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桃花源记》(第一课时)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3483879 上传时间:2019-10-07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桃花源记》(第一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桃花源记》(第一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桃花源记》(第一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桃花源记》(第一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桃花源记》(第一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桃花源记》(第一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桃花源记》(第一课时)(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桃花源记,东晋 陶渊明,走 进 作 者,陶 渊 明 简 介,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浔阳柴桑人,古代最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少年时代好读六经,颇有大济苍生之志,后厌世避居,在贫病交加中去世。,陶渊明自29岁入仕,当过过江州祭酒、参军一类小官。后因仕途坎坷,又不耐烦“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 ,更愤慨于南北士族的兼并纷争,战乱不断,陶渊明于41岁毅然辞去任职仅80余日的彭泽县令,回柴桑归隐。此后直到他逝世的23年间,以耕读自娱,未再入仕。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有陶渊明集传世,主要散文有归去来兮辞(并序)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文 体 简 介,记,文体名。本文是桃花源诗的小序。,

2、牛刀小试:翻译这篇文章。,关于翻译的一点儿小建议:,1.逐字、逐词翻译,然后串在一起,如果不通顺,作适当调整(如语序、是否缺少句子成分等)。,2.别忘了参考书下注释。,3.大部分字的翻译使用“组词法”。,请大家出声翻译课文,不会的可以和同组的同学讨论。重点注意要研究讨论出大屏幕上出现的重点字的解释。,线索:武陵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桃花源,发现,进入 访问,离开 再寻,文章脉络,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 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 美,落英 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作为,落花,沿着,的,对感到诧异,花,注释5,又,到尽头,非常,描绘桃林美景的

3、句子是?,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 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 豁然开朗 。,发现,好像,起初,仅,又,4,消失,2,舍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 美池桑竹之属。阡陌 交通,鸡 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 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开阔,这,类,5,听到,7,都,交错相通,互相,都,这,像,描写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句子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 答之

4、。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 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 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11,断绝,详细,听说,都,妻子儿女,12,再,竟,于是,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 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 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 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 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竟,13,说,告诉,向,详细,说出,15,请,自己的,几,告辞,向,值得,表现村中人热情好客的句子有?,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和平安宁的生活; 同时也设下悬念

5、,使故事更加离奇。,生活美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老有所养,幼有所乐,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桃花源美在哪里?,景美优美的自然风光,人美淳朴、热情友善,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 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遂迷,不复得路。,已经,以前的,3,再,自己的,16,做标记,到了,1,找到,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 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 终,后遂无问津者。,听说,6,8,就,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 “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

6、虚构的境界。同时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刘子骥和陶渊明是同时代的人,为什么最后写他去找桃花源?目的何在?,使人觉得可望而不可及,给桃花源增添了奇异的色彩。,传奇色彩 渔人奇(一个以捕鱼作为职业的武陵人竟然会迷路。) 桃林奇(数百步长的桃林是怎么形成的?是自然形成的?那怎么会没有杂树?是人栽的?那又是谁?) 洞口奇(一开始仅容一个人,为什么再走十几步就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了呢?) 结局奇(渔人做的标记为什么找不着了呢?按理说,他应该记得怎么去桃花源,为什么又迷路了呢) 可见这是一个亦真亦幻,虚无缥缈的幻想。,主题,本文借武陵人进出桃花源的经过,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各尽其能劳作,

7、人人生活得幸福愉快,民风淳朴的理想社会,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黑暗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批判。,词句检测,(一)通假字,(二)古今异义,便要还家,1. 阡陌交通,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3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4芳草鲜美,落英缤纷。,5不足为外人道也。,6诣太守,说如此,(三)一词多义,三国志,便舍船,从口入,(放弃、舍弃,动词),屋舍俨然,(房屋,名词),处处志之,(做标记,动词),寻向所志,(标记、记号,名词),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志向,名词),聊斋志异,(记述,动词),(记事的书或文章,名词),寻向所志,(寻找,动词),未果,寻病终,(随即、不久,副词),复前行,欲穷其林,(其:这、那)

8、,既出,得其船,(其:自己的),见渔人,乃大惊,(乃:就,于是),乃不知有汉,(乃:竟,竟然),而两狼之并驱如故,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并:都),(并:一起,一同),武陵人捕鱼为业,(为:作为),不足为外人道也,(为:对,向),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为:向),(四)文言句式,1判断句,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2省略句,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问所从来 便要还家,(应为“小口仿佛若有光”,承前而省略主语),(“也”类判断),(句前省略主语“渔人”),(句前省略主语“山洞”),( “问之所从来”,省略宾语),( “便要之还家”,省略宾语),豁然开朗,怡然自乐,无人问津

9、,试一试:你能找到出自本文的几个成语?,世外桃源,鸡犬相闻,寻梦桃花源 陶渊明彩笔一点,那位武陵渔人就驾一叶轻舟,驶向远方的梦境。溪流清澈、悠长。渔人逆流而上,如同穿越一段岁月。 桃林把花朵最艳的姿色装饰在梦的边缘,有一些花瓣已经疲惫,纷纷飘落,像一阵粉红的雨。芳草也献出浓郁的馨香,这境地就成了烟雾氤氲的瑶台。 群山在远处的四周,显示出无路可走的姿态。有一处小小的洞口闪着幽幽的光亮。渔人就顺着那诱惑的光走去。,小舟被丢在水边,很乖的等待着。 走过狭窄的魏晋,又走过悠长的两汉,就走进一个广阔的天地。整齐的村落远近呼应,苍翠的桑树似一位老者,呵护着不染凡尘的池塘。一阵犬吠,几声鸡鸣,就把眼前画卷生动幻化成一个立体的世界。 一缕炊烟袅袅地上升,向渔人温和地打着陌生的招呼。,农家小院的墙上还挂着去年的收成,阳光和一群笑脸坐在四周,听渔人讲述一些百年沧桑。说到关键处,感叹、惋惜不时飞出,像一只只可怜的鸟儿,飞入历史的丛林。 青山依旧在,白云悠然飘。 丰盛的菜肴挤满桌子,也挤走了重现的历史。醇香的美酒沁红了笑脸,也消去了许多沧桑。 幸福愉快地走在时间里。不觉间,夕阳隐去,暮色占领整个院子。这相似的几个日子,会让渔人铭记终生。,走出洞口,就看见小舟很委屈的样子。渔人一边哄着小舟,一边做着标记。 梦,不是故乡。一旦醒来,无处可寻。 许多寻梦的人,一生都在路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