市,总面积615平方公里,辖4镇3乡2个办事处,常住人口23万。全市现有中小学校99所,其中普通高中4所(含昌盛中学、二中两所民办学校),在校生4784人;职业高中1所,在校生643人;初中11所,在校生7029人;小学83所(含教学点43个),在校生14990人。现有幼儿园102所(含附设班22个),在园幼儿6202人。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2、92.29%,小学入学率、巩固率100%,初中入学率100%、巩固率98.9%,高中毛入学率96.6%。全市现有教职工2491人,全市中小学教师核定编制数为2601人,共缺编110人,今年新招聘42名教师后,仍缺编68人(不包括今年退休教师86人、明年退休教师95人)。全市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94所,在校生21519人,其中农村义务教育学校87所,在校生10053人;城内义务教育学校7所,在校生11466人。全市现有农村幼儿园81所,在园幼儿2841人(含附设班20个,在园幼儿338人)。二、当前发展现状(一)不断完善的顶层设计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明了改革方向自2015年,我市就在教育事业“十

3、三五”发展规划中提出了“一核三圈”的城乡教育发展构想即以主城区学校为“核”,通过优化学校布局,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推进高水平学校建设,积极应对城镇化建设对教育的需求。同时以城郊学校、乡镇中心学校、偏远农村学校构成三级缓冲“圈”,通过“核”与“圈”的良性互动,充分发挥“核”的辐射作用,实现“圈”的固本强基,带动农村教育进入同步发展轨道。从2016年起,我市开始稳步推进新一轮城乡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实施了一大批基建项目,为实现潞城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持续扩大的教育资源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夯实了硬件基础1、教育项目建设不断推进。为了进一步深化“一核三圈”教育布

4、局,配合2018年国家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我市把今年确定为教育系统“项目建设年”,着力推进主城区内重点项目建设,逐步实施涉及86个项目校的730个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设项目,累计投入3.6亿元。主城区内教育基建项目中,列入市委10件惠民实事的四中操场、一中图书科技楼、实验中学附属小学、实验小学教学楼及运动场4个项目全部开工建设。目前,潞城四中操场沥青铺设完毕,正在铺设草坪,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0%;潞城一中图书科技楼现正进行地基处理;实验中学附属小学目前三层主体已完成;实验小学教学综合楼现进行地基处理,垫层已完工;实验小学运动场目前混凝土水稳层铺设完毕,准备铺沥青,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0%。三中

5、东校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异地新建项目正在落实用地事宜,并协调相关部门机构抓紧落实各个环节工作。涉及86个项目校的730个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设项目,现已完成初步设计,正在按照“统一打包、统一立项、分段招标”的原则组织实施,并通过融资租赁方式解决建设资金5000万元,目前各项目正在办理前期手续。2、“全面改薄”项目成效明显。我市“全面改薄”项目累计投入资金2996万元(中央、省级资金2345万元,本级配套651万元),其中设施设备购置资金共2405.6万元(上级资金1754.6万元、本级配套651万元),目前省级资金已到位585万元。设施设备购置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2431台、多媒体180套、实验台7

6、2套、校园网56套、图书105333册、课桌椅4780套,以及音体美器材和饮水设备等。截止目前,投资35万元的天脊小学智能录播教室已完工,投资59.8万元的21个中学实验室配套设备已完成招标,累计投入575.63万元的4780套课桌凳、11个计算机教室、52套小学科学实验室设备、105333册中小学图书等项目已进入采购程序,56套校园网项目已进入市场调研和设计阶段。教育设施设备类项目在资金基本到位的情况下,预计年底前结束。3、农村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进展实施。概算投资1542万元、涉及10所农村寄宿制学校的141个建设项目进展顺利。食堂方面大部分学校均为近年新建,人均使用面积、就餐座位基本符合

7、要求,但也存在个别学校食堂面积偏小,生均面积不足的问题;宿舍方面基本达到小学2.4、初中2.7的生均居住面积标准,但部分学校宿舍床铺使用年限较长,因财力限制未能及时更换;饮水方面大部分学校能满足师生正常用水,但个别乡镇受限于自然地理条件,学校供水难以保证,黄牛蹄中学、店上中学等校甚至长期靠到别处运水维持;浴室方面,我市已在全市18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了学生浴室,均可正常使用;厕所方面,我市先后投入374万元,实施18所学校厕所改造工程,目前基本完工,厕所均已符合要求;采暖方面基本满足学校需求,但不少学校出现管道老化破损、锅炉临近使用年限需更换等问题。以上问题我们将通过标准化建设逐步予以改造。4

8、、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基本完工。全市4个教师周转宿舍项目中央资金384万元已全部到位,地方配套资金255万元,现正在积极筹集。宿舍工程主体建筑全部完工,建筑总面积3360平方米,开工率和主体完工率均达100%。目前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和配套设施建设,预计年内竣工并投入使用。教师周转宿舍的建成投用将惠及4个农村偏远乡镇教师,从根本上改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住宿条件,对稳定农村教师队伍,激发教师工作热情,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三)不断出台的扶持政策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机制保障1、义务教育办学模式改革顺利起步。根据省教育厅要求,充分借鉴各地集团化办学的成功经验,我市确立了紧密式集团化办学、对口帮扶、学

