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县八堡乡新开村村庄建设规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347687 上传时间:2017-10-0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05.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方县八堡乡新开村村庄建设规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大方县八堡乡新开村村庄建设规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大方县八堡乡新开村村庄建设规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大方县八堡乡新开村村庄建设规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大方县八堡乡新开村村庄建设规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方县八堡乡新开村村庄建设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方县八堡乡新开村村庄建设规(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方县八堡乡新开村村庄建设规划第一章 总则一、规划指导背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和部署。为抢抓国家西部大开发、积极拉动内需、深化毕节试验区“三大主题” 建设机遇,根据地委、行署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的整体部署和要求,进一步加大我县“五园新村 ”建设的力度,加快 农村改革 发展步伐,切实改善农业基础条件,美化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乡、村实际,特制定本规划。二、规划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

2、、乡风文明、管理民主” 的新农村建设 20 字方针,着力构建青山绿水的自然生态、清洁舒适的生活环境、特色突出的优势产业、健全完善的体制机制、健康平衡的人口生态、文明和谐社会生态,把生态文明家园建设村寨打造成为“ 科学发展的致富田园、循环发展的生态家园、布局规范的特色庄园、繁荣发展的文化乐园、安居乐业的和谐家园”的“ 五园新村 ”,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上一个新的台阶。三、规划原则(一)坚持科学规划与因地制宜相结合。科学编制总体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正确处理阶段目标和长远目标的关系,重点解决眼前突出问题,适度超前规划,

3、为将来发展预留空间。立足区域资源特色,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发展优势农产品建设现代农业,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撑体系,推动农民不断增收。(二)坚持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相结合。在加强政府支持和社会各界扶助的同时,充分发挥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尊重农民意愿,因势利导,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引导农民树立“主人翁 ”意识,共同建设 生态文明家园。(三)坚持产业培育与生态建设相结合。根据资源状况和特色经济基础实际,紧密结合绿化、美化的生态建设要求,大力发展农村新型产业,突出庭园经济,靓化环境的同时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四、规划依据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 1

4、 号)。2、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黔党发 20061 号)。3、贵州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百村试点” 实施意见(黔农领2006 1 号)。4、毕节地区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毕委农领2006 4 号)。5、中共毕节地委、毕节地区行署关于切实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毕地党发 20064 号)。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7、毕节地区“五园新村 ”建设实施方案( 试行)(毕地新村办字2010 32 号)。五、规划目标围绕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的总体部署,以村为单位,按照“五园新村” 整体建设 要求和基本建设内

5、容 进行规划,确保两年内完成“五园新村 ”基本建设任务,在此基 础上,用五年时间的努力,把新寨建成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具体发展目标如下:一、力争在 2010 年底完善基础条件,把新寨打造为“五园新村”精品示范村。二、按照“五园新村 ”整体建设要求和基本建 设内容进行规划,确保在 2011 年完成“ 五园新村” 内容。三、到 2015 年,总体按照“五园新村“ 的基本建 设内容建成,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百姓得到更多实惠,广大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升,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明显提高,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6、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四、到 2010 年低实现农民年人均纯收入 5000 元以上,农民人均占有粮食 400 公斤,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六、规划期限及规模从 2010 年初到 2015 年底,全面完成新寨 346 户的生态文明家园建设任务。七、规划层次村级规划第二章 村庄布点规划一、现状概况(一)、基本情况新开村新寨位于八堡乡南部, 距政府驻地 2.5 公里,面积2.5 平方公里,东临荆竹村,南抵水洞村,西靠天宝村,北接长兴村。该寨辖 4 个村民组,共 346 户,1306 人,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 100%。村民全部为苗族,其中农业人口 1306 人,劳动力 695 人,农民人均纯收入 280

