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蜡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3483650 上传时间:2019-10-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蜡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蜡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蜡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蜡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蜡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蜡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蜡烛教学设计(第二课时)课标依据:新课程标准(2011版)P15欣赏文学作品,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中感人的形象和情境,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并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学情分析: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通过自主预习以及教师的部分补充对本课的作者、写作背景有所了解,为后面的文本分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对于本文的基础知识-文学常识和生字词大部分同学已经掌握。通过本课的学习希望对前面所学知识有进一步的巩固,引领学生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中感人的形象和情境,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并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并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方法:讨论法、引导法、合作探

2、究法教学目标:1、我能剖析老妇人这一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情感 2、我能学会探究文中“蜡烛”的寓意。 3、培养自己珍爱和平、珍惜现在幸福生活的思想意识。教学重难点:1、我能剖析老妇人这一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情感 2、我能学会探究文中“蜡烛”的寓意。教学过程:1、 复习回顾 1、生字词检测(给下列加粗的字注拼音) 烧灼( ) 颤巍巍( ) 地窖( ) 匍匐( )( ) 腋下( ) 拂晓( ) 瓦砾( ) 烁( ) 铄( ) 鞠躬( ) 舀( ) 迫击炮( ) 2、文体知识检测 通讯是_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也是广义新闻的一种,称为新闻报道) 包括_通讯和_通讯等。 表达方式:常用的是记叙,有时也会用到_

3、、_、_使人物形象更鲜明,事件更生动。 3、复述本文故事情节(抓住记叙文六要素概括故事情节) 时间:_ 地点:_ 人物:_ 事件:_ (起因),_ (经过), _ (结果)。2、 剖析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情感跳读课文,找出文中老妇人埋葬烈士的过程,看看作者为了塑造这样一个感人的形象,在哪些具体内容上进行了反复的交代。(小组合作完成)教师示范:文中对老妇人的黑色围巾进行了4次描写,分别在文中的28、29、40、41段。“黑色”代表庄重、肃穆,用“黑色围巾”表示老妇人对红军战士的沉痛哀悼。教师明确:炮火(11次)-德军的残忍以及当时环境的危险(老妇人为了掩埋 红军战士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蜡烛(7

4、次)-蜡烛本身的珍贵以及老妇人点蜡烛的耐心 动作描写(三跪三爬三休息等一系列动作)-老妇人年老体衰、 行动不便,在那么危险的环境之下依然掩埋红军战士,体 现老夫人对红军战士亲人般的爱。 小结:说说你对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 1)老妇人饱受战争之苦,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2)在战火中,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向烈士 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3)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 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三、探究“蜡烛”寓意,把握文章主旨(小组合作完成) 1、综合全文对“蜡烛”的描写,并结合课文的最后两段思考

5、:本文以“蜡烛”为题,你认为这里的“蜡烛”有怎样的象征意义?教师提示:结合蜡烛本身的形象来思考 “这一点火焰”是指那微弱的烛光,“不会熄灭”、“永远燃着”是有象征意义的。象征着老妇人对烈士的敬意,象征着红军战士为了和平而献出了生命;也象征着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深情厚谊。 讨论明确:在一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氛围中,反复描写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2、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表达了作者对德国法西斯侵略行为的谴责,对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友谊的赞美,以及对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深厚感情的

6、讴歌。3、 课文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西蒙诺夫感人至深的蜡烛一文。从中我们了解了通讯这种新问题材的特点(请学生复述);战争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极端状态,战争也是对人类生命的挑战,当人的生命在战争中呈现的时候,往往就能看到人性最真实的一面。可以发现善良是人性中共通的一点。今天,通过学习,我们体会了课文中细节描写里所传达出的真挚感情,这不是一般的人类感情,是在极端环境中所体现出来的人性深处的善良,敬爱与哀痛。老妇人的爱,是一种建立在正义基础上的母亲般的爱。战士牺牲的精神让她无所畏惧,是人类美好情感的体现。4、 课后小练笔(一)写作活动 就学校出现的好人好事,写一篇人物通讯,以记叙为主,运用描写、抒情、议

7、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不少于300字)(二)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 1.在图书馆、网上查找资料,了解一下人类历史发生过哪些大规模的战争,重点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了解战争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认识它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2.你也许看过一些表现战争的文学、影视作品,那惨烈的战斗场面,那勇敢的英雄形象,恐怕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讲讲你记得的一个故事,谈一谈某一部文学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或评一评作品的得失。(字数不少于300字)五、板书设计 蜡 烛 炮火(11次)德军残忍疯狂,老妇人不顾生死典型环境; 黑巾(4次)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母亲般的爱重要道具; 蜡烛(7次)象征生命之光,寄托哀思,情谊见证全文线索; 老妇人动作崇高精神,不畏艰险重点细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