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3491810 上传时间:2019-10-07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广东省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广东省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广东省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广东省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索 引 号:/2011-00004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 通知 发布机构: 广东省林业局 发文日期: 2011年03月11日 名称: 广东省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文号: 粤林201121号 主 题 词: 林业 十二五 规划 广东省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粤林201121号 关于印发广东省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各地级市林业局,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深圳市城管局、珠海市市政园林和林业局、阳江市农业和林业局,各县(市、区)林业局,局直属各单位:现将广东省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广东省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广东省林业发展“十二

2、五”规划 广东省林业局二一年十二月 前 言林业具备生态、经济、社会、碳汇和文化五大功能,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重要的公益事业,又是重要的基础产业,肩负着优化生态和促进发展的双重使命,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09年中央林业工作会议指出:“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林业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林业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林业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林业具有特殊地位”,“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大举措,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首要任务,应对气候变化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战略选择,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要途径”。这“四个地位”和“四大历史使命”把林

3、业推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是新形势下中央对林业工作提出的最新要求,为我省林业建设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战略时期。为了又好又快建设现代林业强省,争当全国科学发展现代林业的排头兵,为建设幸福广东做出贡献,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要求,在总结“十一五”林业建设的基础上,编制广东省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在广东省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过程中得到了省发改委等有关部门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得到了省林业局各有关处室和各地级以上市、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的大力配合,得到有关专家和学者的指导与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广东省林业发展“

4、十二五”规划编制组2010年12月 目录第1章“十一五”林业发展简要回顾1.1 主要成绩1.2 主要经验1.3 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章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对林业的需求分析2.1 加快林业发展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需要2.2 加快林业发展是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的需要2.3 加快林业发展是拉动内需扩大就业的需要2.4 加快林业发展是构建广东和谐社会的需要2.5 加快林业发展是建设绿色幸福广东的需要2.6 加快林业发展是满足生态文化消费的需要第3章广东“十二五”期间林业发展战略和建设理念3.1 林业发展战略3.2 林业建设理念第4章广东“十二五”林业发展思路4.1 指导思想4.2 基本原则4.3 规划目标4.

5、4 总体布局第5章广东“十二五”林业建设主要任务5.1 生态林业建设5.2 民生林业建设5.3 文化林业建设5.4 创新林业建设5.5 和谐林业建设第6章主要保障措施6.1 建立健全林业支持保护体系6.2 创新合作机制,加强交流合作6.3 探索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6.4 加强林业行政管理机构与队伍能力建设6.5 建立稳定林业资金投入机制6.6 加快科技创新、推广与标准化体系建设6.7 完善林业发展的市场体系6.8 扩大林业对外开放6.9 构建和完善惩防体系,为实施规划保驾护航 附表1:广东省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重点生态工程表附表2:广东省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重点民生工程表 第1章“十一五”林

6、业发展简要回顾“十一五”时期是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广东林业面对台风和雨雪冰冻等特大自然灾害,主动抗击,降低损失,面对金融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积极应对,化解风险。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国家林业局的支持指导下,全省各级林业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探索中前进、在改革中突破、在创新中发展,顺利完成林业“十一五”规划各项任务和指标,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呈现全方位、多层次良好的发展态势。1.1 主要成绩1.1.1造林绿化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全省共完成造林面积1332.94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91.18万亩,迹地更新758.58万亩,低效林改造383.18万亩),中幼林抚育

7、1218.82万亩,封山育林198.2万亩。全省森林面积由2005年的1.44亿亩增加至2010年的1.49亿亩,森林覆盖率由55.5%提高至57.0%,森林蓄积量由3.65亿立方米增加至4.38亿立方米。全省参加全民义务植树的人数达1.1亿人次,植树5.3亿株。开展林业生态文明万村绿大行动,建成“林业生态文明村”4297个。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积极主动参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绿道网建设,基本建成直接承担的1038.4公里省立绿道。全省各地日益重视植树造林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绿化国土步伐,广州市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东莞市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广宁、郁南、南澳、增城、罗定、梅

8、县、乳源瑶族自治县、德庆等8个县(市)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中共广东省委机关、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解放军75200部队等14个单位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在全国营造林实绩综合核查中,广东省连续多年受到国家林业局表彰。1.1.2林业生态建设步伐加快“十一五”期间,广东省大力实施林分改造、水源涵养林、沿海防护林及红树林、绿色通道及农田林网、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生态防灾减灾、城市林业及森林公园、商品林基地建设等八大重点工程,并继续完善生态公益林管理,逐步统一并提高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标准,建成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5814.21万亩。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惠及全省536.6万农户、2561.8万人口

9、。全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林业生态省的决定,积极创建林业生态县。全省已有东莞、中山、惠州、云浮等4市被评为“林业生态市”,73个县(市、区)被评为“林业生态县”,占全省121个县(市、区)的60.3%。在2008年粤北雨雪冰冻灾害地区实施森林生态修复工程,共完成森林生态修复重建面积402.4万亩,使受灾地区森林重现生机。2010年,全省加大了森林抚育力度,对部分重点生态公益林中幼林进行抚育,加强了碳汇林业的发展和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制定了广东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方案。1.1.3森林生态安全保护成绩斐然圆满完成了省人大生物防火林带建设议案,营造生物防火林带7.7万公里,使