7、0 元,人均占有粮食 385公斤。耕地面积 880 亩,已退耕还林 200 亩。种植业以种植玉米、高粱、辣椒、马铃薯、豆类、大蒜、蔬菜等。粮食作物一年一熟,蔬菜一年两熟。养殖业以家庭饲养猪、牛和家禽为主。矿产资源有煤、硫、铁、瓷土、页岩等。全寨实现户户通电、通水,电话覆盖率达 30%,直播卫星电视覆盖率 60%。有居(居乐)二(二堡)路横贯而过,交通便利,其中,进寨公路 1.5公里。家用能源主要是沼气,共建成使用 68 口沼气池。红色文化资源点 1 个。(二)自然条件 新寨平均海拔 1540 米,地形较平整,属山间小盆地。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 15,年平均降雨量950 毫米,无霜

8、期 250 天,7 月最高气温平均为 26,一般不超过 30,冬暖夏凉,四季分明。土壤呈弱酸性,土地肥沃,适宜种植玉米、高粱、蔬菜等农作物;天麻、竹荪、金银花等中药材;桃、梨、李等水果。森林覆盖率达 33%,多数为阔叶类,有青杠、白杨等杂木,针叶类有松、杉、柏等,生漆长势良好,产量高,是大方漆的主要产地之一。(三)房屋状况新寨共有民房 393 栋,其中,通过近两年实施改造,已有 144 栋民房改造为黔西北民居,还有 249 栋,630 间未改造(木架结构房 95 户,207 间,砖木结构房 35 户,58 间,砖混房 119 户,365 间)。(四)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新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

9、远远赶不上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的步伐,目前,仅有破旧的文化活动室、图书室各 1 个,简易篮球场 1 个。二、发展条件分析(一)有利条件新寨地理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有省道居(居乐)二(二堡)路过境,交通便利。土地肥沃,连片,可发展特色蔬菜、优质高粱,畜牧业以养殖猪、牛、家禽为主,种养殖发展初具雏形。新寨是大方六寨苗之一,全寨皆为苗族,居住集中,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民族风情浓郁,有原生态的民族歌舞;民族乐器有芦笙、口技、口琴、立萧;有传统的苗族蜡染、刺绣。新寨红色文化底蕴深厚,1936 年 2 月,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六军团曾在此经过,留下 47 名重伤病员在寨中疗伤,并建立了苗民独立团,为解放战争作出

10、了贡献。寨中有红军坟 1 冢。该寨可打造为民族原生态和红色文化旅游点。(二)制约条件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缺乏农业生产所需的设施、资金和技术。2、组织化程度低,没有参与市场能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农民科技素质低,种植和养殖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指导,获取科技、市场信息的渠道有限,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亟待加强。4、公共事业发展滞后,生活条件有待改善。一是自来水管线严重老化,需要资金,添置供水设施及更新原有管线。二是缺少医药设备,农民急盼建一个功能齐全的村级医疗站点。三是未安装有线电视,能收看电视的农户少,无广播线路设施。三 村庄建设规划(一)村庄建设存在的问题1、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进寨公路、连户

11、便道亟需建设;供水设备老化,需要更新。2、房屋改造量大。该寨有 249 栋、630 间仍未改造为黔西北民居,其中,木架结构房 95 户,砖木结构房 35 户,砖混房 119 户,改造任务繁重。3、环境问题。寨内粪草、杂物等乱堆乱放,污水横流,畜禽放养等现象严重,环境亟需整治。4、缺乏精神文化建设设施。文化活动室无活动设施,农家书屋缺乏书架、书本。(二)村庄规划不足寨内民房无总体规划,多数为老百姓随意修建;缺乏给水、排水设施,农村电网乱牵乱搭;进寨路无硬化,宽窄不均、弯来拐去、凸凹不平;连户路杂乱无章;无公共厕所、公共娱乐设施;无指定垃圾堆放处、垃圾站点,院坝杂乱、污水横流;文化活动室及农家书屋

