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岗位体系)第三讲:劳动强度指标标准

上传人:办*** 文档编号:10351 上传时间:2016-11-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管理(岗位体系)第三讲:劳动强度指标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力资源管理(岗位体系)第三讲:劳动强度指标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管理(岗位体系)第三讲:劳动强度指标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管理(岗位体系)第三讲:劳动强度指标标准(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体力劳动强度的评价标准 工作班制的评价标准 劳动紧张程度的评价标准 劳动姿势的评价标准 工时利用率的评价标准 体力劳动强度的评价标准体力劳动强度的评价标准注:a、该标准执行国家标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 (3)b、该标准是通过测定劳动时间率、能量代谢率来计算分级指数c、为了区别轻体力劳动与较轻体力劳动的差别,根据实践工作需要增设了 ,这与国家标准略有不同。工作班制的评价标准注:根据劳动组织形式和生产过程所需规定的工作班制分级。劳动紧张程度的评价标准注:a、器官紧张时间率指制度工作日内器官紧张持续时间占净劳动时间的百分比。b、器官紧张一般指劳动过程中引起劳动者紧张的生理器官。生理器官一般指眼、耳、手、足。不同类型的劳动引起不同的生理器官紧张。劳动姿势的评价标准注:a、姿势所占百分数均为制度工作日内姿势持续时间占净劳动时间的百分数。b、难适应姿势指容易引起疲劳的慢动作、半蹲、弯腰、仰卧和前俯等姿势。工时利用率的评价标准注:有效工时利用率指制度工作日内净劳动时间与制度工时之比。所谓净劳动时间必须是直接与岗位劳动有关的动作持续时间,而且这种劳动必须是有效的劳动。该标准可以衡量岗位劳动者纯有效劳动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