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唐山一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语文试卷 命题人: 刘卫东 侯艳芬说明:1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2将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笔答题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在答题纸上。3卷头和答题卡均填涂本次考试的考号,不要误填学号,答题卡占后位。卷(阅读题 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帛画唐卡在藏区流行着一种画在布上的宗教画,这种卷轴画藏语称之为唐卡。对藏传佛教僧人来说,唐卡是修行时必不可少的物品。在佛殿里,众多唐卡夹杂在经幡、宝盖和彩带之间,从梁枋漫垂而下,对殿堂起着十分重要的装饰作用。在我国,画在丝织品或布面上的画被称为“绢本”。佛教兴起后,帛画遂被
2、大量注入佛教题材,如佛、菩萨、天王、力士像以及说法画、经变画等。藏传佛教的帛画在唐宋时已有,到了明代,获得了更大的发展。据考证,现今最早的唐卡保存在西藏的萨迦南寺,约诞生于10世纪的五代时期,早期的唐卡几乎全是正方形,以后则是长方形的了。到了明清两代。藏区的唐卡数量明显增多。唐卡的长度通常在二至三尺之间。由于画幅的局限,不便反映宏大的场景,故而绘制佛、度母、本尊和护法神的供像就成为唐卡的侧重点,这类唐卡约占总数的80。按惯例,唐卡中间有一尊大佛像。或是表情温和地坐在莲花座上,或面目狰狞被烈火包围,四角有树木、花卉和云彩。不过,也有以连环画的形式把多幅画面连起来的叙述佛和高僧们的生平的唐卡,如最
3、常见的佛本生记就是用100块唐卡连成的。在藏区有许多绘制唐卡的僧俗艺匠。而且,一些著名高僧也常是丹青好手。由于唐卡是膜拜的对象,艺匠们把唐卡创作视为一种公德,因此,每幅唐卡都是潜心之作,绝少粗制滥造。唐卡的构图繁复,在神佛之外还要画一些莲座、祥云、花蔓以及其他的装饰纹样,画师必须按照规定去做,不能随心所欲。唐卡的制作有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加工画布。先把白布在石灰水中浸泡。软化布质,然后铺在木板上,用石块反复磨压,再涂刷一层掺有滑石粉的胶。经过处理的画布柔软平滑,不露布孔。第二步是勾画构图。画师先用炭笔落帛起稿,然后用颜料着色,再用纯金碾磨的汁勾线,完成画面。第三步是整理装裱。在画布周边镶以锦缎边
4、饰,在画布上下贯穿木轴,在画布表面罩上一层半透明的丝绸幔子。经过活佛念经加持。有时在画布背面盖上活佛印章或朱砂手印。至此,一幅可以卷起带在身边的卷轴画制作完毕。绘制一幅精致的唐卡,一般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唐卡除彩绘外,还有刺绣、提花等制作工艺。最珍贵的帛画为缂丝像,它是用金线织成的。这种手工生产的佛像帛画过去多为朝廷赏赐用,在这些缂丝佛像的背面,往往有达赖或班禅左手掌的印记,是异常罕见的工艺品。唐卡是寺院的庄严之物,每个殿堂和僧舍都挂着数量不等的唐卡,而一些匠心独具的作品被人们珍藏传世。1下列关于“唐卡”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唐卡”一词来自于藏语,它是指一种流行于藏区的画在布上的以宗教为
5、题材的卷 轴画。 B. 众多唐卡对佛殿起着十分重要的装饰作用,故它是藏传佛教僧人修行时必不可少的物品。 C.现今保存的最早的唐卡,大约诞生于五代时期。早期的唐卡都是正方形,以后则改为了长方形。 D.唐卡的长度一般在二至三尺之间,其侧重点是绘制佛、度母等供像,并不追求反映宏大的场景。2下列关于唐卡制作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白布在石灰水中浸泡,软化布质,然后用石块磨压,刷胶,使画布柔软平滑、不露布孔。 B.画师用炭笔在画布上画出草稿,然后为草稿着上颜色,再用金汁勾线,完成勾画构图。 C.画师需在画布周边镶以锦缎边饰,四周用木头固定,在表面罩上一层半透明的丝绸幔子。 D.装裱好的画布经活佛念
6、经加持,有时在背面盖上活佛印章或朱砂手印,至此一副唐卡才算完成。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大部分唐卡都绘制神佛像,一部分唐卡则以连环画的形式将多幅画面连起来叙述佛 和高僧们的生平。 B.唐卡是膜拜的对象,艺匠们把唐卡创作视为一种公德,画师必须按照规定去绘制,不允许自由发挥。 C.最珍贵的唐卡是金线织成的缂丝像,背面常常有达赖或班禅左手掌的印记,是极为难得的工艺品。 D.在藏区,“绢本”即唐卡,其构图十分复杂,在佛像之外还有莲座、祥云、花蔓以及其他的装饰纹样。二.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朱汉宾,字绩臣,亳州谯县人也。父