12、有名无实,无活动设备,无书籍。第三章 农房建设规划(一)新房建设标准推广节能建设材料,适合农村特点,体现地方特色,避免单一、呆板的格局,做到人畜分离,功能完善,环境美观,富有黔西北特色和大方苗族文化的民居。 1、注重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加强房前屋后的绿化景观布局,充分体现生态文明家园的特点,合理利用好特殊地形地貌,形成地方特色。2、民居建筑以坡屋顶为主,在建筑材料使用上,充分利用现有技术手段,推广新型墙体材料和节能材料,使用空心砌块或天然石材,坡屋面盖瓦,使用机制水泥波形瓦或筒瓦,完全达到传统的小青瓦效果;在外墙装饰上,以白灰墙为主色调,增加 0.6M-0.9M 高的水泥砂浆墙裙,形成我区建筑的

13、基本格调。3、民族风格体现上,充分利用墙面、门窗、山墙、屋脊、檐口等细部装饰,门窗以雕花门窗为主,墙面装饰和山墙处理与体现,主要反映不同民族的风格。而新寨全部为苗族,苗族建筑山墙装饰是其显著特点,在山墙上把柱、梁露出其外,做成五花山墙形式,充分显示其特色,底层堂屋大部分比居室缩退 1.2M-1.5M,充分体现出毕节燕窝房的特点。(二)旧农房整治改造 旧农房的整治改造,要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群众的意愿和首创精神,不死搬教条,不大拆大建,不盲目模仿。在节能、节水、节地和节材意识方面,降低建设成本和使用成本,减轻农民经济负担。旧房破败不堪的严格按照黔西北民居建设要求进行拆建;有现房主体完好的,可按黔西北

14、民居建设格局进行改造。(三)庭院整治1、把改厕、改圈和改厨与配套农村沼气池建设结合起来,对厕所、养殖圈舍进行规范化建设,对改厕、改圈、改厨、建沼气池等的地点选择,既要实用、美观,又要注重与环境卫生相互协调。2、庭院美化。花园花台的建设,每户可根据实际情况,建设一至两个花台,风格不限,四季有花草;庭院的绿化,每户房前屋后种植 10 株以上果树,实现村庄民居周围绿树成荫,果实累累;院坝的硬化,家家户户应统一,因地制宜,结合庭院自然条件进行硬化;室内外物品陈设,农户室内外物放整齐,干净整洁,输电、通信线路规范有序。 第四章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一)道路交通设施进村公路有居二路横贯南北,寨内阡陌交错,通

15、组公路硬化长 1500 米,宽 6 米;串寨路硬化,宽 2.5 米,长 1500 米;连户路硬化,宽 0.8 米,共 346 户,1500 米。实现通组路、串寨路和连户路,三路相接自然,路路各具特色。(二)给水设施 修建 100 立方米的可供全寨人畜饮用的供水池 1 个。用输水管道铺设到各家各户,主水管用管道直径为 40mm 塑胶管道,长 1.5 千米,寨内主管道用直径 20mm 塑胶管道,长2.5 千米,进户管道用直径 12mm 塑胶管道,共 5 千米。形成一个户户有水吃的供水网络体系。(三)排水设施沿进寨公路路面两旁修建排污沟 3 千米。(四)电力设施沿进寨公路面两旁安装路灯 64 颗,休

16、闲场所设置 6 颗灯,文化活动广场、生态小公园有照明设备,路灯各 8 颗,寨中串户路、连户便道共安装 14 颗。(五)电信设施为加大与市场接轨的力度,让百姓能获取更多外界信息,力争让移动网络覆盖率达到 100%、全寨 95%的农户安装固定电话、宽带覆盖率达 30%以上。(六)能源设施 能源主要使用清洁、环保、节能的沼气池,全寨共有 346户农户,现已建成沼气池 68 口,拟建 278 口。力争各家各户使用沼气,实现循环经济和能源可持续发展。(七)环卫设施 结合乡、村整脏治乱工作内容,寨内设置垃圾环卫箱50 个,建各 40 立方米的垃圾存放间 1 个。做到垃圾无乱扔、乱倒,乱存、乱放等现象。第五章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一)生态小公园建设规划在民族风情街中段左侧,建设 1 个面积为 600 平方米的生态小公园。公园为圆形,利用中央天然池塘,在池内放养各色观赏鱼、添植荷花,公园内置垂钓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