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课后练习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3484651 上传时间:2019-10-07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课后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课后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课后练习(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记承天寺夜游课后检测(满分:100分)姓名: 得分: 一、填空。(45分)1.记承天寺夜游选自_,作者_,字_,号_。北宋_ _家,_ 家。与其父_ _、其弟_同列于“唐宋八大家”,并称“_”。2.文章描绘了苏轼在承天寺夜里见到的 ,同时也抒发了自己 的苦闷心情。3.描写承天寺优美月景的句子是: 。4.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 的心境。5.文中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一是 ;二是 。二、翻译句子。(15分)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译文: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译文: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译文:三、选择。(20分)1.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念无

2、与为乐者(思念) 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C.怀民亦未寝(睡觉)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2.选出句子阅读停顿正确的一项( )A.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C.但少闲如吾两人者耳。D.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写在作者贬职期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一致。B.文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等句都与“闲”字相关。C.苏轼此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D.本文写景较为简洁,用素描的笔法,写月色,写景物,给人清静雅致的感觉。4.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哪里都有月夜、竹柏,只是缺少我们两个这样的赏月的“闲人”罢了。B.表现了作者为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而产生了异常欣喜的心情。C.表现了作者在政治上受排挤,心情苦闷,只好去大自然中寻找快乐和解脱。D.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四、简答。(20分)文章结尾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