9、区制管理和送教下乡4种模式,在实验中学与翟店中学、实验小学与西贾小学等5对10所学校中启动实施联盟校改革,同时实施黄牛蹄中学与中心校九年一贯制办学改革试点,着力打造教育均衡发展共同体。在联盟主校的带领带动下,通过实施校务、财务、课程、师资、考核等一体化管理,联盟分校不仅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而且生源稳定、师资优化、课程丰富、资源共享,农村孩子真正享受到与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人民群众普遍赞誉,联盟办学成效显著。2、招生行为得到全面规范。普通高中招生继续实行网上志愿录取,彻底取消“择校生”,严格按照不低于90%的比例,将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进一步缓解“择校热”。严格执行“免试、划

10、片、就近入学”的义务教育招生原则,科学制定了2017年义务教育学校规范招生实施方案,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招生秩序,严格控制城内学校班容量。严格按照电脑随机配位的形式进行均衡编班,并邀请社会各界参与均衡编班现场观摩。(四)不断优化的教师队伍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从去年来时,我市出台了一系列教师管理“制度群”,对教师队伍补充、管理评聘、支教交流、岗位互通、专业培训、提拔任用、教育奖励、履职履岗、定责定量、从教行为等进行系统设计,进一步激发队伍活力。建立教师队伍补充长效机制,连续两年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82名。启动教育奖励机制,对高考、中考、统考成绩优异、贡献突出的学校及师生进行奖励,本年度累计

11、发放各学段奖励资金170余万元。完善队伍培训培养机制,充分利用“国培项目县”的政策机遇,“走出去”观摩学习,“请进来”举办教育高端论坛,累计2000余名校长教师参加培训。建立健全教师岗位管理和从教行为督查机制,明确教师岗位工作量和岗位职责,开展教师从教行为督查,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教学风气。同时,开展第二届“最美教师”评选活动,本年度评出10名“最美教师”、10名“最美校长”,唱响主旋律,集聚正能量。三、存在问题(一)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面临较大困难。我市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改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各类项目因缺少中央、省级资金支持,所需资金全部由本级财政负担,尽管我们通过

12、各种渠道努力向上级争取资金,但本级财政面临的压力仍然很大。各项目建设进展比较缓慢,前期手续办理较为困难,PPP、融资租赁等新的融资方式还需进一步学习探索、规范运作。因国家相关政策调整,融资租赁项目面临诸多困难,我市于今年4月初启动实施教育融资租赁项目,各项手续正在积极办理当中。(二)教育资源不平衡现象仍比较严重。我市城乡学校点多面广,布局调整面临严峻挑战,城内中小学、幼儿园学位紧张、资源紧缺,农村学校教学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农村幼儿园保教质量不高,一些农村存在重新布局教学点和幼儿园的诉求。由于城镇化发展、人口流动、进城务工人员增多等因素影响,农村生源逐年减少,适龄儿童流失严重,办学规模逐年萎缩

13、。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城区内初中学校学位紧张、“大班额”、“学区房”热销等现象。(三)教师队伍结构性缺编问题仍较为突出。尽管两年内连续招聘了80余名教师,但仍面临“二孩”政策带来的“产假式缺编”、生活教师和幼儿教师占用中小学编制等问题,新招聘教师不足以弥补退休高峰(今明两年教师退休181人)带来的教师自然减员。特别是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年龄结构老化严重、年轻教师补充不足,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专业教师短缺的现状在短期内仍难有改观。(四)城乡教育教学质量差距依旧明显。由于生源、办学条件、教学资源等各方面的差距,农村学校与城区学校相比,在教育教学质量上有着较大差距。即使个别学校、个别学科能与市区学校

14、“一比高下”,也无法弥补城乡学校间教学质量的巨大差距。除去生源不足、办学条件较差等历史原因,教师结构性短缺也客观导致了农村学校“弱科”、“弱师”的问题。四、改进建议(一)基础建设要加快进度。要按照“建成一批、落地一批、启动一批”要求,全力推进教育工程项目建设。列入市委10件实事的四中操场、一中图书科技楼、实验中学附属小学、实验小学教学综合楼及运动场要加快施工进度,730个义务教育均衡化验收项目全面开工建设。(二)积极争取各级各类资金。面对2018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级验收的艰巨任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政协的大力支持和有效监督下,积极争取各级各类资金,创造条件,攻坚克难,全面改善

15、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确保圆满完成均衡化验收任务。(三)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开展“师德规范工程”、“人事改革工程”、“能力提升工程”,建立师德建设、队伍管理、轮岗交流、岗位互通、专业研修、职业进步等方面的长效机制,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坚强的师资保证。(四)大力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坚持全面覆盖、精准发力、均衡协调、改革创新的原则,全面落实惠民助学政策,实施学生精准资助工程,按时足额发放各类资助金,确保帮扶不遗漏、资助不冒领,不让每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真正实现群体均衡。(五)创新学校安全管理。从严落实部门监管责任和学校主体责任,全面推行安全精细化管理、过程性管理,加强安全文化建

16、设,构建综治维稳体系,完善风险评估机制,从源头上确保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六)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最直接的体现是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要继续深化课程改革,继续坚持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利用好“中小学教育奖励基金”,调动起广大教师对教育工作的热情,为教育队伍注入强劲动力。追求“更好的教育”是民之所盼,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更好的教育”的必由之路。目前,全市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任务依然艰巨,距离人民满意教育还有差距,义务教育均衡化水平、现代化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下一步,要牢牢把握国家、省、市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化验收工作的总体部署,突出重点领域,突出区域特色,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措施的落实,实现全市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实现新起点上潞城教育的均衡发展。二一七年十一月十四日 -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