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思考.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3483630 上传时间:2019-10-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思考.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思考 龙州县朝阳小学 龙赛娟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是每个教师永远追求的目标,而高效的提问不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教师对课堂提问的功能认识不够,问题设计不科学,提问技巧不高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效益的提高。自己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已来,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经验,下面从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 一、提问的重要性1、 提问可以提高学生听课的注意力 一节课教师如果平淡的讲解,没有任何问题刺激学生的大脑,那么学生听一段时间后就会走神。因此教师必须适当用一个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问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地把学生的

2、思维钳住,赋予学习动机,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如我在课前两分钟的口算抢答提问,学生兴趣很浓,课前注意力一下就高度集中,为我下面进行新课很有帮助。 2、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巧妙的提问能够勾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产生了兴趣,他就愿意去思考,去探究。思考和探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思考与探究可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滋味,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认识平行四边形这一内容时,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以前我们学过的正方形与长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去讨论探索。3、提问可以让学生发现不足,增强记忆。 许多学生对于一些数学概念、定义模棱两可、似懂非懂,

3、以为自己能复述就算懂了。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可以借助课堂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对已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或以题目的本身提出疑问或变换题目的条件,来拓宽学生的视野,诱发学生发散思维,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培养思维的开放性和深刻的运用性。 4、增强师生间的信息反馈。课堂上学生的举手投足,一笑一颦,无不反映出他们的内心世界。教师要迅速捕捉这些信息,并据此作出准确判断。通过恰当地提出问题,在刺激与反应中,有利于增强师生间的信息反馈,使学生不断提高获取、组织和评价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并根据反馈信息调整课堂教学。二、教学合理提问要遵循如下几个问题:、针对性。若提的问题低于或高于学生的思维水平,学

4、生就不可能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过低,用不着积极思维就可作答,过高,学生感到束手无策。只有所提的问题正是学生疑感的地方,他才会积极主动地思考,如若提问的方式好,程度合适,那么,就会引起积极思维,进而做出回答。、明确性。所提问提要题意清楚,条理分明,语言精练,清晰度高,问题明确、恰当。含糊不具体的提问,学生思维难以开展起来。例如,在学习认识钟表这个内容时问学生钟表是怎么样的?等这样的提问,学生回答就很困难,不知朝什么方向思考、回答,其效果显然不会理想。、适度性。教学提问的设计应注意适度性,亦即在设计提问时要注意“可接受性”和“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提问难度不同的问题,以免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因此

5、,教师平时不仅应备好课,而且还要了解整个班级的情况。4、激励性。在进行提问时,要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学生回答后,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给学生以恰当的评价,一方面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另一方面要让学生自由表达、充分表达,教师要学会倾听,让学生有话敢说,有话说完。其实每个学生的心中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他们都想被别人肯定,希望被表扬,当学生对提问的内容如果不能很好的回答,老师可以积极的引导,让学生讲出自己的想法,尽可能的寻找回答中的闪光点。当然对问题回答中的错误,教师也应及时纠正,不能不讲原则的虚情假意式的表扬学生。三、常见的提问的几种方式1、疑问式孔子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

6、疑才能有思,无思则不能释疑。设疑、释疑是人生追求。由于小学生缺乏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教师若能在其似懂非懂、似通非通处及时提出问题,然后与学生共同释疑,势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学习大数的读写这个内容时,计数器中每相邻两个数位的进率都是十,我提出了以下两个问题,(1)哪两个数位的进率都是十;(2)每两个相邻数位的进率都是多少?让学生来回答的问题。、探究式这种提问能启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例如,对于数学概念,不直接让学生回答,而是让学生应用概念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围绕重要的数学过程、理论与实际的关系,深究细追。向学生发问、追究的问题要经过周密、科学的设计。通过这

7、样的提问,就会把学生的认识逐步引向深化,并有利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在认识平角和周角时,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平角是一条直线,周角是一条射线这种说法正确吗?画图时应该怎样准确地把平角与周角表示出来?、开放式开放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教师若能在授课时提出激发学生开放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正面和反面多途径去思考,纵横联想所学知识,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大有好处。这种提问难度较大,必须考虑学生知识的熟练程度。如在学习设计方案的如何买票购票更合算等这类数学知识的提问。、铺垫式这是一种常用的提问方式,在讲授新知识之前,教师要提问与本课有联系的旧知识,为传授新知识铺平道路。教师应从教材内有规律出发,

8、针对学生的实际,在知识联系的“挂钩点”设计好问题,使学生思维有明确的目的性,启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运用自己的知识、智慧,战胜一个个困难,取得有创见的成果,以达到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5、巩固式教师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所学到的新知识,应在讲授完新课,学生消化了该课内容后,对本课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重点问题,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概括总结,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境界。此提问方式可多运用于课前或课后。 四、提问中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及对策 有些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在提问题可能存在这样一些问题:1、整堂课不提一个问题,满堂灌。2、什么都要问,出现“满堂问”。3、所提问题与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距离较远,偏离了

9、主题。4、只提问好学生,不提问差生;或只提好生和差生,冷落中等生。5、专提上课不专心的学生,把提问当做惩罚学生的工具6、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对学生的提问不理不睬等等。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提问时应做到以下几个问题:1、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提问应有较大的辐射面。2、教师要了解学生实际情况,提问应当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对于较难的问题应力求深入浅出、化难为易,切忌过深过难而造成冷场。3、问题要富有启发性,否则学生会感到单调乏味。4、授课时把握适度,善问、巧问,不可为提问而提问。提问过多过滥,学生应接不暇,没有思考的余地,必然会影响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兴趣。提问过少,难以发挥学生参

10、与教学的主动性,势必造成学生厌倦反感,效果必然很差。5、提问时富有感情助以手势。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经过精心设计,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能拨动全班学生的思维之弦,奏出一曲耐人寻味,甚至波澜起伏的动人之曲。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才能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让课堂风生水起!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抓住卫生事业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开拓创新,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发展,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ources, protection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rural areas by the end of the delimitation of the scope of protection, complete with warning signs, isolating network protection facilities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