7、元礼,始为郡将。梁太祖闻其名,擢为军校,从庞师古渡淮,战没于淮南。汉宾少有膂力,形神壮伟,胆气过人。梁太祖以其父死王事,选置帐下,编入属籍。梁太祖之攻兖、郓也,朱瑾募骁勇数百人,黥双雁于其颊,号为“雁子都”。梁太祖闻之,亦选数百人,别为一军,号为“落雁都”。署汉宾为军使,当时目为“朱落雁”。后与诸将破蔡贼有功,天复中,授右羽林统军。入梁,历天威军使、左羽林统军,出为磁州刺史、滑宋二州留后、亳曹二州刺史、安州节度使。庄宗至洛阳,汉宾自镇入觐,复令还镇。明年,授左龙武统军。庄宗尝幸汉宾之第,汉宾妻进酒上食,奏乐以娱之,自是汉宾颇蒙宠待。同光四年正月,冀王朱友谦入朝,明宗居洛阳,以友谦故人,置酒于第
8、。庄宗诸弟在席,友谦坐在永王存霸之上。酒酣,汉宾以大觞奉友谦曰:“公虽名位高,坐于皇弟之上,非宜也。仆与公俱在梁朝,以宗盟相厚,自公入朝,三发单函候问,略无报复,忽余卑位,不亦甚乎!”元行钦恐其纷然,为解之方止。不数日,友谦赤族。赵在礼据魏州,元行钦率军进讨,诏汉宾权知河南府事。明宗以汉宾为右卫上将军,枢密使安重诲方当委重,汉宾密令结托,得为婚家。天成末,为潞州节度使,移镇晋州。重诲既诛,汉宾复为上将军。明年秋,汉宾告老,授太子少保致仕。清泰二年六月卒,时年六十四。汉宾少勇健,及晚岁饮啖过人,其状貌伟如也。凡所履历,不闻逾法。梁时,尝领军屯魏莘县,适值连帅去郡,诸军咸以利见诱,请自为留后,汉宾
9、则斩其言者,拒而不从,闻者赏焉。在曹日,飞蝗去境,父老歌之。临平阳遇旱,亲斋洁祷龙子祠,逾日雨足,四封大稔,咸以为善政之所致也。及致仕,东还亳郡,见乡旧亲戚沦没者,有茔兆未办,则给以棺殓;有婚嫁未毕,则助以资币,受其惠者数百家,郡人义之。寻还洛阳,有第在怀仁里,北限洛水,南枕通衢,层屋连甍,修木交干,笙歌罗绮,日以自娱,养彼天和,保其余齿,此乃近朝知止之良将也。晋高祖即位,赠太子少傅,谥曰贞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发单函候问 函:书信。 B不数日,友谦赤族 族:灭族。 C诏汉宾权知河南府事 权:权势,权力。 D四封大稔 稔:庄稼成熟。5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朱汉宾
10、“胆气过人”和“不逾法度”的一组是A从庞师古渡淮,战没于淮南 日以自娱,养彼天和,保其余齿B忽余卑位,不亦甚乎 斩其言者,拒而不从C公虽名位高,坐于皇弟之上,非宜也 飞蝗去境,父老歌之D黥双雁于其颊,号为“雁子都” 临平阳遇旱,亲斋洁祷龙子祠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朱汉宾的父亲为国事而死,梁太祖将朱汉宾选入帐下。在攻打兖州和郓州时,又委任他做军使。后来朱汉宾和众将领攻打蔡州叛贼建立战功。B冀王朱友谦入朝后,在宴席上倨傲无礼,说了一番让朱汉宾气愤的话,朱汉宾忍无可忍,与之发生冲突。后来经元行钦调解才停止。C朱汉宾做右卫上将军时,枢密使安重诲正受重用,朱汉宾暗中结交他,和
11、他结为儿女亲家,后来安重诲被杀。D朱汉宾晚年回到洛阳,府宅在怀仁里。那里高屋相连,大树枝叶相交。他的生活怡然快乐。最终得以颐养天年,六十四岁去世。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0分)(1)庄宗尝幸汉宾之第,汉宾妻进酒上食,奏乐以娱之,自是汉宾颇蒙宠待。(5分) 译文: (2)有婚嫁未毕,则助以资币,受其惠者数百家,郡人义之。(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8.诗的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5分)来源:9.“羁旅长堪醉
12、,相留畏晓钟”两句中哪两个字用得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_,_,茕茕孑立,形影相吊。(2)引壶觞以自酌,_。_,审容膝之易安。(3)渔舟唱晚,_;雁阵惊寒,_。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九 公 凡夫你要是到村子里去打听九公,无论大人小孩几乎没有不知道的。九公是全村年龄最长、辈分最高的老人,是远近有名的有趣人,他的趣事就如同他的胡须,多地数也数不清。九公九岁的时候,被送去读私塾。九公对那些摇头晃脑的“之乎者也”十分烦感。先生也不喜欢这个调皮的学生,时不时出一些难题难为他。一天在讲曹
13、植七步成诗时,九公却和周公秘密会谈去了。先生十分生气,就让九公当场作诗一首,不然就挨板子。九公望着窗外的瓢泼大雨,歪着头,略作思索,遂以雨成诗。盆泼也 瓢倒也 一滴雨 一个大豆也全班同学笑成一团,先生气得差点背过气去。九公的学业也就到此结束了。“扫盲”的那几年,九公也和大伙一起去村小学学习。那节语文课,老师教学“人”字,九公再次拜会周公,呼呼大睡。老师辈分低,既要严肃课堂纪律,又要给爷爷辈的九公脸面,便耐心地开导他。“其实汉字很容易学,一人为“人”,二人为“从”,是说两人在一起,三人为“众”,是说很多人的意思多形象!多生动!”九公走上讲台,边说边在黑板上写。“如果人上边有人,人下边也有人,人左边也有人,人右边也有人,人加人,人叠人,人连人,念什么字?”九公在黑板上写了密密麻麻、歪歪扭扭七八个“人”字。 老师有点生气。“这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