10、全省防火林带总量达到10.8万公里,面积195.0万亩。组建了41支森林消防专业队和113支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建设省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建立了省与21个地级市的卫星监测林火远程传输终端网络,开展航空护林和航空扑火,构建了立体森林火灾预警扑救体系。全省林火年均受害率0.11,发生率为2.9次/150万亩,控制率为89.6亩/次,林火灾害得到有效控制。圆满完成了省人大自然保护区建设议案,全省林业系统新建自然保护区34个,使全省林业系统的自然保护区达到265个,总面积1715万亩,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4%。2006年10月,国家林业局将广东列为全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建设示范省。全省新建森林公园43处,

11、新增面积93.45万亩,出台了广东省森林公园管理条例,以法律的形式把森林公园建设定性为社会公益事业,极大地推动了森林公园的建设和发展。大力加强湿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已建立各种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94处,面积1174万亩,建立国家级和省级湿地公园6处,面积14.6万亩。建立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点121个,初步构建了全省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预警体系。实施珍稀物种救护、种质资源保存和鳄蜥繁育等保护工程,开展了珍稀物种野外放归工作,野生动植物资源逐步恢复和扩大,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大力推进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体系建设,加大松材线虫病、薇甘菊等林业重大有害生物除治力

12、度,积极推行生物防治技术,控制常发性虫害。全省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5以下,灾害测报准确率达85%以上,无公害防治率达80%以上,林业生物灾害得到有效控制。高度重视调处林权纠纷,建立各级山林权属争议调处机构,形成有效调处的工作机制。林权纠纷调处成效明显,全省积存的山林权属类纠纷案件从3.8万多宗下降至13772宗。严厉打击盗伐滥伐林木、乱征滥占林地、非法猎捕宰杀经营、运输野生保护动物等违法犯罪活动,全省森林公安机关共受理森林和野生动物案件约3.4万多起,侦破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局督办案件37宗,省林业局督办案件81宗,处理各类违法犯罪人员5.3万多人(次),收缴国家、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其他野

13、生动物逾33万只,收缴木材近52万立方米,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近5亿多元。1.1.4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效果明显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严格按照“明晰产权、量化到人、家庭承包、联户合作、规模经营”的林改工作思路,广泛动员,全力以赴,坚定不移促改革,脚踏实地抓落实,基本完成明晰产权主体改革工作任务,得到了国家林业局贾治邦局长的高度评价。全省纳入林改的集体林地面积达1.47亿亩,涉及4346万农民。参加林改工作人员达85万人,各级财政投入林改资金累计5.1亿元。已完成1.43亿亩集体林地的外业勘界,占林改面积的97.2%;已对1.42亿亩集体林地进行了林权登记(第二榜

14、)公示,占林改面积的96.8%;发放林地使用林权证84.3万本,发证面积1.27亿亩,占林改面积的86.9%;已对8124万亩集体林发放股份权益证书626.7万本。全省各地基层林业体制、金融支撑保护、社会化服务等配套改革同步推进,河源、肇庆、梅州、惠州、云浮、韶关等市完成基层林业体制改革。肇庆、云浮两市及四会等14个县(市)建立了林业产权交易中心,流转林地面积1710万亩,流转金额达22.9亿元。充分发挥金融对林业发展的支持作用,全省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48亿多元,为农民增收开辟新途径。全省集体山林仅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一项就给林农家庭收入平均增加80多元。通过林改,明晰了山林权属,落实了林农权

15、益,农民生产性和财产性收入大幅提升,激发了广大农民植树造林、耕山致富的积极性,初步呈现出林业发展、农民增收、生态良好、林区和谐的可喜局面。1.1.5现代林业发展格局基本成型“十一五”期间,广东林业开始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发展,按照“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结合广东省情林情,提出建设“生态林业、民生林业、文化林业、创新林业、和谐林业”的新思路,用现代科学技术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全面开发和不断提升林业多种功能,以重点工程为载体,通过建设八大生态工程和八大基础设施工程,不断改革创新,形成广东林业的“六个转变”:一是森林资源培育由追求数量增长向既追求数量增长更注重提高森林质量和效益转变;二是林业由粗放经营向依靠科技进步集约经营转变;三是林业产业由单一的第一产业向第一、二、三产业协调有序发展转变;四是林业资源保护管理由单一行政管理手段向充分利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的综合治理转变;五是工作作风、党风廉政建设由一般工作要求向落实责任主体、优质服务、典型示范、追求效益重大化和保护资源、资金、队伍安全转变;六是传统林业体制机制向建立完善与现代林业相适应的体制机制转变。1.1.6林业产业不断壮大“十一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